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安排

一方有備而來,懷着有死無生的悲壯。

一方守株待兔,磨亮屠刀只等殺人。

所以雙方的接觸從一開始就沒有絲毫的緩衝,直接進入了白熱化的對撞。

刀起,刀落……

直刺,劈砍……

夜幕下,那鮮紅的鮮血變成了漆黑,只有那濃郁的血腥味越來越濃。

莊敬從一開始就面臨着三個壯漢的圍攻,但是他並沒有絲毫的畏懼。相對於倭人武士的單打獨鬥,錦衣衛有着自己的一套配合軍陣。

這種配合軍陣雖然看似普通,卻是經過千錘百煉後簡化的最合理小範圍廝殺配合。

他的左手邊是勇猛的牛亮,右手邊是狠厲的方同,都是最值得他信賴的多年兄弟。

有他們兩人幫着自己抵擋左右的襲擊,他只用面對正面的衝擊。

與他對刃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壯漢,此人身高雖然比他略矮,卻身強力壯,敦實無比,力道也要比他大上三分。

兩刀相接,他第一下差點就沒有接下來。

但是倭刀只利於砍殺,不利於直刺,他們雙方的交戰甫一接觸,就陷入了緊身糾纏,這個時候,唐刀要比倭刀更好用。

何況,他手中的唐刀乃是殿下賞賜的百鍊寶刀,這乃是工部特級工匠,專門爲殿下打造,做工繁複,堅韌無比。

對方的第一刀他勉強接下之後,不等對方刀勢去盡,便直刺了過去。

莊敬今年三十六歲,正是一個男人體力最黃金的年齡,將近二十年的軍中廝殺,也讓他擁有了豐富的廝殺經驗。

這一刀他搏盡全力,用力蹬地,整個身子都衝了上去,有去無回。

對方的刀勢去盡,卻已經無法回刀,眼睜睜地看着莊敬一頭撞進了自己的懷裡,比他的身體更兇狠的是那泛着幽光的百鍊寶刀,從他的前胸進入,後背冒出。

對方圓瞪着雙眼,張大了嘴巴,想要嘶吼,卻已經無力發聲,從嘴巴里冒出了泛着氣泡的血沫。握在他手中的倭刀,也無力地掉在了地上。

“小心……”莊敬聽出這是牛亮的聲音,又感到左側一陣涼風,他不敢停滯,索性推着對方掛在他刀上的身體,繼續前衝。

同時身子一矮,就往地上躺去,右手蓄力,藉助自己倒下的力量,抽出了卡在對方胸膛裡面的橫刀。

刀光閃過,沒有砍中莊敬的身體,卻砍在了與他對戰的那個壯漢的脖子上,讓他本來還留有一口氣的身體直接變成了一具屍體。

方同揮刀逼退了面前的對手,向前衝了一步,橫跨過了莊敬的身體。而莊敬在地上打了一個滾,直接躲在了方同的身後,然後才站起身來。

短短的一瞬間,就經過了生與死的考驗。不過這沒有讓莊敬恐懼,反而激發了他內心暴戾的一面,讓他變得興奮無比。

他喘過一口氣,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提刀又衝進了人羣,替方同擋了一刀,並且一刀砍掉了想要偷襲方同的一個武士的半邊腦袋。

隨即大聲笑道:“莊敬在此,還有誰想要某性命!”

這個時候的莊敬渾身散發着一種自信與睥睨四方的威猛,他一個回合就幹掉了他們中間武力最強的教頭,也讓那些偷襲的東瀛人都有一種無法力敵的恐懼。

而四周越來越多的火把被點燃,還有那列成三排,槍口冒着白煙的羽林衛,更是一個個死神的使者,收割着他們的生命。

從最開始的一往無前,到落入陷阱的恐懼,再到無法力敵的恐懼,最後再到絕望。

短短的一盞茶時間,這些死士們內心的堅持和勇氣被一步步瓦解,他們的攻擊也變的無力起來,更多的人想要趁亂跳進河裡去。

而在船上,門川大作看到羽林衛的火槍手快速地集結,就知道今天晚上的行動已經徹底失敗了,還沒有等廝殺開始,他就讓人趕緊撐着船離開。

他不認爲自己是懦弱,他要留着自己的有用身體,留待以後報仇。

可是,大明軍隊的快速反應讓他們根本沒有逃跑的機會,河道兩邊的火把一根根被點燃,還有弓箭手不停地射出火箭,照亮河道的上空。

他再也顧不得自己身爲家主的尊嚴,脫掉了外衣,直接鑽入了水中。

這個時候,只有趁着夜色,從水中才有機會逃跑。

在那個四十歲的教頭被莊敬幹掉以後,倭人的士氣受阻,戰場的局勢就徹底改變了過來。

他們正面被莊敬率領錦衣衛的人員擋住,而羽林衛則在側面無情地收割着他們的性命,他們再也沒有了視死如歸的勇氣,開始了逃跑。

不過這個時候,岸邊已經被其他的聯防的士兵擋住,他們就是想跳河,也已經沒有了機會。

有人想要跪地投降,可是他們面對的不是士兵,而是執法嚴明的錦衣衛。

錦衣衛就擅長打順風仗,當他們佔據優勢的時候,沒有對敵人的憐憫,反而會更加暴戾,以此加深所有人對他們的恐懼。

跪地投降的人也只是得到了暫時的保命,在那些反抗的人一個個被斬殺了之後,隨後就輪到了他們。

丟掉了武器的他們,當看到那些錦衣衛的人員根本沒有停手的念頭,這才一個個慌張了起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只能成爲案板上的肉。

莊敬的渾身已經被鮮血染紅,但是他的身上大部分都是敵人的鮮血。他唯一受的傷,還是有意賣了一個破綻,讓對手在他左臂上砍了一刀。

大獲全勝也應該要表現出戰場的兇惡,如果他一點傷也沒有,根本顯示不出戰場的兇險。

受一點不輕不重的傷,才更能表現出他們的勇猛。

看到這樣一幅場景,內心衝擊最大就要屬二十多個留在碼頭的倭寇了。

他們一直認爲大明軍隊之所以厲害,不過是佔了火器之利。

但是莊敬他們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大明軍隊一直以來的印象,原來這大明軍隊,除了有火器之利,同樣不缺少博命的勇氣!

……

……

從藍煙與劉承徽的粉臂玉腿中醒來,朱瞻基盯着木製的房頂又閉目養神了大約五分鐘。

用這五分鐘的時間,他將昨日的事用心回憶了一遍,又將今天要做的事,都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這才準備起牀。

將近一米八的劉承徽與朱瞻基高大的身軀相得益彰,在他們的映襯下,原本也不算矮,苗條可愛的藍煙就顯得特別嬌小了。

朱瞻基的起身也驚動了她們,在船上的生活,因爲不能隨便出倉,對她們來說是比較無聊的。

無聊的時候,她們也就只能以做一些繡活和睡覺來打發時間。

睡的多了,睡眠自然也要淺了許多。

兩女迷迷糊糊地醒來,伺候着朱瞻基穿衣,又讓內監和宮女幫朱瞻基洗漱了,他要出去練功,兩女才又倒頭大睡。

劉承徽縮進了被窩裡,不自覺地又伸手將藍煙抱在了懷裡,但是這嬌柔的身體跟朱瞻基的偉岸身軀顯然是不同的感覺。

而藍煙僅披了一件外袍的嬌軀上,還戴着從項鍊,到手鍊,腰鏈,踝鏈的一整套首飾。

這是朱瞻基昨日送她的生日禮物,歡好的時候,也一直讓她戴着。

劉承徽連忙鬆開了手,朱瞻基不在,她跟藍煙都有些不自然了。兩個人相視了一眼,隨即又都垂下了眼瞼,心如鹿撞,背對着對方躺下。

但是兩個人的身體不自覺地又靠在一起,感受着對方的體溫。

朱瞻基來到了甲板上,此時天剛發亮,不過還是沒有障礙物,天一旦發亮,很快太陽就會出來了。

李亮這個時候已經幫朱瞻基安排好了練功的鋪墊,又縮回在了甲板的角落裡。

自上次被朱瞻基懲罰,最近他低調了許多,朱瞻基重用劉萬,重用常福,都讓他意識到自己不是無法取代的。

他當然不甘心就此被冷落,也知道自己沒有被趕走,那就代表還有機會復起。所以他做事越發用心,不爭不搶,重新放端正了自己的態度。

坐在甲板上,朱瞻基面對着東方,以一種特別的呼吸方法開始了打坐。

越是修煉道家的功夫。也越是能感覺到道家煉氣術的高深。

這副身體遠不如前世,前一段時間因爲新婚,還讓他有一種力不能及的感覺。

但是經過吐納術的自我調整,他能清楚地感受到這副身體的變化,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也逐漸消失了。

如今這身體的改造還在繼續,他的身體的爆發力,持久力,已經與普通人完全不同。整個內臟從小就開始被吐納術改變,完全爲了適合一種更超然的狀態。

待到改造完畢,他相信自己可以變成一個超人一般的存在。

日上三竿之時,隨着朱瞻基完成了一套太極術,四周的空氣隨着他的動作發出了三聲音爆,他的晨練這才結束。

四周伺候的人早已見怪不怪了,只有那些士兵們看到這一幕,會驚訝的目瞪口呆。

不過在他們心中,太孫是以後要當皇帝的人,當然跟普通人不一樣。

而莊敬這樣的高手卻很清楚,能練到這個程度,太孫殿下雖然很少動手,但是他們也遠遠不及。

他們的能打善戰,主要還是因爲後天的訓練,加上一些搏鬥的經驗,才達到了如此的境界。

但是太孫殿下從小就經過名師栽培,從小練習道家吐納,不說別的,光是他隨便打出一掌,恐怕就沒有人能夠承受的住。

李亮見朱瞻基收功,這才連忙讓人上去伺候,又跟莊敬說道:“莊僉事,殿下晨練完畢,可以上前去回稟了。”

李亮當初受罰,就是因爲跟莊敬並列紀綱雙狼的龐瑛,他雖然跟楊章德形成了同盟,但是這個時候也不敢再有任何針對他們的動作。

朱瞻基接過了內侍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就看到左臂被吊起來的莊敬走了過來。

看到他臉上略帶自矜的表情,朱瞻基就知道他昨夜裡肯定是大獲全勝了。

“微臣錦衣衛指揮僉事莊敬見過殿下!”

朱瞻基嗯了一下,問道:“昨夜真有賊子偷襲你?”

“是,幸得殿下的羽林衛支持,將賊人一舉拿下,只是漏掉了首惡門川大作!”

朱瞻基回想了一下,搜索到了門川大作這個名字,笑道:“既然知道了是門川家族所爲,怎可容他逍遙法外。神澀川就在澱川河北岸,距離大阪不過幾裡地。既然有了這個藉口,今日修整一日,明日你就帶人去將這個家族給我連根拔起。記住,殺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主要目的是爲了門川家族的河船,淺海船,還有他們家族累積下來的數十代財富。”

莊敬大喜,單膝跪拜道:“臣一定不負使命!”

朱瞻基又問:“內間可否已經安排妥當?”

“已經妥當,只等大軍進攻,就會安排他們從城北進入。”

朱瞻基點了點頭道:“巳時大軍就會繼續掃蕩外城,鞏固佔領區域,你現在就可以安排他們潛入了。”

莊敬這個時候又說道:“殿下,昨日抓獲的賊人透露了一個消息,在澱川河上游三十里的一處河灣,倭人將數百艘船都藏在那裡,臣願領命,去奪下這些河船。”

聽到有數百艘河船,朱瞻基也很是驚喜。大明船隻巨大,吃水深,大部分都進不了港,更別說進入城市河道了。

但是如果有了這幾百艘船,就會大大方便大軍的進攻。

而且有了這些船,對於大軍向京都進攻,更是有着很大的作用。

不過他卻沒有直接答應莊敬的要求,而是說道:“派哪支隊伍去奪船,還需要經過綜合考慮,不過你彙報上來這個情報,會給你記上一功。下去好好準備一下吧,明日去把門川家族的人頭都給我獻上來,在澱川河畔給我壘起京觀,讓所有人知道跟我大明作對的下場。”

錦衣衛打探消息,審問俘虜,或者發動小範圍的襲擊都可以。但是打仗,他們並不是專業的。

所以朱瞻基不會把這些事交給錦衣衛來做,也不能讓他們把功勞都佔完了。

莊敬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並沒有覺得失望。

現在的他只想着明日去剷平門川家族,如果真的像殿下所說,將門川家族的人頭都壘成京觀,這不僅會震懾東瀛各大名,更會讓他莊敬的大名響徹東瀛。

感謝額吐你哦,大隋章德公,超慫的毛球,voivonex,燈火見人家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九章 厚賞第九章 拜師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六章 東洲第十七章 師弟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章 天道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四章 悲與喜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十五章 斬殺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七十章 欽差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十九章 思想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章 天才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十六章 隕石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十二章 藉機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九章 旅途第一章 迎接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三十章 心態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八十章 父子
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九章 厚賞第九章 拜師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六章 東洲第十七章 師弟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章 天道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四章 悲與喜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十五章 斬殺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七十章 欽差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十九章 思想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章 天才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十六章 隕石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十二章 藉機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九章 旅途第一章 迎接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三十章 心態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八十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