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

陸軍學校在過年期間也沒怎麼休息,等到了元宵前一天的時候,蘇澤這纔給參加這一次培訓的學員們放了三天假。

李言恭這些日子忙的不得了,又是祭祖又是代表家族走親訪友,也虧得丹芸將這些事情都處理的不錯,李言恭一直到了正月十四纔算是歇了下來。

剛歇下來,就有管家通報,熊況帶着禮物登門拜訪。

李言恭連忙走到正門,將熊況迎接了進來。

在熊五的推薦下,熊況接受了情報司的主司職位。

情報司是一個隸屬於大都督府下的軍事部門,在這一次的內閣和官制改革中,依然屬於軍方序列,沒有劃歸到七部五寺二監的體系中。

情報司的是負責對外情報的,但是由於大明的錦衣衛名聲太響,所以在東南也有不少離譜的傳言,說情報司是東南的錦衣衛,負責監控整個東南。

所以熊況這個情報司的主司,大部分人也不敢和他過多親近。

到了今天,李言恭和高務觀也都知道,這位好友當年加入南京新軍,應該是蘇澤安插進南京的間諜了。

不過如今三人都已經在東南麾下效力了,這沒有影響三人的友誼。

“熊主司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啊!”

李言恭開着玩笑。

熊況笑着說道:“竟然用上成語了,當年令尊讓你讀書,你可以是怎麼也看不下去的啊,這成親之後變化這麼大?”

兩人哈哈大笑,又回憶了一下當年在南京的日子,這才聊起了正題。

熊況說道:

“我向大都督打了報告,我想要去前線。”

李言恭疑惑的說道:“情報司的工作不順心嗎?我聽說去年的情報工作做得很好,大都督還嘉獎了你們情報司,爲什麼要去一線?”

李言恭在妻子快要臨盆之後,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曾經他也是主動申請要去一線的,但是如今有了妻兒,他也開始爲家人考慮了。

而在年前和高務觀的一席話,也讓李言恭思考了很多。

戰爭已經發生了變化,綜合國力和後勤能力,已經成了戰爭的決定因素。

李言恭本來就是後勤參謀,他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現在熊況說要去一線,還是讓李言恭很不理解。

情報司的工作一直很受到大都督的重視,世人都知道蘇澤善於使用間諜,也多次肯定了情報司的工作。情報司也是建功立業的地方,熊況還要申請去一線,讓李言恭有些不理解。

熊況說道:“這一次的軍校培訓伱沒有參加,不過徐州會戰的總結分析馬上會發下來,等你返回參謀部也會學習的。”

李言恭連忙點頭,沒能參加這次培訓是李言恭的遺憾,聽說會有學習材料引發,他連忙問道:

“看來大都督很重視這次培訓啊?“

熊況點頭說道:“是啊,這一次徐州會戰,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戰爭形勢的變化,雖然這一次作戰沒有任何軍事上的勝利,但是比以往任何一次戰爭都重要。”

李言恭一驚,沒想到熊況對徐州會戰的評價這麼高。

也難怪大都督連過年都沒有休息,一直親自在陸軍學校中上課。

李言恭又有些莫名的焦慮,從熊況的話裡聽出來,他也從這次學習中意識到了時代的變化,感受到了戰爭的變化。

自己的兩個好友都已經對未來戰爭有了自己的看法,李言恭出身將門世家,他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兩位好友只要不在戰爭中夭折,那就有了成爲一代名將的潛質。

如今的東南,真正能稱得上一代名將的,就只有蘇澤這位大都督了。

俞大猷在草原上的事情,並沒有傳到普通人耳朵裡,而戚繼光在正式投效東南之後,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而剩餘的五個旅長,雖然在東南擴張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並沒有能夠稱得上名將的戰績。

一直打順風局算什麼名將。

雖然從高務觀的說法中,將領對於未來戰爭的影響力已經下降,綜合國力纔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但是戰爭依然是人打的,一場激動人心的戰爭依然能夠鼓舞人心,一名頂尖的將領可以用更少的傷亡打出更多的戰果。

高務觀說的是宏觀上的國力比拼,並不影響民間對於名將的追捧。

看到李言恭發呆,熊況問道:

“李兄覺得我不應該申請去一線?”

李言恭愣一下說道:“不是,只是在年前,高兄將母親託付給我,曾經說了一番話。”

熊況來了興趣,他問道:“高兄說了什麼。”

李言恭將高務觀那一套“後勤決定論”複述了一遍,熊況聽得很認真。

等李言恭說完之後,熊況感慨說道:

“聽我師父說,在起兵之前,大都督曾經私下裡點評過明廷的諸大臣,曾說過當世人傑就是高伯父和張居正二人。”

李言恭驚訝的看着熊況。

在蘇澤起兵造反的時候,高拱和張居正二人在明廷中不過是中級官員。

兩人都是在對抗東南的戰爭中才逐步升官,最終走上明廷執政的位置上的。

這兩個人也是東南最棘手的對手。

當年大都督在起兵之前,就已經這麼評價二人了?

李言恭這下子是真的服氣了,世人都說蘇大都督慧眼如炬,有識人之明,果然如此。熊況說道:“如今看來,高兄已經不亞於其父了,假以時日,必定能成爲我東南的名將。”

接着熊況說道:“我想要去一線,也是看到了這個大爭之世已經到了,我不想要在情報司混日子了。”

李言恭說道:“按照高兄的說法,如今決定戰爭的是後勤和情報,熊兄在情報司的位置上也能爲我東南立下大功,又怎麼能說是混日子呢?”

熊況說道:“高兄的‘後勤決定論’確實沒錯,這一次的徐州會戰也說明了這一點,誰能以更小的成本將物資送到士兵手上,誰就能贏下戰爭。”

“但是這是從大局的角度出發的。”

“大局?”

熊況點頭說道:“高兄說的是天下這個層次上的,是國家和國家爭霸這個層次的,他說的沒錯,綜合國力以及軍事後勤的發展,將會決定國運的走向,就像是秦自商鞅變法後,就有了吞併天下之勢。“

“但這都是大局上出發的。”

“秦自商鞅變法後,依然用了幾代君主才完成了統一天下,這是爲什麼?”

李言恭搖頭。

熊況說道:“因爲仗,最後還是人打的。”

“我不認同高兄的觀點,國力的強弱,後勤的補給,這都是大勢,但是決定一場戰爭走向的,不僅僅有這些大勢,還有人心。”

“這天下人之心,是通過一場場戰爭的結果而決定的。”

“所以秦在孝宣太后的時候,就已經吞併天下的能力和野心了,爲什麼還要經歷三代君王才能成事?那還是因爲當時的人心還不在秦並六國上,更在於在白起王翦之前,秦沒有能夠決定勝局的大將。”

“所以我認爲,如今是一個名將大有作爲的時代,也必定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

“我不願意在情報司浪費時間,我需要去前線學習最新的作戰方法,實踐我的作戰理念。”

李言恭看向好友,這一次和熊況的談話,讓他也極爲震撼。

和高務觀的宏觀分析不同,熊況的想法更直接。

熊況說道:

“高兄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如今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我們東南的武器發展,正在一個重要的節點上。”

“武器?”李言恭只知道東南的火槍犀利,但是他一直在做後勤工作,並沒有上過最前線的戰場,所以對於武器的認知並不全面。

在他和大部分東南的軍官看來,鳥銃和火炮是一種強大的武器,炸藥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熊況說道:

“歷史上,武器的發展往往會給軍隊戰術帶來決定性的變革,而火槍和火炮的發展,也讓我們站在了這個時代的轉折點上。”

熊況說道:“就比如在春秋戰國時代,騎兵和步兵取代了戰車,成爲戰場的主力,這是因爲冶煉技術的發展,讓殺傷力更強的鐵器走上了前臺,笨重的木質戰車面對鐵器不堪一擊,最後走下了歷史舞臺。”

“到了宋金戰爭的時候,鐵甲騎兵成爲金國的主戰兵種,而宋發展出強弩來對抗。”

“在歷史上,這些變革往往需要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時間,但是這個時代,這個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李兄,還記得我們剛剛參軍的時候,鳥銃還是一種殺傷力比弓箭強的武器,但是那時候弓箭手依然在軍隊中有一席之地。”

“可隨着鳥銃發展到火槍,無論南北,弓箭手已經沒有了位置。”

李言恭點點頭,當年高拱在南京訓練新兵的時候,還有弓箭營,可是現在的明廷新軍也都是火槍手了。

熊況又說道:“再比如在大沽決戰之前,身穿重甲的騎兵依然被視作是對抗火槍手的希望,但是大沽之戰後,明廷也知道了火槍的子彈可以擊穿重甲騎兵的胸甲,笨重的騎兵衝鋒已經無法突破火槍手和炮手組成的正面防線了,更不要說挖掘了戰壕和拉上鐵絲網的防禦部隊了。”

“就連在山東的李成樑,他也已經逐步減少了騎兵的訓練,如今騎兵更是一種偵查用的斥候和佯攻輔助的兵種,南北都不再發展正面衝鋒的重甲騎兵了。”

“這還是因爲我們東南火槍的發展,讓子彈能夠擊穿胸甲,讓騎兵暫時退出了歷史舞臺。”

李言恭又點頭。

熊況卻又說道:“但是對於騎兵的運用,我還有不同的看法。”

“?”

熊況說道:“無論是我們還是北方明廷,在使用火槍手的時候,都是使用多排線列列陣的輪射方陣。”

“如今南北都稱呼這種方陣是排隊槍斃。”

李言恭點點頭。

熊況說道:“這種方陣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隻有方陣正面纔有攻擊力,因爲方陣只有面對敵人才能射擊。”

李言恭繼續點頭。

熊況說道:“所以我認爲現在的騎兵發展方向錯了。”

“騎兵在接下來的作戰中,應該還能發揮作用,但不是裝備重甲的重甲騎兵,也不是蒙元那種使用弓箭的輕騎兵,更不是現在我們軍校中提出的火槍騎兵。”

“我認爲騎兵就應該發揮其機動性,使用更輕乃至於不裝備鎧甲,使用近戰武器繞過線列方陣的正面,從後方襲擊火槍兵組成的線列方陣!”

“我認爲,除非火槍射速進一步提高,或者更大威力的火器出現之前,騎兵依然在戰場上有一席之地!”

“我要去前線,實踐我的想法,我已經向大都督打報告了。”

看向好友,李言恭再次惆悵了,大家都在進步,怎麼只有自己在停步不前呢?

 

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012章 煙薯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51章 《治安疏》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35章 髒東西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29章 電磁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075章 治本經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85章 去月港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11章 從“賊”第036章 售鹽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33章 曬鹽第034章 精製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008章 屬性點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22章 畝產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75章 治本經第056章 脫毒難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70章 縣試前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53章 虎狐犬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030章 鬼市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
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012章 煙薯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51章 《治安疏》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35章 髒東西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29章 電磁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075章 治本經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85章 去月港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11章 從“賊”第036章 售鹽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33章 曬鹽第034章 精製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008章 屬性點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22章 畝產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75章 治本經第056章 脫毒難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70章 縣試前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53章 虎狐犬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030章 鬼市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