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意外發生

四周士兵一片驚呼,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人頭臉上插着一支箭,正是他們的王爺竇建德,這讓所有人心中都生出大勢已去的念頭。

旁邊阮君明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他路上忘記告訴程咬金,高雅賢是一個脾氣極爲暴烈之人,做事不大考慮後果,應該是先把他說服,最後再拿出假竇建德人頭,不料程咬金這會兒就拿出來了,他心中擔憂之極,手不由按在刀柄上。

程咬金自有他的精明之處,他知道竇建德人頭最容易激化矛盾,若進城後再拿出人頭,萬一高雅賢翻臉,他們逃命的地方都沒有,不如現在先拿出來,就算高雅賢翻臉,他們也有逃命的一線希望。

如果拿出人頭,高雅賢沒有翻臉,就說明他已經接受了夏軍覆滅的現實,剩下的事情就是談判了。

高雅賢死死盯着竇建德人頭,臉上脹得通紅,半晌,他一字一句令道:“把人頭給我看看!”

程咬金把人頭給了一名士兵,他的雙手握在斧柄上,眼角餘光警惕地觀察着四周刀斧手的動靜,若稍有不妙,他就劈殺出去。

士兵奔上城頭,將竇建德人頭交給高雅賢,高雅賢手捧人頭,只見一支箭從鼻翼射入,正是他的王爺竇建德,他渾身忽然顫抖起來,心中爲竇建德報仇的烈火開始熊熊燃燒。

他聲嘶力竭地大吼一聲,“爲王爺報仇!”

他話音剛落,一支箭忽然從身後射來,一箭射中他的後脖頸,箭尖從咽喉突出,高雅賢悶叫一聲,手中的人頭落地。

他用手扼住喉嚨,慢慢轉過身,只見身後二十步外上城的甬道處站着一人,手執弓箭。正是他的副將劉雅。

高雅賢的眼睛瞪大了。眼中露出不可置信之色,他手指着劉雅,卻說不出一句話。

劉雅冷冷道:“你若不死,三萬弟兄都要跟你一起陪葬!”

他張弓又是一箭射來,這一箭射在高雅賢左胸,血花四濺,高雅賢一個踉蹌,向後退了兩步,從城頭栽了下去。‘撲通!’落進護城河中。

高雅賢的百餘親兵這才反應過來,他們大吼一聲,舉刀撲向劉雅,但甬道上卻涌上數百士兵,和親兵廝殺在一起。

突來的變故使城下數百刀斧手不知所措,紛紛後撤,程咬金趁機調轉馬頭,向西奔出百餘步。阮君明和其他士兵也一起跟了上來。

“阮將軍。這是怎麼回事?”程咬金不明情況,急問阮君明。

阮君明眼中也露出驚訝之色,半晌道:“應該是劉雅,敵軍發生內訌了。”

他瞥了程咬金一眼,隋軍中都說此人是福將,果然名不虛傳,當真是運氣奇佳,這種內訌侍的事情居然也被他遇到了。

程咬金咧嘴笑了起來。“我說嘛!這可是飛狐縣,我就是在這裡被封縣伯之爵,土地爺怎麼能不給我一點面子?”

一刻鐘後,城頭上的戰鬥漸漸平息下來,城門開啓,一隊隊士兵從城內走出,爲首一員大將。赤着上身,雙手反綁,正是副將劉雅,他跪在城門大喊:“罪將劉雅,願意歸降隋朝,爲楚王殿下效力!”

程咬金心中暗贊,這纔是聰明人,不要提任何要求,老老實實歸降,態度誠懇,這樣的人將來纔會有前途。

程咬金連忙翻身下馬,上前扶起劉雅,替他解開繩索,又解下自己衣袍給他穿上,裝模作樣地安撫他道:“我奉楚王殿下之命,特來勸降你們,那個....主要是想少殺戮,保住弟兄們的性命,劉將軍深明大義,令人欽佩,我會如實告之楚王,劉將軍將會被河北民衆所景仰,功在千秋。”

劉雅大喜,這個隋使看起來雖然又黑又粗,但說話卻有節有理,說的話都很讓人喜歡聽,這纔是善言之人。

“請使者進城休息,騎兵分佈三處,我會召集衆將,說清楚情況,今天下午,正式歸降隋軍!”

。。。。。。。

次日一早,在易縣城外,大將劉雅率領三萬騎兵正式向隋軍投降,這是竇建德在河北的最後一支軍隊,隨着這支軍隊的投降,標誌着竇建德在河北的統治結束,河北郡縣除了安陽城外,皆併入了隋朝的版圖。

但在隋朝,消息的傳遞是需要一定時間,河北戰事結束,往往要到半個月後才能傳遍天下,中間的一段消息空白期,往往就會發生很多戲劇性的事件。

齊郡祝阿縣,早幾天前,祝阿縣離黃河約五里的一片曠野裡便駐紮了一支上萬人的軍隊,這是青州割據勢力徐元朗的軍隊。

早在數月前,竇建德從河內郡兵敗後,竇建德便正式迎娶徐元朗之妹爲側妃,這是徐元朗一直向竇建德表達的善意,作爲一個夾在竇建德和李密這兩大梟雄之間的一個小勢力,徐元朗必須同時討好兩方,他誰也不敢得罪。

一方面他向李密臣服,接受他賜封給自己的魯郡公的稱號,另一方面,他又低眉順眼地向竇建德表示結親的願望。

他遊刃於兩大勢力之間,就像過獨木橋一樣,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平衡,同時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

徐元朗原本是東萊郡海賊,去年年初,他在北海郡收集了數十支小亂匪約千餘人,攻下了北海縣,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僅僅數月時間便佔據了東萊、北海、高密、齊郡、魯郡、琅琊等六郡,兵力近五萬人。

一個多月前,竇建德派人向他傳達命令,命他派軍赴河北參戰,共同對付隋軍,這讓徐元朗心中極爲憂慮,他怎麼可能派兵入河北和隋軍對抗?

在得知李密只派了數千人象徵性的駐紮在黃河南岸後,他隨即也做出一個姿態,率領一萬軍隊駐紮在祝阿縣,擺出一個準備渡河的架勢,表面是渡河,實際上是按兵觀戰,假如夏軍不利,他就縮回去,假如隋軍不利,他就渡河聲援。

這天下午,幾艘大船從對岸駛來,停泊在黃河南岸邊上,千餘名士兵從船上卸下五百口大箱子,早有探子奔回大營前去稟報。

徐元朗心中奇怪,又派人去岸邊詢問情況,黃河岸邊,五百口大箱子已經搬上了岸,這時從船上走下來一名身材魁梧健壯的中年男子,皮膚黝黑,長一張國子方臉,大鼻子、厚嘴脣,一副粗獷的臉上卻配一對小眼睛,不時閃爍着一種狡黠的亮光。

此人便是竇建德的心腹大將劉黑闥,他比竇建德小五歲,兩人是同村,從小一起長大,又一起練武學藝,感情深厚,大業七年河北大旱轉爲大澇,餓死了無數人,竇建德便是在這一年造反。

而劉黑闥卻在竇建德造反之前便棄家出走,投靠了豆子崗的郝孝德,後來又隨郝孝德投降了瓦崗寨,郝孝德在翟李火併中喪生,引發了瓦崗寨的第一次逃亡潮,劉黑闥也逃回河北投靠了摯友竇建德,深受竇建德信任。

這次河北大戰,劉黑闥奉命安排退路,伺機奪取徐元朗的青州根基,一早,劉黑闥接到探子消息,此時徐元朗就在黃河南岸的大營內,劉黑闥立刻開始了行動。

“兄弟們擡起箱子,去徐元朗的大營。”

一千名壯漢兩人一組,挑起五百口大箱子向五里外的徐元朗大營走去,走出數裡便迎面遇到了徐元朗派來的十幾士兵。

“請等一等!”

士兵騎馬飛馳而至,攔住了去路,劉黑闥一擺手,“放下!”

五百口箱子放下地,爲首校尉上前向劉黑闥拱手道:“在下奉徐郡公之命前來詢問,尊駕可是劉將軍?”

劉黑闥爽朗一笑,“我就是劉黑闥,將一些財物先送來齊郡,王爺請徐舅爺代爲保管。”

“果然是劉將軍!”

校尉看了看五百口箱子,又問:“劉將軍說,這是夏王要交給我家將軍保管的財物?”

“正是!”

劉黑闥一揮手令道:“打開幾箱給他們看看!”

士兵打開了三隻大箱子,裡面全是金銀珠寶,還有上等的綾羅綢緞,還有一些用布包好的瓷器。

校尉看了一眼,立刻拱手道:“我回去稟報將軍,請稍候片刻!”

他翻身上馬,飛奔而去,劉黑闥卻不睬他,對衆人道:“繼續走!”

衆人又擡起箱子向數裡外的大營走去。

營門口,徐元朗在百餘侍衛的簇擁下,正翹首向遠處張望,遠遠的,他已經看見了一隊人馬向營門走來,大約在三裡外。

戰馬疾奔而來,他派去的幾名手下先一步趕來,下馬稟報道:“啓稟將軍,是劉黑闥率人挑來五百口大箱子,說是夏王的財物,想先寄存在我們這裡。”

徐元朗眉頭一皺,問:“你查看了嗎?”

“看了三隻大箱,都是金銀珠寶和瓷器綾羅,確實都是很貴重的財物。”

徐元朗想了想又問:“他們來了多少人?”

“約一千名挑夫。”

這時,劉黑闥已經走到一里外了,徐元朗當然對財寶很感興趣,五百大箱財寶讓他保管,如果竇建德死了,這些財寶不就全歸他了嗎?

只是劉黑闥來人太多,他可不想這麼多人進營,他立刻令道:“讓他們把東西放在營門口,由我們的人挑進大營,劉黑闥最多不能超過百人進營交接。”

說完,他轉身向大營內走去。

()

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章 假手於賀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2章 練武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章 小妹何名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1章 秘密協議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7章 壟斷漕運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1章 八百壯士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0章 通風報信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24章 臨戰增帥第35章 弓如霹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章 漳南小村第1章 上洛隱梟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章 入伍斥候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章 假手於賀第37章 一招險計第6章 小事化大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章 灞橋秋色第2章 計取飛狐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58章 穩住李唐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1章 動之以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章 南華之會第25章 秦王心計第58章 北市偶遇第57章 共飲合巹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章 元慶抉擇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章 返回太原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章 假手於賀第1章 落魄高才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2章 鄭家春水第49章 干戈玉帛第47章 關隴暗箭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1章 長孫又至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9章 敦煌風動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8章 兵分兩路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4章 兩面三刀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5章 條件苛刻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7章 建成態度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章 雙瞳之將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6章 走出迷惘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8章 情報之思第8章 弔孝風波第85章 最大讓步
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章 假手於賀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2章 練武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章 小妹何名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1章 秘密協議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7章 壟斷漕運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1章 八百壯士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0章 通風報信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24章 臨戰增帥第35章 弓如霹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章 漳南小村第1章 上洛隱梟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章 入伍斥候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章 假手於賀第37章 一招險計第6章 小事化大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章 灞橋秋色第2章 計取飛狐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58章 穩住李唐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1章 動之以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章 南華之會第25章 秦王心計第58章 北市偶遇第57章 共飲合巹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章 元慶抉擇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章 返回太原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章 假手於賀第1章 落魄高才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2章 鄭家春水第49章 干戈玉帛第47章 關隴暗箭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1章 長孫又至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6章 裴氏父子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9章 敦煌風動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8章 兵分兩路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4章 兩面三刀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5章 條件苛刻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7章 建成態度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章 雙瞳之將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6章 走出迷惘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8章 情報之思第8章 弔孝風波第85章 最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