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

對於劉一璟來說,太子太傅自然是不錯的安排,這代表的不光是一個官職,是天啓皇帝的信任。從另一方面講,當朝的文武兩位大臣全都和東宮有關,能看出天啓皇帝對皇太子的信任。

早朝過後,天啓皇帝回了東暖閣,朝廷上下則爲冊立皇太子的大典忙碌開了。

兩日後,一輛馬車出現在了京城外,四個護衛全都是高頭大馬,讓人敬畏的是他們的打扮,清一色的飛魚服秀春刀。錦衣衛做護衛,馬車上的人身份自然不是常人能夠想像的。沒有絲毫的停留,馬車直接來到了午門外,緩緩的停了下來。

車簾緩緩的被撩起,從裡面走出來一位白鬚老者,頭戴七樑冠,身上穿着一件紫紅色上繡平金龍的蟒袍,腰繫八寶攢珠玉帶。老者一臉的凝重,緩緩的走下了馬車。

正了正自己的七樑冠,仔細的檢查了一下自己的易容,老者邁開步向皇宮走了過去。

此時天啓皇帝正坐在龍書案的後面,手中拿着一份奏摺,面色凝重的翻看着。正是駱思恭的密奏,天啓皇帝已經翻看了無數次的密奏。

小心翼翼的走進來,這幾日皇宮裡都在操辦冊立皇太子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片歡愉。不過王承恩知道,天啓皇帝的心情很不好,人前還能歡笑自如,一旦剩下天啓皇帝一個人,臉上那一抹愁緒和陰狠,不時的便會出現。

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王承恩壓低了聲音道:“皇上,軍機處首輔軍機大臣孫承宗在外求見!”

一聽到這個消息,天啓皇帝頓時面露喜色,急切的道:“孫先生回來了?快請進來!”能讓天啓皇帝用一個請字,可見孫承宗在天啓皇帝心中的地位。

時間不長,孫承宗便從外面走了進來,恭敬的給天啓皇帝行了一禮,道:“臣孫承宗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龍書案上走了下來,將孫承宗扶起來之後,天啓皇帝頗爲感動的說道:“讓先生如此勞碌奔波,朕之過也!”

“能夠報效君王,乃是爲臣的本分,皇上過譽了!”孫承宗沒有回家,他知道天啓皇帝如此急迫的將自己招回來。肯定有大事情發生。剛剛在外面已經聽到了一些消息,不過冊立皇太子似乎沒有必要這麼急迫召回自己,哪怕自己是太子太師。

沒等天啓皇帝在說話,孫承宗已經開口道:“皇上,出了什麼事情嗎?”

微微一愣,沒想到孫承宗如此直接。不過天啓皇帝也沒打算隱瞞孫承宗,緩緩的點了點頭,道:“是啊!不然朕也不會這麼急着找孫先生回來。”說着走到龍書案前,將那份奏摺拿了起來,遞給了孫承宗。

“先生看看吧!”這份密奏天啓皇帝沒有給任何人看過,每天都放在龍書案上,嚴禁任何人沾手。

果然如此!孫承宗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還是第一次看到天啓皇帝如此神情。以前無論是瀋陽城之戰,還是後來的幾次大戰,孫承宗都沒有見過天啓皇帝如此神情。沒有在說什麼,孫承宗慢慢的展開了奏摺,當務之急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孫承宗的表情開始很凝重,接着變得很是陰沉,最後彷彿都能滴出水來!看過之後,擡起頭看着天啓皇帝。道:“

皇上,多長時間了?”

“兩天之前到的密奏,事情發生在半個月之前,也不知道南京那邊怎麼樣了。周愛卿忠君愛國,這麼大年歲了依舊爲國奔波,是朕的錯啊!明知道此去南京兇險異常,怎麼還讓周愛卿去!”天啓皇帝臉上帶着一抹疼惜。語氣略顯低沉的道。

“能夠爲皇上、爲大明盡一份力,是臣子的榮幸。周大人死得其所,皇上也不必太過介懷。反倒是這些人居然如此行事,難道瘋了不成?”這一點孫承宗很是不解。行刺欽差大臣,罪同謀逆,那可是要滿門抄斬的。

沒有說什麼,再一次走到龍書案前面,將魏朝的密奏拿了起來,伸手遞給了孫承宗,道:“愛卿在看一看這份密奏,以愛卿的聰明才智,想必能夠想到些什麼。”

接過密奏,孫承宗慢慢的看了起來,最後擡起頭,滿臉訝然的道:“這些人來自南京?看來他們不是瘋了,是早有準備啊!”

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冷笑着道:“兔子急了還會咬人,何況這些人?他們的實力雄厚,怎麼可能坐以待斃?是朕疏忽了,小看了這些人,才讓周愛卿有此不幸。”

“皇上,急招臣回來,可是讓臣去南京?”孫承宗只能想到這一種可能了,這南京自己還真的很想去看看。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想要謀反!

見孫承宗期盼的看着自己,天啓皇帝緩緩的搖了搖頭,沉聲道:“不是,朕不打算讓愛卿去南京!”

“皇上,南京事情已經非常的急迫,朝廷需要一位大員前往,方能震懾宵小,安定南京啊!臣雖然不才,可是朝廷上下,屬臣最合適。”孫承宗態度似乎很是堅決,連忙開口道。

再一次搖了搖頭,天啓皇帝慢慢的走回龍書案,沉聲道:“先生,冊立皇太子的事情愛卿知道嗎?”

“回皇上,臣剛剛聽宮裡的公公說了,這是好事情。大皇子乃是皇上和皇后的嫡出長子,這太子之位可以說是名正言順。皇上這樣做,百官敬畏,英明無比!”雖然不知道天啓皇帝爲什麼將事情轉到冊封太子的事情上,可是孫承宗還是答道。

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是啊!滿朝文武衆口一詞,朕也知道這是該做之事。有了太子,即便朕有了什麼不測,也不會斷送了大明的江山。”

“皇上!”孫承宗聽天啓皇帝似乎話裡有話,連忙開口道。

擺了擺手,打斷了孫承宗的話,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愛卿,朕想去南京,想去南京看看!太祖皇帝當年定都南京,南京是大明的國都啊!朕還想去鳳陽看看,那裡是太祖皇帝的家鄉。朕也想去太祖靈前上一柱鄉,祭奠一下!”

“皇上,南京現在動盪不安,局勢不明,皇上此時前往南京,實在是大大的不妥啊!”孫承宗這下急了,怎麼也沒想到天啓皇帝居然會打這樣的主意。皇上出行一次的花費就不說了,單單是南京現在的情況,天啓皇帝怎麼也不應該去!

“先生覺得朕不該去?還是覺得朕去不合適?”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孫承宗,淡然的道。

孫承宗此時明白了天啓皇帝爲什麼招自己回來了,也明白了天啓皇帝爲什麼立了太子,原來都是爲南京之事做準備,連忙開口道:“皇上去祭拜太祖,乃是盡孝道,無可厚非。可是南京城現在局勢不明,皇上豈可輕易涉險?大明的江山,萬民的福祉,全都繫於皇上一身,皇上萬萬不能有此念頭啊!”

“孫愛卿,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本應該含飴弄孫,靜享天倫之樂。每天釣釣魚,澆澆花,那纔是他應該過的日子,頤養天年。可是周愛卿呢?他去了南京,爲大明奔波,爲朕奔波,爲天下的百姓奔波!最後慘死在了賊人手裡,朕如果不給周愛卿一個交代,朕怎麼面對百姓?怎麼面對天下?”天啓皇帝直直的看着孫承宗,神情異常的堅決。

“皇上,可是南京實在是太過危險!”孫承宗的話沒有說完,天啓皇帝已經揮揮手打斷了他的話。

“孫愛卿,瀋陽之戰是否危險?愛卿可曾畏懼過?朕怕什麼?朕是天子,大明的皇帝,天下百姓的主子。如果這點危險朕都怕了,那天下的百姓還有什麼指望?他們怎麼辦?”天啓皇帝看着孫承宗,面色平靜,眼神卻異常的鋒利。

孫承宗沒有在說什麼,撩起蟒袍跪倒在了地上,恭敬地道:“皇上,讓老臣去吧!臣年紀大了,能夠爲大明盡一份力,死得其所。”

看着跪在地上的孫承宗,天啓皇帝忽然笑了起來,大聲的笑了起來。不過笑着笑着聲音就變了,眼圈忽然有些發紅,眼淚已經在眼圈裡面打轉了。

“你們都年紀大了,當初周愛卿走的時候就是這麼和朕說的,結果一去不回。朕不會讓愛卿去!朕不能在這樣做,朕要自己去。朕登基幾年了,做了這麼多事情,朕想去看看結果如何。當年太祖皇帝戰亂起兵,成祖皇帝北征漠北,文治武功無人能及。盛世明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朕要讓羣臣看到,讓百姓看到,朕是個有情義的皇帝!”天啓皇帝神色異常的嚴肅,手中緊緊的握在一起。

這次孫承宗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能夠體會天啓皇帝的想法,內心深處不能接受天啓皇帝涉險。低着頭想了想,孫承宗忽然笑了起來,道:“皇上是盛世明君,臣一直相信,相信以後會有更多人相信!能夠在皇上架前爲臣,是臣的榮幸!”

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輕輕的呼了一口氣,目光遠遠的眺望出去,那是南京的方向。

第159章 喝酒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163章 打贏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1章 謀劃第79章 夜晚第532章 武研院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51章 蠢貨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609章 開臺第453章 火炮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57章 戚家軍第535章 海軍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9章 紅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7章 計劃第376章 動作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1章 第一件事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258章 回京城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633章 溫馨第391章 渡赤水第224章 一個月第238章 造反了第64章 妥協第146章 準備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77章 疑惑第197章 綁架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343章 行軍第35章 新皇帝第289章 都到了第133章 思考第418章 對策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316章 父子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15章 趙率教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章 第一件事第250章 遵化第24章 序幕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191章 騎兵第540章 憤怒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59章 轉變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83章 風雲動第235章 徐家集第144章 皇后第346章 改軍制第146章 準備第634章 前奏曲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20章 探子第265章 南北第459章 轉變第378章 入貴州第551章 蠢貨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316章 父子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28章 逝去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3章 籌建第461章 出城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184章 王承恩第11章 心思第251章 廣寧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76章 戚家刀第385章 御前第287章 張家口
第159章 喝酒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163章 打贏了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1章 謀劃第79章 夜晚第532章 武研院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51章 蠢貨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609章 開臺第453章 火炮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57章 戚家軍第535章 海軍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19章 紅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7章 計劃第376章 動作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1章 第一件事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258章 回京城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633章 溫馨第391章 渡赤水第224章 一個月第238章 造反了第64章 妥協第146章 準備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77章 疑惑第197章 綁架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343章 行軍第35章 新皇帝第289章 都到了第133章 思考第418章 對策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316章 父子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15章 趙率教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章 第一件事第250章 遵化第24章 序幕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191章 騎兵第540章 憤怒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59章 轉變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83章 風雲動第235章 徐家集第144章 皇后第346章 改軍制第146章 準備第634章 前奏曲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20章 探子第265章 南北第459章 轉變第378章 入貴州第551章 蠢貨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316章 父子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528章 逝去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3章 籌建第461章 出城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184章 王承恩第11章 心思第251章 廣寧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76章 戚家刀第385章 御前第287章 張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