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強攻榆關

高開道自稱燕王,他的軍隊被稱爲燕軍,有軍隊約十萬人,其中三萬人是他在格謙失敗後帶走的餘部,從大業七年便開始造反,歷經五六年的各種戰役,擁有很強的戰鬥力,這三萬軍也是他最精銳的核心軍隊,裝備精良,能征善戰。

而防禦臨榆關的一萬兩千軍隊中,一萬人便是高開道的精銳之一,由大將張士宏率領。

張士宏是豆子崗老將,也是高開道的心腹愛將,年約三十餘歲,身高力大,武藝高強,因爲他造反,妻兒被隋朝官府所殺,從此他對隋朝恨之入骨,這也是他堅決不肯投降隋朝的根本原因。

張士宏站在城頭注視着榆水南岸大羣隋將,他並不是認識楊元慶,但他卻認識羅士信,他看見羅士信在給一名頭戴金盔的隋將說着什麼,他心中頓時緊張起來。

以羅士信的身份,居然還如此謙卑,這名隋將除了楊元慶還能有誰?張士宏不由暗暗咬緊了牙關,可惜楊元慶在五百步外,否則他真可以一箭射去。

另一方面,他也一陣心驚,楊元慶居然親自來了,這意味着什麼?張士宏心裡明白,這意味着遼東戰役很快就要開始了。

他們已經對峙了一個多月,原以爲還要繼續對峙下去,看來他想錯了,張士宏凝視着衆將簇擁着楊元慶遠去,他轉身厲聲喝道:“傳我的命令,全軍進入戰備……張士宏的擔憂並沒有多餘,就在當天黃昏時分。隋軍戰鼓咚咚地敲響了,三萬隋軍列隊出城,隊伍整齊,殺氣騰騰,在軍隊中跟隨着十架排梯和三十架重型投石機。

最前面是三十架重型投石機,各自被數十頭牛拉拽,緩緩駛過浮橋。在不到半個時辰,三十架重型投石機在榆水北岸一字排開。

這種可投擲百斤重的巨石,力道強勁。一石便可摧毀城樓柱樑,每部投石機需要二百名力士挽發,像三十名巨人矗立在城下。

同時隋軍還帶來了威力巨大的火油布球。也就是發射浸滿火油的巨大麻布球,每顆重達五十斤,這種火油布球主要是用於增加震撼力,燃燒城頭。

這時,一名士兵向牛進達奔去,大聲稟報道:“牛將軍,投石機已經準備就緒!”

牛進達扭頭向西方望去,太陽已經快要落下了海平線,變得昏紅,天幕染上了一層紫紅色。透出落幕的悲涼氣息。

“開始攻打!”

牛進達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他望着同樣被染成紫色的城牆和燕山,他的眼睛裡充滿了堅毅之色。

‘咚!咚!咚!’

巨大的鼓聲敲響了,每一聲鼓擊都砸在城上士兵的心中,砸得他們膽顫心寒、兩股戰慄。他們手執弓箭,力量單薄,呆呆地望着城下那三十架龐大如怪獸般的巨無霸,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絕望。

鼓聲停止了,天地間一片寂靜,忽然間。數十隻巨大的黑影騰空而去,劃出數十條弧線,飛掠半空,發出刺耳的呼嘯聲。

“啊!”

城頭上發出一片絕望的喊聲,‘轟!轟!’連續不斷地巨響,城頭上塵土飛揚,煙霧撲面,儘管臨榆關的城牆全部是用巨石砌成,城牆高大堅固,但在重愈百斤的巨石衝擊下,城牆上還是不斷出現了險情。

‘砰!’的一聲巨響,一塊巨石砸中張士宏身旁的城垛,城垛被砸得粉碎,碎石亂飛,巨石餘勁未消,橫掃而來,幾名親衛當場被砸成了肉醬,血肉橫飛。

張士宏被兩名士兵撲倒在地上,一顆碎石擊中他的耳廓,血流不止,城頭上的士兵驚恐的叫喊聲響成一片,第一輪攻擊便死傷了兩百多人,城樓被兩塊巨石同時擊中主樑,轟然坍塌,十幾名士兵被埋葬在坍塌的泥石堆中。

緊接着第二輪巨石攻擊再次發動,三十塊百餘斤的大石在空中轉動,挾帶毀天滅地的力量,直撲城牆,又是一片巨大而沉悶的撞擊聲。

緊接着第三輪、第四輪攻擊,一段牆石終於承受不住巨石的連續撞擊,已經出現了可怕的裂縫,幾塊牆石松動,搖搖欲墜。

就在這時,又一塊磨盤大的石塊凌空飛來,正砸中裂縫,城牆崩塌了,就像被撕開的皮膚,一下子被拉脫了兩丈,城牆夾層填充的泥沙傾瀉而下,形成了一座上城的斜坡。

張士宏頓時急紅了眼,大聲嘶吼:“快用沙袋壘牆!快!”

上千士兵揹負沙袋奔向缺口,不顧一切地將沙袋扔進缺口中,企圖重建一道城牆,遠方,隋軍依然按兵不動,他們隊列整齊,軍容冷漠,冷冷地注視城上的忙碌,他們根本不屑,在他們看來,這座城池就彷彿不堪一擊.

城頭也反擊了,他們沒有投石機,只有牀弩,千部牀弩同時發射,一千支大鐵箭呼嘯着向投石機射去,在一片啪啪的射中箭聲中,有數十名士兵被射中倒地陣亡,兩架投石機被射斷皮帶,轟然倒塌。

然而隋軍的進攻卻變得更加犀利。

“一、二、三,放!”

兩百名隋軍力士同時發力,長長的杆臂拋起,發出“嗚!”地一聲風響,一團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緊接着兩團、三團、四團....一共二十八團熊熊燃燒的火球,呼嘯着向城頭撲去,隋軍停止了巨石攻擊,開始使用火油球。

巨大的火油球飛上城頭,它們雖然沒有巨石那樣強勁的衝擊力,但巨大的火球並沒有被彈飛,它們像稀泥一樣黏貼在大城頭上,火油流滿了城頭,城牆上方開始瘋狂地燃燒,赤焰飛騰。火勢滔天,濃煙瀰漫在關城內外。

黑夜已經降臨,天空佈滿了明亮的星斗,這應該是一個美妙的夜晚,年輕的小夥子彈出悅耳的琴聲,美麗的姑娘在琴聲中翩翩起舞,但這種美妙的情景卻不復存在。戰爭的陰雲籠罩在臨榆關上空,災難之神在一點點降臨。

城頭上驚恐的叫喊聲和被燒者的哭喊聲響了成一片,大門在熊熊燃燒。熾亮的火光刺痛着每一個人的眼睛。

火油球也不斷擊中了城門,城門是木製,外面包裹着鐵皮。大火已經燒通了幾個大洞,一個個大洞裡都吐着可怕的火舌,使城上的救火顯得是那麼無力,不斷投來的火球使火勢愈加猛烈。

半個時辰後,最後將大門燒成了炭架,連鐵皮也溶化了,這時,一塊巨石橫飛而至,“嘭!”一聲巨響,巨石將最後的炭架砸得粉身碎骨。城門徹底洞開……城門雖開,但結果卻讓遠處觀戰的楊元慶深爲失望,城門已經被數百塊巨石砌死,城門雖開,卻沒有任何意義。

楊元慶嘆了口氣。看來必須要用排梯攻城了,這時,羅士信在一旁低聲道:“總管,爲什麼不用船隻運輸士兵到關隘後面?這樣關隘唾手可得。”

楊元慶搖了搖頭,“船隻是我們的奇兵,不到最關鍵時候不要用它。”

楊元慶又凝視着城頭。緩緩道:“現在我們輪番的遠程打擊下,敵軍信心已經動搖,正是全力攻城之時,我相信,今晚一定能拿下城池!”

他回頭厲聲喝道:“擂鼓,進攻!”

“咚!咚!咚!咚!”鼓聲開始變得密集起來。

戰鼓聲中,三萬軍隊浩浩蕩蕩渡過浮橋,向筆直堅固的城牆前進,聲勢浩大。

隋軍進攻主將是牛進達,並非程咬金,程咬金太過於油滑,缺乏一種強悍之氣,讓他統軍,很難攻下關隘,反而會白白枉死很多弟兄。

牛進達指揮雖然也會有死傷,但憑藉他的強悍之氣和經驗,他能攻下臨榆關。

三萬隋軍渡過榆水,在隊伍中跟隨着十架攻城排梯,這是一種大型攻城利器,分爲底座和排梯兩部分,平時排梯是平放在底座之上,攻城之時,士兵向後拉拽繩索,排梯就會豎起,搭在城頭。

排梯寬約一丈,長四丈,由數十根碗口粗的圓木拼接而成,極爲堅固,在排梯頂部裝有兩個大鐵鉤,可以勾住城牆。

排梯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的容量大,寬達一丈,可容四至五人並排衝鋒,一旦鉤住城牆,瞬間便有數百人衝上城頭。

榆水上早已搭建起了八座浮橋,其中三座大型運輸浮橋,排梯底座上裝有木輪,每座排梯有三十頭牛拉拽,後面還有百名士兵推行。

隨着隋軍主力已經進入四百步內,這時,城頭上剩餘的五百部牀弩同時發射了,在寬達三裡的城頭上,五百支長弩箭強勁射出,射向密集的隋軍人羣。

隋軍士兵一聲吶喊,同時舉起了盾牌,軍隊同時響起一片破裂聲,那是盾牌被射裂的聲音,隋軍士兵盾牌抵擋不住強勁的牀弩鐵兵箭,紛紛被射裂,人羣中響起一片慘叫之聲。

但幾百人的死傷阻攔不了隋軍的步伐,在戰鼓聲中,隋軍繼續前進,慢慢進入兩百步內,這時城頭數千士兵亂箭發射,箭如疾雨,密集的箭雨射向隋軍士兵,隋軍士兵紛紛舉盾相迎。

與此同時,城下一萬隋軍弓弩手也萬箭齊發,往來的箭雨密集如雲,不斷有守軍被射中,慘叫着摔下城,城下也不時有隋軍士兵被箭射中,痛苦倒地,立刻被同伴擡下去,用專門的醫護馬車運回大營。

由於經過了巨石和火油球的浩劫,城頭上士兵已死傷數千人,他們攻擊力量已變得薄弱,漸漸的,城上守軍被隋軍的弓箭壓得擡不起頭,只得退到城垛後,用拋射的辦法向下放箭。

這時,第一架排梯終於靠近了城牆,數百名士兵一聲吶喊,同時拽動長索,長達四丈的排梯高高豎起,轟地一聲巨響,沉重的排梯砸在城頭上,碎石亂飛,兩根獠牙般的巨鉤鉤住了城頭……()

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5章 不爲我用第8章 趁亂突圍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章 江南隱憂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7章 大舉東進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1章 矛盾激化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41章 盧氏橋樑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7章 金榜題名第6章 裴府家宴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章 初入楊府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章 啓用暗線第65章 北市買珠第68章 突襲漳南第37章 密室收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7章 發現契苾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章 出征突厥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0章 一夜軍變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7章 士信發威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2章 壯士斷腕第4章 苛刻條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章 宇文義子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3章 隱形力量第34章 尋找突破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三千奇兵第8章 假途滅虢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章 兩猛相鬥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章 意外相逢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9章 危機漸至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4章 等待機會第67章 兵壓漢中第5章 深藏不露第7章 楊府貴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3章 城中暗流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2章 違禁生意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章 營州之變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章 兩猛相鬥第22章 北突求援
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5章 不爲我用第8章 趁亂突圍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章 江南隱憂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7章 大舉東進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1章 矛盾激化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41章 盧氏橋樑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7章 金榜題名第6章 裴府家宴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章 初入楊府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章 啓用暗線第65章 北市買珠第68章 突襲漳南第37章 密室收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7章 發現契苾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章 出征突厥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0章 一夜軍變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7章 士信發威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2章 壯士斷腕第4章 苛刻條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章 宇文義子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3章 隱形力量第34章 尋找突破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三千奇兵第8章 假途滅虢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章 兩猛相鬥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章 意外相逢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9章 危機漸至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4章 等待機會第67章 兵壓漢中第5章 深藏不露第7章 楊府貴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3章 城中暗流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2章 違禁生意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章 營州之變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章 兩猛相鬥第22章 北突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