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

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

魯陽是南陽郡的重鎮,這一點高幹非常的清楚。

所以,他認爲,南陽郡和汝南郡的各大家族,會不斷的派遣兵將前來支援魯陽。

但是,能不能等到各地的援兵到來,這對高幹來說是一大難點。

故而,高幹想出了讓甘寧詐降的這個方法。

他不是想讓甘寧真的詐降,而是通過詐降的方法,拖延劉儉的進兵。

甘寧雖然年輕,但從年輕時開始就是蜀中有名的豪俠,藝高人膽大!

他一開始雖然有些驚詫,但是很快就回過神來了。

他衝着高幹道:“將軍打算讓我如何做?親自去一趟劉儉軍中?”

高幹道:“那倒是不必。”

說罷,高幹衝着甘寧勾了勾手指,讓他過來,隨即輕輕說明。

……

離開了正廳,甘寧趕回自己的住所,就開始寫書信了。

他命人取來紙筆,而後就寫起一封信箋。

這封信箋的內容大致是:

“寧久仰丞相天威,知丞相平定四方,名震天下,今寧無意與丞相交戰,祈求歸順。”

“然家中老小,目下皆在宛城,若寧歸順,則必禍及家族。”

“今日丞相大軍已至南陽,諸族南遷,寧亦以書信於家人,使其南遷,待家族離開宛城,安居於鄉野之間,便即爲內應,開城獻降!”

“還望丞相予寧十日之期,十日一至,必開城門,以迎丞相也!”

“萬勿見疑!萬勿見疑!”

在寫完這封信後,甘寧馬上招來一位親信。

他將這封信及自己在袁紹麾下受封的印綬交到他手中,隨後他對這位親信耳語囑咐一番,便讓這位親信坐在吊籃上緩緩落到城下。

甘寧站在城牆上看着他的親信落地後,朝着朝廷軍的大營快速而去,心中不由五味陳雜。

卻也不知彼能中計否。

甘寧的親信攜帶着其投降書信,快速的朝着劉儉的大營而去。

這位親信還未靠近朝廷的大營多遠,就被校事所發現。

隨之而來的,是他很快被捕獲。

但是儘管被捕獲,然這名甘寧的親信卻並無驚慌之色。

他主動言明是校尉甘寧的使者,請求見當今丞相劉儉一面。

有重要情報向劉儉稟明。

校事們見眼前這人能夠從魯陽出來,又如此面不改色,自然不會對其加害。

但是出於謹慎的心理,校事們還是仔細地搜查這位使者的全身上下。

在搜查過後,卻發現他身上除了一封信箋及印信之外並無他物。

在覺得安全之後,校事們便火速將此事稟明賈詡。

而賈詡則是親自去見劉儉。

不久之後,劉儉下令,着人帶此人來見他。

得到了劉儉的命令後,這些校事方纔押解着那使者朝着劉儉所在的大帳走去。

經過一段路程的行進後,他們已經來到了大帳之外。

隨後,便見一名校事入內稟報劉儉。

劉儉此刻正在輿圖之前,與一衆戰將們研究今後的戰事,聽到這之後,隨即下令帶人進來。

同時他讓帥帳中的人都暫停議事,而是分佈與兩旁。

諸將突然聽到城中校尉甘寧的使者前來,這不免讓一衆將領心生好奇。

劉儉的命令傳達出去後,不多時,便見那位使者便被帶進了大帳中。

那使者出身川蜀,昔日亦是隨同甘寧爲遊俠,膽氣過人。

在進入大帳中後,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劉儉。

見劉儉正看着他,饒是這樣一個遊俠人物,其心中也不免緊張起來。

面對這樣一個威名赫赫的人物,使者的內心感到不安。

“拜見丞相。”

劉儉用有趣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使者,他笑着問這使者道:

“甘寧可是派你來請降的?”

當劉儉的這句話出來後,帳內的呂威璜,馬延,張凱等諸將紛紛大笑起來。

衆人的笑聲飄蕩在整座軍帳內,讓使者的臉上有些惱火。

這陣陣笑聲體現的是如今朝廷的兵馬士氣高漲的事實。

在一衆戰將的笑聲之下,那使者心中的畏懼之心越來越盛。

這朝廷軍大營之中的士氣與景象,與魯陽城之中,真的是完全不同啊。

但他還是平復了心情,從懷中取出甘寧的印信及信箋向劉儉雙手奉上。

劉儉看到使者取出兩物,亦愣了一下。

印乃是一位官員的身份象徵,甘寧將自身印讓使者奉送給他,這內中的含義的確值得深思。

隨後劉儉看向一旁的夏侯蘭。

夏侯蘭會意,隨即上前取過使者手中的信箋及印。

在衆人的注視下,將東西放置在劉儉身前的桌案上。

劉儉打開書信細細讀着。

信中的內容並不多,劉儉很快就已經看完。

他的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只是在思索之後,他的臉上浮現些許瞭然的笑意。

這是高幹和甘寧設謀待援。

他先讓使者退出大帳,而後他命夏侯蘭將信箋傳遞給在場諸將觀看。

不久後帳中的諸將都看完了信箋中的內容。

在諸將看完信中內容後,諸將的臉上浮現各種不一樣的神色。

有的人臉上浮現相信之色,有的人臉上浮現懷疑之色,還有的人臉上浮現出思索之色。

帳內諸將有這種反應,是因爲甘寧的信箋內容確有可信之處。

畢竟袁紹損兵折將,面對朝廷的大軍難有招架之力,北伐已然不可能。

而劉儉乘勢進兵,陳兵魯陽,大有鯨吞南陽之勢。

但凡是有些遠見之人,就知道此番南陽郡凶多吉少。

所以甘寧歸順很有可能是真。

特別是他還以印信相抵,足見其誠。

畢竟,這東西可不是隨便可以給人的。

但是也有人抱有懷疑態度。

比如說張遼。

“文遠怎麼看?”

張遼略微沉吟了一下,方纔回道:“彼欲待援爾?”

“哈哈哈哈!”劉儉聽了這話,不由哈哈大笑。

“文遠還是個明白人啊。”

衆人聽到這,頓時恍然大悟。

“這些南賊着實可惡,居然想用這種方法,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劉儉笑道:“問題是,高幹卻不曾料到,我本來就未曾打算攻城,我在這裡,等的就是他們的援軍!”

“如此,正好順水推舟,賣甘寧一個面子。”

“讓那使者進來。”

隨後,那使者走了進來。

“回去告訴你家甘興霸,劉某接受他的投降,也願意成全他顧念家人之情,你帶我的書信回去,讓他速做安排,莫要失信。”

使者聞言大喜過望,連連點頭稱是。

隨後,劉儉親自執筆給甘寧回信。

很快劉儉手中的書信就已經寫好。

劉儉將手中的信箋交到使者的手中,讓他帶着這封信箋返回魯陽覆命。

儘管劉儉知道甘寧的那封信是他的詭計,但是劉儉自認爲乃是君子,禮尚往來,回信還是應該的。

使者看着劉儉臉露溫和將回信交到他手中,他的心中安定不少。

剛纔出帳的諸將對他怒目而視,他還以爲計謀敗露了呢。

現在看劉儉的態度,看來一切進行的很是順利。

使者在接過劉儉的信箋後,馬上就慌不擇路的離開了他這個龍潭虎穴的大帳。

……

使者很快就回到城牆上,將劉儉所寫的信箋交到甘寧手中。

甘寧則是火速去找高幹。

高幹見劉儉有回信,臉上不由浮現出了喜色。

他迫不及待的打開劉儉的回信看了起來。

果然,劉儉的信中是對甘寧的極近拉攏,同時表示讓他作速行事,不要相負,

高幹在看完劉儉的信後,他臉上當即露出了歡喜之色。

“不想,劉德然也中吾之計也!”

“彼若如此,魯陽無憂矣!”

甘寧則是笑道:“劉儉暫時被將軍拖延住了,將軍還需暗中派人突圍,將此間諸事稟告袁公!”

高幹言道:“正是如此!”

……

隨後,高幹就派人前往南陽郡的宛城,向袁紹請調兵馬前來援助。

此時的袁紹也是剛剛進入宛城,尚還未曾歇息幾日,就得到了劉儉分兵進入南陽,而他本人則是進駐到了魯陽的事情。

隨後,高幹的求援書信到了。

袁紹知曉,劉儉這是乘他病要他命,他先前之戰,讓自己損兵折將不算,這回是又打算大舉進攻南陽了。

在意識到這點後,袁紹現在除非真的投降歸順朝廷,否則剩下的就只有加緊備戰一途。

於是乎,袁紹不及休息,隨即在牧署之中召開會議。

在牧守中,袁紹命人召集來城中的官吏、將校以及望族豪右代表。

在袁紹的召集下,因爲他的威名,南陽郡中如今能來的官吏、將校、以及豪強大戶,都很快到達牧署的大堂之中。

看着衆人到來之後,袁紹便站在擁擠的縣府大堂中的高處,對着下方的衆人言道:

“吾於荊楚之地,素無恩德,今劉賊率賊軍大衆至,百姓驚恐,軍士惶恐,諸族驚懼!”

“此乃我等危急存亡之時!”

“劉儉之所作所爲,諸公盡知!”

“其人在河北,破士門之家,何其多也?”

“吾乃國家之牧,四世三公,本在爲天子守土安疆,義在必死。”

“而今賊軍大至,劉德然只爲取吾首級也!諸卿爲富貴計,可取袁某之頭顱獻劉賊耳!”

當袁紹的這番話說出後,那些跟隨袁紹日久的將校與官吏皆臉有悲色,有的甚至痛哭起來。

而那些南陽郡中的望族和豪右魁首,也各自心驚膽裂。

劉儉當年在河北,後來在雒陽,長安,皆是強行推新政,雖有利於普通民衆,但是對於他們這些高門之人來說,卻無異於一場災難。

當下,便聽衆人齊齊說道:

“我等願與公同生共死,絕無反覆之心也!”

“願與使君共存亡!”

看着大堂中的衆人都表示願意與他同生共死,袁紹的心中開始安定下來。

守城即守人心,只要南陽郡的諸望能夠與他同心同德,那麼面對勢大的朝廷軍馬,他袁本初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畢竟,袁家四世三公之門,在士林中的根基還是異常雄厚的。

在知道人心可用後,袁紹再次看向大堂中的衆人言道:“諸公若願與吾生死同路,那吾今日便安排諸公與我同與劉賊相抗!”

“前番北伐,損兵折將,如今要從南方調遣兵馬,一時間難以抽調許多,然郡中糧草、軍械俱不缺,只要有人,那諸公就可與我共堅守!”

在袁紹這麼說之後,大堂中的衆人紛紛對着袁紹下拜,表示服從願意袁紹的命令。

見已經初步統一城內諸族的意見,袁紹當即開始有條不紊的發佈起命令。

“目前南陽郡的兵馬尚可籌集三萬餘衆,汝南郡亦可籌集兩萬餘,潁川可調遣一萬人至!”

“然諸公若是各家皆願意獻出兩千的徒戶助戰,那麼想來又可籌集數萬衆,如此南陽郡可守也!”

袁紹這番話說完,諸將諸官吏倒是沒什麼意見。

關鍵問題,還是在那些望族和豪強身上!

一下子讓他們每家每戶出兩千的徒戶助陣,說實話,還是挺讓他們心疼的。

畢竟,袁紹向他們索要的徒戶,可不是那些簡簡單單的壯丁,而是他們爲了自己家族的安全,而精心操練的“私兵”!

這些私兵,可都是他們花了大價錢,大本錢來養的,一個私兵的價值對於他們來說,頂的上十個普通的徒戶。

眼看着這些人有些猶豫,袁紹也不着急催促。

他知道,望族豪強這種生物,本質上最是自私自利,而且還都是亂世牆頭草。

不過好在他們的根本利益與自己一致,對於劉儉的新政比較反感,如此才能將他們綁縛在一輛戰車上。

袁紹知道,最終他們每個人還是會出這兩千私兵的。

而現在,對於袁紹本人的關鍵問題不是這兩千私兵,而是這兩千私兵一旦出了,就等於斷了這些豪族的退路。

至少等同於強迫他們站隊了。

這些豪族大戶的勢力又在南陽郡根深蒂固,若不得到他們的支持,袁紹後續就無法成功動員起南陽郡的百萬黎庶。

最重要的是,若是不得到這些豪族大戶的全力支持,那麼大戰一開,難保這些牆頭草不會在城內引發動亂。

那樣的話,無疑是將他袁家陷入絕境之中。

所以袁紹才特地召集城中的豪族大戶,或許他不能得到城內豪族大戶的真心支持,但只要他們能表面服從亦可以。

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只見場中大多數望族領袖都在那裡皺眉頭。

私兵可是他們的心肝寶貝,亦是守護他們財產的重要武器,說句實話,比他們的女人還重要。

現在袁紹卻要打他們的主意,這肯定讓這些豪族大戶感到不滿。

但是沒有人想做出頭鳥,加上與袁家多年來的利益糾葛,讓這些人不得不遵從。

所以哪怕心中有着不滿,廳中的望族大戶亦只能老實接受袁紹的安排。

他們願意每家出這兩千徒戶。

在城中的豪族大戶表示接受安排之後,袁紹讓他們趕緊回家中徵召私兵,聽候調用。

在袁紹的命令之下,大堂中的豪族大戶都紛紛離去。

等大堂中的大戶都離開後,逄紀走上前來對袁紹道:

“主公,有些人,不可盡信也。”

對於這點,袁紹心知肚明。

但現在形勢危急,袁紹亦不得不爲之。

況且袁紹相信,他們終歸是有着共同的利益。

“元圖,火速傳令,待兵馬徵調好了之後,讓他們陸續前往魯陽,援助高幹!務必擊退劉儉……當然,若是能夠殺了劉儉,或是生擒他,那就最好不過了。”

(本章完)

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30章 最後一關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3章 案 情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章 兄友弟恭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今天陪老婆複查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請個假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701章 阻擊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今天母親出院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0章 最後一關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0章 議降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今天晚上更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72章 朕之族弟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807章 強漢第335章 神臂營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34章 豪俠關羽
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30章 最後一關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3章 案 情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章 兄友弟恭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今天陪老婆複查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請個假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701章 阻擊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今天母親出院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0章 最後一關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0章 議降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808章 終章 今朝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今天晚上更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72章 朕之族弟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807章 強漢第335章 神臂營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34章 豪俠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