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光耀萬古

儘管大日已經完全西垂,但是在百家道統加持下,那一寸寸增長的天王金身就像是一枚在洛河之上升起的新日,純粹的佛性金光照耀洛河上下三千里地界,覆蓋文武河津渡。

忽然天王睜眼,赤色國運沸騰,形成燦爛到極致的雲霞,雲霞與士兵血氣融合,搭建成一座通天雲臺,雲臺以金身爲基,以八卦爲牆,宛若一座漂浮在空中的赤德雄城。

百家一位位三品,二品,一品的修行者,都開始加持這座雄城,法家增加其穩固,墨家平衡其內外,公輸家爲其搭建馳道······

隨後整座雄城就似緩實快,如同天空中的雲層,壓向洛水之畔駐紮的魏國大軍。

一位位魏國降臨一邊指揮屬下,結成陣法,一邊眺望這座壓過來的雄城。

他們眯起眼睛,只見目光所及,萬里山河,從遠處青冥的點點星光,逐漸向中匯聚,形成赤紅色如同日珥般的霞光,霞光最中心,則是幾乎無法直視的天王金光,那金光所及之處,大地從蒼茫之色化爲燦金之色。

一位位百家的高人們,他們虛幻的道統如同流蘇飄帶,又如同寶蓋金花,從如同須彌山峰一樣的天王金身上垂下,從現在續接到未來,彷彿永恆不變。

“此等偉力,當真是讓天地變色,非人力所能及。”

徐馳領了監軍之令,雖然他被河洛軍忌憚,但也能夠出營觀戰,當看到這一幕,饒是他見過不少大世面,但也微微咂舌。

“徐將軍莫不是在漲他人威風?!殊不知我魏國河洛大陣的厲害!”

秦廷夑作爲姜太一的副將,此時主帥不在,完全擔任起了指揮大軍的職責。

他首先拿起一面令牌,這令牌以五金熔鑄,正面寫一‘令’字,背面則寫‘太一’二字。

“河洛水神聽令,速調八紘九野之水來此剿滅火德,不得延誤!”

那號令聲一響,面前這條橫貫萬里的長河之中,一尊尊水神之像隨着波濤浮現,既然也有百數,皆俯身說道,“小神領命!”

五國之時,神道復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國都在尋找借用神力的方法,諸葛丹想要藉助天一道統以道統神,而魏國則更加直接,無論是魏武帝還是姜太一,都直接號令衆神。

特別是姜太一,憑藉他對水脈的掌握,沿洛水,黃河,冊封了百位水神,早就在神道之中割據一方,雖然尚不能夠真正算是八紘九野之水,但統治整個河洛平原五州之地是綽綽有餘。

此時這百位水神同時出手,從更高的地方俯視整個大地,只見那如同樹狀網絡般遍佈河洛平原的水脈在一瞬間都低了三寸。

而這三寸之水,從整個平原中匯聚,來到魏國軍營之前。

一時間形成一波接着一波浪潮,這些浪潮輕易就高過幾丈,足以淹沒人世間一切的城池,讓眼前的河道瞬間向着江對岸擴寬了十幾裡,洪波與玄黑色的土地交融,形成玄黃二色,整個洛河這一段水道就像是一條吞了山峰的巴蛇,既滑稽搞笑,又雄偉壯闊。

漆黑的大牢之中,姜太一輕笑一聲,“本來還有更多時間聽聽未來的事情,看來現在只能夠親自去看看未來了。”

然後他不等高文燦說話,衣袖一揮,將高文燦收入袖中,下一刻,他一步踏出,立於天地之間。

姜太一高瘦的身影擋在了行進的巨大赤德城池之前,相比於那光輝能夠照耀三千里山河的城池,他就像是一個黑點一樣微不可見。

但下一刻,他對着下方洛水一抓。

整個河洛平原被調集而來的三寸之水落入他的手心之中。

天與地之間彷彿有一道無形的吸引力,滔天如同巴蛇的洪峰被牽引而上,順着天與地的無形天柱盤旋,滔天的水汽聚集在天上,如同傾倒的墨水,將被赤德光輝點燃的天空覆蓋,形成一道玄黑色的濃雲,隨着洪峰的盤旋,狂風以姜太一爲中心向四面八方狂涌,一時間吹得那如同晚霞的赤德雲氣形成一道靜止鋒的鋒面。

鋒面的那一端光輝燦爛,從河洛平原向南,以金色的天王金身爲中心,籠罩一座座高山,覆蓋天下三十八州的廣袤之地。

而鋒面的這一段墨黑一片,從河洛平原向北,以姜太一爲中心,跨過一條條長河,覆蓋天下十一州之地。

這是決定天下的一戰,自然讓整個天下都傾盡全力。

諸葛丹立於赤德城牆之上,看向姜太一,先是拱手道,“丹今日來此破陣。”

而後他手中羽扇向前,如同一柄利劍揮斬。

“幹開!”

天王金身內,孫乘龍將鄧學虎和梅俊蒼拉到自己身邊,這裡是最安全的地方,當諸葛丹說出開這個字的時候,通過八卦陣的變化,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正在被調動,他也立馬開始配合。

雖然整個天王金身以他爲中心凝聚,但是他也只是一個根基,要說對力量的運用,對整個戰局的把握,他遠遠不及這些絕世一品們,自然不敢如同小孩耍大錘一樣揮舞這些力量。

但這些力量在諸葛丹手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同大日般的天王金身擡起手掌,無量之光匯聚成爲一線,向着面前的天地一斬,大日如火,洞穿了匯聚而來的墨雲,在整顆星球表面留下一道白痕,隨後夜晚浩瀚燦爛的星河順着白痕落下。

那是真正燦爛到極致的星河,天空乾淨得如同一塊玻璃,萬頃星光如同雨下。

“鎖。”

墜下的星光不僅燦爛,同時也是陰陽家最強的鎮壓手段,陰陽家三品,觀星。

一根根星光鎖鏈盤旋,以縛住蟒龍的態勢纏繞向姜太一,勢要將他這頭世間惡龍給困住。

與此同時,赤德城牆突破了姜太一形成的靜止鋒,光輝進一步跨過洛水,勢要將河對岸的三十萬魏國大軍完全籠罩。

在雙方皆有絕世大陣的時候,如同一方將另外一方籠罩,在大陣之中形成自己的道理,那麼就會佔據極大的優勢。

而如何能夠讓自己的陣法籠罩對方,這就要看雙方主將的實力和對陣法的應用了。

面對纏繞向自己的星光鎖鏈,姜太一仍然靜止不動,他目光甚至沒有看向諸葛丹,而是看向下方水脈。

在剛剛調集水脈的過程中,他就明顯感知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麾下百位水神調集的水脈之力遠遠超過了祂們的極限。

不然以自己麾下百位水神調集的水脈,是無法做到與諸子百家聚集的赤德國運平分秋色的地步。

所以他容易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神道出手了,而且是在幫自己。

根據諸葛丹,徐馳和高文燦的反饋來看,‘未來’的天下想要解封這段被封印的歷史,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勢力。

既然人道衆多勢力都想辦法進來了,那麼‘未來’那個時間點,最神秘的荒古九神已經復甦,神道肯定也想辦法進來,所以他們一定會出手。

而判斷出神道會出手的結論,那麼結合高文燦說的歷史,就可以判斷出另外一件事,神道肯定想要自己活着,因爲自己活着,禍亂天下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姜太一當然不會直接和諸葛丹拼命,他要先將隱藏的神道逼出來,不然他寧願直接入滅,以另外一種特殊的方式繼續循環這段歷史,讓沒有封禁物的諸葛丹解不開這段歷史,陪他一起輪迴下去。

諸葛丹雖然厲害,但畢竟不是亞聖,他還不懂亞聖和一品本質上的區別。

就在巍峨的赤德城池即將包裹下方的魏國大軍,即將讓所有人都落入【先天八卦陣】中的時候,一聲嘹亮的龍吟聲從遠處的天際傳了過來。

巨大的金色的龍目由開閉合,下一刻天下皆暗。

夜幕如同一層紗衣,籠罩羣星光輝,籠罩燦爛的天王金身。

這是這個時代的‘龍祭司’出手了,幻祭司和諸葛丹一同進入此地,諸葛丹花了一天的時間說服百家一起出手,幻祭司也花了一天的時間說服此時的神道支持姜太一。

這個時候的神道比周鐵衣的時代更強,因爲整個神道沒有被大夏太祖犁地一遍,龍祭司掌握着的蒼龍之力在諸神的加持下,短時間完全擋住了諸子百家的光輝,逆轉了整個戰場的天時。

星光和佛光雖然依舊璀璨,但是朦朦朧朧,隔着夜幕攏下,讓諸子百家的道統和力量也彷彿隔着一層夜幕,無法直接影響天地。

這層夜幕極爲輕薄,彷彿輕輕一拉,就能夠看見後面的太陽,但是拉開需要時間,這就是姜太一等待的機會。

姜太一伸手,一杆玄黑色的大旗出現在手中,他手持大旗,迎風一展,大旗旗尾飄揚,與三十萬魏國的士兵血氣融合,形成一座黑色的玄妙大陣。

而此時赤德城池剛好半籠罩下方的魏國士兵,反過來也就是魏國士兵籠罩了赤德城池。

天時陡轉,陰盛陽衰,戰場也瞬息萬變。

【河洛大陣】如同墨色的洪波,覆蓋了三十萬齊國士兵。

在孫乘龍身邊,梅俊蒼只覺得天空一下子就暗了下來,更爲恐怖的是,這黑暗寂寥,仿若無邊無際,無根無源,明明上一刻他還處在大陣中央,被無數人包裹着,但下一刻,他彷彿孤身在茫茫天地之中,甚至連周圍人的呼吸聲都感知不到。

因爲之前諸葛丹大帳之中,諸子百家的高人們講解過【河洛大陣】的‘分’,此時恐怖的壓力隨着黑暗從四面八方傳來,讓他的力量迅速衰弱,不過一兩息的時間,就彷彿要從四品修行者退回到了普通人階段,更爲驚人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爲什麼會消失。

隨着力量的消失,更加駭人的是生命力的流逝,每一息在黑暗之中都像是在現實世界中過了十年,而普通人的一生,也不過百年時間,對應的就是十息自救的時間。

這個時間,對於任何一個失去一切修行手段的人來說,也就唯有念幾句經文罷了。

但這正是佛家厲害的地方。

於是寂靜的黑暗之中,傳來經文之聲。

“如是我聞,十方佛土,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所居寶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唸誦其名,自得安樂。”

“如是我聞,萬劫之劫,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金身不壞,能度無量量劫,唸誦其名,自得安康。”

“如是我聞,億萬衆生,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所持威德,能降無量災厄,唸誦其名,自得安泰。”

這經文聲初始的時候,如同蚊蠅,但兩息之後,當千百誦唸的聲音匯聚,這經文便如同了雷音。

凡唸誦此名,皆得安樂,安康,安泰,不懼量劫,不懼災厄。

一尊巨大的天王金身在誦唸聲中立於黑暗之中,天王金身燦爛,永恆不變,即使是周圍無窮無盡的黑暗,也無法侵染絲毫。

當別人唸誦經文的時候,孫乘龍也感受到了別人,他先是伸出手掌,在黑暗之中跨越距離,將自己的師兄師弟托住,放在身邊,而後以手撐天。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爲世間天王,常駐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爲自在天王,不束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爲威德天王,震懾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爲護持天王,太平於世。”

那天王每頌一願,則生出一頭雙臂,當頌了四願,已經生出了四首八臂,一根根手臂託天而起,就像是支撐整個天穹的高山,八隻手臂托起,就支撐起了天地八方。

於是黑暗之中再次有了空間之感,光輝以天王爲中心,向着天地八方拓展開來。

身處黑暗之中,此時沒有了外界萬物的干擾,姜太一看向那巨大的天王金身,在他的眼中即使是天地八方,也只是一點,天地八方兩側,過去之時,一尊神祇身穿十二章五彩,未來之時,一位青年身穿星河道衣,兩者一過去,一未來,道統皆光耀萬古,這纔是這天王金身存在的根基,構成完整的十方世界。

此時他看到了對方,對方也看到了他,笑着道,“見過太一公。”

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443章 臣請罪第676章 破滅星辰第304章 明爭暗鬥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97章 損道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344章 因緣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539章 初步交鋒第659章 兩界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49章 斬立決第147章 雷霆之夜參道(感謝宅仙齊天運營,第187章 無後的聖皇,五帝的族裔,誰在指使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405章 三儒論周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239章 司律說儒第326章 一龍一蛇第479章 打手製度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6章 既分勝負,也分生死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279章 地方和天京的規矩不一樣第544章 天都變化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372章 太陰八相衍大日第34章 妙玉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206章 三真問道劍,蒸汽印刷機第19章 我年紀小,就喜歡會疼人的姐姐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286章 奴隸制和公民制,社稷的雛形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202章 菩薩像第542章 凡以此志,人可勝天第204章 開門迎盜第632章 天命第472章 讓消息飛一會兒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416章 豈有不入滅的佛法第697章 入魔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311章 堂下何人,竟敢狀告本官!第221章 舊儒,新儒第468章 道家二品‘守虛’,一品‘並生’第575章 致良知第648章 捉拿妖猴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117章 當年之事第330章 我的運氣一向很不錯第423章 天地權柄,有德者持之第442章 上中下三策第111章 火車商會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165章 武道真身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526章 得道多助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08章 北方玄武第303章 二聖臨朝,墨石案發第278章 鐵路,鋼鐵廠,地脈之力第153章 再見胡文郎第649章 超脫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468章 道家二品‘守虛’,一品‘並生’第349章 義務教育的新開端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72章 一月入八品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411章 酆都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539章 初步交鋒第260章 第二個屬神:虛魚第440章 煉寶第514章 鳴金休戰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491章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第379章 斷惡根,結智果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383章 潘陽湖水神第653章 只有八尊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
第94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人(1000月票)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443章 臣請罪第676章 破滅星辰第304章 明爭暗鬥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97章 損道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344章 因緣第395章 擅長控場第539章 初步交鋒第659章 兩界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49章 斬立決第147章 雷霆之夜參道(感謝宅仙齊天運營,第187章 無後的聖皇,五帝的族裔,誰在指使第578章 當成聖道第405章 三儒論周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239章 司律說儒第326章 一龍一蛇第479章 打手製度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6章 既分勝負,也分生死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279章 地方和天京的規矩不一樣第544章 天都變化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372章 太陰八相衍大日第34章 妙玉第574章 心爲物之始,物爲心之用第206章 三真問道劍,蒸汽印刷機第19章 我年紀小,就喜歡會疼人的姐姐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286章 奴隸制和公民制,社稷的雛形第302章 日月凌空第202章 菩薩像第542章 凡以此志,人可勝天第204章 開門迎盜第632章 天命第472章 讓消息飛一會兒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416章 豈有不入滅的佛法第697章 入魔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311章 堂下何人,竟敢狀告本官!第221章 舊儒,新儒第468章 道家二品‘守虛’,一品‘並生’第575章 致良知第648章 捉拿妖猴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117章 當年之事第330章 我的運氣一向很不錯第423章 天地權柄,有德者持之第442章 上中下三策第111章 火車商會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165章 武道真身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616章 第四閻羅殿重現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526章 得道多助第310章 民心,聖心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508章 北方玄武第303章 二聖臨朝,墨石案發第278章 鐵路,鋼鐵廠,地脈之力第153章 再見胡文郎第649章 超脫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468章 道家二品‘守虛’,一品‘並生’第349章 義務教育的新開端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72章 一月入八品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411章 酆都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539章 初步交鋒第260章 第二個屬神:虛魚第440章 煉寶第514章 鳴金休戰第177章 以己渡人,此爲上善第491章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第379章 斷惡根,結智果第687章 成聖之機第383章 潘陽湖水神第653章 只有八尊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