第16章 伴君如虎

“回稟陛下,臣有證據。”

楊元慶回頭看了一眼,一名宦官連忙端着一隻金盤上前,盤子裡盛着楊元慶的幾件隨身之物,楊元慶將盤中的一隻金箭和一封竹筒信呈給楊廣,“這是西突厥射匱可汗給處月部的金箭令,命他們攻打伊吾,臣在他們可汗大帳中得到,另外,臣之所以決定攻打處月,是因爲他們先出兵三千伏擊隋軍巡哨,造成隋軍三十餘名士兵陣亡。”

楊廣拾起金箭看了看,便隨手放在一邊,他其實對這個並不感興趣,也對張瑾的彈劾不認可,大隋帝國開疆闢土,屠殺胡族又如何?

他更關心處月控制的土地情況,楊廣起身走到牆上的西域地圖前,用木杆指着伊吾以西的大片土地道:“你奏摺中說處月人西遁,伊吾以西已成一片無主之地,建議朝廷儘快佔領,朕很感興趣,你再詳細說一說。”

楊元慶也拾起木杆,指着伊吾以西的土地道:“這一帶位於時羅漫山北麓,蒲類海以西,西漢滅輪臺國後建立了金滿戍,有戊己校尉率軍在這一帶駐軍屯田,是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路,原本是處月部落的棲息之地,現在處月部西遁,這一片土地便空出來,臣已派八百軍隊前去戍衛,現在西突厥內訌,無暇顧及,正是我們再建郡縣的良機。”

楊廣久久凝視着地圖,開疆闢土,這是他多少年來夢寐以求之事,超越漢武,讓大隋的軍旗走得更遠,這一刻,他心中理想的火苗開始燃燒。

他驀地轉身,注視着楊元慶道:“說說你的想法?”

楊元慶躬身道:“臣有三個方案,第一方案是增兵建縣,建立金滿縣,依然由伊吾郡管轄,但伊吾郡的兵力顯然不足,需要朝廷至少再增五千軍隊;第二個方案是增兵建郡,建立庭州郡,同樣要再增五千軍隊;第三個方案就是以伊吾和庭州兩郡爲基礎,恢復漢朝的西域都護府,確保在軍事上控制西域。”

“那你贊成哪個方案?”楊廣又問道。

“微臣的本意是贊成第三個方案,建立西域都護府,但現在時機未到,會引起契苾和西突厥的強烈反彈,所以臣建議先建庭州郡,進行官員儲備,等時機成熟後,再建立西域都護府。”

楊廣緩緩點頭,“第一個方案偏軟,朕不想取,第三個方案確實時機不成熟,朕也覺得倉促,你的第二個方案不急不緩,朕深爲贊同,就以你之言,先建庭州郡。”

楊廣坐了下來,直接打開張瑾的奏摺,用硃筆在上面畫了一個‘否’字,否決了他的彈劾。

楊廣顯得有些興奮,便用一種開玩笑的語氣道:“將來建立西域都護府,朕讓你去做首任都護,你可願意?”

楊元慶猶豫了一下,卻沒有回答,楊廣微微一怔,他以爲楊元慶會說‘臣願爲陛下效勞’,不料楊元慶卻沉默了。

“怎麼,你不願意嗎?”楊廣不露聲色地望着他,眼中沒有半點表情,不知他在想什麼?

楊元慶苦笑一聲,“如果臣真做了西域都護,恐怕就會有人彈劾臣有不臣之心。”

“爲什麼這樣說?”

“臣今天進城時聽到小兒唱歌,荊州羊、元日生......”

楊元慶便將今天聽到童謠之事向楊廣說了一遍,最後懇切道:“這首童謠就是這兩天才流傳起來,很明顯是針對臣回京,臣懇求陛下徹查此事,不要讓臣擔這種無由之罪。”

其實童謠這件事楊廣也聽說了,他隱隱猜到和元壽有關,但他並不想過問,一是沒有證據,其次他不想插手關隴貴族與山東士族的鬥爭,所以童謠這件事他就裝作不知,現在既然楊元慶已經明確提出要徹查,他就不好裝糊塗了。

楊廣笑了笑便道:“朕會查這件事,不過未必能查到,朕會用另一種方式爲你洗清白,關於你這次西域之戰的封賞,朕過幾天等宇文述回京後再一併宣佈。”

楊元慶心中突地一跳,不會讓他再回西域吧!但一轉念又知道不可能,如果任他爲庭州郡太守,那不是升他的職,而是貶黜。

楊廣彷彿知道他的心思,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朕暫時不會讓你去西域,這十幾年你一直在邊疆,確實太苦了一點,朕會讓你享受幾年大隋的繁華。”

楊元慶心中苦笑不已,楊廣的潛臺詞就是說,一時半會兒他也回不了五原郡了,看來那首童謠還在楊廣心中起了一點微妙的作用。

“如果陛下沒有別的事,臣就告退了。”

“去吧!和妻子團聚,探望一下父親,有空再去看看樂平公主,你妻子得封從一品誥命,其實是她的極力要求。”

楊元慶心中微微一怔,居然是楊麗華的意思,她不是說少年居高位惹人嫉嗎?這會兒怎麼又極力要求自己妻子高封?

楊元慶心中不解,便退了下去,楊廣又揹着手走到地圖前,望着伊吾以西那片土地,一種激動之情從他心中泛起,他自言自語笑道:“不錯,再建西域都護府,希望朕能看到這一天!”

.......

從御書房出來,楊元慶一路走到了宣政殿寬闊的廣場上,這裡是每天早朝,朝臣們的集中之地,今天是旬休,廣場上格外空曠。

望着蔚藍色的天空,楊元慶輕輕鬆了口氣,不知爲什麼,他也有了一種伴君如虎的感覺,楊廣對他的話語中開始暗帶殺機,明明不想讓他再去西域,卻故意說讓他爲西域都護,明明忌諱他和楊家接近,卻故意讓他去探望父親。

這一切都是他和裴家聯姻後起的變化,他已經進入了一個勢力集團,楊廣就不再像從前那樣信任他了,或者說他不會再成爲楊廣手中的刀.......

“元慶!”

後面有人叫他,打斷了他的思路,楊元慶一回頭,只見二十餘步外有名朝官在向他招手,一根龍蟠石柱擋住了他的視線,向前走兩步,竟然是裴蘊。

楊元慶愣了一下,他快步迎了上去,“二祖父,今天不是旬休麼?”

楊元慶是隨妻子的稱呼,這一聲‘二祖父’喊得很自然,讓裴蘊心中竟生出一絲暖意,他對楊元慶一直是不冷不熱,固然是因爲楊元慶不是他的孫女婿,但也和他對楊元慶心存一絲偏見有關,他總覺得楊元慶的心機太深,裴門會被其所累。

但半年未見,楊元慶第一句話便是稱他二祖父,這讓裴蘊有些意外,同時也有點感動,他微微笑道:“旬休也不能每個人都休息,朝廷總要留人,今天正好是我當值。”

他見楊元慶依然身着軍服,便用拇指向偏殿指了指問:“還沒有回家就來面聖嗎?”

楊元慶點點頭,“剛回京,來沒有來得及回府,現在正要回去。”

裴蘊沉吟一下道:“你今晚來一趟裴府吧!有些事想和你說一說。”

“嗯!”

楊元慶答應一聲,“那我就先回去了,晚上我和敏秋直接過來。”

楊元慶行一禮,便告辭而去,裴蘊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又想到了最近露頭的一些事情,心中着實有點擔憂,他不由輕輕嘆了口氣。

想到近半年未見的嬌妻,楊元慶心中也熱了起來,在定鼎門大街上一路快馬加鞭,片刻便來到了崇業坊,進了坊門,一直到自己的家門前才停下,見門口停着一輛馬車,楊元慶心中有些疑惑,這會是誰來了?

他翻身下馬,只見門口多了一名門房,年紀約五十多歲,長得一團和氣,坐在門檻上,正全神貫注地編一隻草鞋,門房忽有所感,一擡頭看見了楊元慶,笑着起身施禮,“是姑爺回來了!”

這一聲‘姑爺’,楊元慶便知道,他是裴府的下人,楊元慶也拱拱手,指着馬車問:“這是誰來了?”

“是宮裡的兩名女官,來教夫人學習宮中禮儀,已經連續來了兩天,說今天是最後一天。”

楊元慶一轉念便明白了,應該是妻子要去覲見蕭皇后,在習宮禮呢!他笑了笑,快步進了大門,卻迎面看見綠茶拎着一隻籃子匆匆走出來,比從前長胖了一圈,也長高了一點,綠茶一眼看見元慶,頓時又驚又喜,高興地蹦了起來,“公子,你回來了!”

楊元慶見到她,也格外歡喜,原以爲她會在五原郡自己嫁人了,沒想到她竟然也來了京城,畢竟是一直伺候他的丫鬟,多少也有點感情了。

楊元慶在她頭上輕輕敲了一記笑道:“你這個小丫頭,還沒有嫁人麼?”

綠茶臉一紅,低下頭委屈道:“公子,你不是說陪皇帝去榆林郡巡視,然後就回來嗎?結果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問幾個親兵,說你被貶官了,我也不知該去哪裡尋你,幸虧你寫信來,要不我真的嫁人了。”

“哦!嫁給誰?”楊元慶好奇地問。

綠茶偷偷看了他一眼,又嚇得低下頭,臉更紅,有些扭捏道:“公子真的希望我嫁人嗎?”

“你這個傻丫頭!”

楊元慶笑着揪一下她梳成環狀的辮子,快步向內宅走去,“夫人在內宅嗎?”

“嗯!夫人在內堂。”

綠茶想追上去,忽然她又停住腳步,不知想到了什麼,臉更紅了,扭頭便向府門外跑去,“阿福叔,我出去買點東西,馬上回來!”

.......

【說明一點,山東士族的‘山東’,指的崤山以東,也就是今天三門峽附近】

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9章 胡馬煙塵第56章 下婿催妝第7章 羅藝告密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1章 一葉知秋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2章 北巡訊至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5章 燕城大戰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7章 關隴暗箭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8章 百戰之功第24章 等待機會第23章 奸佞之計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4章 戰爭索賠第9章 敵後戰線第59章 心有不滿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0章 太子殺招第2章 宇文義子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章 黑臉魏刀第11章 仇恨深化第5章 突厥野心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章 宇文義子第1章 中元新夜第23章 世充求救第8章 天下十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6章 朝會危機第5章 元慶回京第39章 西路使者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8章 諫臣之死第3章 烽燧血戰第4章 秦母教子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3章 兄弟生隙第9章 攻心爲上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2章 遼東亂戰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章 敦煌布棋第8章 被迫換帥第9章 綠茶疑蹤第34章 斷然拒絕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章 欺人太甚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4章 入伍斥候第5章 元家造反第5章 略助風勢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3章 棒打貴客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章 盂蘭燈會第5章 動之以情第2章 家法伺候第6章 一劍之情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章 如期而至第1章 灞橋秋色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0章 君廓獻計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章 異牀同夢
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9章 胡馬煙塵第56章 下婿催妝第7章 羅藝告密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1章 一葉知秋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2章 北巡訊至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5章 燕城大戰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7章 關隴暗箭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8章 百戰之功第24章 等待機會第23章 奸佞之計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4章 戰爭索賠第9章 敵後戰線第59章 心有不滿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0章 太子殺招第2章 宇文義子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章 黑臉魏刀第11章 仇恨深化第5章 突厥野心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章 宇文義子第1章 中元新夜第23章 世充求救第8章 天下十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6章 朝會危機第5章 元慶回京第39章 西路使者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8章 諫臣之死第3章 烽燧血戰第4章 秦母教子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3章 兄弟生隙第9章 攻心爲上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2章 遼東亂戰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章 敦煌布棋第8章 被迫換帥第9章 綠茶疑蹤第34章 斷然拒絕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章 欺人太甚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4章 入伍斥候第5章 元家造反第5章 略助風勢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3章 棒打貴客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章 盂蘭燈會第5章 動之以情第2章 家法伺候第6章 一劍之情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章 如期而至第1章 灞橋秋色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0章 君廓獻計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章 異牀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