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江淮伏威

隋末各路亂匪之中,勢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崗翟讓、李密,第二是河北竇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

杜伏威的勢力主要在淮南,在江都郡以西,江淮之間的廣大土地,包括歷陽郡、丹陽郡、鍾離郡、淮南郡、廬江郡五地,有兵力十餘萬人,其中最精銳之軍有四萬,被稱爲‘上募’軍。

江淮一帶也並不是只有杜伏威一支勢力,只是杜伏威最爲強大,此外還有吳郡沈法興和餘杭李子通,以及江都郡陳棱,這四支勢力佔據着江淮和江南。

陳棱在宇文化及兵敗後逃回了江都,手下有一萬多殘軍,他利用隋朝留下的糧食和物資重振旗鼓,賑濟災民,招募士兵,漸漸使兵力擴充到了三萬人,據守江都城。

在江南、江淮四大勢力中,李子通和沈法興皆奉李密爲主公,陳棱自立爲江都王,而杜伏威則是效忠於洛陽皇泰帝,去年被皇泰帝封爲淮王、淮南五郡兵馬總管,但此時,洛陽王世充篡位,使杜伏威處於一種深度迷茫之中。

這天下午,一支小商隊趕着數十匹滿載貨物的騾馬走進了歷陽城,商隊爲首之人正是從太原而來蕭璡,二十幾名士兵扮作商隊夥計,保護蕭璡一路南下。

他們要穿過李密的勢力範圍,不可能披甲戴盔、穿着朝服南下,只能改扮成商人,歷陽是杜伏威的都城,人口密集。商業繁華,城內客商來來往往,叫賣聲此起彼伏。

蕭璡帶來的是北方皮毛,在江淮一帶比較少見,一進城便被幾家商鋪的掌櫃圍住了,爭着要買他帶來的皮毛。

他們把毛皮脫手,便在城門附近找了一家客棧。衆人進了客棧,這是一家歷陽城內頗有名大客棧,掌櫃姓王。四十餘歲,長得肥肥胖胖,看起來十分和藹和親。

手下們去休息了。蕭璡則找到了掌櫃,他有一些事情需要問問掌櫃,兩人在後堂坐下,王掌櫃命夥計上了茶,笑眯眯道:“聽蕭兄口音好像是北方人,偏偏蕭兄又是江南大姓,這倒是有點少見。”

“這很正常啊!隋破南方,被送往北方的南方大姓不計其數,我不過是其中一人罷了。”

“這倒也是!”

王掌櫃又笑眯眯道:“這次來歷陽,除了賣貨外。還有什麼別的事情嗎?”

本來是蕭璡想打聽一些消息,不料卻反被掌櫃盤問,他笑了笑,“也沒什麼事?只是還想找幾個流落江南的親人,倒有件事想向掌櫃打聽一下。”

“你說。只要我知道,一定奉告。”

蕭璡沉吟一下道:“我和幾個洛陽朋友走散了,也是商人,他們也要來歷陽縣,不知這兩天,歷陽縣可有從洛陽過來的人?”

蕭進是想打聽王世充的使者。他知道杜伏威原本是效忠皇泰帝,現在皇泰帝被廢,王世充篡位,他肯定會派人收買杜伏威,就不知使者到了沒有?

“從洛陽來的?”

掌櫃想了想,笑道:“三天前倒是有一隊人馬從洛陽來,不過不是商人,聽說是使臣,別的洛陽人就沒有聽說了。”

蕭進的心頓時一沉,王世充果然派使臣來了,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喧鬧,一名夥計跌跌撞撞跑進來。

“掌櫃,外面衝進來好多士兵.....

王掌櫃騰地站起身道:“士兵來做什麼?”

夥計看了一眼蕭璡,膽怯道:“他們是來抓這位蕭爺?從北方來的皮貨商人。”

王掌櫃遲疑地看了一眼蕭璡,“蕭兄,這是怎麼回事?”

“我也不知道,既然來抓我,我就去看看吧!”

蕭璡估計是自己哪裡露出了什麼破綻,被人告發了,不過他並不緊張,他本來就是使臣,奉命出使,何懼之有?

蕭璡快步走到前院,只見,前院站着數十名彪悍的士兵,人人手執長刀,蕭璡走上前拱手道:“我便是從北方來的皮貨商人,各位找我有何事?”

爲首校尉狠狠瞪他一眼,一揮手,“把他抓起來!”

十幾名士兵衝上,抓住了蕭璡的胳膊,蕭璡重重哼了一聲,“我是大隋使者,你們膽敢無禮!”

一名士兵從他懷中摸出了一塊銀牌,大喊:“校尉,他有腰牌!”

校尉接過腰牌,他認字不多,其中一個隋字他倒認識,一下子愣住了,立刻令道:“放開他!”

士兵們放開了蕭璡,校尉慢慢走上前,上下打量一眼他,問道:“你真是隋朝使者?”

蕭璡冷冷哼了一聲,“你是以爲我是什麼人?”

校尉立刻拱手歉然道:“我們得到稟報,你的手下都像軍人,所以懷疑你們李密的探子,沒想到竟然是隋使,得罪了。”

蕭璡這才恍然,原來漏洞出在自己手下的身上,他回頭看了一眼,他的二十幾手下都涌了出來,雖然是夥計打扮,但個個身材魁梧,體格彪悍,確實不像是商人,都是極爲精銳的士兵。

不過這也好,他索性就去見一見杜伏威,便點點頭,“好吧!我要去見你們的大將軍。”

校尉連忙躬身道:“既然如此,請使者跟我們去大將軍府!”

蕭璡整理一下衣帽,命人把他的文書包帶上,昂首挺胸走出客棧,跟隨一羣士兵前去見杜伏威……杜伏威曾自封爲天威大將軍,所以士兵們都稱他爲大將軍,他的軍衙也叫大將軍府。

自從六年前他和輔公佑決定南下創業,經過數年拼殺,終於闖出了一番大事業,佔據沃野千里,人口數百萬,擁有十五萬精銳的江淮軍。

但杜伏威並沒有自立爲帝的打算,所以他也成爲很多勢力拉攏的對象,最早就是宇文化及,承諾封他爲歷陽太守,宇文化及的吝嗇激怒了杜伏威,他立刻轉而投降洛陽皇泰帝,皇泰帝封他爲淮王,兼淮南五郡兵馬總管,顯然要比宇文化及大方得多。

但不久前洛陽傳來消息,王世充已篡了帝位,他所效忠的南隋王朝已經消失,這便使杜伏威處於一種迷茫之中。

這幾天,不僅王世充派使者前來拉攏,甚至連唐朝也派來一名使者說服他,希望他能投降唐朝,唐朝開出的條件極爲優厚,拜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加封吳王。

但杜伏威還是處於猶豫之中,天下大勢他看得很清楚,將來得天下者,要麼是太原楊元慶,要麼是長安李淵,李淵來拉攏他,他其實還想得到隋朝的消息。

杜伏威和隋朝沒有打過交道,甚至也沒有什麼往來,他不知道隋朝對他是什麼態度,這幾天他一直處於一種憂心忡忡之中。

杜伏威還很年輕,只有二十三歲,長得虎背熊腰,身材極爲雄壯,雙目深凹,眉毛粗黑,臉上輪廓分明,給人一種很粗糙的感覺,但實際他卻是心細如髮,思慮慎密,目光十分長遠。

下午,他正坐在房間裡批示各郡上奏的文書,這時,一名侍衛在門口稟報,“大將軍,北城當值軍官查獲一名北方來客,據來人所說,他是隋朝特使,奉隋朝楚王之命前來出使。”

杜伏威‘啊!’的一聲,心中又驚又喜,隋使果然來了,他連忙令道:“快把使者請來,要以禮相待,不可無禮!”

侍衛下去了,杜伏威心中激動難平,隋朝使者果然來了,雖然他並沒有立刻投降隋朝的打算,但隋者的到來,使他有了更大的選擇,他便可以從容考慮自己的前途。

片刻,幾名侍衛帶着蕭璡走進了房間,蕭璡走上前躬身行一禮,“大隋使者蕭璡參見杜大將軍!”

杜伏威連忙起身抱拳笑道,“原來是蕭先生,歡迎先生來歷陽城!”

他很客氣,又請蕭璡坐下,命人上茶,蕭璡坐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給杜伏威,“這是楚王殿下讓我帶給杜大將軍的親筆信,請大將軍過目。”

杜伏威接過信,只見信皮上寫着,‘大隋楚王楊元慶致淮南五郡杜伏威總管。’

淮南五郡兵馬總管是皇泰帝封他的官職,楊元慶依然沿用了,但卻沒有提到他的淮王,杜伏威打開信,匆匆看了一遍,信中之意希望他能繼續效忠隋朝,成爲大隋之臣,爲天下民衆謀福祉。

但信中至始至終,都沒有提到淮王這個爵位,這令杜伏威心中略略有些不快,楊元慶承認他的五郡總管,卻不承認他的淮王之爵,使他心中十分失落。

他是個爽快人,便坦率地問蕭璡,“楚王殿下的信我已拜讀,我完全能理解隋朝渴望統一天下、與民休息的意願,只是我在信中看不到楚王的誠意,不知先生能否給我解釋一二?”

蕭璡微微一笑,“大將軍想要什麼誠意?”

“好吧!我就直說,如果我投降隋朝,隋王朝能封我什麼樣的官職?”

“杜大將軍果然是坦率之人,那我也就明說,假如大將軍投誠大隋,隋朝將封大將軍爲淮南五郡兵馬總管、上柱國、驃騎大將軍,另外封爵歷陽郡公。”

杜伏威臉上露出了失望之色,這一串耀眼的官職中,五郡兵馬總管是具體職務,上柱國和驃騎大將軍分別是勳官和散官,只是一種榮耀,沒有實際意義,而另一個重要的爵位只是郡公,而他現在卻是淮王。

杜伏威忍不住哼了一聲,“要知道唐朝可是封我爲吳王……()

第57章 東宮震怒第36章 連夜撤軍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6章 咬金爭功第41章 兄弟爭功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章 出征突厥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5章 分憂之臣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7章 各有心思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章 入伍斥候第4章 利益之誘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9章 夜攻河內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章 返回太原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8章 假途滅虢第36章 形勢嚴峻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9章 舌燦蓮花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5章 孤家寡人第8章 分配不公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章 楊府貴客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9章 朝局悄變第43章 關鍵人物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5章 弓如霹靂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2章 致命疏忽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4章 添把小亂第5章 敦煌布棋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0章 留在草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2章 齊王供奉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9章 聯合施壓第56章 下婿催妝第8章 暗鬥不息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9章 殺機四伏第5章 出海遠征第20章 高熲事件
第57章 東宮震怒第36章 連夜撤軍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6章 咬金爭功第41章 兄弟爭功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章 出征突厥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5章 分憂之臣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7章 各有心思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章 入伍斥候第4章 利益之誘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9章 夜攻河內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章 返回太原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8章 假途滅虢第36章 形勢嚴峻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9章 舌燦蓮花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5章 孤家寡人第8章 分配不公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章 楊府貴客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9章 朝局悄變第43章 關鍵人物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5章 弓如霹靂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2章 致命疏忽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4章 添把小亂第5章 敦煌布棋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0章 留在草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2章 齊王供奉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9章 聯合施壓第56章 下婿催妝第8章 暗鬥不息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9章 殺機四伏第5章 出海遠征第20章 高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