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失落的帝國

佔領英國本土全境是德軍總參謀部爲這場戰爭定下的第一目標,目的既已達成,接下來就是以政客們最喜歡的方式肢解這個曾經強大無比的世界帝國。整個不列顛被一分爲三,英格蘭保留君主立憲制,由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英王喬治五世的堂弟,現任奧爾巴尼公爵、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大公卡爾-愛德華登基稱王,是爲英格蘭的愛德華八世;蘇格蘭成爲議會共和制國家,蘇格蘭政治家詹姆斯-布萊克當選蘇格蘭共和國首任總統,詹姆斯-弗格森出任議會領袖,400萬蘇格蘭人自此在兩位詹姆斯的領導下進入新的紀元;威爾士成爲獨立王國,全民投票選愛爾蘭國王約阿希姆一世爲威爾士君主,稱威爾士的約阿希姆一世。

儘管多數英格蘭民衆對擁有純正王室血統的卡爾-愛德華無甚好感,但懾於同盟國佔領軍的強大武力,已在這場大戰中大量“失血”的英格蘭人放棄了武力抵抗,轉而以背後謾罵、暗中塗鴉、消極怠工等方式宣泄不滿情緒。隨着食糧、衣物、煤炭等必需品的供給得到恢復,越來越多人接受了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被擊敗的現實,社會秩序得以逐步重建。

在蘇格蘭,民意呈現兩邊倒的局面,許多民衆都對脫離英國統治感到高興,反對者則認爲當前的議會共和是德國人用來矇蔽蘇格蘭人民的假象,真正的權力掌握在由柏林委派的軍事總督和所謂的政府顧問手中,兩個能力低下、資質平庸的詹姆斯不過是敵人的傀儡木偶罷了,因此游擊隊依舊在蘇格蘭境內特別是北方高地活躍,這些抵抗者從英國流亡政府和美國人那裡獲得資金和物資援助,並得到了當地民衆的支持,生命力像是野草一樣旺盛。

威爾士的狀況大致介於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各地民衆對全民投票的結果耿耿於懷,認爲是負責統票的同盟國官員做了手腳,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蘇格蘭式的議會共和制,是沒有任何約束的獨立主權,而不是像凱爾特人一樣接受一位霍亨索倫皇室成員的統治。現在,威爾士的政治、經濟、外交權力名義上掌握在新國王和那些國會議員們手裡,國防事務由愛爾蘭軍隊代爲管理,這讓它看起來更像是成爲了愛爾蘭的一個自治區。於是,心懷不滿的威爾士人頻頻在各地舉行遊行、罷工,與維持治安的愛爾蘭軍隊發生激烈衝突,甚至襲擊那些任職於新政府的威爾士官員。這些惡*件引發社會動盪,導致經濟趨於停滯,更重要的是,霍亨索倫皇族因此受到了來自國家社會的指責和抨擊,不得不爲自己無意奴役現代社會任何一個文明羣體而做出辯解。

一方面是戰場形勢的全面好轉,一方面是國家事務的惡劣羈絆,這讓夏樹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辭去亞速爾戰區指揮官兼同盟國艦隊司令的軍事職務,********處理自己的“家務事”。作爲同盟*隊的實際統帥,德國皇儲小威廉對胞弟的請辭表達了深深的惋惜之情,他奏請德皇批准創立同盟國最高榮譽勳章——金鷹大十字勳章,然後將首枚金鷹大十字星芒章授予這位戰功卓著的盟國君主。作爲額外的報償,小威廉要求德國的戰時生產委員會將第二次追加建造的48艘戰鬥艦艇訂單全部交予愛爾蘭造船廠,這批訂單總價高達三億四千萬馬克,將給愛爾蘭造船業帶來幾千個工作崗位和數千萬馬克的淨利潤。

對夏樹個人而言,亞速爾之戰的精彩反轉已接近他在軍事領域所能達到的巔峰,帶着勝利的璀璨光輝告別戰場無疑是個理智的抉擇。按照德軍總參謀部野心勃勃的戰爭計劃,拿下不列顛、奪回亞速爾之後,下一步是迫使美國妥協,大幅削弱美國在經濟和工業領域的競爭力,奠定德國主宰歐洲、歐洲主導世界的新秩序。若常規的外交手段無法達成這一目標,那麼對北美大陸的軍事遠征必然從紙面轉爲現實,屆時同盟國海軍的發揮將是打開局面的關鍵所在——率領一支規模空前的艦隊完成一次意義非凡的軍事行動固然誘人,可通往勝利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需要耗費驚人的心力去克服它們,一旦夏樹投身其中,將難以兼顧國家事務,不但有可能錯過戰後發展的佈局契機,還可能放任威爾士成爲混亂的源頭。

一位成功的君主,能夠在和平時期無爲而治,讓國家在穩定中謀求發展,而到了戰爭時期,他又是聚攏民心的旗幟,引領國家的航船平安駛過風暴區。帶着這樣的理念,夏樹致力於修補戰爭給愛爾蘭和威爾士帶來的創傷,繼而推動兩個國家的聯合——而不是成爲奧匈帝國那樣的二元制君主國家。

3月上旬,決定威爾士王國命運的第二次全民公投在國聯組織的監督下舉行,一百四十多萬符合投票條件的威爾士公民參加公投,約百分之二十二的有效投票支持威爾士與愛爾蘭組建聯合王國,百分之三十四支持威爾士維持現狀,只有不足百分之四十四的有效投票反對現行的君主立憲政體。基於這一投票結果,國聯官員宣佈約阿希姆一世對威爾士的統治合法,但大量威爾士民衆對此並不買賬。就在公投結果宣佈後數日,全威爾士的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發起了聯合大罷工,多個行業的勞動者羣起響應,這場影響力極爲廣泛的大罷工使得威爾士很快陷入癱瘓,當局隨即宣佈全威爾士全面進入軍事管制狀態——在危機解除以前,整個威爾士都將置於愛爾蘭軍隊的強制管制之下,由愛爾蘭軍隊代行各項行政和公共事務職權。

短短72小時,派駐威爾士的愛爾蘭軍隊從四萬人增加至十四萬人,百分之百的城鎮、港口以及近半數的村莊都被愛爾蘭軍隊接管,食品供應採取按人配給,大大小小的工礦企業、重要的交通場站均被置於愛爾蘭軍隊的監控之下。大批愛爾蘭士兵的到來不但迅速穩定了各地的治安,保障了民衆的基本生活需求,還當起了臨時司機、臨時工人,使得威爾士多數地區的交通、電力、供水得以部分恢復。

儘管威爾士的國土面積只有區區兩萬平方公里,全面的軍事管制意味着每天數百萬馬克的耗費,這對財政並不那麼寬裕的愛爾蘭王國而言是個相當沉重的負擔,可愛爾蘭人沒有抱怨他們的國王和政府踏進“威爾士沼澤”,他們勤奮工作、各盡職責,用行動支持國家決策層在威爾士的投入,還有許多人報名參加了志願隊,跟着愛爾蘭軍隊前往威爾士幫助維持社會秩序。

隨着威爾士危機的持續發酵,夏樹一面以愛爾蘭王室資產爲抵押向德國銀行家貸款,一面與德軍總參謀部協商從前線調回部分愛爾蘭軍隊。到了3月底,德國財團提供的十億馬克特別貸款到位,有超過三萬名原本部署在法國、亞速爾羣島以及波斯灣地區的愛爾蘭士兵返回本國,愛爾蘭軍方旋即調派相當數量的國內駐軍前往威爾士,進一步加強了那裡的軍事部署。

不列顛和亞速爾兩場重量級的戰役結束後,這場波及範圍極廣、捲入國家極多的世界大戰仍在進行中,威爾士的危機儼然只是新聞大餐裡的一份調味料。至4月初,南下的日本軍隊已完全佔領菲律賓和馬來半島,其南方軍一部攻入英屬印度並向其腹地快速挺進,一部繞過荷蘭治下的東印度羣島登陸新幾內亞島,兵鋒威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西方同盟*隊三路出兵,一路由波斯攻入英屬印度,在印度洋東岸奪取了多座港口;一路跨大西洋馳援阿根廷,在其沿岸設立多處警戒點和空軍基地;還有一路登陸格陵蘭島,與美英軍隊展開了多番鏖戰

表面看來,同盟*隊多線作戰,兵力非常分散,但無論是在遙遠的英屬印度還是在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島,他們投入的部隊數量都很有限,日本人依然迫切希望打敗中國,儘早結束對華戰爭,避免因外部勢力干涉而發生大的變故,西方同盟國則在亞速爾羣島集結重兵,佯裝攻擊加拿大,實則進佔百慕大,入侵加勒比,建立起對美作戰的前進基地。

在這樣的戰略態勢下,兩大陣營分別於4月上旬和中旬在西大西洋與南太平洋展開了兩場重量級的海戰,先是美英大西洋艦隊在百慕大海域迎擊西方同盟國艦隊,雙方先後投入作戰艦艇百餘艘,同盟國海軍雖然兵力佔優,但美英軍隊在百慕大島經營多年,築有機場、港口、要塞,重新擔任同盟國主力艦隊司令的貝恩克上將謹慎用兵,戰術上接連獲勝,但未能完成攻奪百慕大島的戰略目標;隨後日本艦隊在北澳大利亞海域遭遇美英太平洋艦隊,日本艦隊初期實力稍劣,隨後大舉增兵,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美英海軍,掃清了進攻澳大利亞的障礙,澳大利亞聯邦雖然通過動員徵募了二十多萬士兵,但武器彈藥不足,而且缺乏有經驗的軍官士官,對戰如狼似虎的日本南方軍幾無勝算,從菲律賓、馬來半島以及英屬印度撤下來的美英官兵雖有四十萬之中,卻在分批次撤往北美,暫時留在澳大利亞的部隊根本無心戀戰,更有傳言說澳大利亞政府爲了免遭戰火屠戮,打算通過全民公投脫離名存實亡的英聯邦,甚至於拿美英官兵的性命換取同盟國的豁免,這種傳言進一步引發了守軍部隊的惶恐。

1934年4月29日,深受病痛折磨和失敗打擊的喬治五世在加拿大渥太華的王室行宮辭世。儘管其生前遺願是葉落歸根,而大洋彼岸的那位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八世亦在唁電中明確表示,無條件接納喬治五世的遺體迴歸故土,按照王室禮儀安葬在溫莎,但繼任大不列顛王國王位的這位愛德華八世卻決定將喬治五世就地安葬,等到英*隊有朝一日收復故地,再將其靈柩運回不列顛。

可惜的是,形勢的發展讓人愈發看不到這個“有朝一日”成爲現實的希望所在。5月5日,日本軍隊在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附近登陸,達爾文港周邊的美軍和英聯邦軍隊達日軍登陸部隊的四倍,但他們的反擊行動被日軍艦炮挫敗,而後又患上了夜戰恐懼症,數千士兵防守的陣地竟被日軍區區百人的夜襲分隊攻破,若不是從英屬印度撤退下來的美軍第1裝甲騎兵師在隨後的戰鬥中力挽狂瀾,美英軍隊在菲律賓和馬來半島被日本人攆着跑的一幕恐怕會在澳大利亞重現。

5月12日,日軍部隊在飛機艦炮的掩護下攻克達爾文港,澳大利亞人還沒被嚇破膽,地小人少的新西蘭先慫了,他們一面暗中聯繫德日等同盟國,一面悄悄做着全民公投的準備,只等同盟國那邊給出了脫離英聯邦即保證其中立地位的允諾,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舉行全民公投,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投票者支持新西蘭脫離英聯邦,新西蘭政府隨即宣佈了公投結果,要求屯駐新西蘭的美英軍隊在限期內撤離,日本海軍遂派遣艦艇前往新西蘭海域,以阻止美英軍隊從澳大利亞向新西蘭大規模增派部隊。新西蘭的獨立無疑爲那些搖擺不定或受到同盟國影響的英聯邦國家以及殖民領地做出了表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南非宣佈脫離英聯邦,緬甸、斯里蘭卡宣佈獨立,流亡加拿大的英國政府對此已是有心無力,但與此同時,位於加勒比海的一系列殖民領地也出現了異動,這讓美國人寢食難安,唯恐它們會成爲同盟國進攻北美的踏板,所以在徵得英國流亡政府同意後,美軍迅速出兵進駐巴哈馬、圭亞那、多米尼克、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基茨和尼維斯等英國殖民領地。

第338章 人情第343章 狼與綿羊第338章 人情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22章 覲見第185章 殺神再現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588章 海峽驚雷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777章 代號“皇室榮耀”第675章 勇者無懼(中)第364章 秋變第311章 騎兵對騎兵(上)第869章 觀棋(上)第725章 命運之線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402章 夜魂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808章 一百萬支步槍(上)第487章 底限第669章 星條旗飄揚(下)第472章 挽回的機會第557章 標準意識第62章 豔局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510章 超級女王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755章 新官上任第41章 尷尬的勝利第972章 焦灼之地(中)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408章 魚鉤第37章 炒作(中)第461章 王室情緣第1章 禁地襲擊者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177章 弒性第234章 阿登森林第224章 蝴蝶效應第512章 遙遠的橋頭堡(下)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933章 師夷技長(上)第895章 菲律賓之火第306章 速攻亞眠(下)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323章 加利埃尼壕溝(上)第864章 攻守轉換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929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上)第340章 小試牛刀(下)第451章 聯合建造第861章 築起圍欄(中)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897章 拔哨(上)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369章 利刃與雛雞第943章 閃電反擊第6章 且待東風至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9章 大勢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921章 波蘭泥沼第405章 藍色陸戰隊(上)第13章 聯合操演第649章 偵察兵第48章 大策第147章 接觸戰第225章 精神之戰第299章 請纓第871章 觀棋(下)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947章 大衛的鐵騎(下)第376章 暴風眼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813章 歐洲騎士團(上)第989章 步調第37章 炒作(中)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461章 王室情緣第524章 弒第975章 海空激戰第723章 重整艦隊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888章 規則與秩序(下)第938章 借兵(上)第638章 帶刀斥候
第338章 人情第343章 狼與綿羊第338章 人情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22章 覲見第185章 殺神再現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588章 海峽驚雷第318章 從亞眠到巴黎(上)第777章 代號“皇室榮耀”第675章 勇者無懼(中)第364章 秋變第311章 騎兵對騎兵(上)第869章 觀棋(上)第725章 命運之線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402章 夜魂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808章 一百萬支步槍(上)第487章 底限第669章 星條旗飄揚(下)第472章 挽回的機會第557章 標準意識第62章 豔局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510章 超級女王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755章 新官上任第41章 尷尬的勝利第972章 焦灼之地(中)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408章 魚鉤第37章 炒作(中)第461章 王室情緣第1章 禁地襲擊者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177章 弒性第234章 阿登森林第224章 蝴蝶效應第512章 遙遠的橋頭堡(下)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933章 師夷技長(上)第895章 菲律賓之火第306章 速攻亞眠(下)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323章 加利埃尼壕溝(上)第864章 攻守轉換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929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上)第340章 小試牛刀(下)第451章 聯合建造第861章 築起圍欄(中)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897章 拔哨(上)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369章 利刃與雛雞第943章 閃電反擊第6章 且待東風至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9章 大勢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921章 波蘭泥沼第405章 藍色陸戰隊(上)第13章 聯合操演第649章 偵察兵第48章 大策第147章 接觸戰第225章 精神之戰第299章 請纓第871章 觀棋(下)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947章 大衛的鐵騎(下)第376章 暴風眼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813章 歐洲騎士團(上)第989章 步調第37章 炒作(中)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461章 王室情緣第524章 弒第975章 海空激戰第723章 重整艦隊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888章 規則與秩序(下)第938章 借兵(上)第638章 帶刀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