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外家

第二日一早,周寶珍跟着母親去上房問安時,人尚且還有些迷瞪。沒辦法她從沒在這樣的時辰起牀過,又正是貪睡的年紀。柳氏雖說心疼女兒,可這府裡畢竟還有婆婆在,總不好讓女兒剛一回家就得個恃寵而驕不敬長輩的名聲,因此也只好狠了狠心讓人將她叫了起來

周寶珍跟着母親向祖母問安,朱夫人慈愛的拉了她在自己身邊坐了,讓人上了牛乳羹給她。看她低頭小口喝了那羹便又細細問她昨夜睡的好不好,屋子住的習不習慣,伺候的人盡不盡心之類的。

周寶珍脣邊帶笑一一答了,一口官話說的嬌俏又甜軟,就如同早晨醒來聽見窗外枝頭的畫眉脆鳴,聽得人心裡也跟着歡喜起來。

朱夫人正臉帶笑意的聽孫女說話呢,就聽外頭丫頭報說三姑奶奶帶了表小姐來給夫人問安了。

朱夫人臉上的笑容便淡了,微皺了皺眉頭眼裡厭惡的神色一閃而過,最後才淡淡的說了句:“讓她們進來吧。”

自從聽了昨日葉媽媽說的往事,周寶珍自是對這位三姑姑有些好奇,便擡眼朝屏風處望去。

不一時,進來一大一小兩個穿着素色衣裳的母女,身上的衣裳皆是半新不舊的料子也不怎麼好。

要是按年齡說起來,三姑奶奶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可人看着卻比身爲長嫂的柳氏還要大些,臉上已頗見了些風霜之色。下巴尖尖的鳳眼含春年輕時必也是個美人,只是周寶珍總覺得她的眼神太過飄忽,讓人覺得有些不大正派。

那小的大概十一二歲的年紀,人瘦瘦小小的生了一張和母親一樣的瓜子臉眼睛大大的,只見她緊貼了三姑奶奶站着,顯然並不習慣這樣的場面。整個人顯得有些侷促和拘謹,讓人看了不免心生憐惜。

“給母親請安。”三姑奶奶給朱夫人行禮,又推了女兒上前嘴裡說到:“貴姐兒,快給外祖母請安。”

李貴姐這才戰戰兢兢的給朱夫人行禮,那禮也行的不甚標準,行過禮後便又往母親身邊捱了挨,擡眼偷偷打量屋裡衆人。

朱夫人看不上李貴姐這畏畏縮縮的小家子氣,揮了揮手到:“你們母女身上有孝,這府裡到底還有我和你父親在,以後沒事就在客院裡歇着不要出來了。昨日你嫂子已派人往你們家去了,若真是族人不好,家裡自會替你們做主。”

三姑奶奶聽了臉上便有些訕訕的,因拿帕子抹了抹眼角說到:“母親說的是原也該如此,只是可憐我們貴姐兒小小年紀,就要跟着我受苦,一般原也該是大家小姐,卻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

又看向在朱夫人身側坐着的周寶珍嘴裡笑道:“這就是我那七侄女吧,看這模樣再看這通身的氣派,這纔是咱們這樣人家的姑娘該有的做派呢。”

“這事情原也怪我,昨日裡一忙就忘了叫人給妹妹和外甥女預備幾身衣裳了。” 柳氏見她說的不像便出言淡淡的說到,又轉身吩咐自己身邊的丫頭:“叫人開了庫房選幾匹素淨些的料子,這兩天替姑奶奶和表小姐趕出幾身衣裳來纔好。”

周寶珍看了兩眼,見李家表姐一直往自己身上看,便朝對方笑了笑,卻見對方似是受了驚嚇般的躲了開去,便覺得有些無趣便低頭玩起了自己手裡的帕子。

日子不緊不慢的過了一月,周寶珍也漸漸適應了靖國公府的日子,每日早上跟着二房的幾個姐妹一起跟着先生唸書,倒也相安無事。

如果說有什麼大事那便是因吐蕃小王子下的戰書,表哥跟皇帝請旨應戰,而這一次她大哥周伯清也一起去了,在表哥軍中任一校尉。

按父親的意思,大哥如今也有十六了,雖然前年跟着齊大將軍往西北軍中去了兩年,可他到底以後是要繼承公府的人還應多歷練些纔好。

家裡前幾天就忙着大哥去軍中的事,蕭紹走之前來見過她一回,卻也沒說什麼,只囑咐她好好在家,每日裡寫二十篇大字,半月便做一篇文章往軍中送去,到時候自會有人來取,並把下一次的題目給她送來。

周寶珍聽的一張小臉皺在了一起,心想我又不用去考狀元,寫那文章做什麼,只是到底不敢反抗只好一一都應下了。

中間周寶珍又跟着母親柳氏出門做了幾次客,其中在回家不久母親便帶着她去了外祖家。

不同於祖父的威嚴硬朗,外祖父倒是典型的書生長相,年輕時必定是個俊秀的人,即便現在年紀大了也仍是風度翩翩,舉手投足見讓人如沐春風。只是一雙歷經世情的眼睛裡目光清亮銳利,顯示出主人的性格必不如長相一般無害。

說起來外祖父的一生也頗爲傳奇,他出生江南柳氏旁枝,自幼聰明伶俐過目不忘。只可惜五歲喪父八歲喪母,當時族人欺他年幼奪了他的家產,日子過的頗爲艱難。只是他於讀書一事上卻實有天分,十三歲過童生試,十七歲中舉,十八歲進京參加春闈一舉被先帝欽點爲探花郎。

此後他歷任翰林院編修,中書舍人,知縣,知府,御史,而後又歷經六部,入閣那一年他纔剛滿四十八歲,雖說中間偶有曲折卻也是一路青雲直上。

可比起順利的官場生涯,柳閣老的婚姻之路卻頗爲坎坷。柳閣老二十歲時娶了恩師禮部尚書之女馮氏爲妻,婚後夫妻琴瑟和鳴,育有一子兩女。只可惜好景不長,馮氏在小女兒也是周寶珍的母親柳氏八歲時得了疾病去世了。

柳閣老爲妻守孝三年,娶了江陰侯家的嫡幼女程氏爲續絃,那一年柳閣老三十六歲,時任正三品左副都御史。

程氏生爲侯府嫡女,自幼也是精心教導了的,要不是因爲身體不好太醫斷言說恐對生育有礙,她的婚事也不會一直拖到了二十歲上還遲遲不決。

柳閣老和妻子馮氏身前感情甚篤本無意續絃,可是家裡兒子尚可兩個女兒卻無人教養。最後他幾經思量,才選定了程氏,一是她出生教養無可挑剔,二來嘛她因難有親子想來對幾個孩子也能好些。

程氏雖然身體不好,但心性卻是不錯的,對幾個孩子都不錯,尤其是對兩個女兒的教養甚爲用心。

柳閣老敬她爲人,雖說不能像和馮氏那般心意相通,夫妻兩倒也是相敬如賓。

如此這般過了幾年,其中長子娶妻,女兒出嫁,連孫子都有了一個了,在程氏二十八歲那一年她懷孕了,當時太醫都說生不得,家裡丈夫子女也皆苦勸,然程氏一意要生下這個孩子。

次年,程氏拼死生下一個男孩,而她自己卻走了,如此柳閣老在他四十四歲這一年再一次成了鰥夫。

此後,柳閣老深感自己夫妻緣淺,不論旁人如何勸阻便決定不再續絃了。

因此,如今閣老府中皆由大舅母小馮做主,就連周寶珍的小舅舅也是她一手帶大的。

周寶珍和母親柳氏到外祖家時,大舅母馮氏親在二門上接了,拉着周寶珍的手看了又看才笑到:“真真是個可人兒,難怪上回我去看大妹妹,她口裡心裡念個不停呢。”

舅舅舅母育有三子二女,其中長子次子和長女是嫡出,其他兩個是庶出的。

柳氏待問過家中衆人後方問到:“小弟今日可在家?”

“前兩天江陰侯老夫人說想外孫了派人來接,這一時都在他外祖家住着呢。”說着馮氏拿着帕子笑了起來,這個小叔子是馮氏一手帶大的,因此說起來也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其實是他弄壞了公公書房的一軸古畫,跑他外祖家躲禍去了。。。。。。”

這話說的柳氏也笑了起來:“這孩子,還是那樣淘氣,不過父親也是的,壞了就壞了,還嚇唬他做什麼。”

對於這個小弟弟,柳程兩家都一樣,憐他生而無母那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他又長得好,人也伶俐,只是不肯在正緊事上用功,每每恨得柳閣老牙癢癢卻也拿他沒轍。因爲但凡一罰這小子,江陰侯老夫人知道了轉天必要帶着人上府裡摟着外孫哭閨女,這時候就算自認智計百出的柳閣老也拿這岳母沒轍,因此也就丟開手不管了。

這邊,柳氏和嫂子在上房說話,周寶珍跟着表姐柳沅去她房裡坐着。

柳沅今年十六歲已經定了親年底就該出嫁了,因此房間裡的繡花繃子上是繡了一半的嫁衣。

要說她定親的人家倒也不是外人,正是江陰侯程家的嫡長孫程硯。現任江陰侯便是程氏的胞兄,因此柳沅和程硯也是見過的,並不算盲婚啞嫁。

周寶珍饒有興致的站在架子前細細看了半響,才擡頭看向她真誠的贊到:“表姐的手藝可真好,這鳳凰的眼睛繡的跟真的一般,到時候穿在身上必定好看的很。”

一席話說的柳沅臉色微紅,不過她到底不是那等一說婚事便扭捏成一團的人,雖然有些臉紅但也落落大方的給周寶珍看了她自己繡的一些枕巾繡帕等物。

姐妹來兩又一起說了些入京京裡的時興花樣,柳沅又問她封地上時興什麼樣的繡品。一時,姐妹兩個描了會花樣子,又下了一回棋總算是不那麼生疏了。

然後柳沅身爲姐姐,又和周寶珍說了說京城各家閨秀的脾氣和性情。這對周寶珍很有用,因爲以後她少不得要和母親出門交際,柳家表姐的這第一手資料簡直太實用了。

柳表姐爲人頗端方,並不隨意說人長短,只是客觀的和周寶珍說些閨秀間的交際往來,至於裡面的滋味就要周寶珍自己去領悟了。

第114章 日常(二)第72章 紛雜第19章 李五第14章 歸家第253章第177章 單氏第65章 鬧劇第153章 紛亂第295章 皇宮日常(十一)第40章 茶樓第32章 流民第15章 家人第75章 爆發第5章 上京第210章 誘因第61章 醜聞第40章 茶樓第52章 秘事第280章第12章 飛奴第17章 同異第187章 性情第228章第130章 血光第260章第94章第4章 沈家第149章 姐妹第73章 先生第120章 相處第273章第260章第94章第164章 無稽第85章第125章 新婦(二)第172章 鄰里第108章 歡喜第87章第126章 新婦(三)第124章 新婦(一)第206章 波折第271章第283章第224章第212章 石出第175章 封地第274章第296章 皇宮日常(十二)第184章 家宴第214章 朝哥第243章第249章第132章 醒來第24章 異想(二更)第85章第240章第280章第65章 鬧劇第268章第265章第191章 醍醐第40章 茶樓第212章 石出第127章 冬雪第189章 如書(二)第121章 相處(二)第93章第87章第84章第112章 壓人第218章第173章 一家第208章 叵測第80章 出征第5章 上京第12章 飛奴第17章 同異第15章 家人第100章 前情第277章第276章第230章第77章 衷腸第61章 醜聞第221章第100章 前情第294章 皇宮日常(十)第82章 事了第258章第174章 聰明第90章第40章 茶樓第288章 皇宮日常(四)第257章第74章 風波第126章 新婦(三)第262章第148章 姻緣第177章 單氏
第114章 日常(二)第72章 紛雜第19章 李五第14章 歸家第253章第177章 單氏第65章 鬧劇第153章 紛亂第295章 皇宮日常(十一)第40章 茶樓第32章 流民第15章 家人第75章 爆發第5章 上京第210章 誘因第61章 醜聞第40章 茶樓第52章 秘事第280章第12章 飛奴第17章 同異第187章 性情第228章第130章 血光第260章第94章第4章 沈家第149章 姐妹第73章 先生第120章 相處第273章第260章第94章第164章 無稽第85章第125章 新婦(二)第172章 鄰里第108章 歡喜第87章第126章 新婦(三)第124章 新婦(一)第206章 波折第271章第283章第224章第212章 石出第175章 封地第274章第296章 皇宮日常(十二)第184章 家宴第214章 朝哥第243章第249章第132章 醒來第24章 異想(二更)第85章第240章第280章第65章 鬧劇第268章第265章第191章 醍醐第40章 茶樓第212章 石出第127章 冬雪第189章 如書(二)第121章 相處(二)第93章第87章第84章第112章 壓人第218章第173章 一家第208章 叵測第80章 出征第5章 上京第12章 飛奴第17章 同異第15章 家人第100章 前情第277章第276章第230章第77章 衷腸第61章 醜聞第221章第100章 前情第294章 皇宮日常(十)第82章 事了第258章第174章 聰明第90章第40章 茶樓第288章 皇宮日常(四)第257章第74章 風波第126章 新婦(三)第262章第148章 姻緣第177章 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