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

第179章 經筵之地

午睡醒來,趙煦喝了一碗冰鎮好的蓮子羹。

馮景就在他面前,低聲說道:“大家,今日汴京城裡,似乎出了個新鮮事……”

“好多人都在藥店、熟藥店裡,搶購着膽石……都說要格物致知……”

趙煦聽着,微微點頭。

這個事情能在短時間內鬧得這麼大,自然是有石得一和石得一麾下的探事司邏卒們的功勞。

這兩個月來,探事司在趙煦遙控指揮下,越來越像是一個傳媒機構,而非情報機構了。

放風、泄密、鼓譟輿論……

探事司的五百邏卒中的大部分人,現在都成了人型喇叭。

平日裡除了打探坊間流傳的消息,就是負責在趙煦需要的時候,放大某些聲音。

從而微妙的影響輿論。

現在來說,趙煦還是很謹慎的。

他暫時也只會如此作爲,並不會將那些現代學來的東西,就這麼的用在汴京城裡。

太可怕,也太危險。

那些東西,得等他再大三四歲,可以掌控局面的時候才能慢慢用上。

馮景低着頭,在趙煦身邊,繼續說着:“高家、向家,似乎都派了些人去了信州……曹家和劉家,則有人去了潭州……”

大宋三大場,信州鉛山(今江西鉛山縣)、潭州永興場(大抵今湖南瀏陽)、韶州岑水場(今廣東韶關曲江)。

信州最近,潭州次之,韶州……都到嶺南了,外戚們大抵不敢去。

趙煦在現代的時候,去過這三個地方。

現場實地查看過出土的北宋遺址,也看過了當地地方縣誌和博物館裡的實物。

所以,趙煦很清楚這些地方的礦藏條件,也知道它們的潛力還遠遠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

須知,根據記載,這些地方,特別是韶州的岑水場在趙佶那個小子的時代和後來的南宋時代,用了膽水浸銅法後,年產銅加起來超過了六百多萬公斤!

僅僅是這一個地方,每年所產的銅,就足夠鑄造四百多萬貫銅錢。

此外,這三個大場還有着伴生的銀礦和金礦礦脈。

不過,這些都是小節了。

所以,趙煦只是嗯了一聲。

馮景立刻閉上嘴巴,心道:“大家對外戚,還真是優容啊!”

若是大行皇帝,高家、向家但凡敢向這些地方伸出一個指頭,都會被立刻斬掉整條手臂!

所以……

馮景也能理解,爲何現在幾乎所有宗室、外戚,都在一起高聲讚美着這位少主了。

以至於兩宮能聽到的,全是讚歌,所有人都在說:官家仁孝,自古罕見,娘娘真是福氣好!

……

在福寧殿喝完蓮子羹,趙煦就到了坤寧殿,給向太后問安。

今天,政務不多,所以向太后也難得的休息了一箇中午。

見了趙煦來,她將手裡的東西藏到了帷幕後的屏風中。

然後坐在椅子上,等着趙煦到她面前。

“兒給母后問安……”趙煦到了向太后面前,跪下來俯首一拜。

向太后立刻就把他扶起來,慈愛的問道:“我兒睡得如何?”

“兒午睡向來極好!”趙煦回答,然後問道:“母后爲何沒有午睡?”

向太后笑了一聲,摸着這個孩子的頭,說道:“母后是大人,大人不需要午睡的!”

“哦!”趙煦點點頭,然後和向太后道:“兒聽說,再過些時日,就要開經筵了?”

向太后點點頭,道:“髃臣們已經多次上奏,求開經筵了!”

“太母和母后,也拗不過他們!只能答允!”

經筵是士大夫對皇帝進行意識形態培養和塑造的最有效工具。

自古以來,舉凡文治之朝,經筵都是重中之重!

因爲事實證明,經筵確實可以影響皇帝本人!

在大宋王朝,仁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士大夫們有了路徑依賴,自然是不會將趙煦的教育權,讓兩宮霸佔。

趙煦點點頭,道:“兒聽說,經筵是在彌英閣?”

“兒還沒見過彌英閣呢!”

向太后頓時笑道:“那母后就帶六哥去看看彌英閣!”

她也沒見過!

趙煦提起來,向太后立刻有了興趣了。

那可是以後六哥讀書的地方!

好不好,怎麼樣?

向太后很關心!

於是,母子兩人起駕,在石得一的引領下,駕臨彌英閣。

當向太后走進彌英閣中,一張臉立刻就拉下來了。

“爲何如此簡陋?”她問着石得一。

在她眼中,彌英閣又小又破!

小小的殿堂,前後最多十幾步,寬不過七八步。

而且,陳設什麼的都很老舊!

最讓向太后無法接受的是——這個地方連窗戶都沒幾扇。

她只是想想六哥在盛夏時節,若是在這裡讀書,熱到了怎麼辦?

還有這麼小的地方,真的適合講學嗎?

經筵官有幾個來着?

向太后在心中數了數,即使是現在,就已經有七八個了。

司馬光、呂公著、範純仁、蘇轍、呂希哲、範百祿……

加上傳統,宰執也會列席經筵。

再算上服侍的宮女、內臣……

向太后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一個恐怖的畫面——小小的六哥,被大大小小几十號人圍着,汗流浹背,小臉都被熱紅了。

太可怕了!

石得一聽到向太后的質問,低頭答道:“娘娘,祖宗以來,彌英閣就是如此!”

自立國以來,彌英閣也沒啓用過幾次!

上次啓用,還是仁廟登基之初!

其後數十年彌英閣就再未正式啓用過!

無論是親政後的仁廟,還是英廟、大行皇帝,都是在崇政殿、集英殿裡舉行經筵。

壓根就沒有人會來這個狹小、逼仄的彌英閣找不痛快。

向太后立刻就道:“彌英閣不可爲經筵地!”

“換一個地方吧!”

“崇政殿、紫宸殿、集英殿……”她看向趙煦,問道:“六哥喜歡哪裡?”

趙煦卻是看着眼前這個狹小、逼仄的彌英閣。

上上輩子的記憶,在腦海裡回閃。

炎熱的夏季,酷暑高溫。

經筵官們都是汗流浹背,何況是趙煦?

然而,沒有任何人敢在這個事情發聲——因爲上一個敢幹涉天子事務的經筵官程頤已經被趕回洛陽了。

朝堂上主政的宰執們連趙煦的身體都不關心,誰會關心趙煦在彌英閣的感受?

在他們眼中,小小的趙煦只是他們的工具。

實現他們名聲的工具!

所以,整整九年,趙煦年復一年,都被逼着在這個小小的彌英閣裡讀書。

而且,每隔一天就必須來,風雨無阻!

趙煦一直懷疑,他上上輩子早逝,也與早年被迫在這個小小的逼仄的彌英閣里長期停留,空氣不流通,導致吸入過多有毒粉塵,甚至誤食了有毒粉塵有關!

炎熱的天氣不斷出汗的皮膚,封閉的環境。

難免會有粉塵,沾着汗水,流到口鼻。

而他年紀小,抵抗力也差。

自然最容易受害!

想着這些,趙煦就微笑着和向太后道:“母后,此地雖然狹小、簡陋、逼仄,空氣也不大好……”

“但是,兒覺得兒是可以堅持的!”

趙煦不說還好,一說向太后腦海裡的畫面感就更強了。

她立刻搖頭:“讀書也要有個好環境!”

“彌英閣不可爲經筵之地!”

她直接和石得一吩咐:“去,告訴有司,彌英閣從此廢,官家經筵之地,待本宮和太皇太后、官家商議後,再做決定!”

這裡是絕不可做六哥將來讀書之地的!

若是如此,她會心疼的!

還是崇政殿、集英殿、紫宸殿選一個的好!

於是,向太后立刻就帶着趙煦,到了保慈宮裡,和太皇太后說了彌英閣的情況。

太皇太后也吃了一驚:“彌英閣竟如此狹小?!”

於是,她也親自到了彌英閣,看了一圈。

回來後,就和向太后說道:“老身在彌英閣看過了,確實如太后所言,彌英閣不適合當官家讀書之地!”

趙煦在旁邊聽着,心裡呵呵的笑了一聲!

在他的上上輩子,他在彌英閣九年,這位太母何曾關心過一句?

恰恰相反,她還接受了範祖禹的建議。

下令將福寧殿裡一切奢侈之物,統統撤走!還將趙煦身邊的宮女,全部換成四十歲以上的老宮女!

後來,範祖禹等人甚至還插手趙煦的婚事。

強行把一個民間小戶的女兒孟氏扶到了皇后的位置上,根本就沒有問過趙煦的意見!

想到這裡,趙煦就對太皇太后道:“太母,真的不必爲孫兒讀書之事如此憂心!”

“彌英閣雖是舊了些,小了一點,看着也不好!”

“可是,孫兒聽說,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

太皇太后看着這個孩子在她面前,這麼懂事,也是心疼起來。

“官家……”她說道:“話雖如此,可是……若官家讀書之地,那般簡陋,那般的差勁……傳出去,外人會說太母虐待自己的孫兒!”

“還是從崇政殿、集英殿、紫宸殿裡選一個作爲新的經筵之地吧……”

趙煦心中輕笑:“這可是您說的!”

“司馬光、範祖禹跳起來,可得您去擋……”

於是,他露出微笑,道:“既然這樣,那就選集英殿吧!”

集英殿……

他想起了父皇……也想起了那個去年的夜晚……

(本章完)

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161.第152章 撤退第18章 母子(2)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314.請假條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45章 文德殿上 (1)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第960章 宋遼會談(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71章 壽宴(3)第573章 外交(1)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36章 冊封第761章 判律學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25章 真香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918章 陛辭第523章 說客(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04.兩宣麻大拜除。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第573章 外交(1)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649章 安排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895章 母子交心(2)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908章 佈局南洋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723章 財政(1)310.第295章 生日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44章 兩宮聽政465.第441章 求和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833章 輿論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42章 卡bug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第761章 判律學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61章 上架感言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24章 請君入甕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470.第446章 戰後(2)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
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161.第152章 撤退第18章 母子(2)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314.請假條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45章 文德殿上 (1)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第960章 宋遼會談(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71章 壽宴(3)第573章 外交(1)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36章 冊封第761章 判律學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25章 真香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918章 陛辭第523章 說客(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04.兩宣麻大拜除。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第573章 外交(1)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649章 安排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895章 母子交心(2)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908章 佈局南洋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723章 財政(1)310.第295章 生日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44章 兩宮聽政465.第441章 求和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833章 輿論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42章 卡bug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第761章 判律學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61章 上架感言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24章 請君入甕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470.第446章 戰後(2)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