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共成大事!

第36章 共成大事!

自從段熲死後,董卓在朝堂上就失去了一個最大的依靠,不只是他,幾乎幷州各郡所有擔任高階將官的涼州人,在一時間彷彿都失去了依靠。

在這個社會中,上面沒有根的士族都活的異常艱難,更別提涼州武人了。

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袁隗似乎也沒有要迅速提拔董卓的意思,袁司徒在心底似乎對這位‘五姓家奴’頗爲防備,想要仔細的考察之後再說。

董卓可沒有時間讓袁隗對他進行人品調研,而且他的人品也經不起調研。

他快五十歲了,誰知道他還有幾個春秋?哪能跟那些二三十的小夥子比,他熬不起的。

所以董卓纔會這般焦急,焦急到連夢到金燕築窩都要和自己的仕途硬性的聯繫到一起,焦急到劉儉從東面來送一個信,他也會將他跟金燕聯繫到一起。

董使君着實是想升官想魔怔了。

而如今,他看到呂虔寫給他相約共同上奏出塞的信,心思更加的活了。

老子不指着袁家老匹夫,就註定當不了兩千石?

呸!你們姓袁的瞧不起老夫,老夫還不瞧不起你們呢!

段熲死了,涼州武人羣龍無首,難道老夫就沒機會取代段熲的地位?

這世上,什麼事都在於看你想不想爭上一爭!

“呵呵,呂府君給老夫的信上說,探查出檀石槐近況的人是伱?”董卓笑眯眯地看向劉儉。

劉儉慨然應道:“正是。”

“好,你且給老夫說說箇中詳情。”

劉儉毫不耽誤,遂將箇中事宜向董卓做了個大致的彙報。

當然,劉儉也不白給,這當中還是多少添加了一些吹牛逼的成分內容,饒是董卓也一時難以分辨真假。

說完之後,劉儉開始暗中觀察董卓的表情。

他不看別的地方,單看董卓的眼睛。

此刻的董卓面無表情,聽了這消息之後,他表現的不是特別感興趣。

只是不知爲何,他一直在擺弄着手中的那份簡牘,猶如貓玩毛球一樣明明是個無聊的東西,但就是沒夠,也不知那份簡牘哪裡會讓他有那麼大的興趣。

可劉儉依稀能夠看清董卓眸子中那份隱藏的興奮。

人的表情或許可以撒謊,但眼睛絕不會。

人可以刻意掩飾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但很難有人有辦法可以改變眼神狀態。

如此,劉儉心中大概有譜了。

他能夠斷定,董卓是意動的,只是他還有些許的顧忌。

不着急,慢慢引導。

“此事事關重大,非得老夫仔細思量,你且回去通稟呂公,讓他等老夫的消息就是。”

最終,董卓開口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呵呵,試探我?小意思!

劉儉很是鎮定地笑了笑:“方伯自便,那且容末吏告辭。”

說罷,他朝着董卓施了一禮,轉身欲走。

劉儉一邊走,一邊小聲的在心裡數着數。

“三個數,誰叫誰孫子……一、二、三!”

“且慢走!”

董卓的聲音從劉儉身後傳來。

劉儉站住腳步,輕輕地一挑眉,嘴角含笑。

“方伯還何事吩咐?”

董卓將那份簡牘扔在桌案上,起身上下打量着劉儉,奇道:“你適才還說,你家府君讓你來此,乃關重大,如今老夫沒有給你準確的答覆,汝便這般回去,就不怕你家府君怪罪於你?”

劉儉頗爲淡定:“怪罪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亦無法,況且家師曾說,董公雖是當世豪傑,卻受制於雒陽權貴門下,很多事情身不由己,這也不是我一個小小的兵曹左使能夠改變的,只能認命。”

“家師?”

董卓疑惑地看着他:“你師承何人?”

“恩師子幹公,現任尚書之職。”

“啊?”

一句話說出來,董卓頓時變了臉色。

但緊接着,他的腦海中一下子冒出了一個讓他興奮的想法。

盧植的徒弟,作爲信使來某這裡,難道那隻金燕指的……真的就是他?

世界上不會有這般巧的事,一定是他!

也就是在旦夕之間,董卓的表情一下子就變了。

“哎呀呀!原來是尚書門徒,緱氏山學子!怎麼不早說!你怎麼不早說呢?快坐!坐!”

劉儉也不客套,當即謝過方伯,並在董卓的側面坐下。

董卓搓着手,兩眼放光的盯着眼前的劉儉,異常興奮。

若說適才他還對的劉儉是不是‘金燕’的身份有些猶豫,現在他九成九的信了。

不爲別的,就憑他是海內人望的盧植之徒!

名士,在這個時代很有號召力的,即使是兇頑如董卓,亦不得不高瞻幾分。

“賢侄兒,老夫適才所言,相戲爾,你莫往心裡去,畢竟老夫一州刺史,需要顧忌的事情頗多,這出塞討伐鮮卑的大事,說實話,老夫也是想應下來的,只是……”

劉儉心中暗道董卓這人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麼一會就特麼‘賢侄’了?

他接過董卓的話茬:“只是方伯心有顧忌,恐得罪了朝中重要人物,從此官路閉塞,再也尋不到升往那兩千石的機會,是嗎?”

對於董卓這樣的人,沒有必要拐彎抹角,直言陳述厲害就行!

西涼人不願意玩那套虛的,就是喜歡直來直往,字字珠璣。

沒有人比董卓更希望前進一步了!

董卓身旁,董旻怒吼一聲:“無知小兒,休得狂言!”

“哎!莫吵!”

董卓衝着董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多言。

“哈哈,賢侄年紀輕輕,如何竟知我心?”

劉儉心道:你特麼在歷史上做過什麼事,你自己心裡不清楚,我門清!

你這樣的兇狠人物,心中在想什麼根本就不難猜!不就是你自己那點事,還能有什麼?

“回稟方伯,末吏年紀輕輕,如何能知方伯心思,這些話,都是家師前番與我往來書信中隨意提及的。”

董卓聞言頓時大驚。

“賢侄此言當真?”

“若末吏所言不實,那敢問方伯,此等涉及朝堂高階之事,除了恩師,又有何人能夠分析的出來呢?難道方伯覺得我能?”

董卓在心中開始琢磨。

不錯,若不是盧植教他的,這小子年紀輕輕到哪裡去打聽關於某家之事?定然是他師徒平日串聯所言!

如此說來,那盧老兒倒是還挺關注董某人的呀!哈哈哈哈!

董卓這許多年來,心中一直有一個夙願,就是能夠被關東士族羣體所認可融入,雖然這個願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的心中卻一直深深地埋藏着這個念頭。

“嗯,盧尚書既能分析出老夫眼下的處境,那對於老夫所面臨的僵局,也一定是有破解之法的?”

劉儉做了一禮,道:“恩師學究天人,深通古今要務,自有獨到見解,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董卓恩師並無交集,驟然深談,恐方伯心有疑慮。”

董卓哈哈大笑,拍着桌案豪爽道:“賢侄,老夫並不是故步自封之輩,說實話,老夫對盧尚書也是傾仰久矣,只恨無緣拜會!盧尚書對老夫若有什麼想法,你但說無妨!老夫絕不相忌!”

“好,那我就略略談之?”

“賢侄試言之!”

劉儉清了清喉嚨,正色道:“方伯,其實您也能夠想明白,我家呂府君與諸郡郡守請命出塞,並非是爲了私利,乃是一心爲了國家,而太尉文饒公,恩師盧公等朝中清流士人皆一心爲國,此番也必然上奏請戰,如今朝中失了段公,陛下爲防止世族坐大,亦會堅定出戰!陛下若有異動,試問那些宦官,又如何能夠反對?所依我看,不論方伯同意與否,此事都是必成的!”

董卓摸着鬍鬚不語。

“只是如今就朝堂利弊而言,唯有世族公卿不願有大變動,因爲此時時局對他們有利,敢問方伯,若您此時一心站在袁司徒那邊,朝中清流士人又將如何看待於您?當初蔡伯喈被流放五原郡,暗害其人者多矣,若非董公保護,只怕蔡中郎早已命喪九泉,其實這件事已是令朝中清流,對方伯的看法略有改觀,如今若隨袁氏一意孤行,若辦不成事,怕是陛下不會記恨袁氏,反倒會恨上你的……畢竟恨你,比恨袁氏要好的多。”

“哈哈哈哈~~!”董卓爽朗大笑:“說的通透!繼續!”

“而且,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方伯在這刺史的位置上待了六年,想必應該多少有些明悟吧?今日不走這一步,方伯註定是籠中之雀,永爲他人所困囚,但若走了這一步,一旦事成,方伯便是翱翔於天的蒼鷹,試問對袁氏而言,喂雀和喂鷹的東西,是一樣的麼?”

董卓聞言,頓時愣住了。

半晌過後,方聽他喃喃道:“金燕,你果然是老夫的金燕。”

“什麼?”劉儉皺起了眉。

“賢侄,你家房檐上可有燕子窩嗎?衝何方所建?”

“啊?”

面對董卓如此怪異的詢問,劉儉一時間有些沒反應過來。 щщщ.TTkan.CO

半晌,方聽他尷尬地回道:“回方伯,這個,我確實沒有注意過。”

“唉!”董卓惋惜地嘆口氣,隨後繼續道:

“好!劉德然,老夫記住你了!好!果然是英雄出於少年!盧尚書的門生,確實不俗,你回去告訴你家呂太守,若要上諫出塞,幷州諸郡,決無異議!老夫屆時與他共同上奏雒陽便是!大家準備刀兵,直與外胡決戰!”

劉儉聞言,心中長舒口氣。

董卓這個人的名聲不好,做事也狠毒,但憑心而論,他確實是個明白人,也是個敢幹事的主,做事還是比較雷厲風行的。

“如此,多謝方伯了,末吏告辭。”

“恕不遠送,快回涿郡交差吧!”

……

少時,待劉儉走後,董旻急忙詢問董卓:“兄長,如何這般輕易的就應了他?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董卓長嘆口氣,感慨道:“這孩子,說到老夫心坎裡去了……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老夫此時此刻,縱是站隊到袁家那邊,他們反倒是愈發瞧不起老夫,覺得完全將老夫拿捏住了,但老夫若與幽州一衆人共同上諫,促使天子興兵出塞,你說袁家人對老夫會是何等的反應?”

董旻張嘴就道:“袁隗豈不是得恨死兄長了?”

“不!”

董卓擺了擺手,道:“袁隗老兒,也非尋常之人,此次出塞征伐若果能成事,他恨的人,絕非老夫,而是他自己!”

“他會覺得昔日自己看走了眼,因此纔在關鍵時刻,才反讓天子與一衆清流,用老夫成了事!耽誤了他的大事!”

董旻恍然地拍了拍額頭:“我明白了,兄長的意思是,若如此,今後,那袁隗老賊不但不會刻意限制羞辱兄長,反倒是會厚恩於兄長,以顯其厚,將兄長再次拉回其陣營?”

“哈哈哈哈,三弟,你終於通透了!”

……

……

大概兩個多時辰後,劉儉走出了刺史府,與等在外面的劉,關,張,簡雍等人見面。

“賢弟,怎麼樣?”

劉備在外面等的很急,見了劉儉後心才彷彿放下。

“八九不離十了,跟我想的一樣,段熲死了,涼州系武人羣龍無首,董卓身爲涼州系武人的重要人物,又在這幷州刺史的位置上幹了兩任,早就是心癢難耐,京城中的世族高門,困不住他!”

劉備聽了這話才長舒口氣,隨後他又忙問:“不過你在其府待了整整兩個時辰,那董卓都與談了什麼?”

劉儉大致解釋了一下:“董卓一開始無外乎只是詢問我是如何推斷出檀石槐病重之事的,後來又問了關於我的出身,職位,師從何人……不過,當他聽說我師從盧君之時,當即又變了臉色,又是賜座又是請食果品,倒也頗有禮賢下士之姿。”

張飛聞言忙道:“莫不是董卓也瞧上了兄長的人傑之姿,有徵闢兄長之意?可是兄長如今已是呂府君的故吏了。”

劉儉搖了搖頭:“放心,我連呂府君的故吏都不算上,又哪裡能和董卓扯上關係?再說他是涼州武人,我豈能入其門下,我這輩子,只有盧師的門生這一個頭銜。”

說到這,劉儉又回憶道:“不過仔細想想,他適才確實隱隱有些招攬之意,且不知爲何,還問咱家房檐上有沒有燕子窩。”

劉備不解道:“董卓問咱家房檐作甚?他家沒房檐不成?”

簡雍在一旁笑道:“不知道,可能涼州人都是住帳篷的,來中原不曾見過房檐。”

劉儉聞言笑了。

“誰知道,不管他,反正此番任務完成,如無意外,出塞之事必成!這回可是咱們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只有在這次戰事中打出威風,咱們今後的路才更有寬度!”

張飛咧嘴笑道:“不就是殺人麼,跟了兄長之後也不是沒殺過!不足掛齒。”

劉儉卻轉頭看向關羽:“不過在回涿縣準備之前,咱們還要幫長生了卻心願。”

關羽拱手道:“劉兄,你們既都有大好的前程,犯不上跟關某一同趟這渾水,若是耽誤了諸位,關某餘生都會心中難安!”

話音落時,卻見劉儉,劉備,張飛,簡雍四人已是不約而同的一起去牽馬了。

劉儉轉頭對關羽正色道:“長生,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爲利回,不爲義疚!我們四人與你義氣相投,你又何必扭捏多慮呢?”

“行則思義……”

關羽喃喃地念了一句,隨即拱手道:“好!既如此,羽便不再做婦人態了!從今往後,羽願與劉兄、還有諸位定下生死之誓,待鄉中事了,關羽這條命,就是劉兄的!劉兄要拿,隨時拿去用便是!”

劉儉暢快地笑了起來:“我不要長生的命,我只要長生你好好的活着,與我們兄弟一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本章完)

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今天幫老媽搬家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297章 坦誠相待母親突然腦梗了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9章 二代出位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19章 審鮮卑請假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309章 和談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170章 劉十億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662章 降董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3章 坦誠待君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73章 坦誠待君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19章 審鮮卑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631章 虎落
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今天幫老媽搬家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297章 坦誠相待母親突然腦梗了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89章 二代出位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19章 審鮮卑請假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309章 和談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170章 劉十億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662章 降董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3章 坦誠待君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73章 坦誠待君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19章 審鮮卑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631章 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