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趙郡太守

次日天剛亮,二十幾名騎兵押送着一輛囚車出現在晉陽宮大門前,此時正是上朝的高峰期,兩百餘名大臣正準備進晉陽宮,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後面有囚車!”

大臣們紛紛回頭,只見二十幾名手執長戟的騎兵護衛着一輛囚車向大門而來,囚車上,一名四十餘歲男子身着白衣,手上帶有鐐銬,頭露出囚車外,披頭散髮,神情呆滯。

衆人立刻閃開一條路,默默注視着囚車從身邊經過,有人低呼一聲,“這不是趙郡張太守嗎?”

人羣中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聲,趙郡太守張冀北是相國崔弘元的妹夫,前兩天楚王下了旨意,張冀北涉嫌受賄瀆職,和房子縣貪污義倉糧庫有密切關係,責令大三司會審,沒想到張冀北竟在此時被押進京了。

大門外的官員中有不少是河北系的人,他們中有不少人和張冀北關係還不錯,見張冀北被囚車帶來,有人悄悄溜出人羣,騎馬飛奔去向崔弘元稟報。

這時,晉陽宮城上有士兵跑了下來,一名當值校尉高聲問道:“囚車去何處?”

押送人冷冷道:“奉命押送御史臺!”

一名士兵奔進宮去向御史臺稟報,不多時,御史中丞韓壽重帶着幾名御史和十幾名侍衛匆匆出來,他拱拱手,將自己魚牌遞上,“我便是御史中丞韓壽重,奉旨主審張冀北一案,你們把他交給我吧!”

押送軍官驗證了韓壽重的魚牌。把魚牌還給他,一擺手,“把囚車給他們!”

十幾名侍衛上前接管了囚車,又有一名御史上前接交文書,囚車被侍衛們帶進了晉陽宮,就在這時,囚車內的張冀北忽然掙扎起來。他奮力向官員們大喊:“楊元慶卸磨殺驢,要清洗河北官場……”

話音未落,一名士兵用矛杆狠狠一杆砸在他的臉上。一聲慘叫,鼻血噴出,張冀北被砸得暈死過去。官員們一陣低呼,紛紛後退一步,韓壽重陰沉着臉喝令道:“把他帶進御史臺地牢!”

囚車被推進宮內,官員們在大門前議論片刻,這時晉陽宮內鐘聲敲響,這是三聲上朝鐘的第一聲,官員們紛紛進宮,晉陽宮大門前再次安靜下來。

僅僅半個時辰後,發生在晉陽宮前的這一幕便傳遍了朝廷內外,幾乎成爲朝廷所有官員議論的話題。張冀北的案件雖然只是一起簡單的受賄瀆職案,但官員們想得卻不簡單,張冀北有博陵崔氏的後臺,又是崔弘元妹夫的身份,使這起看似簡單的案子變得複雜起來。

楊元慶來到晉陽宮時。大門前發生的一幕已經過去了,他和平常一樣進了自己官房,剛坐下,裴青松便在門外稟報,“殿下,崔相和楊相求見。”

此時楊元慶心中的不滿已消去了大半。這兩人昨晚來找自己道歉,今天又及時出現,說明態度還是比較誠懇,就看在他們態度誠懇的份上,不和他們計較了。

“讓他們進來!”

很快,楊師道和崔君素快步走了進來,兩人的臉上都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尷尬,畢竟來認錯道歉,一般人臉上都掛不住,兩人一起躬身施禮,“微臣特向殿下請罪!”

楊元慶擺了擺手,“請坐吧!”

兩人坐了下來,雖然氣氛有點尷尬,但有些話必須要說明白。

“你們二人一個跟隨我多年,另一個是我的老交情,我就直說了。”

楊元慶看了他們二人一眼,兩人皆苦笑着欠身道:“殿下請直言!”

“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堅持制度原則的做法我更是讚賞,我首先把你們定位爲大隋的股肱之臣。”

兩人大喜,一起施禮,“多謝殿下!”

楊元慶一擺手,打斷了他們,“雖說是這樣,但你們的做法卻讓我極爲不滿!”

楊元慶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語氣十分嚴厲,“我雖然違反制度,未經刑部定罪便殺了縣令,這是不對,但你們有沒有勸過我?或者當面指出過我的不對,如果我不聽勸諫,那麼你們被迫無奈而辭職,確實是情理之中,我也無話可說,可你們沒有這樣做,我還在路上,你們便叫嚷着要辭職了,作爲一介堂堂相國,就這麼輕率做出決定嗎?連最起碼的勸諫都沒有,就用辭職來逼我,你們不覺得這有點過分嗎?”

崔君素和楊師道臉上都露出羞愧之色,楊師道更有一點無地自容,站起身深深施禮,“這都是微臣的輕率,考慮問題不周,崔相國辭職也是微臣上門去勸他,微臣負有主要責任,願接受殿下處罰。”

崔君素也起身謝罪,“這和楊相國勸我沒有關係,是微臣不夠謹言慎行,微臣願意領罪!”

楊元慶又坐了下來,兩人的誠懇認錯終於使他心中不滿完全消失了,他便點了點頭,“本來是處罰你們,但我又怕朝臣以爲我楊元慶不肯納諫,所以處罰就免了,我只希望你們記住一點,我有錯,你們儘管來勸諫,如果我堅決不改,那麼你們再提辭職,我也無話可說,不管怎麼樣,必須要給我一次納諫的機會。”

兩人的心驀地鬆了下來,這件事終於過去了,他們一起深深行禮,“多謝殿下教誨,微臣謹記!”

“好吧!這件事就不用再提,請你們兩位相國和杜相國一起商議如果管理好義倉,集思廣益,拿出最好的方案。”

“遵命!”

兩人又行一禮,一起退了下去。

楊元慶也長長鬆了口氣,這件事終於過去了,這時,他見裴青松在門口探頭探腦,便問道:“有什麼事嗎?”

“殿下,卑職有一件事要稟報。”

“什麼事?”

“今天上午,整個朝廷官員都在議論一件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一句話提醒了楊元慶,今天早晨他來晉陽宮,一路上見官員們都在三五成羣地議論着什麼,見他到來,立刻不談了,讓他有點奇怪,還本想問裴青松,卻被楊師道和崔君素二人打斷了。

“你倒提醒了我,今天我也看見不少人在議論什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回稟殿下,是張冀北今天上午被囚車押解而來,當時卑職也正好在場……”

裴青松便將早晨發生在晉陽宮門口之事,詳詳細細說了一遍,楊元慶陰沉着臉,一言不發地聽着,一直聽完,他才冷冷問道:“他真是在喊我楊元慶卸磨殺驢嗎?”

“他是這樣喊,直呼殿下的名字,非常無禮,還說殿下將清洗河北官場。”

“哼!”楊元慶重重哼了一聲,“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煩了,都到這個時候了,竟然還敢威脅我。”

停一下,楊元慶又問:“今天崔弘元上朝沒有?”

“回稟殿下,他還是稱病,沒有上朝,倒是盧相國上朝了,卑職剛纔還見到他。”

楊元慶負手走了兩步,當即道:“準備馬車,我要去崔府探病!”……

崔弘元在太原的府宅並不大,只是一座佔地六畝的中宅,不過地段很好,就靠近北門,離太原北市不遠,每天上朝很近,又是繁華之地,但他的宅院卻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

目前崔府中只住着崔弘元和老妻兩人,以及十幾名家僕,其餘博陵崔氏子弟都沒有住在這座府宅裡。

崔弘元已經六十餘歲,他是前涿郡太守崔弘升的兄長,崔弘升在第一次高麗戰爭中因感染疫病而不幸去世。

由於崔弘元已經年邁,他任博陵崔氏家主只是掛一個名頭,實際上,家族事務都是由他的侄子崔衆在管理。

而且在紫微閣七相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實權之人,官任太子詹事,爲東宮百官之首,可大隋並沒有東宮,更沒有太子,他這個太子詹事就是一個閒職。

不僅如此,由於他的年邁,紫微閣政事筆也只是象徵性的給他和蘇威,而真正權力是輪流掌握在其他五相的手中。

崔弘元已經稱病三天了,而盧豫稱病兩天,他們兩人的生病都是一種策略,用拖的辦法逼楊元慶放棄對河北官場的清洗。

至於辭職,他們二人和楊師道他們的真辭職不同,他們只是口頭上叫囂着要辭職,但書面辭呈卻壓根沒有交給楊元慶。

今天崔弘元真的是有點感恙,他是憂慮成疾,而且一大早便得到消息,他的妹夫張冀北被囚車押解進京了,更讓他添了一樁心事。

房間裡,一名侍女正小心地喂崔弘元喝藥,嘴裡喝藥,但手卻伸進了侍女的衣領中,肆意地玩弄着侍女豐滿的胸脯,侍女滿臉漲得通紅,身子卻不敢動。

老男人大多比較好色,雖然能力已經沒有了,但好色之心卻年老彌盛,崔弘元也不例外,只能動動手,眼睛眯成一條縫,閃爍着興奮的亮色,緊緊盯着侍女因羞澀而緋紅的臉。

就在他的手要向侍女裙下摸去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奔跑聲,只聽老管家在門外焦急稟報:“老爺,有急事!”

“什麼急事?”崔弘元語氣極爲不悅,不長眼的管家竟敢打斷了他的興致。

“老爺,楚王殿下來了。”

“啊!”地一聲,崔弘元坐了起來,一連聲催侍女道:“快扶我起來,替我更衣!”()

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3章 御房進諫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3章 奸佞之計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章 上洛隱梟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7章 秋風至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章 灞橋秋色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4章 小男養家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章 敏秋心事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章 烽燧血戰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3章 孰敵孰友第10章 將帥交心第44章 拖延三天第9章 攻心爲上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6章 棋輸一着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0章 南方來人第20章 月夜之戰第8章 天下十猛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7章 楊氏希望第6章 王府夜話第2章 老奸巨猾第93章 待君入甕第79章 退讓一步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1章 河北梟雄第31章 夜訪雲氏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7章 共飲合巹第35章 真相揭開第18章 玄感野望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章 雙瞳之將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章 一言九鼎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16章 以毒攻毒第2章 聖旨東至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章 國事家事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62章 激戰七裡第4章 啓用暗線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8章 東路使者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3章 郢州祭母第7章 初遇敵情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5章 海底之針
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3章 御房進諫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3章 奸佞之計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章 上洛隱梟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7章 秋風至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章 灞橋秋色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4章 小男養家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章 敏秋心事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章 烽燧血戰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3章 孰敵孰友第10章 將帥交心第44章 拖延三天第9章 攻心爲上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6章 棋輸一着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0章 南方來人第20章 月夜之戰第8章 天下十猛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7章 楊氏希望第6章 王府夜話第2章 老奸巨猾第93章 待君入甕第79章 退讓一步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1章 河北梟雄第31章 夜訪雲氏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7章 共飲合巹第35章 真相揭開第18章 玄感野望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章 雙瞳之將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章 一言九鼎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16章 以毒攻毒第2章 聖旨東至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章 國事家事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62章 激戰七裡第4章 啓用暗線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8章 東路使者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3章 郢州祭母第7章 初遇敵情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5章 海底之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