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隆中對五

孫承宗對於自己的想法自然很是瞭解,說起來也是滔滔不絕,天啓皇帝既然露出這樣感興趣的樣子,他自然也是說的更加詳細。

“陛下,短期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穩定住遼東的局勢,一來是穩定的軍心,二來穩定住遼東的民心。遼東乃是京師的門戶,有着水草豐美的遼河平原,如果朝廷想要建立一隻有戰鬥力的騎兵,那麼自然離不開馬匹。遼東就是必不可少的養馬之地,大明不可或缺。”伸手指着寬大的地圖,孫承宗的神情頗爲激動,建立這樣的一隻騎兵是他一聲的夢想。

輕輕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心中不斷的思索着,歷史上就是孫承宗在遼東的時候,整個遼東的局勢纔有了好轉。也是自己面前的這位孫承宗,在遼東建立了一隻騎兵隊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寧鐵騎,大明的最後一隻堪戰的騎兵。

“穩定遼東的局勢,鞏固邊防,建立強大的騎兵,這些都是軍事上的措施。遼東乃是偏遠之地,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可以在遼東實行政改。那裡地處偏遠,阻力相對會很小很多,相信應該沒有問題。就算是有些披露,軍隊就盡在咫尺,也能儘快的解決問題。朕相信,一旦局勢穩定下來,朝廷下撥銀錢,建立馬場,恢復遼東的生產,問題應該不大。一兩年之後,遼東的局勢穩定錢糧就會很充足,供應遼東的大軍應該就不成問題了。”天啓皇帝低着頭,一邊喃喃自語的說道。

一邊的孫承宗見天啓皇帝沉思,便不在開口說話,只是聽着天啓皇帝的話,他的心裡頓時頗爲激動。天啓皇帝不但贊同自己的意見,而且似乎還將改革遼東的制度,這樣原本那些掣肘和牽絆就不負存在了。如果得到天啓皇帝的全力支持,孫承宗有信心在三年之內,將遼東變一個樣子。

緩緩的跪在了地上,孫承宗的臉色頗爲嚴肅,大聲的道:“陛下乃是英明之主,遼東之事臣請前往,一定將陛下的希望達成。”孫承宗將自己的意見也全部歸給了天啓皇帝,這樣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那些人的攻訐就不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走到了孫承宗的身邊將他攙扶了起來,有些爲難的道:“愛卿身爲內閣首輔大學士,這個時候去遼東,朕心不忍。何況先生乃是朕的老師,讓先生涉險,朕更加的不忍。”天啓皇帝這就是在演戲了,正所謂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陛下,臣承蒙陛下不棄,能夠在陛下的身邊爲臣。這是臣一聲的夢想,哪怕爲陛下戰死殺場,臣也情願。”孫承宗卻沒有起來,依舊跪在地上面色嚴峻的說道。

“先生先起來,讓朕好好想一想!”天啓皇帝現在非常的混亂,想法很多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實行,他是真的想靜一靜。

“陛下,如果不允許臣去遼東,臣自請辭官!”孫承宗雖然站了起來,可是口中的話可謂擲地有聲,這樣的機會他是一定不會錯過。此時他也是頭腦發熱,這樣的話也是脫口而出。

苦笑着搖了搖頭,天啓皇帝有些無奈的看着面前的孫承宗,只好開口道:“好,朕讓愛卿去!”

“陛下恕罪,臣失禮了!”孫承宗也覺察到了不妥,連忙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沉聲的道。

對着孫承宗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的眼光依舊落在地圖上,回頭對身後的孫承宗道:“先生,你看這裡。”

沿着天啓皇帝所指的地方,孫承宗看了過去,隨之就是微微一愣,因爲那個地方他很熟悉,哪裡是山西和陝西啊!不知道這位少年天子又想到了什麼。

“先生,遼東有了一隻鐵騎,朕覺得還不夠。這裡是就是秦地,從古至今秦地民風驍勇好武,是一個很好的兵員來源地。最重要的這裡背靠廣袤的黃河平原,河套平原更是古時就有的養馬名地。如果在這裡建立一隻強大的騎兵,那局勢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防備遼東的後金的偷襲,也可以隨時出擊,戰略上就很主動。”天啓皇帝的眼光此時緊緊的盯着那裡,不僅僅是爲了對付後金和蒙古人,更是爲陝西和山西。

幾年之後的大旱,雖然導致了民不聊,農名起義大爆發。可是真正的原因卻是有跡可循,山陝兩省吏治糜爛,邊軍那個時候甚至已經是名存實忘了。最重要的是這裡有着明朝的一大走私犯,那就是晉商。

在這個時候,因爲絲綢之路的中斷,山陝兩省的大部分都成爲了大地主。風調雨順的年景,這些人或許還能夠安穩的當一個富家翁,走一走官場。可是那裡發生了大旱災,很多的商人沒有辦法,便做起了買賣。

因爲地域的限制,這裡沒有江南的優勢,很多行業都沒有辦法從事。這些人爲了生存,就做起了一些違法的買賣。那就是走私,走私的對象就是蒙古諸部以及後金。這些人可能沒有想到,他們沒有死在朝廷的手裡,而是死在了那些農民和軍戶的手裡,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想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自然不是沒有辦法,當然阻止大旱天啓皇帝沒有想過,因爲那是他做不到的。辦法就是賑災,賑災就要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糧食的問題。這個問題天啓皇帝想過,需要推廣幾種高產的作物,努力的提升糧食的產量。雖然記憶中有印象,可是現在的農業狀況,天啓皇帝本就不瞭解,這個只能以後在說。

至於第二個問題,就是陝西的吏治問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對山陝兩省主要就是以招撫爲主,可是卻是不見成效。一來是因爲鎮壓的不到位,這二來就是因爲賑濟的不到位。朝廷下發的糧食都被無良奸商和貪官污吏合夥給黑了,這些人活不下去自然是死命的造反。再加上死心造反的人的煽動,那農名起義自然就是一發不可收拾。

晚上還有一章,這是第二章。謝謝書友們的資料,謝謝額你們的支持,池塘感激不盡!

接着求票票,求收藏!求求求!

第154章 開戰了第79章 夜晚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25章 秦淮河第567章 殺人第391章 渡赤水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58章 甘薯第597章 九邊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27章 選定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19章 完結第330章 新火器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531章 步伐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1章 參選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91章 聚將鼓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75章 許顯純第53章 籌建第379章 貴陽第388章 四強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59章 喝酒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47章 成都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523章 銀子第18章 寶劍第418章 對策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82章 信第605章 回京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70章 火器廠第92章 隆中對四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15章 下雪了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41章 參選第32章 博弈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8章 父子第486章 安心第203章 到了第113章 出發第505章 迷局第97章 抵京第120章 探子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39章 大婚一第96章 師徒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91章 騎兵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65章 請辭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461章 出城第223章 準備第48章 周嘉謨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92章 隆中對四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144章 皇后第582章 鄭一官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102章 拜訪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626章 談判第353章 改制第554章 密謀第143章 艾菲斯第605章 回京第114章 劫殺第491章 圍城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69章 京營第531章 步伐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105章 愁第257章 戚家軍
第154章 開戰了第79章 夜晚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25章 秦淮河第567章 殺人第391章 渡赤水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58章 甘薯第597章 九邊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27章 選定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519章 完結第330章 新火器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531章 步伐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1章 參選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91章 聚將鼓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75章 許顯純第53章 籌建第379章 貴陽第388章 四強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59章 喝酒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47章 成都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523章 銀子第18章 寶劍第418章 對策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82章 信第605章 回京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70章 火器廠第92章 隆中對四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15章 下雪了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41章 參選第32章 博弈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8章 父子第486章 安心第203章 到了第113章 出發第505章 迷局第97章 抵京第120章 探子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39章 大婚一第96章 師徒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191章 騎兵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65章 請辭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461章 出城第223章 準備第48章 周嘉謨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92章 隆中對四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144章 皇后第582章 鄭一官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102章 拜訪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626章 談判第353章 改制第554章 密謀第143章 艾菲斯第605章 回京第114章 劫殺第491章 圍城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69章 京營第531章 步伐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105章 愁第257章 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