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

呂布抵達司州後,牛輔心中是非常不滿意的。

雖然他知道呂布是帶着董卓的軍令來到此處的,但他就是心裡不痛快。

自己明明就是司州的刺史,同時還是董卓的女婿,董卓在司州有什麼事讓自己處理就是了,爲什麼非要調呂布前來呢?

這不是擺明了信不着自己嗎?

難道我堂堂牛輔還不如他一個呂布?

但不論現在的牛輔心中有何怨言,呂布既然已經來了,那他也只能接受。

身爲長安派來的京城之將,呂布專門來司州執行要務,那身爲刺史的牛輔自然是要接待的。

呂布這一次可是有些揚眉吐氣了,他前番在長安董卓面前主動請纓的時候,備受董卓的讚許。

董卓誇讚呂布:在麾下諸將之中,只有奉先一人肯爲老夫分憂,實在是股肱之臣,不枉你我父子相稱一場,老夫甚慰。

其實當時的董卓也被太學生的事情搞得有些火大。

新政在他手裡推行的如此不順,讓董卓覺得甚是沒面子。

他年紀大了,辦起事兒本就有些着急,如今見自己剛剛頒佈的科舉制度受到太學生如此的抵制,自覺顏面無光,可手底下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替他分憂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呂布站了出來。

且不管呂布以兵事推進科舉的建議符不符合當下的情況,至少在董卓看來,呂布是真心實意想幫助自己的。

人歲數大了,故而有些時候就很容易感動。

當然,這種感動普遍也就是一時的。

呂布這次做的事,實是讓董卓感動了一把。

於是,呂布破天荒的被董卓授予了專職處理司州科舉之事的大權。

同時,董卓還允許呂布在司州推行科舉之時,可以用兵事爲輔,也就是說,他可以動用自己手頭的幷州軍,來做一些別人不能做的事。

地方以牛輔爲首的刺史以及司州的五郡太守必須要無條件的配合呂布行動。

這下子,呂布的權限可大了。

呂布抵達河南之後,隨即就將董卓的軍令交給了牛輔,讓其驗看。

呂布所帶來的軍令自然不會是假的,他純粹就是有點在牛輔面前臭顯擺的意思。

正因爲不是假的,牛輔看得心中憋氣,深感嫉妒。

畢竟是董卓的嚴令,牛輔哪有膽子違背?

他只能是強顏歡笑的接待呂布。

“奉先這次替相國分憂,從關中之地返回雒陽,着實是辛苦,有什麼事是牛某能做的?奉先儘管開口就是。”

呂布聞言哈哈大笑。

“那就有勞牛公了,布此番來司州爲相國盡力,推行新政,還真有些事需要方伯相助,今後怕是少不得多多煩惱牛方伯。”

看着呂布那副得意的嘴臉,牛輔恨不得一拳錘死他。

怎奈牛輔實在不是呂布的對手。

真若是打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誰錘死誰呢?

牛輔只得強忍的將這口氣咽在了肚子裡,最後,他衝着呂布拱了拱手道:“不知奉先有何事需要我相助?”

呂布大喇喇的往廳堂旁邊一坐,好似這廳堂乃是他的一樣。

“科舉之事,非同小可,此乃國策之本,相國嚴令,一定要推行順利,故而將此事全權委託於我,布今日初到此處,司州目前所發生之事,尚瞭解不多,還請牛方伯代表本將,將諸位太守全部召集到此,布自有話問他們。”

牛輔一聽呂布如此說話,心中這個氣呀。

真是小人得志!

不過是得了相國的一次授權任命而已,你看看把他厲害的。

司州之地的五個兩千石,居然都要因爲他呂布的一句話,都要這來見他呂布?

他以爲他是誰呀?

牛輔忍住氣,對呂布說道:“奉先此言差矣,五位兩千石,皆是一方之長,身系地方軍政要務,事關一方民生安定,豈能輕易擅離職守前往此處?”

呂布卻似乎是跟沒聽着一樣。

他一臉傲然的道:“難道在牛方伯看來,相國的新政以及朝廷的緊急軍令相比於地方太守的那些瑣事,要遠遠不及了,是嗎?”

牛普聞言,頓時急了。

“我何時有此意了?”

呂布冷笑着道:“在布看來,你適才話中之意就是這個意思。”

“不曾!牛某從來無有此意。”

“牛方伯若是不承認,那呂某就將適才與伱所言上稟相國,請丞相定奪如何?”

牛輔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努力壓制住心頭的憤怒。

“好,既然奉先如此說了,我又能說些什麼?你既然要招五位郡守來此,那我即日便親自手書,派人送往五郡之地。”

呂布笑道:“善!”

……

次日,牛輔便寫了書信,分別派使者前往司州五郡之地。

聽說是呂布找各郡太守前往刺史部相見,五郡太守本來都不想搭理他的。

呂布算個屁啊。

但是,牛輔在信中特意點明瞭——呂布此次前來率兵推行科舉,乃是奉董卓之令。

你們最好都悠着點。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五郡太守之中有三郡太守就不敢不來了。

這五郡太守,除了盧植與王匡之外,剩下的都是董卓的涼州舊部,對於董卓的爲人還是非常瞭解的。

呂布既然是董卓派來推行科舉的,那他們就不能不給面子。

現在的呂布,很有可能被董卓授予了臨機專斷之權。

……

數日之後,雒陽太守盧植以及另外三郡太守分別抵達了司州刺史部,來聽從呂布的調遣。

至於河內太守王匡,本身就屬於董卓的對立面,他與朱儁屯兵在河內,對於朝廷的命令是聽調不聽宣。

董卓的軍令對他們來說都是扯淡。

他們能來纔怪了。

所以這次來到刺史部的兩千石,只有包括盧植在內的四個人,但即使如此,這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了事情。

呂布當着四個太守的面,仔細的詢問了關於司州方面新政的推進情況,以及雒陽的太學生鬧事的情況。

這四個太守之中,三個都是涼州人,在執政方面完全就是小白人,問他們這些事情他們就像是聽天書一樣,根本回答不出來。

也只有盧植文武雙全,既通軍事,又通文政,呂布也就能從他嘴裡聽到一些有用的事情。

對於這次太學生的鬧事,以及新政推行不下去的具體原因,也只有盧植心中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他慢條斯理的將雒陽城中諸事挨個給呂布講述了一遍。

同時,他也將自己最近針對太學生鬧事所做出的一些努力以及應對政策向呂布大概做了一些解釋。

聽完了盧植的話,呂布的臉色顯得有些難看。

只見呂布一伸手,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

“一羣腐儒而已,面對朝廷的新政,安敢如此抗拒?端的是活的不耐煩了!盧府君受陛下與相國重託,豈能讓這些腐儒成了氣候?爲何不將爲首鬧事的人抓起來?送往朝廷進行處置。”

盧植聽了呂布的話,暗暗搖頭。

這幷州莽夫當真是一個政治小白。

這事兒一看就是背後有人攛掇的,怎麼可能簡簡單單靠着抓幾個爲首的就能處置得了?

盧植拱手道:“呂都尉常年行走于軍旅之中,對於政事並不是非常精通,太學生之事,表面上看似只是針對新政,但實則形成的內因極爲複雜,絕非只是靠抓一兩個爲首之人就能平定的。”

呂布冷笑道:“抓一兩個不能平定,那就抓三四個,三四個不能定,那就抓十個,二十個,一百個。”

盧植聽了這話,差點沒被氣笑了。

“呂都尉,你就是抓一千個人也不濟事,須知太學生可是有兩萬餘衆。”

呂布聽了這話,不由哈哈大笑。

“兩萬餘衆又能如何?這些腐儒,難道能嚇倒本都尉嗎?憑我手中的方天畫戟,還有我胯下的赤兔馬,莫說兩萬餘的腐儒,便是五萬十萬,我也屠之如宰羔羊一般。”

看着呂布一臉的自信與神氣的樣子,盧植真是沒有心情再與他講下去了。

對牛彈琴而已。

但可惜,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跟他講明白還真不行。

不然,呂布一旦幹出什麼荒唐事,那影響怕是更爲深遠。

盧植不怕呂布的行爲會影響動作,畢竟他對董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好感。

但問題,董卓背後的人可是當今天子,呂布的行爲一旦過激,很有可能對當今天子的聲望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

這是盧植絕對不想看到的。

於是他只能耐着性子對呂布講解:“呂都尉切莫要被表面之事所影響,與太學生切磋,可不等於在戰場上對戰士兵,豈能枉殺?”

“再說太學生背後,一定是有人暗中使計,故意以此來破壞朝廷的聲望,同時影響新政的頒佈,都尉若是對太學生妄動干戈,那就是中了背後之人的詭計了。”

呂布立功心切,他可不吃盧植這一套。

他面露兇狠的瞪視着盧植。

“布聞先生海內人望,乃是士族之中的領袖人物,今番如此說話,莫不是太學生之事背後也有先生幫襯。”

盧植聽了呂布的話,並不動怒。

“都尉此言沒有憑證,還請慎言,不然,盧某告上朝廷,都尉就是有相國做後盾,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你……”

呂布聽了這話,頓時有些着惱,偏偏又拿盧植沒有辦法。

“哼!某奉相國與天子之命而來推行新政,這事迫在眉睫,必須要推行,太學生之事也必須要解決,不是汝三言兩語的阻撓就能擋得住的。”

盧植說道:“這裡沒有人想阻撓都尉推行新政,只是很多事情並不似都尉想的那般簡單,還需抽絲剝繭,徐徐圖之,若是急於一時,恐遭大難。”

“啪!”

呂布重重的一拍桌案:“汝幾番危言,擋我大事,難道覺得本都沒有你便辦不成事嗎?”

盧植緩緩地站起身,道:“我只是據實而論,並無針對都尉之意,都尉若是覺得自己厲害,那便自行處置就是了。”

呂布冷道:“盧子幹,你莫非覺得呂某不敢拿你?”

盧植嗤笑一聲:“老夫乃天子所任兩千石,並不受都尉節制,就算是將老夫拿下,也輪不到都尉。”

說吧,就轉身向着廳堂外走去。

“給我攔住他!”

呂布勃然大怒,衝着手下怒吼一聲。

隨後就見跟隨他身邊的魏越起身攔住了盧植。

盧植很是自然的站住了腳步。

他的嘴角卻微微上挑,似乎是有什麼事得逞的樣子。

一旁的河東太守凌鯤急忙起身,拱手道:“都尉息怒,萬萬不可對盧子幹不敬,盧公海內人忘,天下皆聞,就算是董公,對他也是禮遇有加,頗爲推崇。”

牛輔在一旁小聲道:“奉先,盧府君所言雖然有些直率,但也不失爲國爲民之計,更何況,他乃劉儉之師……”

一說劉儉,呂布的火氣似乎更大了。

“我豈懼劉德然乎?且將他帶下去,暫居此處,不要讓他回雒陽,新政和太學生之事,我自去雒陽處置。”

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428章 龍虎鬥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713章 破袁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10章 以少搏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740章 議降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12章 人爲利趨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78章 拼歌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652章 圍京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98章 張角高徒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2章 朕之族弟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761章 蜀亂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631章 虎落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
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428章 龍虎鬥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713章 破袁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10章 以少搏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740章 議降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12章 人爲利趨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78章 拼歌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652章 圍京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98章 張角高徒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2章 朕之族弟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761章 蜀亂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631章 虎落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