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

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

盧植聽從了劉儉的意見,沒有給袁紹回信,將袁紹給晾在了那裡。

不過盧植沒有回信,似乎並沒有出乎袁紹的預料之外。

他從一開始也沒有指望盧植能夠給予他回覆。

自打到了荊州以來,袁紹就在大量的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同時聯合荊州,豫州兩州的世家大族,盡最大力量的整個荊州望族勢力資源。

劉儉在河北的兵馬增長不快,不是因爲劉儉沒有能力征調更多的兵將,而是他的兵馬皆是他自己徵調的,全部都聽從他一個人的命令,屬於他的嫡系人馬,不讓任何人插手。

而袁紹則選擇了速成法。

袁紹的兵馬增長的很快,不過這些兵馬並非都是他的直屬兵馬,這些兵馬的人員大多屬於荊、豫兩州的望族高門,袁紹雖然是荊州軍最高的統帥,但是荊州本土望族的人物在軍中的權限也非常之高,他們分別統帥着各自的人馬,各自爲政。

特別是荊州的望族蔡氏,蒯氏,馬氏,黃氏,龐氏,逄氏,許氏,陰氏,鄧氏等大族,他們給予袁紹的支持很大,不論是人才,人口,錢糧,各家都衝着汝南袁氏之名,可謂趨之若鶩,而袁紹回饋給他們的,則是比之原先在地方更大的權力。

歷史上,來荊州任刺史的人,乃是山陽郡的劉表,劉表雖也是黨錮名士,但論及家族背景、威望還有其在士林中的領導力,他與汝南袁氏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故而劉表來到荊州初期,其所得到的支持是相對有限的,雖然劉表本人極有才幹,但在對地方望族以及豪右的粘合力而言,他跟袁紹完全沒法比。

故而袁紹在荊州,能夠形成一股代表着望族高門的政治力量,比歷史上的劉表更爲強勁。

當然,這種看似強大的力量背後,也存在隱患,那就是他手下的望族中人,不論是在軍在政治上,權限實在是高的嚇人。

至少在冀州的望族,所擁有的權限跟袁紹肯定是沒法比的。

……

宛城,牧署議事廳中,袁紹正在和一位高士對弈。

這個人,乃是從潁川來到袁紹帳下的人傑,潁川郭氏的郭圖。

潁川郭氏與汝南袁氏素來交好,雙方皆屬汝潁系中,三代之中彼此利益交換無數。

袁紹不是傻瓜,相反的,他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

他如今佔據荊州,爲了在短時間內使勢力騰飛,與荊州本地大族合作頗多。

但袁紹心中也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弊端就是致使荊州諸族一時間在他的手下勢力太大,不好控制,容易生變。

作爲一個合格的首領,這種事情短時間內他是可以容忍的,但時間長了的話,那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在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逐步收攏安定之後,袁紹將目光移向了他的老家,也是他汝南袁氏的基本盤所在——汝潁之地!

今番,潁川郡郭氏中的俊傑人物郭圖,就是受了袁紹的徵辟,而來到了宛城,成爲了袁紹的左膀右臂。

шшш▪ тTk дn▪ ¢o

……

袁紹緩緩地落下手中的黑子,然後笑着看向郭圖:“公則,局勢已然明朗,這盤,是你輸了。”

郭圖手握白子,看了老半天,長嘆口氣無奈道:“使君此一招甚妙,我輸了!”

袁紹哈哈大笑,將棋子投擲於棋盤之上,道:“盧植老兒不聽吾言,不參與討董之事,這是鐵了心的想與劉儉捆綁在一條船上!真是一顆不聽話的棋子!”

郭圖嘆道:“盧子幹海內名望,若是有他參與討董,則關東北地的古文經士族領袖,當可羣起而應之,如今他不參與,失了古文經士族之勢,倒是有些可惜了。”

袁紹不屑地道:“也沒什麼可惜的,此事某早有預料,那老東西在河北與劉德然相輔相成,彼此勾結……袁某寫給他的書信石沉滄海,不用說,定是那劉儉教他的!”

郭圖道:“那劉德然先是將陳留王和陛下廢后留於鄴城,又大力扶持各路諸侯王開府,後在冀州大興屯田,招庶族組建商會,樁樁件件,皆在鞏固劉氏皇權,其志不小也。”

Wωω◆ttКan◆¢ 〇

袁紹緩緩的站起身,道:“他在冀州的那些事,袁某心中知曉,不過這對袁某而言,卻是好事一件。”

郭圖急忙道:“公何出此言?”

“不論是屯田,還是河北商貿協會,劉儉所爲之事,所傷者,皆何人?”

郭圖細細一思,道:“衣冠巨室,天下望族!”

“不錯!劉德然身爲宗親,爲鞏固劉氏皇權,所作所爲皆是在蠶食望族之利,雖可一時得利,卻是將望族推向了袁某的這一邊,他在冀州將衣冠巨室之門壓的越狠,則南方的門閥對他的恐懼越深,時間一場,望族閥閱之人傑,便會聚集在袁某麾下!”

說罷,袁紹看向郭圖,笑道:“公則覺得,袁某所言是否有理?”

郭圖細細思量片刻,拱手言道:“使君所言正是!”

“盧子幹想跟着姓劉的一條道走到黑,那就讓他自去與劉儉捆綁而亡,袁某藉着這次討董之機,舉大義,集天下義士!得四方望族前來投效,待大功得成,大勢得成之際,袁某便是天下英傑之共主,諒他區區一個劉儉,袁某還治不了他?”

郭圖一臉諂媚的稱讚道:“使君高瞻遠矚,腹有良謀,能想旁人所不能想,圖甚敬之!”

袁紹哈哈大笑,顯得志得意滿。

“聽聞董卓老賊,任用了韓馥,孔伷,張邈,王芬等名士,並皆派往地方爲太守刺史,妄圖收攏諸士之心,一個涼州蠻子,也想結好關東諸士,簡直癡心妄想!”

“殊不知,他下派往地方的這些高門名士,皆對他甚是嫉恨!將他們派往地方主政,這對袁某而言,無異爲如虎添翼也!回頭,袁某就用他任用的人,去狠狠的收拾董卓老兒!袁某要讓他知曉什麼叫四面楚歌!”

說罷,便聽袁紹哈哈大笑。

郭圖的馬屁聲不斷:“使君英明,諒區區涼州虎狼,又如何能是使君之敵手?”

袁紹突然想起一事:“公則,我如今要全面籌謀討伐董卓之大計,汝潁那邊的諸家才俊,還需煩勞你去替我說上一說!”

郭圖明白袁紹這是什麼意思。

荊州本土的望族,似蔡,蒯,黃,鄧等家族,皆被袁紹重用,如今在荊州可謂是權勢熏天,各家勢力也遍佈於荊州軍中。

所以,袁紹繼續在袁家的基本盤中,吸引一批汝潁系的家族來起麾下,幫助他制衡荊州本地的諸族。

如今,大漢朝第一人口大郡南陽郡,如今已經在袁紹的掌控之中。

袁紹的下一步,定然是打算謀取汝南郡!

這是大漢朝人口第二多的郡,人口逾二百萬以上。

南陽郡和汝南郡,這兩個郡的望族最多,願意支持袁家的士族也最多,同時人口也是大漢朝最多的,加起來足足有四百五十餘萬。

青州,兗州,揚州這些地方,一州的人口也就在四百萬多一點,青州甚至連四百萬口都不到,南陽和汝南兩個郡的人口,已經超越了大漢朝一州之地。

另外,郭圖還知道,袁紹的鐵桿兄弟們鮑信,曹操等人已經出走雒陽,前往中原,各自糾集人馬,準備發展勢力,響應袁紹。

有這些小弟們做馬前卒,袁紹在北面的戰略空間必然大增,如此他在整體實力上,就有了與董卓叫板的本錢。

別看他袁本初的兵馬質量不及西涼軍,但論及他們袁紹如今在南方的佈局,袁紹完全可以站在高處,對着天下人指着鼻子告訴他們一聲:

“從今天開始,大漢朝南方的半壁江山,姓袁了!”

每每想到這,郭圖的心中就不由一陣激動。

他覺得他碰到了天下,最值得侍奉的英主!

……

……

“袁紹想借着討董的事聚攏天下人心,那是不可能的,這是劉家的天下,不姓袁。”

南宮縣的廳堂之中,劉儉義正嚴詞的對着盧植說道。

但盧植對劉儉的自信並不支持,他活了幾十年,袁家的勢力,他心中非常清楚。

“德然,實話實說,董卓如今雖然是擁立天子,但諸州望族豪右,衣冠巨士皆視董卓如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生啖其肉,袁紹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也算是應了天下望族之心,說他不聚攏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不擔心別的,就擔心……”

劉儉道:“老師擔心什麼?”

“爲師就是擔心,就算是在冀州的諸族之中,也有一些人是心向袁氏的。”

盧植這話說的沒錯,在利益方面,袁紹代表的是天下望族,萬千豪門。

袁家之所以在這個時代牛逼,就是因爲他們是望族領袖,而袁家目前的利益與大漢朝萬千的地方望族利益是相合的。

而眼下,代表皇族利益的劉儉,雖然在名義上是正統,但以實際利益而言,他的勢力與天下望族的利益正相反。

地方望族與皇權之間的利益衝突,從光武皇帝劉秀建國起就已經存在了,這不是一句什麼“漢室正統”就能遮掩的,也不是一句“我是皇權,你們就得聽我的”這一句話,既能糊弄過去的。

每一個人活着,歸根結底都是在爲自己攝取資源而已,這是人的本性。

偏偏劉儉,還不想走歷史上曹魏立國的那條道路,以犧牲主權的方式,向望族士族們妥協。

所以,隨着時間的愈長,各地望族傾向袁紹的必然是愈多,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要從內部對袁氏進行破壞,至少先把他從天下楷模的道德制高點上拉下來!”

盧植聞言頓時愣住了,他沒有想到劉儉會說出這樣的話。

緊接着,盧植不由笑了,笑的很開心,很開懷的樣子。

“老師笑什麼?”

“老夫笑伱啊,把事情想的太天真,這個天下楷模的名聲,可不同於其他的稱謂,不是幾個士人互相標榜一下,就能夠標榜出來的,”

“天下楷模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能有這個稱謂,非得是家族下了狠功,常年標榜各方聯繫,廢了諸多的氣力,諸多的錢財和資源,才能捧出這麼一號人物來!”

“袁家當年爲了讓袁紹得以率領黨人,幾乎動用了全族的資源,哪是你小子說給他拉下來,就給他拉下來的,如今袁本初這天下楷模的聲名如今已經在士人心中根深蒂固,你當如何做?”

劉儉跟盧植賣了個關子:“時機到了,學生自有辦法,老師大可放心。”

(本章完)

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21章 佈局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21章 賈詡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364章 冠軍侯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8章 劉儉上雒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8章 大青駹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6章 郡署徵辟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98章 夢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702章 大事件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761章 蜀亂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9章 和談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55章 陽平亂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發燒了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6章 袁基竊鹿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13章 牛棚思過
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21章 佈局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21章 賈詡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364章 冠軍侯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8章 劉儉上雒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8章 大青駹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6章 郡署徵辟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98章 夢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702章 大事件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761章 蜀亂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309章 和談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55章 陽平亂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發燒了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6章 袁基竊鹿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13章 牛棚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