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粉墨登場

看到這一幕,太子當先走出人羣,右手緊緊的握住劍柄,對對面領頭的太監道:“真是沒想到,大明居然會有你這樣的奴才,曾經劉瑾也沒有你們這樣的風光,居然敢攔住本宮的去路。李進忠,你從小陪伴着朕,朕很念舊,只要你現在回頭,我可以既往不咎。”

看着走出來的太子,李進忠的臉色很難看,神色不斷的變幻,他曾經是一個市井無賴,知道朝秦暮楚的後果。可是這個時候,他不能不爲自己想想。

略微沉思了一下,李進忠就想明白了,自己爲什麼要和太子做對呢?只要太子過去了,那就是皇上了,自己從小陪在太子的身邊,肯定會平步青雲。就算自己得罪了太子,自己不過是一條狗,太子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的。

打定了注意,李進忠向旁邊退了一步,緩緩的跪了下去,大聲的道:“奴才乃是殿下的奴才,自然不會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奴才乃是受人矇蔽,希望陛下看在奴才這麼多年盡心伺候的份上,給奴才留一具全屍吧!”

衆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覷,這位殿下真是手段非凡,心中不但沒有輕視之心,反而暗生敬佩。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上位者才具備的資質,看來大明有了希望了。

太子緩緩的走到李進忠的身邊,對着他的肩膀狠狠的踹了一腳,大聲的道:“狗奴才,你早就沒有全屍了,還全屍,別在這裡裝死,跟本宮去文華殿。”

聽到天啓皇帝的這話,李進忠頓時鬆了一口氣,看來太子不但不會追究自己的過失,而且會重用自己。心中暗自慶幸,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緩步的跟在太子的身後。

這一幕讓後面的大臣相視一笑,沉穩,果決,不拖泥帶水,言而有信,大肚能容。這些是對這位殿下的新認識,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才具備的素質,他們沒想到這個原本喜歡做木工活的皇帝居然也有這樣的一面。

回頭看了一眼神色激動的大臣,似乎覺得應該在加一把火,太子緩緩的停住腳步,大聲的道:“衆位愛卿,稍等一下,本宮有話說。”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才接着道:“本宮就要繼位登基了,從那時開始朕就是君,各位就是臣了,在此之前,真有些話要說。”

“我大明江山來時不易,此時可以說天下動盪,並不太平,本宮要建立一個盛世大明,還需要衆位的輔助。另外,本宮要在這裡謝謝衆位愛卿,如果沒有你們這些正直的愛卿,大明的江上恐怕就不保了,大明的社稷就不在了。”說着太子面帶誠摯之色的對在場的大臣們鞠了一躬。

所有的大臣都沒想到天啓帝要說的是這個,都慌忙跪倒,大聲道:“臣惶恐。”

“楚莊王曾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言論,本宮也會在衆位愛卿的輔助之下,一飛沖天。衆位愛卿今日的功勞,本宮不會忘記,衆位愛卿和朕一起去文華殿。”再一次揮了揮手,太子當先向前走去。

走在去文華殿的路上,太子的心裡在回想着接下來的事情,按照歷史記載,這些大臣會讓自己在九月初六,也就是六天後登基。這是楊漣犯下的一個非常大的錯誤,天啓帝回到乾清宮之後,就再一次被扣下了,這六天發生了很多事情,天啓帝差一點就不保了。

可是總不能說今天就舉行登基大典,那樣會讓天下人嘲笑自己是迫不及待的登上皇位,更會讓這些大臣心有嫌隙。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可是自己也不願意等到六天後了,因爲這中間有太多的變數了。

緩緩的放慢了腳步,以前太子是準備自己出來反對的,可是現在看類非常的不妥,這些大臣很多都是老頑固,不能給他們把柄。忽然太子的腦海裡閃過了一個人,一個歷史上的名人,東林黨的一位名人。

皇城的正門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毗鄰五軍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隔街相望,有一個衙門。這個衙門曾經讓無數的人心生畏懼,甚至畏之如虎豹。

這個衙門的名字叫做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簡稱就做錦衣衛,是大明朝特有的衙門。此時本應熱鬧非常錦衣衛衙門,顯得非常的破落,門可羅雀。除了門口兩個張站崗的校尉,很少有人出入。普通百姓看到這個衙門,都會隔着幾條街繞着走,可以看出這裡在民間的名聲多麼的可怕,絕對可以讓小孩不在哭鬧。

在一片蕭條中,有一乘不起眼的小驕子來到了錦衣衛的衙門口,驕子裡的人卻沒有下轎,只是從驕子裡面遞出了一面令牌。轎伕則是拿着令牌來到了校尉的身邊,將令牌遞給了校尉,並且小聲的說道:“驕子直入,請你們的指揮使前來。”

校尉看到令牌之後不改怠慢,一個人帶路將驕子領了進去,另一個則是飛跑着進去報信。

此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是駱思恭,自從上一任的指揮使劉守有退位之後,這位駱大人就一直坐着這個位子。可是他做的並不愉快,更不要說像陸柄那樣羣傾朝野了。

這位指揮使大人正在衙門裡辦公,說是辦公其實只是無聊的呆着,自從萬曆以來,錦衣衛一直不被倚重。地位越來越低,原本隊伍龐大的錦衣衛一年不如一年,日子也是越來越不好過。反倒是東廠,這些年一直都深的皇帝的信任,一直在皇上身邊。

就在駱思恭思考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個聲音道:“屬下守門校尉張成,有要事稟報大人。”

微微皺了皺眉頭,洛思恭沒想到居然會是守門的校尉,難道門房的事情也要自己管嗎?難道錦衣衛真的沒有別的事情了嗎?此時洛思恭還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情,雖然錦衣衛眼線遍佈天下,可是這些年隨着地位的日益低下,費用的日益減少,錦衣衛的人已經很少了。而且宮中又是東廠的天下,皇帝駕崩的消息被王安封鎖了,除了那些顧命大臣,真的沒有傳出一點消息。

“進來。”雖然不願意理會,可是駱思恭思索了一下,還是將外面的人叫了進來。

求推薦去收藏給點被!

;

第376章 動作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532章 武研院第215章 趙率教第151章 換位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27章 談判二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459章 轉變第207章 登聞鼓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35章 局勢二第473章 小鎮第46章 木盒第321章 抓人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46章 木盒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73章 立太子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11章 任長樂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67章 殺人第542章 杭州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238章 造反了第126章 夜宴第411章 任長樂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38章 揍他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61章 謀劃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80章 審問第66章 送行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74章 人好多第356章 接頭第516章 行動吧第157章 安全了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58章 回京城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188章 審問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8章 父子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554章 密謀第597章 九邊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521章 榮寵第93章 隆中對五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610章 招生第157章 安全了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237章 會盟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0章 憤怒第526章 爭奪第324章 天亮了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321章 抓人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章 提上褲子第35章 新皇帝第411章 任長樂第412章 躊躇第410章 探監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8章 父子第461章 出城第376章 動作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79章 貴陽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530章 佈置第401章 登岸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42章 大婚四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97章 抵京
第376章 動作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532章 武研院第215章 趙率教第151章 換位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27章 談判二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459章 轉變第207章 登聞鼓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35章 局勢二第473章 小鎮第46章 木盒第321章 抓人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46章 木盒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73章 立太子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11章 任長樂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67章 殺人第542章 杭州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238章 造反了第126章 夜宴第411章 任長樂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38章 揍他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61章 謀劃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80章 審問第66章 送行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74章 人好多第356章 接頭第516章 行動吧第157章 安全了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58章 回京城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188章 審問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8章 父子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554章 密謀第597章 九邊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521章 榮寵第93章 隆中對五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610章 招生第157章 安全了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237章 會盟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0章 憤怒第526章 爭奪第324章 天亮了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321章 抓人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章 提上褲子第35章 新皇帝第411章 任長樂第412章 躊躇第410章 探監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8章 父子第461章 出城第376章 動作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79章 貴陽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530章 佈置第401章 登岸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42章 大婚四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97章 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