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

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

“樂安郡臨濟人顏良,字子善,拜見劉使君!”

說話的人,是一個相貌雄魁,滿面剛須,身材極爲高大的威武漢子。

看歲數,似乎是比劉儉要大個七八歲,身高足足比劉儉高了一頭還多。

張飛跟他往一塊站,竟也顯得不是那麼大塊頭了。

劉儉麾下衆人,能跟顏良這個大塊頭比肩的,似乎也就只有關羽了。

他用兵的能力怎麼樣且不說,單看這身形,劉儉就能夠判斷出他是一名猛將了。

“子善快快請起。”

劉儉見顏良單膝跪下,急忙上前扶他起身,感慨道:“吾已聞之,黃巾的兩名蛾賊首領,皆爲子善所斬,子善勇猛過人,心懷社稷……壯哉!”

顏良聽了誇讚,很是受用,他忙道:“不敢,不敢!某久仰使君大名,如雷貫耳,只恨家族產業皆在青州,無暇前往冀州報效,幸蒼天憐見,終使良能夠得見使君之面!真乃天大的幸事!若蒙使君不棄,今後良願意跟在使君身邊,爲一馬前卒也!”

劉儉伸手拍了拍顏良的肩膀,道:“你家族產業皆在樂安郡,若是跟我回了冀州,豈非舍了祖上之業?這讓我如何心安!”

顏良卻不在意,道:“族中的田產傢俬,在這亂世中,又焉能全部保全?此番黃巾軍禍亂了青州,我族中的產業,幾折損一大半,我就是在這看着,又能有什麼用處?還不如跟隨使君一同往冀州去,今後幹一番大事業來的痛快!”

劉備在一旁聽了顏良之言,嘆道:“足下能有這般見識,真非池中之物,合該也是跟隨左將軍建功立業的命!”

顏良轉頭看向了劉備,見對方氣氣宇軒昂,樣貌不凡,特別是那長手大耳朵,格外惹人注目,一看就不是凡俗之人。

顏良問道:“未知足下如何稱呼?”

“涿郡劉備,字玄德。”

顏良聽了這個名字,頓時眼睛瞪的渾圓:“莫不是西園八校中的劉玄德?”

劉備沒曾想到顏良居然會知道自己的名號,很是吃驚。

“不想顏君竟也識劉備耶?”

顏良一個勁的點頭,撫掌哈哈大笑道:“當然認識,當然認識了!如何能不識得呢?顏某不但知道涿郡劉玄德,還知曉涿縣五虎的大名呢!”

這下子,連劉儉也驚訝了。

顏良道:“聽說你們涿縣五虎,皆爲上乘之士,各個本領卓越,其中以左將軍爲先,其次就是你劉玄德……還有張益德,關雲長,皆爲國之猛士,簡憲和有良平之謀略,神鬼莫測之術……”

劉儉看向劉備:“對憲和……是不是有點誇大了?”

劉備道:“有點。”

顏良不以爲意,繼續絮絮叨叨的講述他對劉儉等幾個兄弟的所知,包括什麼斬殺和連,破黃巾,踢廢曹破石,另外張飛和關羽都爲國之重器,統帥一方兵馬,劉備成爲了西園校尉等等……所有的事情,皆是一件不落說給劉儉他們聽。

劉儉着實沒有想到,自己這些年做的事情,顏良居然能夠這般的爛熟於心。

看起來,自己這些年來在大漢朝委實是沒有白混,居然還能在大漢朝的各州各郡積攢下一批死忠粉!

這顏良,就可以稱之爲“儉絲”的代表性人物了。

顏良吐沫星子橫飛的將涿縣五虎的生平大事記報了一遍,說的跟報菜名一樣順暢,讓在場之人皆大爲驚訝。

張飛聽完,愣了好一會,然後很是感慨的對顏良道:“顏兄對俺兄弟們這般關注,實在是令人感動,別的且不說了,就衝你對俺兄長的這份心,俺張飛認下你這個兄弟了!”

顏良哈哈一笑,對張飛道:“張校尉且莫急,顏某對校尉有一個不情之請,若是說了,怕你未必對我這般好了……不知校尉可願應否?”

張飛挺起了胸脯,道:“你有何話,但說無妨!”

顏良忙道:“顏某久聞左將軍坐下的兩位弟兄,關、張兩位皆是勇猛豪雄之士!關雲長坐鎮幽州多年,已是北方邊郡的第一武人,便是近年來屢立功勳的公孫瓚,聲威也不及他!”

“而張校尉昔日在幷州邊郡,也屢立戰功,少年時期就以勇武稱雄雲中,雁門,定襄諸郡,然顏某久居青州,別的能耐沒有,但在武藝方面也頗有自持之處,故一直以來,都想向兩位請教請教!可惜關雲長不在此處,就是不知張校尉,能否給良這個機會……”

張飛本來是還是洋洋得意的,聽到這頓時有些傻了。

“你這是在挑戰俺嗎?下戰書呢?”

顏良忙道:“不,非是挑戰!實乃是切磋!切磋!”

劉備見狀哈哈大笑。

“德然,這位顏子善也是個實誠人啊。”

劉儉表情怪異的看向劉備。

玄德兄你爲何好意思用個“也”字?

張飛扭頭看向了劉儉,似乎是在徵詢他的意見:“兄長,這事合規矩否?”

劉儉擡起手,很是隨意地輕輕一揮兩個手指頭:“去吧!”

顏良見狀不由大喜過望,他當即拱手道:“多謝將軍成全!”

張飛哼了哼,用力的捏了捏自己的拳頭,發出“嘎嘣”的脆響聲。

隨後,便見張飛和顏良兩個人一同向着城下走去。

劉備見到了這種情況,奇道:“顏良剛剛投效,就要與益德較量,多少有些失禮之嫌,你如何還應了?”

劉儉認真地道:“若是站在士人角度而言,顏良的這般舉動確實失禮,但很顯然,他現在是以軍中人自持……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軍中人行事,就要磊落些,大氣些,豪氣些!而你我爲主將者,要做到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劉備虛心請教道:“賢弟此言何意?”

劉儉繼續道:“想要指揮萬千將士們像指揮一個人一樣,就要向他們明示我軍的作戰方式,但不可告訴他們其中的理由;要使士兵聽從自已的指揮而行動,就要告訴他們有什麼利,但不要告訴他們其中的害處,如此士兵只有陷入絕望的境地才能反敗爲勝!”

說到這,劉儉指了指顏良和張飛離去的方向,道:“雖然不是同一件事,但可藉此舉一反三,對待這些優秀的將領,就要讓他們多接觸,多比拼,多發揮,至於桎梏他們行爲的禮儀和弊端,可以暫時撇去,只要他們不違背最基本的軍規,讓他們放縱一下,失禮一下,沒有什麼不妥,畢竟他們今後在戰場上,乾的都是隨時可能掉腦袋的事!”

“說句有點大逆不道的話,在亂世之中,特別是在軍中,多講點義,少講點禮,最好。人……得需要發泄!”

劉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隨後,卻見劉儉看向不遠處的趙雲,吩咐道:“子龍!”

“主公吩咐!”

“一會顏子善和益德比武,你在旁邊督戰,點到即指即可,莫要讓他們兩個人纏鬥過甚!”

“唯!”

劉儉笑着看向劉備,道:“兄長你信不信,今日顏良和益德交手過後,他不但不會跟益德做仇,而且對我的行事之風,也會愈發的敬佩。”

劉備根本就不反駁。

“信,我當然信了,從小到大,哪一次事情我不信你了?”

“也有過。”

“嗨,不信你的那幾次,我也是受多了教訓了!以後可不敢了!”

…………

“咚咚咚咚——!”

城頭之下,不多時便傳來了一陣擂鼓之聲,鼓點聲密集,負責押解黃巾軍的冀州軍將士們,還有那些被押解進城旁營盤的黃巾軍士卒,都是紛紛扭頭向着聲音響起的方向看去。

而負責總督降卒的徐榮並不爲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所吸引,他只是沉聲吼道:“快點!”

隨後,在徐榮的指揮下,冀州軍士和黃巾軍士又很快的進入了分流入不同營寨的程序之中。

劉儉站在城頭,看着下方的空場中,騎馬來回交錯的張飛和顏良,心中也不免感到熱血沸騰。

這是兩名猛將的比拼實在是精彩,每一下對打都是那般用盡全力,聲勢逼人!

而且就武藝來看,他們兩個人都是走的一種路線,都是那種剛猛無匹,以力勝會的路線。

兩匹戰馬不斷的衝向對方,然後交錯開來,兩柄兵器在半空中不斷的撞擊,發出巨大的聲響,震的站在城頭的劉儉和劉備都有些心悸。

若是換成一般人,在這種巨大的力道的撞擊之下,虎口只怕都會被震裂了。

但這兩個人彷彿真就是怪物一般,這種巨大的力道撞擊對他們而說,根本就是小意思。

此時此刻,張飛和顏良兩個人的臉上,明顯都露出了異常的興奮之情。

顏良三十歲出頭,正值壯年,體力充沛。

可如今的張飛也長成了!

他已經是二十一歲的年紀,處於身體發育最是旺盛的階段。

一身蠻力平日裡也是無處可使,總想在軍中找人比拼——但趙雲卻輕易卻不接他那茬,張郃與高覽雖然也是猛人,但跟張飛相比多少還是差了一些,不能讓張飛完全的盡興,徐榮的武藝不俗,但也分跟誰比,在別人眼中徐榮的武藝是不錯,但在張飛眼中他就是個菜比。

如今碰到了顏良這麼一個好對手,可以讓張飛盡情施展!他的心中甚感快慰!

劉備看的張口結舌,他雖然也是猛將,但如今看到了張飛和顏良的比鬥,自認還是差了許多。

“唉,益德的馬上功夫愈發精進了,咱倆怕是攆不上他了。”劉備搖頭感慨道。

劉儉笑道:“咱們的身體基礎素質和他有差距,說白了馬上功夫光靠下苦工也是有成長瓶頸的,這份差距是沒法靠努力去填平的,咱們就在別的地方找補吧。”

劉備一邊看着下方兩位熊羆之將的比拼,一邊問道:“德然,那些今日投降的數萬黃巾軍,你打算怎麼辦?讓他們在城外的營盤中,穩妥嗎?”

劉儉回答道:“放心,這只是一時的,回頭找個山谷安置他們,再派兵堵住谷口,不讓他們有反叛的機會,我看張郃與高覽今日埋伏騎兵的那個山谷,就很合適。”

“那以後呢?這些人如何處置?”

“屯田安置。”

劉備搖了搖頭道:“就這幾萬人還好,但以後隨着招攬的黃巾越多,冀州可屯之田的數量怕是會愈發不足,別忘了,咱們的冀州境內還有黑山軍士卒不斷來投呢。”

劉儉點了點頭,道:“這個我知道,兄長放心,不能光靠在冀州屯田,這一次來青州,待平亂之後,我打算與大司馬詳談……青州方面也是時候該接手了,”

“青州和冀州一旦都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下,我們就不光要在兩州進行屯田了,在保證糧食充足的前提下,我準備大興別的產業,”

“以後逐漸在河北形成一個從農業,到製造,到畜牧,到紙張,到印刷,到船業,到北境開拓,到民生產品外輸,到鐵器製造的良性產業鏈,這些都需要很多的人力……”

“兄長你放心,我所需要的人,只會越來越多,不會飽和,這個天下,需要我們改變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人少了根本不夠用。”

劉備緩緩的點了點頭:“你心中有計劃就好,我只是提醒你一下。”

劉儉笑道:“兄長提醒的很對!謝謝了!”

劉備又道:“但你說的都是以後的事,可眼下,安置這些黃巾軍……還有後續歸降的黃巾軍士兵,都需要大量的糧食,光靠冀州那邊運調,只怕有些吃力吧,耗費太多了。”

劉儉笑道:“如果這樣做,耗損當然巨大,這些成本我不可能一力承擔,青州本地的世家豪右,也需要承擔他們的責任。”

劉備苦笑道:“只怕他們不會輕易答應的……”

劉儉冷道:“由不得他們,還記得當初冀州那些人是怎麼服氣的嗎?”

“咱們老法新用,先成立個青州商貿協會,吸取青州本地的庶族寒門,讓那些望族着急一下,然後主動加入進來,”

“我跟你說,青州可以興起分利的行業,可不比冀州要少,這利益若是讓庶族寒門分多了,你說他們會不會眼紅?到時候該交的份子,一個五銖也不能讓他們落下!”

劉備豎起了大拇指道:“賢弟真是大才!”

四千字章節,今日先更七千吧

(本章完)

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737章 接班人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85章 規劃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703章 論袁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221章 賈詡第631章 虎落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章 涿縣四虎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10章 八千騎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章 同窗可用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631章 虎落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37章 接班人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
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737章 接班人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85章 規劃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703章 論袁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221章 賈詡第631章 虎落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章 涿縣四虎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10章 八千騎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章 同窗可用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631章 虎落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37章 接班人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