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羅藝告密

楊元慶接過名單看了看,除了楊家臣以外,都是一些陌生的名字。

“有人知道你們的身份嗎?”

楊元慶又問:“我是說你們曾是我祖父鐵衛這件事?”

楊家臣想了想,“當初只有楊義臣知道,不過現在估計他也忘記了。”

楊元慶沉思片刻,道:“你們的身份一定要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你們和我的關係,記住了嗎?”

楊家臣點點頭,“我記住了,可是....少主人有什麼不便嗎?”

楊元慶知道這個楊家臣其實非常有頭腦,能獨擋一面,他也不瞞楊家臣,便道:“聖上雖然任命我爲幽州總管,但他對我還是有忌諱,將來我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留下你們,我想在最關鍵時候再用。”

“家臣明白了,請少主人放心,我們絕對保守秘密。”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在門外稟報道:“大將軍,府外有一名軍官求見,叫做羅藝,說你知道他。”

楊元慶微微一怔,羅藝來了,連忙吩咐:“請他到外客堂稍候,我馬上過來。”

楊家臣有點緊張道:“少主人要當心此人!”

“怎麼,你和他很熟嗎?”

楊家臣點點頭,“我頭三年就是跟他,對他很瞭解,他先拼命奉承元弘嗣,逐漸被提拔,後來又討好李景,說了不少元弘嗣的壞話,結果李景不睬他,他惱羞成怒,和李景翻臉,兩個月前還寫了一封信到御史臺告李景,結果御史臺沒有理會他。”

“你怎麼知道他寫信告李景?”

“這件事是老二告訴我,他就是羅藝手下的鷹揚郎將。”

楊元慶對羅藝也瞭解不深,不過他知道此人確實不可靠,當年能成功將竇抗騙來驛館,就是和羅藝有關,羅藝在關鍵時刻背叛了竇抗,雖然他當時是幫了自己,但楊元慶卻很警惕這種叛主之人,這種人可以用而不能信。

楊家臣從側門走了,楊元慶來到前院,只見羅藝心事重重地坐在廳堂內,似乎在想什麼心事,眉頭皺成一團,旁邊桌上的茶水一動未動,已經涼了。

楊元慶在七年前見過羅藝一面,記憶有點淡了,而此時的羅藝卻給楊元慶再次留下深刻的印象,羅藝年約三十六七歲,長得豹眼獅鼻,眉毛如兩支劍一樣,直插髮際,就像誇張的京劇臉譜,尤其他的臉龐就像岩石雕刻一般,極富男人的粗線條,怎麼看也是一個粗獷豪邁的男子。

這時,楊元慶心中生出一個念頭,羅藝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讓羅將軍久等了!”楊元慶笑呵呵走進大堂。

羅藝連忙起身行禮,“卑職參見總管!”

“羅將軍不用多禮,請坐!”

兩人坐下,一名丫鬟端茶盤進來,楊元慶指指羅藝的茶杯,“再換一杯新茶來。”

丫鬟端茶杯下去了,羅藝歉然道:“第一天就來打擾總管,真是很抱歉,明天要回北平郡,實在沒有時間。”

羅藝的官職爲虎賁郎將,出任北平郡督軍,手下掌管五千餘人,也算是幽州軍府的重要將領之一,他也是早就在等楊元慶到來,羅藝和李景的關係極爲惡劣,他幾次公開頂撞過李景,李景也一直在找機會罷免他,就在兩人勢同水火之時,楊元慶出任幽州總管的消息傳來,無疑是解了羅藝困火之災,也使羅藝有了想法,他一定要成爲楊元慶的心腹,一定要有個靠山。

他今天來也是抱着這個目的而來,羅藝又道:“不知總管何時去北平郡巡視,卑職好提前準備迎接總管。”

楊元慶呵呵一笑,“不用費心準備,我不是奢侈之人,我是準備去北平郡視察,過些日子吧!不知北平郡現在情況如何,有沒有軍隊被調去遼東?”

“有!調去兩支軍府,兩千人,說實話,我很擔心他們能不平安回來?”

“羅將軍怎麼會有這種擔憂呢?我們百萬大軍匯聚遼東,而且還是御駕親征,難道連一個小小的高麗也幹不掉?羅將軍多慮了,一定會平安歸來。”

羅藝嘆了口氣,楊元慶的話言不由衷,他聽得出來,顯然,楊元慶還是不想和他推心置腹,他也沒有什麼資本,但羅藝既然來找楊元慶就不想空手而歸,他一咬牙,決定賭一把,要搶在所有人之前,把新總管的關係打通。

羅藝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放在桌上,推給了楊元慶,“楊總管,這份名單或許你用得着。”

楊元慶接過名單看了看,眉頭微微一皺,不解地問道:“這份名單是.....”

“這是元弘嗣這幾年提拔的心腹,一共二十二人,都是鷹揚郎將,控制了幽州軍府近一半的軍隊。”

楊元慶心中大喜,他最需要的就是這份名單,這樣才能把元家的勢力慢慢從軍隊中清掉,不過......楊元慶心念,這份名單的可信度有多高?裡面肯定也有羅藝夾雜的私貨,想借自己的手清除。

楊元慶掩飾得非常好,臉上沒有半點表情,他仔細又看了一遍,出乎他意料的是,名單中沒有長史趙元眳的名字,也沒有直轄郎將韓馳的名字,他眉頭皺了一下,對這份名單的信任程度又下降了幾分。

羅藝察言觀色,儘管楊元慶臉上和眼中都看不出表情,但楊元慶這眉頭一皺,羅藝還是猜出了幾分,他連忙小心翼翼道:“楊總管,其實趙元眳不是元弘嗣的人,韓馳也不是。”

“不是?”楊元慶臉上終於露出一絲錯愕。

羅藝捕捉到了楊元慶臉上的那一絲錯愕表情,他心中大喜,說明自己判斷正確了,楊元慶來幽州的重要任務就是剷除元家的勢力,這必然也是聖上的交代,這是他升官進爵的機會,他一定要抓住。

羅藝連忙道:“趙元眳確實不是元弘嗣的人,他是竇抗的人,他有一個族妹嫁給竇抗之弟竇慶,從表面上看,他對元弘嗣的命令言聽計從,但實際上他和竇家的關係很密切,卑職很清楚。”

“那韓馳呢?”楊元慶又不露聲色問道。

“韓馳是趙元眳和元弘嗣交換利益的結果。”

“怎麼個交換?”

“漁陽郡督軍趙元社是趙元眳之弟,還有下面的三名鷹揚郎將都是趙元眳的人,元弘嗣就用總管衙門直轄郎將的職位,換了漁陽郡督軍和兩名鷹揚郎將,這是發生在前年之事,知道內幕的人並不多。”

楊元慶心中暗暗點頭,看來不忠有不忠的好處,羅藝的不忠給他省了很大的力氣。

楊元慶淡淡一笑,“那就多謝羅將軍了!”

他將這份名單小心疊好,從懷中取出一隻金盒,將名單放進盒子,又貼身揣好金盒,這就是官場中的肢體語言,話不用說出了,他這個動作就告訴了羅藝,‘你名單對我非常重要。’

羅藝再次喜出望外,立刻站起身單膝跪了下來,“卑職願爲總管效勞!”

“羅將軍快快請起!不用這樣,有些事情我心裡明白,當年你不是也替我做過事了嗎?”

羅藝又坐下笑道:“多謝總管還記得當年之事,一晃七年過去了,時間真快啊!”

“確實歲月如梭!”

楊元慶語氣變得輕鬆起來,笑道:“不知道羅將軍的令郎多大了?是讀書還是學武?”

“我有兩個犬子,長子羅誠,今年十八歲,次子羅信,今年十六歲,都跟我學武。”

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真是有趣了,羅藝的兒子真的叫羅誠,不過是此羅誠,而非彼羅成,而且還會武藝,有空倒想見一見此人。

“兩位令郎也在幽州嗎?”

“長子羅誠在我身邊爲校尉,次子羅信在京城。”

兩人又說了兩句,羅藝便起身告辭了,楊元慶把他送出門,此時天已經黑了,楊元慶草草吃了晚飯,在一名家僕的引導下,帶了幾名親兵來到了太守崔弘升的府邸,卻正好遇見崔弘升把裴晉送出府門。

三人撞到一起,你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有點尷尬,最後三人一起笑了起來,楊元慶拱手笑道:“我是來混頓晚飯,看來還是來晚了一步。”

崔弘升呵呵一笑,“有,酒菜都有,老夫就陪楊總管再喝幾杯。”

楊元慶又看了看裴晉,笑問:“不一起來喝一杯嗎?”

裴晉猶豫一下道:“我和藥師約好今晚去喝酒,我怕他等急。”

“好吧!下次再來。”

楊元慶走上臺階,拱手笑道:“今天就打擾了。”

“說哪裡話,楊總管第一天就來我府上,是我的榮幸,請!”

崔弘升將楊元慶請到他的書房,兩人坐下,下人端來一點酒菜,崔弘升給楊元慶倒了一杯酒道:“我三天前接到家主的一封信,也就是我兄長,他希望我能全力助你,我猜得出你是奉密旨來清除元家勢力,說實話,我對大隋的前景並不看好,從我內心來說,我並不喜歡隋朝,不僅是我不喜歡,山東士族幾乎都不喜歡,除了聞喜裴氏,其他士族,你看有幾家熱衷於官祿?”

楊元慶沒有聽懂他話的意思,只感覺到他似乎在發牢騷,楊元慶笑了笑,沒有說話。

崔弘升這才意識到自己說走題了,連忙歉然道:“抱歉,我偏題了,兄長寫信讓我助你,我當然會盡力而爲,其實我有點奇怪,聖上既然有心要清除元氏在幽州的勢力,他直接下個調令,把趙元眳調走,這樣你不就省了很大的力嗎?可他爲什麼不調走趙元眳?我感覺這裡面有點蹊蹺。”

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0章 西路隋軍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6章 三股勢力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章 敵蹤初現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章 意外相遇第85章 最大讓步第26章 初戰王薄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收穫不菲第6章 戰前會議第5章 深藏不露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6章 陰山可汗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0章 留在草原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9章 聯合施壓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章 元家造反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8章 唐朝密使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1章 草原異變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4章 引而不發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5章 明智決定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7章 古怪心思第2章 欺人太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31章 重磅加碼第2章 齊郡召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32章 狼水伏擊第7章 金剛引狼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章 夜襲柔遠第13章 城中暗流第96章 舉國兵策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1章 河北梟雄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5章 化繁爲簡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章 出征突厥第41章 局面被動第7章 金剛引狼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5章 反奪虎牢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章 雙瞳之將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8章 暗箭難防
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0章 西路隋軍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6章 三股勢力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章 敵蹤初現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章 意外相遇第85章 最大讓步第26章 初戰王薄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收穫不菲第6章 戰前會議第5章 深藏不露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6章 陰山可汗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0章 留在草原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9章 聯合施壓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章 元家造反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8章 唐朝密使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1章 草原異變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4章 引而不發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5章 明智決定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7章 古怪心思第2章 欺人太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31章 重磅加碼第2章 齊郡召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32章 狼水伏擊第7章 金剛引狼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章 夜襲柔遠第13章 城中暗流第96章 舉國兵策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1章 河北梟雄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5章 化繁爲簡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章 出征突厥第41章 局面被動第7章 金剛引狼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5章 反奪虎牢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章 雙瞳之將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8章 暗箭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