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苦逼集合體

看着外面的雨滴,聽着水滴落在屋頂上的聲音,葉翔緩緩的陷入了沉思。

回想歷史,整個明朝無數的太監專權,汪直,劉瑾,魏忠賢,無論他們如何的囂張跋扈,迫害反對者。可對於他們的主子,皇帝,卻是忠心的很。

上大學的時候,這段歷史是讓葉翔最唏噓的一段歷史,那些貪錢,投敵的大部分都是所謂的文武大員。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時候,無數的大臣投降,可是戰鬥到最後的卻是這些太監。李自成攻進紫禁城的時候,無數的東廠太監舉起了手中的刀,雖然明知不敵,這些太監寧願死在了對方的刀下。甚至只爲了爲崇禎皇帝拖延一些時間也好,就是因爲他們的拖延,崇禎皇帝纔有時間殺妻殺子。

在崇禎皇帝逃到煤山的時候,他的身邊只有一個人,那時是太監總管王承恩。在崇禎皇帝死了之後,這位看着崇禎長大的太監,自殺了,陪着自己的主子去了。

回想起大明歷史上的每一件事情,讓人不禁想起了大明朝的這些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卻北逐元朝,定鼎天下,可是卻大殺功臣。晚年更加的昏庸,導致天下民不聊生,明朝差一點就一世而亡了。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文,這位皇帝根本就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被自己的叔叔給推下去了。

第三位皇帝乃是永樂大帝朱棣,被公認爲明朝的額英明之主。

輕輕的嘆了口氣,葉翔的心情有些沉重,自從永樂帝死去之後,明朝接下來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就是仁宗朱高熾,當了二十年的太子,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是這位皇帝只在位了一年,就死了。在位這麼短的時間,就不要說什麼功過了,可能還不知道做皇帝應該幹什麼呢!人就沒了。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一位非常勤勞的皇帝,二十九歲登基,在位二十年,四十九歲就死了。在爲期間很是勤勞,可是卻把自己累死了,雖然大明有了短暫的繁榮,可是他的兒子卻是很不爭氣。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七歲君臨天下,登上了皇位,可是他卻沒有向康熙大帝那樣成爲一個好皇帝。而是重用太監王振被也先俘獲了。結果大明朝很快就換了皇帝,這位英宗就成了棄子。雖然後來搶回了皇位,可是卻也灰頭土臉。

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景帝朱祁鈺,在英宗被俘之後,被人推到了臺前,可是英宗會來了之後,就被殺死了,絕對滿眼都是淚啊!

明朝的第八位的皇帝憲宗朱見深,先是自己的太子只爲被搶,雖然後來搶了回來,可是本身就有嚴重的口吃,上朝是隻能說是或者不是,又是一位鬱悶的皇帝。他創建了明朝歷史上,一個臭名昭著的組織,那就是西廠。

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一位好皇帝,一夫一妻制的代表。可是隻有三十六歲就死了,在位也只有十八年。

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這又是一位奇葩的皇帝,設置豹房,整日**,可是卻沒有一個兒子,用現代的話說,根本就是不孕不育嗎!

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三十多年不上朝,只知道煉藥成仙,最後把自己給吃死了。

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載垕,他的哥哥和弟弟先後都死了,皇位就這樣嘀哩糊塗的落到了他的身上。他一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能。最主要的這位皇帝在位六年就死了,享年三十六歲。

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神宗,也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涼薄皇帝。前期因爲有了張居正的改革,這位皇帝也是府庫充盈。後來報復張居正,在其死後便開始了倒算。

明朝底十四位皇帝,就是這位泰昌帝,更加的悲慘,在爲一個月,就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天啓帝朱由校,這位皇帝也是一朵奇葩,不會治理天下,卻做的一手好木工活,在爲短短的七年就死去了。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兄終弟及的他,雖然勵志中興大明,可是父輩留給他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江上。雖然大志,卻不得申,最後上吊了。

緩緩的回想着明朝的十六位皇帝,葉翔心中不禁唏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經歷了這個多不靠譜的皇帝,居然還沒有亡國,不得不說,明朝也是歷史上的一個奇葩。

至此,葉翔總結了一下明朝的皇帝,第一點:無能。這十六代的皇帝裡面,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餘的都是無能的皇帝。第二點:短命。明朝的皇帝最長在在位的四十八年,最短的不過一個月,能活過四十歲的,都算是長壽了。第三點:好色昏庸。單單說着這些皇帝無能還不能凸顯問題,任用太監,荒淫基本是每個明朝皇帝都有的特徵。最後一句話,明朝的這些皇帝,就是一羣苦逼的集合體。

這樣的王朝,這樣的皇帝,卻依舊存在了三百年,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葩般的存在。雖然明朝是這樣的一個朝代,可是卻是葉翔最喜歡的一個朝代。在明朝的三百年裡,不和親,不割地,不議和,不賠款,不納供,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骨氣,有尊嚴,不屈服,從不妥協。哪怕是皇帝被俘,也決不後退,這纔是漢人的風骨,華夏的脊樑。這就是葉翔最喜歡明朝的原因,哪怕強盛如漢唐,也有過議和和親的政策,唯獨明朝沒有。

輕輕的舒了口氣,將腦海中紛亂的思緒壓了壓,葉翔不禁嘆了口氣。此時的大明江山雖然還沒有經過魏忠賢的禍害,可是也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將自己的心神從房檐上滴落的水滴上收了回來,葉翔對身邊的李進忠和李嵐二人吩咐道:“夜深了,休息吧!”這一夜,窗外的雨都沒有停,不斷的敲打着所有人的心靈,也敲打着這片原本富饒此時卻蒼涼的大地。

今天的第三章明天恢復正常早中晚

第68章 覲見第380章 武狀元第540章 憤怒第300章 望江樓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87章 準備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67章 抉擇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31章 動作第474章 人好多第73章 將軍第86章 策論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18章 寶劍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227章 兄妹第437章 百草園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539章 難民第517章 對決第141章 大婚三第142章 大婚四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17章 對決第357章 等待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3章 幕後第525章 路第482章 殺機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150章 準備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68章 覲見第394章 平定第188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334章 二臣傳第139章 大婚一第250章 遵化第188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63章 莫須有第20章 試探第595章 進皇宮第504章 希望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202章 會京師第58章 密謀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05章 愁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66章 滿桂第44章 徐光啓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379章 貴陽第601章 海匪第74章 體檢第336章 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改弦更張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40章 憤怒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550章 算計第642章 咆哮第223章 準備第302章 文震孟第609章 開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99章 告密第8章 父子第582章 鄭一官第430章 廠衛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580章 朱由菘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60章 張大可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47章 兵情第336章 心第16章 兩個女人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52章 人的野心
第68章 覲見第380章 武狀元第540章 憤怒第300章 望江樓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87章 準備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67章 抉擇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231章 動作第474章 人好多第73章 將軍第86章 策論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18章 寶劍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227章 兄妹第437章 百草園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539章 難民第517章 對決第141章 大婚三第142章 大婚四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17章 對決第357章 等待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3章 幕後第525章 路第482章 殺機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150章 準備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68章 覲見第394章 平定第188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334章 二臣傳第139章 大婚一第250章 遵化第188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63章 莫須有第20章 試探第595章 進皇宮第504章 希望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202章 會京師第58章 密謀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05章 愁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66章 滿桂第44章 徐光啓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379章 貴陽第601章 海匪第74章 體檢第336章 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改弦更張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40章 憤怒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550章 算計第642章 咆哮第223章 準備第302章 文震孟第609章 開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99章 告密第8章 父子第582章 鄭一官第430章 廠衛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580章 朱由菘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60章 張大可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47章 兵情第336章 心第16章 兩個女人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52章 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