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將帥交心

五原縣位於河套平原南部,是豐州州治所在,從兩漢以來便進行移民屯田,興修水利,雖兩晉南北朝以來屢遭胡人毀壞破壞,但基礎灌溉溝渠仍然在,使這一帶灌溉便利,加之土地肥沃,人口十分密集,成爲了河套平原最主要的產糧區。

五原縣離大利城約三百餘里,一路上都是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大片森林覆蓋在這片富饒肥沃的土地上,三天後,楊元慶率領三百騎兵帶着幾十頭滿載一萬張上好羊皮的駱駝,出現在五原縣城之外。 wWW▪tt kan▪¢ ○

楊元慶來五原縣已是輕車熟路,守門的士兵也都認識他,向他行一禮,便直接放他進城。

和大利城不一樣,五原縣城內綠樹成蔭,寬敞整潔的道路,白牆黑瓦的漢人民居,各種商鋪的旗幡在風中飄揚,和中原的城鎮沒有什麼區別,不時也會看到一兩棟新修的佔地稍大的宅院。

這也是內遷民衆喜歡五原縣的原因,這裡充滿了故鄉的感覺,但這裡也同樣的寒冷異常,大街上行人往來不多,各家店鋪內生意也不是太好,冷冷清清,交市北遷,大利城商業的崛起,嚴重影響到了五縣的貿易繁華。

楊元慶在豐州總管府前停下,翻身下馬,老遠便聽見魚俱羅的笑聲從大門內傳來,“元慶,是幾時回來的?”

魚俱羅便是聲音威猛而著稱,就彷彿佛家修煉中的獅子吼,甚至有一種誇張的說法,他的聲音在整個戰場上都聽得見,他不要戰旗指揮,據說跟他時間稍長的親兵都會有一點耳鳴失聰。

楊元慶指揮士兵們將貨物卸下,幾名駝夫將駱駝牽到對面等候,這時,魚俱羅大步走了出來,一眼便看見了一百捆包紮好的羊皮,頓時笑了起來,“元慶,這是你從京城帶給我禮物嗎?”

“是大帥的禮物不假,但不是從京城帶來,從大利城帶來。”楊元慶也笑道。

魚俱羅上前給了楊元慶肩窩一拳,這才和他擁抱大笑,他們兩人名爲將帥,實爲師徒,交情十分深厚,楊元慶的箭法就是魚俱羅傳授。

“我也聽說了一點你在京城的事蹟,給咱們豐州軍長臉啊!好小子,天下第一箭,那我算什麼?”

“你就是天下第一箭的師傅,別人提問到楊元慶的師傅,就會有人介紹,這是魚俱羅的徒弟,他們就會說,難怪,果然是名師出高徒。”

楊元慶的馬屁拍得魚俱羅呵呵直笑,雖然明知道徒弟是奉承他,但他聽得還是很舒服。

“讓我看看,你給我帶了什麼好東西?”

魚俱羅掀開上面蓋的粗麻布,臉上一陣驚訝,“是羊皮!”

他提起一捆羊皮仔細看了看,又摸了摸上面的細毛,眉頭一皺,“還是金山羊皮!”

他疑惑地向楊元慶望來,這至少一萬張金山羊皮,他從哪裡得來?

“我在來豐州的路上遇到了薛延陀的劫匪,我幹掉了他們,其中一人便是乙失鉢的兒子刺鐸,這是乙失鉢的贖金。”

魚俱羅的眉頭皺成一團,“你把刺鐸殺死了?”

楊元慶點點頭,“要麼是他死,要麼是我死,我既然好好的,那就是他死了,師傅不應奇怪纔對。”

魚俱羅半晌,嘆息一聲道:“你讓我尷尬了。”

他一拍楊元慶的肩膀,“走吧!到房間裡去說。”

他帶着楊元慶走進大堂,大堂裡有幾名文職軍官正等着彙報事情,見魚帥帶着楊元慶進來,他們對視一眼,只得無奈地離去,誰知道這爺倆會聊到什麼時候?

魚俱羅是個性子很急的人,他也不寒暄,便直接苦笑一聲道:“薛延陀人南遷之事,我沒有向朝廷彙報,乙失鉢給我的解釋是暫避風雪,明年開春回去,我就不想告訴朝廷那幫閒得沒事幹的人,怕他們干涉這件事,反而把事情弄糟,卻沒想到你把刺鐸殺死了,事情恐怕就要起波瀾了。”

“我不光殺死刺鐸,乙失鉢的次子薛乞羅也死在我手上。”

“問題就在這裡,搞不好薛延陀會因此進攻豐州,我和薛延陀可汗乙失鉢打個幾次交道,此人脾氣暴躁,極易記仇,和當年的達頭有得一比,我會有麻煩了,朝廷會問我,爲什麼不及時報告?”

“那師傅可以現在向朝廷報告,把信上的日期提前一個月,再讓報信人說,路上被大雪堵路耽誤了,不就解決了嗎?”楊元慶笑着建議道。

魚俱羅一呆,立刻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個滑頭,倒是很有辦法嘛!你是不是也像這樣對付過我?”

楊元慶連忙擺手,“我怎麼會這樣對付師傅,再說也沒有必要。”

“那可不一定,你這傢伙既然脫口而出,必然是做過,算了,我就當不知道。”

魚俱羅笑着採納了楊元慶建議的方案,“那就依你的辦法,我馬上就向朝廷彙報。”

魚俱羅準備提筆寫報告,又將筆放下了,對楊元慶笑道:“先把你打發走再說,你來找我做什麼?”

“我找大帥兩件事情,一是要糧食,二是要錢。”

楊元慶不再稱師傅,而開始公事公談,他們兩人五年來一直是這樣,在師徒和將帥之間變換角色,談到公事,兩人間的玩笑就會消失,語氣和話題都會變得嚴肅。

魚俱羅眉頭一皺,“你要糧食我可以給你,你要錢做什麼?”

“我要在明年黃河解凍前把城牆修繕結束,需要錢招募民夫工匠。”

魚俱羅低頭沉思,他明白楊元慶的意思,如果乙失鉢要報殺子之仇,很可能會黃河解凍前進攻大利城,薛延陀的帶甲士有十幾萬,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足以和東西突厥抗衡,如果薛延陀真的決定大舉進攻豐州,莫說大利城,整個豐州的軍隊都抵抗不住,大利城首當其衝,所以城牆必須要及時修繕。

魚俱羅點了點頭,“我會給你一年的備糧,但大利城我來負責修,現在主要是工匠都回家過年祭祖了,這個時候給再多的錢也不會出來,過完年後開工,最遲一月底修完,你看怎麼樣?”

時間有點緊張,如果薛延陀真的會進攻大利城,很可能就是在一月二月初左右,楊元慶想了片刻,他可以動員大利城的人先準備材料。

Wωω⊙TTκan⊙¢O

“好吧!”

楊元慶點頭答應了,他又將那一疊縣考佈告取出,笑道:“另外還有一件,請師傅替我四處貼一貼,延州、原州那邊也貼上幾張。”

魚俱羅接過佈告看了一眼,不由愣住了,“你考試招縣吏?”

“大利縣是新縣,現在只有我和縣丞兩人,缺少很多官吏,所以我想以考試方式招募一批讀書人充當縣吏。”

魚俱羅眉頭一皺道:“這個何必呢?我這邊有不少大戶人家子弟,都是讀書人,可以從他們中間挑選,一般也是這樣,何必要考試,弄得與衆不同,這會讓別的州縣反感。”

楊元慶笑着搖搖頭,“別的州縣反感沒有關係,只要聖上喜歡就行,這件師傅可以寫份詳詳細細的奏摺,向聖上稟報,說不定師傅會因此升官。”

“是嗎?你怎麼知道聖上會喜歡?”魚俱羅有些困惑地望着楊元慶。

“師傅,這幾個月我在京城發生了很多事,有的事師傅可能知道,像漢王之亂、比箭奪冠之類,但有的事師傅不知道,我給師傅看一樣東西。”

楊元慶將腰間的盤郢劍解下,放在桌上,“師傅認識它嗎?”

“盤郢劍!”魚俱羅失聲喊道,那黑色的劍柄讓他一眼便認出來,使他爲之動容,這是天子之劍啊!

“元慶,聖上之劍怎麼會在你這裡?”魚俱羅驚訝萬分,眼睛驀地瞪大了,目光炯炯地盯着楊元慶。

“這是聖上賜我的天子劍,具體原因我不能說,但師傅要明白一點,朝廷實行科舉,收回地方吏權,是遲早之時,聖上不久前辦武舉,其實就是科舉的試探,這是聖上的心思,如果我們能夠在豐州先施行縣考,師傅必然會獲得聖上的讚許。”

楊元慶推行縣考,首先就是要獲得豐州支持,豐州總管是魚俱羅,政務也是他負責,雖然魚俱羅是楊元慶師傅,兩人開玩笑可以無所顧忌,但並不代表在一些重大原則問題上,魚俱羅也會支持他,在重大事件上,魚俱羅從來有自己的考慮,不會爲人情所困。

尤其這種縣考招吏,可以說是大隋建國以來第一遭,這種會引起朝廷和天下矚目的大事,魚俱羅更不會輕易遂他的意,所以必須要說服他,楊元慶便利用天子劍的說服力,並給給分析其中的利益得失,他必須很明確地告訴魚俱羅,這是一件朝廷反感而聖上喜歡的兩難之事,並且這個功績他可以送和魚俱羅共享。

魚俱羅沉吟良久,他當然知道這件事影響很大,可如果真是如楊元慶所說,這是想聖上之所想,那他也願意冒個險。

魚俱羅擡頭向楊元慶望去,他看到的是一種滿懷期望的眼睛,目光明亮,坦誠而沒有一絲虛僞,這是和他共處五年的徒弟,他不會欺騙自己。

魚俱羅終於點了點頭,“好吧!這件事我答應你。”

.......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5章 安撫江都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章 灞橋秋色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8章 盛名之禍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30章 禍福相倚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2章 誰有骨氣第9章 兵臨洛陽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章 世充登基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9章 心理之戰第7章 國事家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6章 三股勢力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5章 吞併靈武第4章 等待消息第2章 聖旨東至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2章 先鋒玄霸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異牀同夢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章 灞橋秋色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0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底線突破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2章 圍魏救趙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2章 圍魏救趙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章 中元新夜第36章 鬥智鬥狠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8章 拋出誘餌第1章 返回太原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0章 玄感回京第9章 利益之爭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6章 北地天鵝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9章 回馬一槍第6章 抽中死籤第40章 意外之禮第9章 貿易之利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章 異牀同夢第48章 欲迎還拒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5章 安撫江都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章 灞橋秋色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8章 盛名之禍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30章 禍福相倚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2章 誰有骨氣第9章 兵臨洛陽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章 世充登基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9章 心理之戰第7章 國事家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6章 三股勢力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5章 吞併靈武第4章 等待消息第2章 聖旨東至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2章 先鋒玄霸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異牀同夢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章 灞橋秋色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0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底線突破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2章 圍魏救趙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2章 圍魏救趙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章 中元新夜第36章 鬥智鬥狠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8章 拋出誘餌第1章 返回太原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0章 玄感回京第9章 利益之爭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6章 北地天鵝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9章 回馬一槍第6章 抽中死籤第40章 意外之禮第9章 貿易之利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章 異牀同夢第48章 欲迎還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