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洛隱梟

和天下各郡一樣,上洛郡也是盜匪叢生,造反之民多如牛毛,在上洛郡內形成了十幾股亂匪,大多佔山爲王,多則數千人,少則數百人,其中以熊耳山的杜少陽最爲有名。

楊玄感的造反軍也藏身在上洛郡中,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在去年初,楊智積得到消息,楊玄感可能躲在上洛縣,他率兩萬軍前來掃蕩,卻一無所獲,楊玄感和他的族人就彷彿在空氣中消失一般。

去年夏天,楊智積染病去世,他的軍隊也被調去攻打高麗,圍剿楊玄感的事情便不了了之,楊廣只是下令各地郡兵嚴加抓捕,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只是楊廣做夢也想不到,楊玄感竟是以一種奇特的方式躲藏在上洛郡中。

上洛郡郡治上洛縣,位於丹水上游,距離長安兩百餘里,這是一座擁有四千餘戶人家的上縣,和別的郡縣一樣,亂匪肆虐使上洛郡的大戶人家紛紛逃入城池,使上洛縣人口暴漲,從四千餘戶陡然增加到一萬餘戶,十幾萬人口,太守張濟的壓力劇增,他兩次向朝廷申請增加郡兵,最後朝廷批准他募兵三千,使上洛郡的郡兵數量達到五千人,有力防範住了亂匪的侵襲。

上洛縣城內已擁擠不堪,大街上到處是隨意搭建的帳篷,這些都是赤貧人家,無錢租屋,稍微有點家產的人家都會租賃房屋,條件好的,可以租賃一個獨院,條件差一點的,一般是租賃一間屋,全家人擠住在一起。

儘管條件很差,但至少能在亂世中保全性命,太守張濟也不錯,每天都會組織大戶和寺院賑粥,官府自己也會擺出粥攤,使赤貧人家勉強能活下去。

這天上午,太守張濟和平常一樣,帶着十幾名心腹上街巡視,張濟年約三十四五歲,皮膚白淨,舉止文雅,典型的白面書生,他父親張行舟是軍中文官出身,早年做過楊素的行軍司馬,後來因生病而家道中落,去世時連棺材都買不起,還是楊素得到消息,派人送來錢才得以安葬。

張濟帶着十幾人走到一條僻靜的小巷前,他給隨從們使個眼色,衆人心領神會,繼續去巡視,張濟則匆匆進了小巷,一直走到底,來到一扇朱漆大門前,這是一座佔地約三畝的中宅,藏身在深巷僻靜處。

張濟敲了敲門,片刻,有人問:“是誰?”

“是我,張太守。”

門吱嘎一聲開了,一個小童探頭出來,笑道:“老爺剛剛在說,使君會來,果然來了。”

“呵呵!他知道我是這時候巡街。”

張濟走進了院子,一名中年男子從房間走出,一尺長鬚飄然於胸,此人正是楊玄感,他得到張濟的庇護,躲在上洛郡已經兩年。

當初楊玄感敗退時還有上萬軍隊,但他也知道,軍隊內龍蛇混雜,人心不齊,遲早會出賣他,他便散盡軍中錢糧,將軍隊解散,他則帶領兩千餘忠心於他的人馬以及幾十名族人躲進了上洛郡。

楊玄感自恃身份,自然不會落草爲寇,他找到了上洛郡太守張濟,他記得張濟的父親張行舟曾是父親楊素的手下,他本不敢抱太大希望,不料張濟卻記舊恩,不僅收容了他和族人,還將他的兩千軍隊安插爲上洛郡兵,這樣便使楊玄感完全消失,他的軍隊甚至還配合楊智積進行剿匪。

這一躲便是兩年,楊玄感一直在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達之兄今天怎麼會來?”楊元感拱手笑問道。

張濟指了指房間,“去裡面說吧!”

兩人走進房間坐下,小童給他們上了茶,楊玄感先問:“士兵們還好嗎?”

“明公放心,大家都很好,謝映登不錯,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很有帶兵能力,楊巍也是一員猛將,明公有這樣的大將,這是明公之幸。”

“是啊!他們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只可惜這樣的人才還是太少。”

“只要明公再起事,人才自然就會絡繹而來,我覺得三戶之內,必有忠信,關鍵是要善於用人。”

楊玄感點點頭,便將話題轉到正事上:“達之找我有什麼事嗎?”

張濟心中有點緊張,連忙道:“今天一早接到兵部牒文,朝廷將派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將率一萬軍來上洛郡剿匪。”

“宇文化及?”

楊玄感眼中露出一絲輕蔑的冷笑,他又問:“除了宇文化及還有別人嗎?”

“還有光祿大夫裴仁基。”

張濟有些緊張道:“上次宇文化及去南陽郡剿匪,盤剝了十幾萬吊錢,他是借剿匪爲名,前來收刮錢財,明公覺得我應該如何面對?”

楊玄感低頭不語,他並不是考慮宇文化及來做什麼?而且宇文化及帶來的一萬軍隊令他怦然心動,如果能得到這一萬軍,那麼他的實力就會大漲,只是裴仁基作戰經驗豐富,想對付他卻不容易。”

“他什麼時候來剿匪?”楊玄感又問。

“他要稍微準備一下,牒文上說,要半個月後,也就是九月中旬左右。”

張濟還以爲楊玄感是爲宇文化及到來之事擔憂,便笑道:“明公不用擔心,上洛縣城內富戶頗多,上次南陽郡給了他十五萬吊,這次我也讓大家湊十五萬吊錢打發他,他不就是爲錢嗎?哪裡是真的來剿匪。”

“不!”

楊玄感搖搖頭,“我其實是想要他的一萬軍隊。”

..........

九月初,天氣漸漸涼了起來,皇帝楊廣已經回京半個月了,但就在他回京後僅僅十天,黎陽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李密率領瓦崗軍攻克黎陽倉,奪取了這座存糧數百萬石的大糧倉,瓦崗軍在黎陽倉宣佈放天下糧,河南河北十幾個郡的百萬民衆聞風而至,官府不敢過問,郡兵藏匿刀槍,各郡青壯踊躍從軍,使瓦崗軍在短短數天內招募了十幾萬精兵,瓦崗寨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萬之衆,聲勢浩大。

黎陽倉失守不僅震動中原,也使京城陷入極度恐慌之中,糧價一夜之間,從從鬥米四百錢漲到鬥米八百錢,因此請病假不上朝的官員達百人之多。

這也是李密的第一次公開露面,他以關隴貴族的身份宣佈自己爲瓦崗寨第二號人物,便如畫龍點睛一般,使瓦崗寨這條臃腫的巨龍一下子活了起來,引得天下矚目。

宣政殿廣場上,內史侍郎蕭瑀快步疾走,滿臉憂慮,從雁門郡回來後,他發現形勢開始惡化了,不僅是各地造反愈演愈烈,更重要是,他發現各地官府送來的奏摺銳減,天下似乎一下子太平下來,這纔是最令人可怕之處,說明各地郡縣開始和朝廷離心了。

而瓦崗軍攻克黎陽倉便是一個重大轉折,標誌着瓦崗軍的的性質開始從簡單的造反掠食,轉向爭奪天下,這就是李密的野心暴露出來了。

蕭瑀嘆了口氣,他只覺得內憂外患同時爆發,大隋帝國在風雨中飄搖,但此時他卻顧不上糧價,顧不上郡縣離心,也顧不上瓦崗軍的轉變,他現在有一件更加火燒眉毛之事,急待解決。

清晨上朝時,他被幾十名禁衛軍官兵攔住車輛,質問他聖上何時兌現雁門縣的封賞,他這纔想起來,聖上答應過將士,守城者將給予重賞,現在半個月過去了,一點消息都沒有,他也有點急了,必須要立刻提醒聖上。

蕭瑀來到御書房前,在幾十名宦官站在門外,一個個神色緊張,提心吊膽。

“發生什麼事了?”

一名宦官慌忙擺手,“蕭相國趕緊回去,聖上在大發雷霆,已經杖斃了三名內侍,誰也不敢進去。”

“爲什麼?”

“不知道,好像是雲定興進去以後,聖上的怒火便開始爆發了。”

蕭瑀一驚,“那雲定興呢?”

宦官指了指御書房,小聲道:“生死不知!”

蕭瑀搖搖頭,向御書房走去,就算聖上再發怒,自己也要把這件事說出來。

御書房內,雲定興跪在地上,額頭磕出了血,他依舊一動不敢動,楊廣滿臉鐵青,揹着手來回踱步,他現在需要龍舟去巡視江都,而從前的龍舟都在兩年前被楊玄感焚燬,只能再造新船,現在已是九月,他必須趕在結冰前出發,偏偏這個雲定興卻死活說造不出來。

楊廣停住腳步,回頭怒吼:“你給朕一個明確的答覆,到底什麼時候?”

“陛下,最快也要四個月。”

“不行!朕等不了,最多兩個月,龍舟若建不成,你就等着掉腦袋吧!”

雲定興急得砰砰磕頭,“陛下,再寬延臣一個月,兩個月,臣真的造不出來啊!”

楊廣盯着他眼睛,陰**:“三月後就要結冰了,莫非你和亂匪有勾結,想把朕困死在洛陽嗎?”

雲定興萬般無奈,只得抹去額頭上的血,泣道:“臣就算累死,也一定在兩個月內造成。”

“那是你的事,朕不管!不管死多少人,朕只要船!”

雲定興起身拭淚而去,要在兩個月內造好幾百條大船,他除了將船工們全部累死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

就在這時,蕭瑀出現在門口,小心翼翼問:“陛下,臣可以進來嗎?”

..........

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少女憫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8章 關鍵小賊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1章 重磅加碼第68章 突襲漳南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4章 楊諒投降第5章 元家造反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6章 考場意外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6章 王府夜話第18章 諫臣之死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章 透露底線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4章 小男養家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8章 裴閥態度第9章 生死之鬥第31章 被迫受命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0章 娶妻當慎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0章 緊急受命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3章 深巷小宅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7章 回府風波第8章 違規賣酒第8章 分配不公第3章 盂蘭燈會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初到突厥第4章 反客爲主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章 幽州之憂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章 誰是兇手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章 家法伺候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章 如期而至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5章 寸步不讓第25章 掌握主動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9章 暗度陳倉
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少女憫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8章 關鍵小賊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1章 重磅加碼第68章 突襲漳南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4章 楊諒投降第5章 元家造反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6章 考場意外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6章 王府夜話第18章 諫臣之死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章 透露底線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4章 小男養家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8章 裴閥態度第9章 生死之鬥第31章 被迫受命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0章 娶妻當慎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0章 緊急受命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3章 深巷小宅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7章 回府風波第8章 違規賣酒第8章 分配不公第3章 盂蘭燈會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初到突厥第4章 反客爲主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章 幽州之憂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章 誰是兇手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章 家法伺候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章 如期而至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5章 寸步不讓第25章 掌握主動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9章 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