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宇文告密

楊元慶愕然,邊將從來都是這樣,涿郡和馬邑郡那邊的邊將也是這樣,何來‘私’通突厥之說?

楊玄感輕輕嘆息一聲,“當然,如果聖上不計較,什麼事沒有,可如果有居心叵測者拿這件事做文章,元慶,你久在邊關,不懂朝廷人心險惡,你少年得高位,又深得聖眷,不知有多少人嫉妒你,越是這樣,你越要當心。”

楊元慶默然,他承認父親說得對,但除此之外,他也別無他策,難道也要讓他像丘和一樣,將五原郡盤剝一空,五原郡可是他的根基,那麼多的軍戶,他怎麼可能下手。

楊玄感見元慶若有所思,知道他心裡明白,便不再多說此事,而將話題轉到元慶的婚事上。

“元慶,你準備什麼時候迎娶敏秋?”楊玄感儘量用一點輕鬆的口氣問道。

“今年吧!具體什麼時候還沒有定,我等樂平公主和裴家商量的結果。”

楊玄感沉默了,他感到非常尷尬,兒子成婚應該是父親去商量,但現在卻是由一個外人長輩去談,在婚姻這麼大的事情上,元慶完全將楊家排斥在外,使楊玄感忽然明白了一點,元慶心中對楊家的怨恨相當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彌補,甚至永遠也難以彌補,楊玄感心中生出一絲深深的遺憾,他們父子之間的親情是回不來了,

沉默良久,楊玄感嘆息一聲道:“元慶,你今晚找我有什麼事嗎?”

“沒什麼,父親既然來五原郡,我作爲地主,應該來看看父親。”

楊玄感苦笑一聲,“那就多謝你了。”

兩人都不再說話,把晚飯默默吃完,從事進來將盤子收走,楊元慶便起身告辭,“多謝父親的提醒,只是元慶諸事繁多,就不多陪父親了,元慶告辭!”

“去吧!”

楊玄感聽兒子一口一個元慶,連‘孩兒’的自稱的都沒有,令他一陣心酸,他忽然想到一詞,‘敬而遠之’,正是元慶對他的真實寫照,元慶特地來看望他,陪他吃飯,禮數很周到,但他們的心卻相距很遠很遠,楊玄感心中充滿自責,這是他的責任,他甚至忘記元慶今年是十九歲,還是二十歲,他這個做父親的都不合格,還指望兒子對他怎樣?

楊玄感坐在大帳裡發愣,就在這時,從事又來稟報,“啓稟尚書,有個自稱楊家子弟的高胖男子在外求見。”

楊玄感愣了半晌,他忽然明白是誰了,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片刻,楊巍‘激’動地走進大帳,跪下磕頭行禮,“巍兒參見家主!”

楊玄感的眼睛一下子有些溼潤了,侄兒楊巍的及時出現使他在絕望中又看到了一線希望,這一線希望正是他父親當年種下的一顆種子。

......

楊元慶離開禮部大帳,一名從事領着他來到了高熲的寢帳,高熲正在接待兩名官員的來訪,見楊元慶進來,兩名官員連忙起身見禮,高熲笑着給楊元慶介紹道:“元慶,來認識一下我大隋的兩名遠征男兒。”

他指着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對楊元慶笑道:“這是鴻臚少卿朱寬。”

楊元慶見朱寬年約三十歲出頭,皮膚黝黑,目光明亮,知道此人在去年率軍出海,征服了琉球,不由對他肅然起敬,向他拱手還禮笑道:“朱將軍去年的壯舉,元慶亦有耳聞,不知可去了夷州大島?”

夷州就是後世的臺灣,三國時稱爲夷州,隋時統稱爲琉球,朱寬微微笑道:“楊總管說的是琉球大島吧!途徑那裡,只是島上瘴氣瀰漫,難以久駐,只在河口補充了淡水便返回,楊總管怎麼知道那座島?”

“呵呵!我只是聽人說起過,可惜了,那可是寶島,將來朱使君若有興致,可以再向南,那邊便是南洋羣島,有商人往來大隋,那邊更是富饒,有名貴的香料、木材和寶石。”

高熲微微笑道:“元慶,說到南方諸國,我看過高僧法顯的記載,那邊有一個赤土國,是一個大國,方圓幾千裡,我們這位隋使馬上就要前去那裡。”

高熲笑着給楊元慶介紹第二人,“這位是屯田主事常駿,馬上要出使赤土國,居然來向我討教,我那能教他什麼?”

常駿也是三十歲左右,身材中等,楊廣因赤土國遙遠,風險極大,便向滿朝文武招募志願使者,常駿便應募前去。

他向楊元慶施禮笑道:“楊總管有所不知,高相國雖不問相國之事,但在我們這些後輩心中,他的威望無人能代,這次出使赤土國,我特來請求高相指點。”

高熲得到後輩尊重,心中着實受用,他捋須笑道:“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見解,無非就是八個字,不卑不亢,有禮有節,展現我大隋威儀,讓赤土國王心服來朝覲。”

常駿長施一禮,“高相之言,晚輩銘記於心!”

常駿和朱寬見高熲有事和楊元慶談,便告辭而去,高熲又重新請楊元慶坐下,給他倒了一杯茶,笑問道:“見到父親感覺如何?”

“很淡!”

楊元慶嘆了口氣道:“高相,我給你說實話,我對他感覺真的很淡,稱他爲父親,我覺得僅僅是一種禮貌,我想對他親切一點,可總覺得我們之間隔着一重大山。”

高熲緩緩點頭,“我能理解,記得我第一次見你,你和一羣小孩打架,打得頭破血流,結果你父親不分青紅皁白就要嚴懲你,我還記得清楚,當時你對父親充滿了怨恨,我以爲是孩子氣話,卻沒想到你長大後,你們父子的關係竟變得如此淡薄?”

“不!其實和那件事無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實話,我從小到現在,見他的面最多隻有十次,實在是沒有什麼感情,還有他的妻子,我應該叫母親那位,對我傷害尤深,高相,我今天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你能主動去見他一面,已經不錯了。”

高熲微微嘆息一聲,又勾起了自己的心思,“至少你還能聽別人勸諫,不像某人,別人勸他,他就要殺人!”

楊元慶知道他說得是皇帝楊廣,他沉默片刻道:“高相,你應該回鄉去養老。”

“元慶,記得上次你告訴我,若長寧王有難,讓我立刻辭職,果然,去年前太子楊勇的幾個兒子都被殺了,在去年北巡時,我因爲修長城之事勸諫他,結果差點被他所殺,被你言中,我也考慮過辭官回去養老,可是一想到先帝辛辛苦苦建立的隋王朝,我們這幫老臣殫盡竭慮,奮鬥了幾十年纔出現的大隋盛世,竟被他這樣糟蹋,我心不甘啊!”

高熲的語氣中充滿了悲憤和蒼涼,“元慶,你知道他怎麼修長城嗎?從榆林到紫河,長達五百餘里的長城,他徵發了百萬民夫,要求二十天修築完成,二十天啊!你知道最後死了多少人,一百多萬人死了近一半,還有他挖掘通濟和永濟渠,又死了多少人,要求十個月修建完東都,勒令地方獻食,這些又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家破人亡,他視民爲草芥,可他贈送給突厥人的布帛,一揮手就是二千萬匹,對胡人如此大度,可對自己的子民卻那麼涼薄,元慶,你讓我怎麼能安心回家養老,我擔心先帝建立的大隋王朝會毀在他手上,等我死了,先帝問我,你怎麼不去制止他?讓我怎麼回答先帝?”

楊元慶沒有說話,他能體會到高熲心中的憂憤,體會到一個老臣的憂國憂民,楊元慶沉‘吟’片刻,便緩緩解釋道:“其實聖上很多事情本意不壞,但他做事的手段和方法不對,造成了惡果,就像高相所說,他贈送給突厥人二千萬匹布帛,事實上,突厥人也回贈了幾千萬頭牲畜,這其實是一種贈與貿易,但就是聖上在細節上沒有處理好,以至於引來大家的憤恨,還有運河開鑿,可以說利在千秋,可他卻只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弊就落在了當代。”

高熲冷笑一聲,“是!我承認突厥人是回贈了幾千萬頭牲畜,可這些牲畜在哪裡呢?他分給自己的子民了嗎?沒有,一小部分用作他的軍糧,而絕大部分都寧可死掉而掩埋,可從左藏裡拿出去的布帛卻是實實在在,他一點都不心疼,那可是天下子民的血汗,是我們一年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他開鑿運河,我可以理解他有雄才大略,但我卻恨他視民如芥、揮霍無度,秦朝不就是這樣亡了嗎?”

......

楊元慶離開了高熲的營帳,他能理解高熲的心情,看不慣楊廣的所作所爲,想制止卻又無能爲力,被壓抑了一年多,好不容易見到一個可以相信的人,一時情緒有點失控,但他着實爲高熲擔憂,如果他那些話被楊廣聽見,他真的就活不成了,楊元慶也無能爲力,只得嘆口氣,離開了朝官區,返回自己的大帳。

......

隋帝楊廣此時也正在六合城的御書房裡批閱奏摺,他同樣也朝務繁忙,不因爲巡視而放棄朝政,他每天非常忙碌,沒有人能替他,一直要忙道深夜才能入睡。

這時,一名‘侍’衛稟報,“宇文大將軍有急事求見!”

“宣他進來!”

楊廣放下筆,他不知宇文述來找他有會什麼急事?

片刻,宇文述匆匆走進來,躬身施禮道:“陛下,臣剛剛聽說了一件事,和楊元慶有關,臣不敢隱瞞,特來向陛下稟報。”

“和楊元慶有關?什麼事情?”楊廣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

注:赤土國就是今天的蘇‘門’答臘島。

……

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7章 路遇李淵第8章 趁亂突圍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章 元慶回京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9章 出爾反爾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4章 草原天鵝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0章 矛盾激化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章 盜馬風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2章 文道武途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8章 攻破大營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1章 被迫受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1章 家廟夜審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1章 以刀代令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3章 御房進諫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章 入伍斥候第1章 返回太原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章 返回太原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8章 突發事件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9章 虎牢之危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5章 寸步不讓第7章 羽翼已成第8章 臨戰前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56章 王妃煩惱第71章 北市試錢第7章 羽翼已成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1章 鐵腕奪位第8章 怒極生誓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8章 遷都試探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0章 巡視考場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弔孝風波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50章 夜營危機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章 出兵風波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章 營州之變第7章 戰略對抗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章 以小欺老第34章 北市暴亂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章 返回太原第57章 共飲合巹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40章 蕭樑烈女
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7章 路遇李淵第8章 趁亂突圍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章 元慶回京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9章 出爾反爾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4章 草原天鵝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0章 矛盾激化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章 盜馬風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2章 文道武途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8章 攻破大營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1章 被迫受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1章 家廟夜審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1章 以刀代令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3章 御房進諫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章 入伍斥候第1章 返回太原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章 返回太原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8章 突發事件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9章 虎牢之危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5章 寸步不讓第7章 羽翼已成第8章 臨戰前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56章 王妃煩惱第71章 北市試錢第7章 羽翼已成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1章 鐵腕奪位第8章 怒極生誓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8章 遷都試探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0章 巡視考場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弔孝風波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50章 夜營危機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章 出兵風波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章 營州之變第7章 戰略對抗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章 以小欺老第34章 北市暴亂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章 返回太原第57章 共飲合巹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40章 蕭樑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