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奧匈危機

涼風起,秋葉殘,碩果盈,1943年的秋天一如往常的到來了。這一時期,蘇俄軍隊在東北亞戰場上發動的夏季攻勢臨近尾聲,他們不但解放了僞滿洲國全境,還從兩個方向攻入朝鮮半島,在朝鮮抵抗者的配合下攻克了多座城鎮據點,日本高層努力打造的大東亞共榮圈正變得支離破碎。

在歐洲西北部,愛爾蘭與威爾士組建聯合王國已是大勢所趨,多數威爾士人都現實地接受了兩國聯合帶來的樂觀前景,佔據主導地位的愛爾蘭政府似乎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然而在歐洲東南部,存續了76年的奧匈帝國正面臨着一次由內而外的危機。近年來,在這個特殊的聯合體治下,以日耳曼人爲主的奧地利帝國深受大德意志主義的影響,堅信德意志民族是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最優秀的種族,排擠、打壓帝國境內其他民族的現象變本加厲,這引起了以馬札爾人爲主體的匈牙利王國以及各自治王國(波西米亞王國、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達爾馬提亞王國、加里西亞-洛多梅里亞王國等)的強烈不滿,而帝國境內諸如波蘭人、烏克蘭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意大利人等少數民族,也都在積極尋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加上外國勢力明裡暗裡施加影響,偌大的奧匈帝國由於接連不斷的罷工、遊行、暴動甚至起義而呈現風雨飄搖之勢……

面對帝國境內風起雲涌的民族運動,奧皇卡爾一世最初採取的策略跟他的前任們一樣,那便是一面武力鎮壓,一面拉攏利誘。就在剛剛過去的夏天,卡爾一世連續對西部和南部地區用兵,效忠奧皇的軍隊逮捕了數以萬計的可疑分子,數以百計的反抗者被擊斃或被處以極刑。在意大利人較多的蒂羅爾,奧地利軍隊的鎮壓行動導致了一些意大利人的死亡,由此引發了意大利王國的嚴重抗議。未免奧匈帝國境內的意大利人繼續遭到打壓和迫害,意大利政府向奧匈帝國提出了交換領土的建議,用靠近邊境的日耳曼人聚居區交換南蒂羅爾,奧匈帝國未予理會。

見強硬手腕難以取得預期成效,卡爾一世祭出了第二招,在國內推行政治改革,允許少數民族參與政權,甚至考慮組建聯邦制國家,但這樣的改革從一開始就遭到奧地利貴族的強烈反對,匈牙利貴族也因擔心地位受削弱。登基27年的卡爾一世,在帝國內部和國際上建立的聲望遠不足以同老奧皇約瑟夫-弗朗茨一世相提並論,他的治國能力和手腕也顯得過於平庸,加上並非一心一意推行改革,他向民衆允諾的改革遲遲沒有進展,導致少數民族的不滿情緒有增無減。

1943年10月19日,在一些陰謀者的鼓動挑唆下,數百名南蒂羅爾自治份子在靠近邊境的地區發動武裝暴動,他們先是依託地形抵擋奧匈帝國邊防軍的圍剿,眼看敵我實力懸殊,遂於25日夜逃入意大利境內。奧匈帝國中央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要求意大利緝捕並遣返這些叛逃者,意大利王國斷然拒絕,兩國各向邊境地區增派部隊,雙邊關係迅速惡化。

10月底,在意大利王國的暗中支持下,南蒂羅爾地區再度發生了意大利人武裝暴動事件,暴動者佔領了當地的警察局和監獄,他們扣押地方官員,放走監獄囚犯,然後遁入山區,跟奧匈帝*隊打起了游擊戰。在隨後的一次戰鬥中,奧匈帝*隊俘虜了一名以志願者身份入境的意大利軍人,此事一經公佈,在奧匈帝國尤其是奧地利引發了軒然大波,對意大利實施外交制裁的呼聲甚高,然而就國內政局穩定度和國民凝聚力來說,此時的意大利顯然比奧匈帝國更具優勢。正因爲清楚認識到了己方的不足,卡爾一世沒有對意大利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而是將這場爭端提交國聯仲裁。這位奧皇顯然沒有想到,所謂的國聯仲裁委員會沒有從客觀公正的立場做出仲裁,而是要求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各自從南蒂羅爾邊境地區撤出軍隊,維和部隊將前往該地區維持秩序,直至雙方協商解決爭端。

南蒂羅爾全境位於奧匈帝國境內,意大利政府迅速表態支持國聯仲裁決議,同意從邊境地區撤走軍隊,全力配合維和部隊的介入,狠狠將了奧匈帝國一軍,並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奧匈帝國中央政府這邊還在據理力爭,塞爾維亞人和羅馬尼亞人聚居區接連發生暴動,接着立即有民間組織以非官方名義向國聯提出維和請求。按照國聯議事程序,這種局面只有在當事國政府明確接受國聯維和,或事態完全失控的情況下,國聯纔有可能派出維和部隊,而奧匈帝國政府作爲國聯理事國有一票否決的權力,使得國聯對南蒂羅爾、波黑及塞爾維亞、布科維納等地區派兵維和的方案最終流產,直接結果就是意大利政府繼續向邊境地區增兵,奧匈帝國境內的武裝暴動者遭到殘酷鎮壓。

11月13日,在布科維納公國的切爾諾夫策城,匈牙利步兵拒絕向示威人羣開火,這讓奧匈帝國高層大爲震怒,卡爾一世下令徹查此事,僅僅兩天之後,多名匈牙利軍官遭到逮捕,並被押送前往維也納接受軍事法庭的調查和審判,這讓匈牙利軍民異常憤慨。數萬人在布達佩斯集會請願,而在匈牙利官員的努力下,帝國中央政府做出讓步,將涉事的匈牙利軍官轉交由匈牙利王國高級軍事法庭依律裁決,並委派帝國戰爭部總監察長前來進行督察。面對來自上層的巨大壓力,匈牙利高級軍事法庭決定舉行非公開庭審,雖然最終判處涉事的5名匈牙利軍官相對較輕的瀆職罪而非奧地利輿論所認爲的叛國罪,可這個判決還是引發了匈牙利各界的強烈不滿,他們不但將當時拒絕下令開火的匈牙利步兵團指揮官齊伯爾上校視爲英雄,還將矛頭指向了匈牙利政府,認爲它屈從於王室和帝國中央政府的意志,缺乏捍衛匈牙利王國利益的勇氣和決心,繼而要求對現行政治體制進行改革。

陷入內憂外困的卡爾一世被一連串的事件鬧得焦頭爛額,他於11月下旬離開維也納前往柏林進行所謂國事訪問,實則希望與德皇小威廉達成諒解,從而在國聯理事會得到支持,力爭以無損顏面的方式解決南蒂羅爾問題。此前德國之所以向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發難,無外乎是因爲他們無視國聯制裁決議,向日本出售了不少軍事技術和軍火物資,損害了德國在海外地區的戰略佈局。現如今卡爾一世登門求和解,德國人可不會那麼好心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小威廉藉機提出了領土索求,要求奧匈帝國將波西米亞王國東北部和西北部的德語居民聚居區劃歸德國,這一地區包括蘇臺德山脈所在地區和奧雷山脈地區,舊時空引發戰爭危機的“蘇臺德地區”便是由這兩個地區加上波西米亞西南部的波西米亞森林地區組成。

蘇臺德山脈和奧雷山脈地區世代生活着大量日耳曼人,他們的人數在20世紀40年代初達到120多萬,由於跟德國接壤,目睹德國的日益強盛,這些日耳曼居民普遍對德國充滿好感,同時而對維亞納高層慵懶散漫的官僚作風感到厭惡,所以無論是直接各地還是這一地區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歸屬,甚至於付諸武力,德國都能順利得手。

德國向奧匈帝國索要的德語居民聚居區,總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爲了讓奧皇和奧匈帝國中央政府能夠向國民有所交代,德國願意在德屬東非劃出一塊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波斯灣地區四座油田的開採權作交予奧匈帝國,或是一次性向奧匈帝國政府提供25億馬克的經濟補償。

表面上看,奧匈帝國失去這兩個經濟並不發達的地區,獲得百倍的殖民領地和四座油田,或是足以改善政府收支的大筆現款,都是比較划算的買賣,但是算一算政治賬,卡爾一世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將這兩個地區割讓給德國的,一旦有此先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日耳曼居民不免蠢蠢欲動,不少奧地利貴族也會產生異心,這樣一來,日耳曼人在奧匈帝國的統治地位將會受到極大的動搖,甚至導致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結束。卡爾一世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但這點基本的政治敏感性還是有的。他無法接受德皇小威廉的要求,按也沒有拂袖而去的底氣,於是婉轉提出請求,只要不涉及領土主權,其他條件都可以考慮。

意在鞏固世界霸權的德國人,當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削弱鄰國的機會,德皇小威廉明確表示,德國目前啥也不缺,索取波西米亞境內的蘇臺德山脈和奧雷山脈地區主要是出於保護當地日耳曼居民的目的,畢竟在波西米亞這樣一個擁有自治權的王國,日耳曼人是“少數民族”,雖然他們目前在波西米亞王國依然佔據統治地位,而且這種統治地位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但隨着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的民族復興意識的悄然崛起,這種依託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穩固,與其在波西米亞王國政局動盪的時候直接出兵保護這裡的日耳曼居民,不如提早採取預防措施。作爲對奧匈帝國以及波西米亞王國的補償,德國可以考慮將波蘭中部平原物產富饒的數萬平方公里土地和那裡所有的工業設施原封不動地予以轉交。如果奧匈帝國依然拒絕,那麼德國不會強求,但有朝一日波西米亞王國發生動亂而奧地利無力干涉,德國不排除直接出兵保護當地日耳曼居民的可能。

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839章 風向第312章 騎兵對騎兵(中)第796章 向縱深挺進(上)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217章 死亡沼澤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981章 回血小紅瓶第371章 復仇之戰第108章 步兵進攻第606章 如果祈禱有用……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78章 初來乍到第754章 半渡而擊(下)第827章 最強戰鷹(下)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695章 冒險者呂特晏斯(上)第32章 相遇第574章 染紅的法蘭西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311章 騎兵對騎兵(上)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413章 幻滅(中)第205章 補槍第511章 遙遠的橋頭堡(上)第137章 最後的備戰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762章 絕命一擊(上)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1047章 大麥克斯戰記(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46章 契約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812章 澳洲烽煙第543章 愛的因果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417章 空窺第277章 獅虎鬥第371章 復仇之戰第1045章 攻擊埃爾斯登要塞(下)第4章 智者慧心第490章 朝露第652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中)第860章 ********(上)第373章 真相第94章 負重前行第771章 金點子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247章 戰術革新(下)第194章 盾中劍(下)第124章 幽靈之刃(上)第223章 折戟(下)第550章 血色權杖(上)第128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下)第186章 識別信號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598章 這只是一筆買賣第1004章 庸帥第764章 絕命一擊(下)第83章 化解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67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924章 斯氏蘇俄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34章 上陣第60章 老友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998章 西班牙之痛(上)第287章 摧枯拉朽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24章 家庭聚會(上)第749章 馬沙爾的閃光(上)第702章 航母對決(中)第1030章 攻擊埃爾斯登要塞(上)第900章 夜襲馬尼拉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983章 撒丁之海(上)第174章 驚魂200秒(上)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第511章 遙遠的橋頭堡(上)第713章 冰火兩世界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763章 絕命一擊(中)第558章 聘約第183章 老艦餘暉(下)第332章 再戰亞眠(上)第723章 重整艦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734章 越級挑戰的後果第271章 橫衝直撞
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839章 風向第312章 騎兵對騎兵(中)第796章 向縱深挺進(上)第828章 北海寶庫第217章 死亡沼澤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981章 回血小紅瓶第371章 復仇之戰第108章 步兵進攻第606章 如果祈禱有用……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78章 初來乍到第754章 半渡而擊(下)第827章 最強戰鷹(下)第641章 空戰英豪(中)第695章 冒險者呂特晏斯(上)第32章 相遇第574章 染紅的法蘭西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311章 騎兵對騎兵(上)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413章 幻滅(中)第205章 補槍第511章 遙遠的橋頭堡(上)第137章 最後的備戰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762章 絕命一擊(上)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1047章 大麥克斯戰記(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46章 契約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812章 澳洲烽煙第543章 愛的因果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417章 空窺第277章 獅虎鬥第371章 復仇之戰第1045章 攻擊埃爾斯登要塞(下)第4章 智者慧心第490章 朝露第652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中)第860章 ********(上)第373章 真相第94章 負重前行第771章 金點子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247章 戰術革新(下)第194章 盾中劍(下)第124章 幽靈之刃(上)第223章 折戟(下)第550章 血色權杖(上)第128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下)第186章 識別信號第140章 皇帝的決心(下)第598章 這只是一筆買賣第1004章 庸帥第764章 絕命一擊(下)第83章 化解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67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924章 斯氏蘇俄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34章 上陣第60章 老友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998章 西班牙之痛(上)第287章 摧枯拉朽第446章 虛弱的權杖第24章 家庭聚會(上)第749章 馬沙爾的閃光(上)第702章 航母對決(中)第1030章 攻擊埃爾斯登要塞(上)第900章 夜襲馬尼拉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693章 榮譽的誘惑(下)第983章 撒丁之海(上)第174章 驚魂200秒(上)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第511章 遙遠的橋頭堡(上)第713章 冰火兩世界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763章 絕命一擊(中)第558章 聘約第183章 老艦餘暉(下)第332章 再戰亞眠(上)第723章 重整艦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734章 越級挑戰的後果第271章 橫衝直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