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南方來人

父子二人坐下來,楊玄感嘆了口氣道:“元慶,有什麼事你可以和我談,開誠佈公,我們畢竟是父子,有什麼話不能通過商談來解決,你非要用那種手段,令人寒心啊!”

“父親會接受我的意見嗎?我要求父親解散私軍,恢復三千郡兵,父親肯答應嗎?”

楊玄感半晌無言以對,他站起身,從密櫃裡取出鐵盒,打開鐵盒將父親楊素留給他的遺書遞給楊元慶,“這是你祖父留下的遺書,你先看一看。”

楊元慶打開信看了一遍,果然是被高熲說對了,早在他祖父時代,楊家便有了不臣之心。

楊玄感緩緩道:“你是祖父最看重的孫子,甚至超過了嫡長孫,他告訴過我,你是楊家的希望,既然如此,你就不應該讓祖父失望,要讓楊家看到希望。”

楊元慶淡淡一笑,“楊家家廟裡已經沒有我的名字,楊家與我何干?”

“不!以前是爲父懦弱,委屈了你,爲父會讓你回楊家,會把你的名字放在嫡子行列,你是楊家的頂樑柱,楊家所有人都承認這一點,元慶,回來吧!”

楊玄感目光炯炯地注視着楊元慶,他渴望着楊元慶能點頭答應,他太需要楊元慶的支持。

楊元慶還是輕輕搖了搖頭,“我的祖父是楚國公楊素,我的父親是東平郡太守楊玄感,我不該提名諱,但也僅此而已。”

楊玄感的心一下子墜進了失望的深淵,他沒想到楊元慶的心竟是如此冷硬,

楊玄感心中既惱火,卻又無可奈何,半晌,只得嘆口氣道:“好吧!我們先不談此事,說說宇文述,你認爲宇文述會把這件事告訴聖上嗎?”

“我認爲不會。”

“爲什麼?”

楊元慶笑了笑,“原因很簡單,父親多招郡兵只是違規,而且兵部也有責任,最多隻是一點小小的處罰,這不符合他宇文述的利益,宇文述是期盼着父親造反,所以他絕對不會把此事告訴聖上,相反,他還會千方百計隱瞞此事,以促成父親的造反。”

“宇文述爲什麼希望我造反?”楊玄感不解地問道。

楊元慶輕輕一嘆,這就是他今天要和楊玄感談的話題了,繞了一個大圈子,他終於回到話點上。

“父親可知道,現在大隋有多少高官有造反的野心嗎?”

楊玄感心中有些茫然,楊元慶這個問題竟讓他無法回答,而且他也一無所知。

“你說!”楊玄感不得不放下面子,虛心向兒子請教了,他知道楊元慶比自己更有機會接觸到朝廷隱秘。

“我一家一家數給父親聽,弘農楊氏、關隴元氏、關隴獨孤氏、關隴宇文氏、江南蕭氏。”

“等一等!”

楊玄感聽得有些心驚膽戰,連忙道:“你說具體一點。”

“好吧!父親一個、元壽一個、獨孤震一個、宇文述一個,還有樑朝後裔蕭家,其中獨孤家族是支持李淵造反。”

“你....有什麼證據嗎?”

楊元慶搖了搖頭,“我沒有證據。”

楊玄感沉吟不語,他覺得元慶有點危言聳聽了,怎麼可能?但他又不好明說楊元慶是在恐嚇自己。

“那聖上的態度呢?”

楊元慶一笑,“聖上在拉弓。”

“拉弓?”

楊玄感不解問道:“這是何意?”

“燕山是弓背,遼東是弓弦,數十萬大軍是弓箭,但他對準的不是高麗,而是中原腹地,他就在等第一個起來造反的人,父親明白我的意思嗎?”

.........

楊元慶走了,楊玄感揹着手在房間裡一步步走着,雖然他覺得元慶說得有點危言聳聽,但元慶的弓箭論卻觸動了楊玄感的心,如果真如元慶所說,那自己確實不能輕舉妄動。

這時楊玄感想到了斛斯政,他覺得有必要再和斛斯政好好談一談,聽一聽斛斯政的意見。

楊玄感穿了上外衣,他剛準備出門,腳步卻又慢了下來,他凝思片刻,覺得還是等一等,再過幾天,看一看形勢再說。

.........

宇文述府邸,宇文智及赤着上身,跪在書房內,旁邊兄長宇文化及用鞭子猛抽他的後背,‘啪!’?一鞭抽下,便是一條血痕,宇文智及低下頭,緊咬着嘴脣一聲不吭,背上已是血痕累累。

宇文述則坐在桌案後,冷冷注視着長子鞭抽次子,他眼睛裡沒有半點憐憫之情,只是燃燒的怒火,他心裡清楚,這一次如果再不好好教訓次子,將來自己就會被他的魯莽害死。

宇文化及抽下最後一鞭,躬身道:“父親,三十鞭已抽完!”

宇文述冷冷問宇文智及,“你說吧!這三十鞭讓你記住了什麼?”

宇文智及忍住疼痛答道:“孩兒不該在公開場合與李渾家人惡鬥,以至於被聖上撞見,孩兒以後再也不敢鬧事。”

“還有呢?”

宇文智及咬一下嘴脣道:“別的就沒有了。”

宇文述重重一拍桌子,厲聲喝道:“再抽二十鞭!”

宇文化及無奈,只得再抽了二十鞭,宇文述怒視着兒子,“還有什麼?”

宇文智及撲倒在地,失聲痛哭起來,“還有....不能再招惹楊元慶!”

宇文述的臉色這才略略好轉,一揮手,“自己下去療傷。”

宇文化及連忙找來幾個人,衆人手忙腳亂,用擔架將宇文智及擡了下去,書房裡安靜下來,只剩下宇文述父子二人。

“你呢?你又明白了幾分?”宇文述的矛頭又對準了長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連忙道:“孩兒以爲,在現在這個緊要關頭,必須要小心謹慎,不能出任何意外,像今天智及在豐都市鬧事,恰好被聖上看到,這就會影響到父親的地位,閃失不得。”

宇文述點了點頭,回答得不錯,長子有點進步了,宇文化及察言觀色,見父親臉色和緩,心中暗喜,又道:“至於楊元慶,現在我們宇文家在考慮大事,暫時不要計較那點小恩怨。”

他自以爲說得不錯,不料宇文述的臉又沉了下來,“不對,楊元慶之仇不是小恩怨,是我宇文述必報的大仇。”

宇文述注視着兒子道:“你要記住了,現在我要的是他死,而且滿門抄斬,所以我才讓智及不要去招惹他,以免被他所害。”

“可是父親,楊元慶聖眷正隆,想讓他獲罪抄斬,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宇文述冷笑一聲,“或許他不會,但是他有一個想造反的父親,楊玄感若造反,他楊元慶就逃不過這一劫,我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宇文述得意地笑了起來,臉上變得格外猙獰。

..........

‘呯!嘭!’隨着一聲聲爆竹聲響,大業九年的新年終於到來。

大年初一上午,楊元慶的府門前點起了兩個火堆,幾名親兵將一根根竹筒扔進火中,片刻,竹筒爆炸,發出‘呯嘭!’巨響,驅逐舊年的邪氣,迎接新年的到來。

這時一輛牛車從遠處駛來,風塵僕僕,牛車的趕車人年約五十歲,穿着一件綠色長袍,牛車裡坐着一個四十餘歲婦人,另外還有一對小夫妻,兩人都年約十六七歲。

“大郎,是這裡嗎?”中年婦人問道。

男子擡頭看了一眼府宅上的牌子‘豐國公府’,便點點頭,“應該就是這裡了。”

“大郎,元慶會不會不認我們?”婦人有些擔心地又問道

“不會!”

男子雖然笑着說不會,但他眼睛裡確實有點緊張,他將牛車停穩,跳下車,來到幾名親兵們面前拱手道:“請問你們是楊元慶的手下嗎?”

幾名士兵聽他居然叫大將軍的名諱,不由上下打量他一眼,一名親兵問:“你是何人?”

男子笑着拱手道:“在下姓李,是楊總管的舅父,從南方來。”

聽說是大將軍的舅父,親兵們不敢怠慢,立刻跑進府中去稟報,片刻,楊元慶快步迎了出來。

“舅父,你怎麼來了?”

楊元慶給舅父見禮,他着實感到驚訝,這時又看到了舅母周氏,他連忙上前見禮,“舅母!”

周氏笑道:“大年初一上門,真是給你添麻煩了。”

“舅母怎麼說這種話,我高興還來不及。”

這時,裴敏秋和出塵也聞訊出來,一起給舅父舅母見禮。

李大郎對年輕男子道:“福兒,還不快給表兄見禮!”

年輕男子連忙躬身施禮,“李福參見表兄!參見兩位表嫂!”

楊元慶想到那年見到他時,還是個一臉福相的孩童,想不到竟長得這麼大了,好像還娶了媳婦,楊元慶笑着點點頭,又給裴敏秋和出塵使個眼色,兩人連忙把舅母和弟媳請進內府。

楊元慶忽然又想起舅父長子李貴,便問:“舅父,大表弟呢?”

李大郎苦笑一聲,“說來話長,哎!我們也實在是走投無路,只能來投靠你了。”

楊元慶想起他的舅父還被封爲縣尉,這是怎麼回事?他心中不解,便連忙招呼道:“舅父先進府再說,到我這裡,就是到家了。”

.......

書房裡,李大郎喝了一口熱茶,這才長長嘆了口氣,“南方也要大亂了。”

楊元慶眉頭一皺道:“舅父別急,請慢慢說。”

“哎!都怪我不該答應貴兒去荊州求學,他去荊州求學兩年,一個多月前,貴兒突然回家,讓我參加什麼南華會,我得怪異,詳問之下,才知道是樑朝後裔蕭銑組織的復國會,貴兒兩年前就加入了,他說已有十幾萬會衆,我感覺事關重大,便向縣令告發,不料縣令居然說我要謀反,把我抓了起來,多虧一名衙役夜裡偷偷放了我,我才知道,原來縣令也參加了南華會,縣丞也是,他們怕我告密,所以才抓我,我只好連夜帶着妻兒逃出京山縣,不敢停留,一路逃進京。”

楊元慶點了點頭,原來是蕭銑,竟然已十幾萬人的規模,一旦南華會起事,楊廣的底線就破了。

李大郎又小心翼翼問:“元慶,我想向朝廷告發他們,你看行不行?”

“不妥!”

楊元慶搖了搖頭,“舅父有所不知,聖上現在非常忌諱這種事,誰來告狀就殺誰,連大將軍李景也被殺死,這件事舅父就別再管了。”

李大郎嚇得渾身一顫,不敢再多說,楊元慶又微微一笑,“舅父來得正好,今天我要祭祀母親,舅父就和我一起祭祀吧!”

..........

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2章 壯士斷腕第8章 元慶抉擇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章 蘇威密謀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3章 暗通消息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章 漳南小村第26章 少女憫秋第1章 上洛隱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8章 上元燈會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4章 海寺之戰第25章 十猛之計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39章 承天廣場第3章 神秘使臣第1章 戍堡聞警第17章 大舉東進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3章 盂蘭燈會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9章 水師新帥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章 黑夜黑人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6章 攻克平壤第5章 元慶回京第5章 意外來客第31章 矛盾激化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章 重返京城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4章 貌忠實奸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章 返回太原第46章 棋輸一着第58章 宮亂之根第38章 風雨欲來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羅藝告密第8章 臨戰前夜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寸步不讓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5章 公主承諾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5章 遭遇之戰第8章 弔孝風波
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2章 壯士斷腕第8章 元慶抉擇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章 蘇威密謀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3章 暗通消息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章 漳南小村第26章 少女憫秋第1章 上洛隱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8章 上元燈會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4章 海寺之戰第25章 十猛之計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39章 承天廣場第3章 神秘使臣第1章 戍堡聞警第17章 大舉東進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3章 盂蘭燈會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9章 水師新帥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章 黑夜黑人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6章 攻克平壤第5章 元慶回京第5章 意外來客第31章 矛盾激化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3章 突厥消息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章 重返京城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4章 貌忠實奸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章 返回太原第46章 棋輸一着第58章 宮亂之根第38章 風雨欲來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羅藝告密第8章 臨戰前夜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寸步不讓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5章 公主承諾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5章 遭遇之戰第8章 弔孝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