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流涌動

襄陽城外,襄陽郡太守吳羣親自率領五百餘名郡兵包圍南漢船行,這是一家擁有近千艘貨船的大船行,控制近一半的漢水貨物運輸,吳羣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這家船行便是南華會在襄陽郡的據點。

自吳羣上報南華會的奏摺因證據不足被朝廷駁回後,他就像發瘋一般四處收集南華會的證據,功夫不負有心人,吳羣抓住了一名南華會的成員,此人經不住拷打而招供,供出南漢船行便是南華會在襄陽的據點。

吳羣此時興奮異常,他得到探子稟報,船行內可能藏有南華會的大人物,他立刻帶領郡兵來抓捕。

“衝進去!抓捕所有人,蒐集文書信件!”

數十名郡兵抱着巨木撞門,隨着數聲‘轟隆!’巨響,大門被撞開,五百郡兵一擁而入.......

船行內確實藏有南華會的大人物,正是會主蕭銑,這兩年南華會發展迅速,上至郡官豪門,下至士兵商販,已擁有十餘萬會衆,隨着天下大亂出現,蕭銑也意識到起事的時機即將成熟,今年以來,他基本上都在各地奔跑,募集錢糧,積蓄力量。

這幾天他正好在襄陽郡,不料卻被人出賣,此時,他可以聽見大門被撞得‘咚!咚!’直響,蕭銑和幾名隨從在房間內迅速地遍灑火油,房間堆滿了各種信件文書,他帶不走,只能一把火燒掉。

這時,只聽‘轟!’地一聲巨響,這是大門被撞開,一名隨從急道:“會主,走吧!”

蕭銑點點頭,他走到屋角,掀起一塊鐵板,下面是一條黑黝黝的石階地道,這是船行的一條密道,長約百步,直通碼頭,在南華會的每一處據點,都會有這樣一條逃生密道。

蕭銑走進密道,最後一名隨從點燃了地上的火油,他迅速鑽進密道,將頭頂鐵板蓋上,房間火勢迅速蔓延,濃煙滾滾,烈火迅猛,片刻便吞沒了整個房間。

半個時辰不到,郡兵們都狼狽地從船行逃出,他們除了抓到十幾名的夥計,其他便一無所獲,連掌櫃也不知去向,此時大火已將整個船行吞沒,濃煙瀰漫天空,太守吳羣氣得跺腳大罵郡兵無能。

在遠處漢江的一艘船上,蕭銑揹着手望着濃煙滾滾沖天,眼睛裡充滿了複雜的神情,襄陽郡是南華會的重要地區,僅會衆就有近兩萬人,如果襄陽郡出事,這會影響到他的整個計劃。

這時,旁邊船行大掌櫃,也是襄陽郡的分會主蕭闍提勸他道:“會主,現在天下大亂,連元氏和楊玄感也跟着造反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起事?”

“不!”

蕭銑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現在時機尚不成熟,隋軍依然強大,有中央朝廷統一指揮,我們不是普通亂民,我們若造反,必然會被隋帝重視,派遣大軍來攻滅我們,還是需要隱忍等待。”

“可是,襄陽情況不妙,官府在追查,卑職很擔心襄陽郡會出事。”

蕭銑負手冷笑一聲,“放心吧!襄陽郡的事情會不了了之。”

.........

忙碌了整整一天,夜幕降臨,太守吳羣筋疲力盡回到自己家中,太守吳羣的家裡離郡衙不遠,是一座佔地近十畝的官宅,住着吳羣和他的妻妾及幾個子女。

“老爺,著兒呢?”他剛進府門,妻子便問他道。

吳羣的長子叫做吳著,今年十八歲,在官學讀書,吳羣一怔,奇怪地反問:“我怎麼知道他在哪裡?他不是在官學嗎?”

“老爺,下午你不是派人叫他去郡衙幫忙整理文書嗎?”

吳羣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向後退了兩步,他幾乎沒有站穩,一把扶住大門。

“老爺,怎麼了,著兒出什麼事了嗎?”他的妻子也感覺到不妙,慌了手腳。

就在這時,一名下人慌慌張張跑進來,“老爺,小公子被一輛馬車帶走了,先生被打暈在地。”

吳羣的三子吳翰只有七歲,跟隨襄陽城有名的大儒張介讀書,每天早送晚回,吳羣聽說幼子也被抓走,不由一陣天旋地轉,頓時暈倒在地。

“老爺!老爺!”太守府內亂作一團。

......

次日一早,南漢船行的十幾名夥計都被放了出來,太守吳羣命令郡兵回營,襄陽郡針對南華會的調查嘎然而止,一切就像沒有發生一樣,一個月後,太守吳羣幼子回到家中,但長子卻沒有任何消息。

..........

太原的中秋時節也是細雨濛濛,夜幕下,天空昏暗,雨霧瀰漫着田野,灰茫茫的雨霧中,一隊騎兵來到了太原城以北的晉陽宮倉城。

早已等候在大門處的晉陽宮監裴寂迎了上來,拱手笑道:“等待使君多時了。”

馬上之人正是太原留守李淵,他因剿殺元尚武有功,被加封紫金光祿大夫、右驍衛將軍,官高職重,他在樓煩郡爲太守時,和當時任定襄郡司馬的裴寂關係極好,裴寂得老上司周法尚推薦,改任晉陽宮監,兩人在一地爲官,交情日益深厚。

今晚,李淵便是受裴寂的邀請,趁雨夜參觀晉陽宮倉城。

李淵翻身下馬,拱手回禮,“麻煩裴宮監了,今晚沒有問題吧!”

“沒事!今晚是我的人當值,使君儘管放心。”

裴寂又向跟在李淵身後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拱拱手,“兩位令郎也來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躬身施禮,“今晚麻煩世叔了。”

裴寂呵呵一笑,“大家跟我來吧!”

衆人把馬放在門口,跟着裴寂徒步走進了倉城,夜色籠罩下,一座座巨大的倉庫矗立在雨霧之中。

衆人走進一座糧庫,堆積如山的糧食令衆人一陣驚歎,裴寂卻捋須笑道:“這裡其實只有兩萬石糧食,倉城一共有三十座這樣的倉庫。”

李世民接口問道:“這樣說起來,倉城內一共有六十萬石存糧,一直保持這麼多嗎?”

裴寂搖了搖頭,“實際上倉城最多可以容納百萬石糧食,一般是存放五十萬石,但因爲高麗之戰,大部分都運去涿郡,現在倉城裡只有十萬石。”

李淵一言不發,只點了點頭,李建成又問:“那兵甲有幾何?”

裴寂微微一笑,“大公子別急,請跟我來!”

裴寂又帶他們走出糧倉,在黑暗中又走了兩里路,來到兵甲庫區,一名雜役推開了倉庫門。

從外面看,倉庫並不大,可進了倉庫,衆人才發現倉庫的巨大,高約五丈,一共五層,層層疊疊堆滿了盔甲,主要以兩檔鎧和明光鎧爲主,裴寂拍了拍一捆盔甲上的灰塵,這纔回頭對衆人笑道:“一副兵甲,指的盔甲一套,長矛一杆、橫刀一口,弓一副、箭一壺,再加上圓盾一張,這是一名士兵的完整裝備,整個晉陽宮倉城內有兵甲四十萬副,放在二十座倉庫內,每一副兵甲都有編號,衛尉寺和兵部每半年來盤查一次,自從齊王事件後,盤查得更嚴格,少一件,庫丞當斬。”

裴寂言外之意就是告訴李淵,現在還不是動它們的時候,李淵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便點點頭,對李建成道:“你帶世民四處去看看吧!”

李建成明白父親的意思,拉着李世民向倉庫裡面走去,“我們去看看兵器。”

李淵見旁邊沒有了人,這才低聲問裴寂,“今天接到聖上旨意,讓我招募民團,準備參與平叛亂賊,公以爲如何?”

裴寂眯着眼捋須問道:“叔德兄的想法呢?”

李淵沉吟一下便道:“其實我覺得這是一次機會,招募民團可爲我所用。”

裴寂搖了搖頭,“我明白使君的意思,但元家也招募私軍,楊玄感也私自招募郡兵,都有萬人之衆,但他們的私軍最後都有用嗎?一樣是潰敗,所以就算使君招募一兩萬民團,又有什麼意義呢?”

裴寂向兩邊看了看,又小聲道:“聖上滅掉了元家,那一個目標會是誰?”

李淵驚覺,脫口而出,“獨孤氏!”

裴寂又提醒他,“獨孤氏畢竟是外戚,聖上不好直接下手,那麼就繞個圈子,從使君下手,如果使君的把柄被抓住,不僅會使君全家抄斬,獨孤氏、竇氏都逃不掉,一箭可三雕啊!”

李淵這才恍然,自己正好位於獨孤氏和竇氏的交叉點上,對自己下手,便可一舉剷除獨孤氏和竇氏,楊廣果然使得好手段。

想到這,李淵感激地對裴寂道:“多虧公提醒,李淵險些犯大錯。”

裴寂微微一笑,“我那裡還一隻好鷹,使君不妨獻給聖上,還有,使君不妨多佔些田宅,多喝點酒,政務嘛!就不要多問了。”

“我明白了!”

.........

半個月後,御史大夫裴蘊的馬車在皇城前被一羣人攔住。

數十人磕頭大喊:“求裴御史爲小民做主啊!”

裴蘊眉頭一皺,從車窗內探頭喝道:“爾等是什麼人?”

一名衣着光鮮的老者上前戰戰兢兢道:“裴御史,我們是從太原而來,我們要告太原留守李淵強佔民田!”

..........

第23章 斷絕利益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3章 都市賣豹第4章 假手於賀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40章 羅高離心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4章 河邊誤認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6章 斷臂之仇第23章 切斷退路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3章 都市買禮第67章 當即立斷第44章 江陵蕭氏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9章 側翼佈局第7章 義成公主第31章 以刀代令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5章 楊家喜憂第57章 楊家有女第9章 恆山之亂第26章 一戰成名第26章 宿將抉擇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6章 借兵突厥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5章 遭遇之戰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遼東亂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0章 留在草原第58章 穩住李唐第9章 臨危下船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3章 揚帆出海第4章 利益之誘第20章 緊急受命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6章 初戰王薄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0章 留在草原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3章 投鼠忌器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1章 楊家之請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51章 玄霸之錘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3章 兩猛相鬥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1章 月圓之夜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3章 豐州東擴
第23章 斷絕利益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3章 都市賣豹第4章 假手於賀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40章 羅高離心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4章 河邊誤認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6章 斷臂之仇第23章 切斷退路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3章 都市買禮第67章 當即立斷第44章 江陵蕭氏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9章 側翼佈局第7章 義成公主第31章 以刀代令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5章 楊家喜憂第57章 楊家有女第9章 恆山之亂第26章 一戰成名第26章 宿將抉擇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6章 借兵突厥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5章 遭遇之戰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遼東亂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0章 留在草原第58章 穩住李唐第9章 臨危下船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3章 揚帆出海第4章 利益之誘第20章 緊急受命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6章 初戰王薄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0章 留在草原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3章 投鼠忌器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1章 楊家之請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51章 玄霸之錘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3章 兩猛相鬥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1章 月圓之夜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3章 豐州東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