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越級挑戰的後果

在“赫塔”號的左舷方向,微弱的燈光時隱時現,宛若那荒野中的鬼火,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其實是在有規律地跳動。

伴着燈光的跳躍,負責觀察這一側情況的水兵向軍士報告:“旗艦燈語:注意西北方……敵艦接近中……距離六千米……”

此時朝西北方望去,視線一片混沌,完全不見艦船蹤跡,但看不到並不意味着不存在,軍士沒有任何的猶豫,迅速將旗艦發來的燈語信號轉報給了艦橋。

在艦長的調度下,“赫塔”號開始左轉,以三聯裝形式配置在前後甲板的9門150毫米艦炮順勢右轉,炮口齊齊指向西北方,位於主副艦橋以及煙囪側邊平臺的探照燈也在水兵們的操縱下對準了那個方向,所有戰鬥人員都在各自崗位上聽候指令,儼然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俄爾,消失的燈語信號再度出現,可是沒等完整信號傳遞完成,“赫塔”號被海面上突然出現的光束給映亮了,其後幾乎沒有什麼間隔,熾烈的炮焰在西北方海面綻放,密集炮火旋即劈頭蓋臉地砸落下來……

在整個10年代和20年代的大多數時候,美國政府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儘量避免對外國承擔政治和軍事義務的同盟關係,從而維護和擴展美國的利益,但受到德意志帝國快速擴張的威懾,尤其是在德國勢力從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三個方向逼近美國本土的態勢下,美國一方面幫助英國重建他們的皇家海軍,另一方面也加緊建設自己的海上力量。到了20年代末期,造艦競賽赫然演變成爲德美英三強的終極衝刺,近乎天文數字的投入換來了一艘又一艘更新更強的戰艦,而在飄揚的綵帶下,人們已能預見往後的戰爭激烈更甚從前。

此刻在亞速爾羣島以東約500海里的海面上,向德國輕巡洋艦“赫塔”號發動攻擊的便是建造於這一特殊時期的美國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納什維爾”號,其火力配置跟歷史上以戰力強悍而著稱的布魯克林級如出一轍,五座三聯裝6英寸炮的設計將一艘輕巡洋艦的水面攻擊力推向了極致——這種47倍徑的艦炮有着接近兩萬四千米的射程,配合先進的機械式輔助裝填手段,最高射速可達每分鐘8發。

與強大的火力輸出相應,布魯克林級配備了先進的光學測距設備和射控指揮系統,從而保證中遠距離的射擊精度達到一流水準。

光靠恐怖的火力,布魯克林級還不至於被美國人賦予了“最強輕巡”的殊榮,它的炮塔正面裝甲爲6。5英寸,即165毫米,遠遠超過了普通輕巡洋艦60毫米左右的炮塔裝甲,加之採用了2。5-4英寸的主裝甲帶、4英寸的防雷帶、2。5英寸的舵機艙裝甲以及1。5英寸的水平裝甲,整體防護水平甚至可以媲美許多現役重巡洋艦。

面對同屬輕巡洋艦的德艦“赫塔”號,“納什維爾”號在黑暗中露出猙獰獠牙,一通猛烈炮火過後,相距一千多米的德國輕巡洋艦被打得多處起火,德艦指揮官見狀不妙,一面急轉規避,一面向敵艦施放魚雷,並向旗艦“魯格”號發出信號:我艦中彈起火,敵艦在我艦西北方1200米位置。

結合雷達探測數據,“魯格”號向5500米外的“納什維爾”號開火了,它裝備的雙聯裝主炮最高射速爲每分鐘5發,單位時間的火力輸出竟遜色於噸位比自己少三分之一的布魯克林級,但它的203毫米炮彈足以在這樣的交戰距離上擊穿美國巡洋艦的任意部位,而且單發破壞力是對手的兩倍以上。

同樣配備了雷達設施的“納什維爾”號當然知道是誰在黑暗中向自己射擊,它撇開軟弱無力的獵物,轉過身對付快速駛來的“魯格”號,而在此時,另一艘布魯克林級“火奴魯魯”號正返身回來,準備從愛爾蘭重巡洋艦側後進行夾擊。

只要解決了這頭體型最大的牧羊犬,兩艘美國巡洋艦便能衝入羊羣大開殺戒。

站在哲學角度,最強輕巡並未超越輕巡的範疇,在重巡面前依然“低人一等”,可是從實戰角度出發,只要戰術得當、運氣不差,一艘輕巡完全有可能幹掉一艘重巡。

但是同樣站在哲學角度,沒有人可以造出完美無缺的戰艦。船堅炮利的布魯克林級優點突出,短板也不少:首先是航速偏慢,儘管布魯克林級的主機功率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0萬馬力,但由於標準排水量達到10125噸,較愛爾蘭人引以自傲的探險者級輕巡洋艦高出了足足35%,其海試的最高航速爲32。5節,戰鬥負荷下的航行極速僅爲31節,在20年代建成服役的輕巡洋艦中排名末位,戰術機動力遠不如6000噸級的普通輕巡洋艦那樣靈巧;其次是防空能力偏弱,由於五座三聯裝主炮塔佔用了大量的甲板空間,布魯克林級搭載的防空武器較少,除了4座28毫米四聯裝機關炮是拿得出手的近防利器,不論4門單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還是8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都很乏力,而且布魯克林級採用的是單層水平甲板,應對垂直攻擊的能力非常薄弱,要知道在亞速爾戰役期間,雙方航空部隊的戰果有六成多是航空炸彈所取得的;再者,布魯克林級以25-40毫米厚的裝甲鋼板保護戰鬥艦橋,而德國輕巡洋艦在這一位置的防護裝甲是全艦最厚的,通常在100毫米以上,以便在激烈的戰鬥中儘可能妥善地保護好指揮人員;最後,布魯克林級是罕見的未配備魚雷武器的輕巡洋艦,這意味着它們遇上敵方主力艦時幾乎毫無辦法,也無法在勢均力敵的戰鬥中採取相應的掩護或干擾戰術……

在友艦抵達射擊陣位之前,“納什維爾”號採取且戰且走的靈活策略,不與對手短兵相接,也不跟敵艦拉開距離,它時而以15門主炮展開暴風驟雨般的快速射擊,時而以6門後向主炮攻擊對手,從容自若地掌控着戰鬥的節奏。

作爲一艘性能均衡的重巡洋艦,“魯格”號的航速在美艦面前並無優勢,所以它沒有照着對手窮追猛打,而是一邊射擊一邊掩護受傷的友艦撤出戰鬥。在第二艘美艦抵達包夾陣位之前,愛爾蘭重巡洋艦打出主炮彈64發、副炮彈48發,而對手發射主炮彈215發、副炮彈16發。所有炮彈均未取得直接命中。

眼看着以二對一、包夾敵艦的計策就要得逞,美國人已經開始磨拳赫赫了,可在它們的雷達屏幕上,目標突然改變航向,而且移動速度驟然提高。此時的“魯格”號儼然成了一頭下山的猛虎,氣勢洶洶地撲向了美艦“火奴魯魯”號。

短短三分鐘,兩艦距離便由7000多米縮短至3000米。

儘管對手是一艘同時代建造的重巡洋艦,“火奴魯魯”號卻沒有倉惶避戰,它穩穩地調整航向,15門152毫米主炮全部指向右舷,準備用一通密集而猛烈的炮火狠挫對手的銳氣。

布魯克林級設計建造之初是沒有雷達設備的,直到1932年,獲悉德國和愛爾蘭艦艇大量裝備雷達,財大氣粗的美國人迅速對本國海軍進行了一場大範圍的技術升級,輕巡洋艦以上級別的艦艇幾乎無一例外地裝上了雷達,這種倉促上馬的工程多少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不但美國海軍的艦艇指揮官們缺乏對這種新裝備的瞭解和信任,這些從實驗室直接到工廠生產線的雷達設備自身也還欠缺實用性和穩定性,可不管怎麼說,雷達的應用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海戰模式。視線回到眼前,儘管“火奴魯魯”號的美製雷達探測精度不及愛爾蘭的mc-iib,完全不能作爲火控之用,用於在夜戰中探明敵艦方位、指引探照燈和艦炮提前擺正角度還是能夠勝任的。

六盞大功率探照燈亮起的剎那,愛爾蘭重巡洋艦尖銳的艦艏及其揚起的白色浪花清楚無比地映入美艦官兵的視線當中,它的塔式艦橋不像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那樣巍峨壯觀,它的雙聯裝艦炮也沒有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的威武霸氣,它是如此的平凡普通,很難讓人將其當成一個肅然起敬的對手,可在這份質樸的背後,是狂烈如風的勢,是噴薄如火的力,是穩固如山的底。那高聳的主桅以及位於主桅上部用於懸掛信號旗的橫桅,便如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正對美艦“火奴魯魯”號,緊張的戰鬥氣氛下,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奇異的景觀,或只是將它當成偶然,殊不知雷霆千鈞的重錘即將砸落……

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656章 鬥獸(下)第491章 容克之翼第666章 破霧(上)第178章 華麗之失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420章 登陸先鋒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82章 爲你寫歌第330章 微妙關係第488章 城下之盟(上)第65章 佈局未來第919章 全民公投日第898章 拔哨(中)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1018章 深談第237章 刺刀與機槍(下)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67章 逆力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709章 死局的生門第244章 客串到底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606章 如果祈禱有用……第565章 瓦胡猜想第7章 被包圍的德意志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320章 從亞眠到巴黎(下)第167章 孤膽勇者(下)第313章 騎兵對騎兵(下)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868章 不起眼的“暗箭”第842章 爭奪東北亞(上)第845章 王牌與王牌(中)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727章 金色三葉草(上)第367章 逆力第193章 盾中劍(上)第831章 擺脫枷鎖第152章 百鍊成鋼(下)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647章 生力軍第52章 摩洛哥危機:挫折與機遇(下)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128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下)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115章 舊時代的終結第542章 黃金年代第二波空襲第49章 足球因緣第239章 鋼鐵意志(上)第267章 角色推演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569章 風暴來臨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889章 聯合干涉第836章 血火哈拉哈河(上)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1046章 大麥克斯戰記(上)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844章 王牌與王牌(上)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474章 肌肉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232章 毒棘刺心第210章 三日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81章 探營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628章 適者生存第255章 色當日第228章 好壞各半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188章 重刃相搏(上)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696章 冒險者呂特晏斯(下)第106章 海軍衛戍連第977章 奮起吧,鬥牛士(中)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955章 精誠合作第429章 公主的愛情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335章 不謀而合
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656章 鬥獸(下)第491章 容克之翼第666章 破霧(上)第178章 華麗之失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420章 登陸先鋒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700章 呼嘯天際(下)第82章 爲你寫歌第330章 微妙關係第488章 城下之盟(上)第65章 佈局未來第919章 全民公投日第898章 拔哨(中)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1018章 深談第237章 刺刀與機槍(下)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67章 逆力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709章 死局的生門第244章 客串到底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606章 如果祈禱有用……第565章 瓦胡猜想第7章 被包圍的德意志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320章 從亞眠到巴黎(下)第167章 孤膽勇者(下)第313章 騎兵對騎兵(下)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868章 不起眼的“暗箭”第842章 爭奪東北亞(上)第845章 王牌與王牌(中)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727章 金色三葉草(上)第367章 逆力第193章 盾中劍(上)第831章 擺脫枷鎖第152章 百鍊成鋼(下)第268章 鬥勇鬥智(上)第647章 生力軍第52章 摩洛哥危機:挫折與機遇(下)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128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下)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115章 舊時代的終結第542章 黃金年代第二波空襲第49章 足球因緣第239章 鋼鐵意志(上)第267章 角色推演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569章 風暴來臨第348章 截擊“南特”號(上)第889章 聯合干涉第836章 血火哈拉哈河(上)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1046章 大麥克斯戰記(上)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844章 王牌與王牌(上)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474章 肌肉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232章 毒棘刺心第210章 三日第909章 掰手腕(上)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190章 英雄的時代(上)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81章 探營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628章 適者生存第255章 色當日第228章 好壞各半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188章 重刃相搏(上)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696章 冒險者呂特晏斯(下)第106章 海軍衛戍連第977章 奮起吧,鬥牛士(中)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955章 精誠合作第429章 公主的愛情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335章 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