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終戰鐘聲

1935年7月20日的傍晚,在愛爾蘭首都利默里克東南郊,植被鬱鬱蔥蔥、建築錯落有致的“森林宮殿”裡,夏樹和他的幾位大臣一邊飯後散步,一邊商討愛爾蘭與威爾士合併組建聯合王國事宜,宮廷侍從官帶着喬治五世在加拿大多倫多病故的消息匆匆前來。

愛爾蘭與英國雖是宿敵,但是聞此消息,衆人臉上並未浮現出喜悅之情,而是有種如釋重負的解脫。喬治五世至死依然保留着英國國王、印度皇帝等頭銜,但除了加拿大元首,其餘名號皆已有名無實。若是撇開各種客觀因素加以評價,喬治五世恐怕是有史以來最會敗家的君主,在他頭戴王冠的25年裡,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從巔峰狀態一步步走向衰弱並最終分崩離析,世代積累的巨量財富被時隔19年的兩場戰爭所耗盡,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建造起來的王室行宮大多成了對遊客開放的景點,昔日的所有光耀和榮譽都已灰飛煙滅……

思慮片刻,夏樹對侍從官吩咐:“不發官方唁電,不做官方評論。如果威爾士的民衆舉行悼念儀式,管理當局應採取默許立場,即便有逾越之嫌,也儘量以寬容態度處置。”

侍從官恭謙迴應:“是,陛下!”

等侍從官走了,夏樹轉身對幾位大臣說:“也許……這場戰爭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美國那麼大,強行佔領它需要投入多少部隊,耗費多少財力?”

現任愛爾蘭首相皮爾斯在愛爾蘭獨立戰爭時期就與夏樹相識並結爲親密戰友,20年下來已有相當的默契度,他旋即接話道:“這麼看來,我們應當提前做好重工、造船、飛機等企業重新由軍轉民的準備工作了。”

夏樹點頭道:“不但如此,海上油田的鑽探開採也要加快進度了。波斯灣那個是非之地,太平不了多久的。”

對於夏樹的未雨綢繆,幾位重臣紛紛流露出欽佩之情。國家戰略乃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愛爾蘭王國在1933年夏天以異乎尋常的堅決投入這場大戰,既藉助德國的鼎力支持保證了國內經濟、軍事、政治的穩定,磨礪了刀劍,又在軍工製造和貿易領域突破了既有的屏障,工業和科技實力躍上了新臺階,等到了1933年底,同盟國陣營相繼贏得不列顛戰役和亞速爾羣島戰役,意大利、奧匈、奧斯曼、西班牙等國紛紛加入戰團以便分一杯羹,愛爾蘭已經開始調整角色了——從1934年初到1935年夏,愛爾蘭軍隊的規模裁減了34%,軍費投入下降了11%,同時將大量的飛機、艦艇、戰車、火炮、槍械、彈藥銷往各同盟國以及意圖增強自身軍力的中立國,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愛爾蘭對外軍售總值超過550億馬克,相當於1932年愛爾蘭國民生產總值的兩倍還多,企業盈利、國民受益,國家歲入連年翻番,基礎領域的建設發展大幅度趕超規劃,整個國家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愈發強盛的經濟、工業、科技使得愛爾蘭的國際地位日益鞏固,時至今日,它仍是同盟國陣營的重要一員,這個現役總兵力不過36萬的國家還有近30萬軍人派駐國外,其中一多半身處大西洋前線。值得一提的是,愛爾蘭海軍爲同盟*隊提供了5艘戰鬥航母、11艘輔助航母、5艘重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39艘驅逐艦以及近500架作戰飛機,愛爾蘭空軍則提供了2200架作戰飛機和超過6000名飛行員。以部隊規模、裝備水平、兵員素質進行綜合評估,愛爾蘭軍隊對同盟國陣營的貢獻度依然在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之上……

喬治五世的死訊並沒有擾斷夏樹一行的散步行程,他們慢悠悠地沿着碎石小徑前行,以平和的心態議論着事先準備的話題,當然了,最後又回到了這一意義非凡的重磅事件上。

“喬治五世一死,不論那位愛德華****是否會繼續做無謂的掙扎,三五年後,愛爾蘭與威爾士的合併當順理成章,人們對於大不列顛王國的記憶會隨着時間漸漸淡化,最後只能在建築和書本上尋找它存在過的痕跡。”皮爾斯以夏樹式的口吻做出推論。

夏樹對此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從哲學的角度提出綱略式的意見:“對一個國家而言,三五年的時間只是短暫的一瞬,我們應當順應時勢而不必刻意爲之。”

往前走了兩步,夏樹又道:“至於說我的那位愛德華表弟,他是個聰明人,而且有一幫富有政治經驗的幕僚,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利用這次機會爭取到對自己有利的和平。”

衆人皆以爲然。

接下來數日,事態的發展果然應驗了夏樹的預判。在歐洲大陸,各國君主雖然沒有就喬治五世故去一事公開表態,但多數都在私下場合表達了遺憾之情,而在英格蘭、蘇格蘭以及威爾士,至少有數百萬民衆通過各種方式對已故的前國王進行了哀悼。在民主政體下的蘇格蘭,哀悼者相對較少,而且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集會哀悼,當局政府也以較爲寬容的態度對待,局勢總體平穩,而在君主體制下的英格蘭,哀悼者數量衆多,並在倫敦、溫莎、夏波克等地的王室故居前進行集會,爲嚴防復辟者藉機生事,英格蘭治安部門採取了謹慎的管制措施,導致軍警與民衆發生衝突,管理當局因此逮捕了數千名有煽動之嫌的可疑人員,多地局勢一度緊張,恰在這時,“英國****”愛德華在喬治五世的葬禮上發表了那篇永載史冊的著名講演,宣佈放棄繼承已無實際意義的英國王位,並代表英聯邦國家向同盟國發出和平倡議,而據德國政府的絕密文件記載,愛德華在發表這篇演講前已與德國高層就停戰等事宜秘密協商一致,戰後他將繼續保留加拿大元首頭銜,並率溫莎家族永久居留此地,原英國流亡政府官員則憑個人意願加入加拿大國籍或以平民身份返回不列顛。

德國政府當即做出官方迴應,接受愛德華的和平倡議,而同盟國最高軍事委員會隨之宣佈加拿大戰線的單方面停火,英聯邦軍隊亦在稍晚些時候宣佈停火,雙方旋即展開了正式的停戰協商。

對處在彷徨猶豫中的美國人而言,盟友的背棄不盡是壞事,登陸佛羅里達半島的同盟*隊並沒有像麥克阿瑟期待的那樣冒進,而是步步爲營,穩紮穩打,麥克阿瑟軍團難覓反擊良機,而美國海軍在兩次大巴哈馬海戰中損兵折將,無力從海上扭轉佛羅里達戰役的局面,照這樣打下去,美*隊遲早要被如狼似虎的同盟*隊打垮,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被動妥協,不如趁早尋求停戰之道。在加拿大戰線全面停火之後,美國人很快展現出了他們務實而功利的一面,他們通過有名望的歐洲貴族和商賈遊說德國高層,或許以重諾,或賄以重金,用實實在在的利益填補德國皇室和軍政高官對於直接佔領美國領土、謀取相應利益的胃口,據說德國皇后奧古斯塔、皇儲妃塞西莉亞及其家族都收到了價值驚人的厚禮,當然了,這筆耗費跟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以及由此衍生的現實利益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要知道堂堂美利堅戰前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60億美元,超過蘇俄、奧匈、意大利、日本四國之和,而按當時的匯率折算,統轄大半個歐洲、殖民半個非洲並主導中東石油開採的德意志帝國也不過650億美元——奧匈、意大利、日本、奧斯曼、西班牙等國之所以會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積極加入戰團,爲的就是從這塊大蛋糕上分得一份戰利品,哪怕只佔總量的百分之幾,對它們來說也是相當驚人的獲益。

經過貴族名流和富商巨賈的鋪路,美方的談判代表團在未予正式停戰的情況下秘密來到德國,美國政府認輸屈服的態度和認真吹捧的技巧極大地滿足了霍亨索倫首領們的虛榮心,而得到了德皇、皇儲的首肯,德國官員們便與美方代表就停戰條件展開了深入談判。在此期間,同盟*隊在佛羅里達前線的軍事行動並未停止,但海陸空三線的指揮官都是德軍將領,他們接到德軍總參謀部的密令,不動聲色地放緩了進攻節奏,並再度加固野戰工事、部署縱深防禦,以防美*隊突然發起反撲。

戰爭的根源是對利益的爭奪,這個道理恆古未變。在談判桌上,美國人最大限度地讓出了己方的既得利益,不但承認德國對古巴、牙買加、波多黎各的管治權,允許德國人對墨西哥的經濟殖民合法化,還將巴拿馬運河的通航、駐軍權力拿出來與之分享,甚至同意償付鉅額戰爭賠款、永久限制軍備規模和軍費投入等等,爲的就是換取同盟國不在美國本土駐軍、不對美國的政治經濟司法系統“增設外掛”。

美方代表答應得如此痛快,反而使謹慎的德國官員們決定仔細權衡推敲,但是沒過幾天,一件可說是預料之中但來得很不是時候的事件促成了雙方的停戰——日本遠征艦隊出現在舊金山外海,美國的潛艇和遠程偵察機還在距離東海岸稍遠的海域發現了日本人的登陸和補給船隊,霍亨索倫家族的首領們當然不願將到手的勝果切一大塊給這個野心過度膨脹的盟友,在他們的催促下,雙方代表只用了20個小時便敲定了停戰協定的所有細節,而後美國政府花了12個小時研究各項停戰條款,到了8月6日清晨,當日本艦隊的炮彈在舊金山港外的美軍要塞落下時,美國政府決定接受停戰條款,美軍和同盟*隊的最高指揮部同時宣佈停火,在德國的威壓利誘下,所有參戰的同盟國都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跟美方談妥了停戰條件,至8月10日,同盟各國與美國在柏林簽署了正式的停戰條約,終戰的鐘聲同時在歐洲多地敲響,但對美國人而言,問題只解決了一半,接下來他們還要應付來自太平洋方向的大麻煩。

第42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家庭聚會(下)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944章 草芥之流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53章 誰主沉浮(上)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1016章 重返地中海(下)第840章 風向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871章 觀棋(下)第874章 躁動的蘇格蘭(下)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682章 黑雲壓境第458章 再遇見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3章 藍水之魂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250章 波約斯林炮臺第979章 “謎團”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596章 耳光響亮(上)第631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上)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913章 凡事都有兩面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32章 相遇第297章 好鋼鑄劍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754章 半渡而擊(下)第63章 失身第507章 鷹翔穹宇第841章 以暴制暴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889章 聯合干涉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188章 重刃相搏(上)第283章 鋼鐵的咆哮(上)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368章 城下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66章 俄國故友第945章 大衛在鐵騎(上)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807章 歐洲黑店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571章 塞翁殘局第655章 鬥獸(上)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301章 謀定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424章 兩棲風暴(下)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150章 首開戰果第918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898章 拔哨(中)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571章 塞翁殘局第531章 波瀾再起第782章 失落的帝國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748章 逃離“火場”第896章 草木皆兵第38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483章 最後通牒(上)第731章 初現敵情第624章 炮火逞威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376章 暴風眼第437章 時務第676章 勇者無懼(下)第270章 夏風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264章 王子戰記(下)第116章 新艦第337章 星火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728章 金色三葉草(下)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779章 秋風掃蕩落葉第302章 戰刀之刃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537章 貴族首領第593章 後路第78章 初來乍到第228章 好壞各半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
第42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家庭聚會(下)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944章 草芥之流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53章 誰主沉浮(上)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1016章 重返地中海(下)第840章 風向第942章 民兵與精英第871章 觀棋(下)第874章 躁動的蘇格蘭(下)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682章 黑雲壓境第458章 再遇見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3章 藍水之魂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250章 波約斯林炮臺第979章 “謎團”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596章 耳光響亮(上)第631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上)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913章 凡事都有兩面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32章 相遇第297章 好鋼鑄劍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754章 半渡而擊(下)第63章 失身第507章 鷹翔穹宇第841章 以暴制暴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889章 聯合干涉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188章 重刃相搏(上)第283章 鋼鐵的咆哮(上)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368章 城下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66章 俄國故友第945章 大衛在鐵騎(上)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807章 歐洲黑店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571章 塞翁殘局第655章 鬥獸(上)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301章 謀定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424章 兩棲風暴(下)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150章 首開戰果第918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898章 拔哨(中)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571章 塞翁殘局第531章 波瀾再起第782章 失落的帝國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748章 逃離“火場”第896章 草木皆兵第38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483章 最後通牒(上)第731章 初現敵情第624章 炮火逞威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376章 暴風眼第437章 時務第676章 勇者無懼(下)第270章 夏風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264章 王子戰記(下)第116章 新艦第337章 星火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728章 金色三葉草(下)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779章 秋風掃蕩落葉第302章 戰刀之刃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537章 貴族首領第593章 後路第78章 初來乍到第228章 好壞各半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