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財政(2)

呂公著這一看,嘴巴就再也沒有合過了。

因爲映入眼簾的數字,詳實無比,以月份爲單位,逐一列明。

“專一製造軍器局,竟如此賺錢……”他喃喃自語。

賬本上,白紙黑字的寫明瞭,專一製造軍器局的收入與支出。

首先是支出,元祐元年,全年支出一百六十五萬七千八百貫。

其中,一百一十一萬四千六百貫,撥給軍器監。

名目是軍器監諸司完成官家所定良品率賞錢。

表格裡,列了一大堆的產品。

造甲、造弩、造箭,乃至於乾糧、醋布、肉乾、醬菜、奶酪在其中。

所謂‘良品率指標’,雖然是個新鮮詞彙,但呂公著還是瞬間理解了。

就是……

“押班……”呂公著問道:“如今軍器監與專一製造軍器局究竟是何關係?”

這也是外界很多人好奇的地方。

軍器監,是熙寧變法的產物,屬於王安石主推的變法配套政策。

也是少數幾個,舊黨的大臣,普遍都認爲屬於‘良法’的新法。

即使是司馬光,在其生前,也從未說過軍器監半個不字。

而專一製造軍器局,乃先帝元豐三年所設,隸屬於天子直領,獨立在軍器監外的新機構。

顧名思義,其以製造軍器爲主要任務。

在過去,專一製造軍器局,由內臣提舉,而軍器監則以文臣朝官以上領導。

像章惇、沈括、曾布等新法骨幹,都先後出任過判軍器監。

但,當今即位後,以先帝旨意、託付爲名,將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地位,拔高到了‘大宋天子父子相傳,子孫相承’的‘家產’。

然後,又以先帝之名,起復沈括,命其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

而沈括是文臣,這樣一來,軍器監和專一製造軍器局的職差就重疊了。

然而,自元豐八年以來,這兩個系統卻運行流暢。

因爲專一製造軍器局的特殊性,一般人也不敢窺伺、打探其中的情況。

只能想辦法通過軍器監的官吏知道些大概。

但事實卻是——哪怕軍器監的官吏,自己也說不清楚,如今的軍器監內部是個什麼情況?

因爲,現在判軍器監的人是蔡碩——他是蔡確的弟弟。

自然,蔡碩是鐵桿的帝黨。

而蔡碩從元豐八年開始,就天天在軍器監衙門裡喝茶。

據說每天上值,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煮好茶湯,然後坐到椅子上,拿一張汴京新報,美滋滋的看起來,一看就是一天,然後拍拍屁股下值。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休沐日,日日如此。

蔡碩不止自己這麼幹,還拉着其他軍器監的官員也這麼幹。

若換了別人,如此怠政懶事,御史臺的烏鴉們非得將之撕碎不可。

但蔡碩這麼做,卻屁事沒有。

不僅僅沒有受過任何責罰,人家反而升官了。

元祐元年三月,升朝奉大夫,特旨免館閣試,授直集賢院。

十二月興龍節,因逢恩典,升直寶文閣。

喝着茶,看着小報,就把官升了。

京中有司,就屬蔡碩最舒服,於是坊間送了他一個雅號:蔡舒服。

於是,軍器監上下官佐,心安理得的天天跟着蔡碩在衙門喝茶,好不快意。

但軍器監內部的事情,就是一問三不知了。

哦……

自己俸祿是多少?磨勘磨了多久了?

他們還是知道的。

劉惟簡微微一笑,道:“左相若是好奇,其實親自走一趟軍器監與專一製造軍器局是最好不過的。”

“不過老奴,也可以簡單的與左相介紹一下,如今專一製造軍器局與軍器監的關係……”

說着,劉惟簡就向呂公著簡要的介紹了一下。

呂公著聽着,若有所思。

在劉惟簡的介紹中,如今,軍器監雖然依舊是個獨立的機構。

但其生產任務和製造甲械、器物的數量,卻是由專一製造軍器局方面,根據來自樞密院以及宮中的命令安排的。

其算是個純粹的生產製造機構!

除了生產、製造軍器甲械外,不管其他事情。

而專一製造軍器局,則將其研發出的大部分軍械生產製造相關的新技術、新工具,都移交給軍器監。

火藥司負責的火藥生產除外。

於是,就形成了專一製造軍器局負責研發、試造,而軍器監負責落實、生產的系統。

於是,現在,軍器監的一切條例、制度都需要依照專一製造軍器局的要求來。

專一製造軍器局也會經常派遣技術官員和能工巧匠,前往軍器監指導、督導生產。

而所謂‘良品率’,乃是官家爲了激勵軍器監的工匠們,認真生產,爲社稷造軍器而授權沈括,在軍器監內頒佈,並勒石刻在軍器監工坊出入口的石碑上的。

依照工坊不同,生產器物不同。

每條‘生產線’,都有自己的良品率和生產數量指標。

而且,分成了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下等五個不同級別。

中中以上有賞,中下、下下則有對應的懲罰。

在這套系統中,良品率對應了賞賜的級別,而數量則決定了賞賜的多寡。

呂公著聽完,忍不住感嘆道:“難怪去歲,諸路將帥都未與朝廷反應相關甲械軍器的質量問題!”

“原來如此啊!”

在汴京城,有錢能讓磨推鬼。

當自己製造的東西的質量與數量,關乎自己能拿到多少賞錢的時候。

軍器監的那些工匠,自然會認真工作。

就是……

“生產線?”呂公著將這個名詞記了下來。

劉惟簡特意提到的東西,肯定不簡單。

而當今的官家,就是喜歡別出心裁的搞些新花樣,弄些新明堂出來。

聰明人,早早的就已經上船了。

比如說沈括,別出心裁的搞出了一個所謂的‘格物致知’的理論,來曲解聖人之意。

偏人家就是抓住了官家的喜好,於是,成爲了官家的寵臣。

連已故的岳父,都能被追贈禮部侍郎,追封通議大夫。

呂公著想不想也成爲一個這樣的官家心腹呢?

他當然想啊!

壽州呂氏,就是靠着揣摩上意起家的。

其家傳絕學之一,就是如何拍着皇帝馬屁,把自己的事情給辦了。

心中這樣想着,呂公著就繼續向劉惟簡請教起來:“押班,吾觀這賬薄上,專一製造軍器的進項裡,除煙花所的收入外,這所謂的‘專利特許授權費’是何物?”

這賬冊上,專一製造軍器局,全年收入達到了一百八十五萬七千四百二十三貫。

其中,煙花所是排名第一的進項。

總數達到了誇張的六十八萬四千貫。

但,這一筆進項,呂公著是有心理預期的。

畢竟,汴京城煙花所如今生意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

那些徇爛的煙花,還有噼裡啪啦的響個不停的鞭炮,自去年坤成節亮相之後,就迅速火爆市場。

汴京城中,無論是節慶,還是逢人生辰或者開業。

都須得買一些回去燃放,有一段時間,那些高檔昂貴的煙花,甚至需要找關係,託人情才能買到。

以至於汴京城,形成了攀比潮。

你家開業放了十箱甲等煙花,那我就放十五箱,端是不把錢當錢花。

在這種氛圍下,又恰逢連遇冬至、除夕、正旦與上元。

煙花爆竹的銷量,自是節節攀升。

何況,煙花所的買賣,也不止一個汴京城。

整個開封府,乃至於京畿一帶的奢遮人家、官宦人家都會進京來買菸花。

因爲官家去年取消了汴京的城門稅,於是已經有從洛陽、南京應天府(商丘)等地的人入京購買菸花回去。

所以,呂公著對煙花所的暴利是有所預期的。

但,賬本上僅次於煙花所,收入高達五十七萬貫的所謂‘專利特許授權費’,卻讓呂公著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劉惟簡呵呵一笑,答道:“所謂‘專利特許授權費’,應該喚作‘皇權特許、專利獨營費’!”

“乃是專一製造軍器局奉聖旨,出大內秘方或者專一製造軍器局所發明之獨有技術,授與京中商賈,許其藉此生產、銷售之費!”

劉惟簡這麼一說,呂公著頓時就想了起來。

如今京中有司官邸,所用的諸般器物。

如碗筷、桌椅、紙張、筆墨、蠟燭等,皆是由戶部與開封府,從曹、劉、王、楊、高、向等外戚勳貴背景的商賈作坊處採買而來。

本來朝野還頗有微詞,相關利益受損者,更是跳腳罵娘。

御史臺的烏鴉們,蠢蠢欲動,就等着抓住把柄,狠狠彈劾一把這些貪得無厭的外戚勳臣了。

可最後,大傢伙發現,戶部和開封府,從這些外戚勳臣家的下人、族人處採買來的器物。

雖然質量說不上多好,但能用,不比市面上的行貨差。

其中有些東西,甚至在質量上,遠超世面上的一般貨物。

關鍵價格便宜!

就拿喝茶用的茶盞來說吧!

市面上,一隻普遍的定窯白瓷茶盞,需錢三十文。

而城外的窯場,燒製的同樣規格和大小的白瓷茶盞,人家只要二十五文。

足足便宜了五文錢一隻。

辦公用的桌椅,就更不要說了。

王家的木工工坊裡,一套桌椅加起來,只要三千五百文。

而市面上,同樣的桌椅,四千文起步!

關鍵,王家的桌椅,表面光滑,沒有突刺、毛刺。

同時還保留着天然的紋理,讓好多士大夫歡喜不已。

於是,竟也花錢去王家的作坊裡買桌椅等傢俱回去。

更關鍵的,還是蔡京和章衡,都公開宣稱,元祐二年的採買,一定要進一步壓低採買的價錢!

這就讓人很不理解了。

這些外戚勳貴,蠹蟲一樣的貪貨,到底是怎麼經營的產業?

怎麼將成本壓下去的?

原來,根子在這裡嗎?

就是……

呂公著想不清楚,爲什麼那些外戚勳貴們,肯心甘情願的掏這筆錢?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一年五十七萬貫呢!平攤到各家,相當於每家都拿出了數萬貫進貢!

而大宋的這些外戚勳貴家的嘴臉,他呂公著可太清楚了!

一個個都是鐵公雞,想叫他們掏錢,就和要他們的命一樣!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推行免役法、免行法,叫他們出錢。

每家每戶,每年不過是出個兩三千貫,一個個就和要死了一樣,天天入宮去哭訴。

現在倒好,他們幾萬幾萬的往外掏,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官家,到底給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

這就是呂公著不懂了。

趙煦可不僅僅給他們技術,還給他們專營權。

就和白酒專賣、煙花專賣一樣。

別的地方,趙煦或許管不了。

但在這開封府內,相關技術和產品,卻只有這些人的工坊有,也只許他們賣!

不僅如此,趙煦還給他們訂單。

在京諸司與在京禁軍,甚至是外郡的駐泊禁軍需要的商品,都和他們買。

此外,還讓他們參與宋遼貿易。

幾乎就是將飯喂到了嘴邊。

這樣一來,這些傢伙能不乖乖掏錢?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從明年開始,相關專營權就沒有了。

同時相關技術和相關工具,也會公開,允許所有人蔘與。

這些傢伙想繼續躺着賺錢,那就必須加大投入,提高生產規模,並進行產業升級。

當然了,其實這部分的費用,沒有呂公著想象的高。

加起來一年也就不到二十萬貫。

剩下的那三十幾萬貫,則是包括孫家正店在內的五家專營白酒的正店繳納的酒麴錢。

榷酒本就是暴利。

而白酒這種新的酒類,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何況還是壟斷經營!

……

呂公著將心中的疑問,壓了下去,繼續指着其他收入部分,與劉惟簡詢問。

劉惟簡則一一做了簡單的回答。

呂公著聽完,深吸一口氣。

專一製造軍器局的收入結構,在他心中慢慢成型。

煙花所的專賣所得與所謂的‘專利特許授權費’加起來差不多一百三十萬貫了!

而剩下的五十多萬貫,則主要來自兩大塊。

其中之一,是軍器銷售。

看到這裡的時候,呂公著人都驚了。

因爲賬本上赫然出現了神臂弓等軍國利器對外銷售的記錄。

而銷售對象更是讓他繃不住——據劉惟簡介紹,主要是溫溪心、溪巴溫這兩位吐蕃大首領,以及交州的土官們。

他們採買的東西,上到神臂弓、鐵甲,下到箭矢、皮甲,囊括了幾乎所有軍器。

這一塊,賣了差不多三十萬貫。

而劉惟簡說,專一製造軍器局打算今年賣上一百萬貫以上的軍器,就更讓呂公著有些繃不住。

這麼賣軍國利器?

就不怕反噬?

當着劉惟簡的面,呂公著沒有問出口,但這個事情,他打算去問一問官家。

可別養出安祿山來!

軍器售賣收入外,則是租賃收入。

根據劉惟簡介紹,專一製造軍器局在城中的作坊,如今基本都搬到了城外。

於是,這些空閒下來的工坊,就被店宅務租賃了出去。

這一塊,大概每年能有七萬貫上下的進項。

最後,則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收入。

比如軋棉所進賬了兩千多貫,打漁所,靠着在汴河、五丈河裡捕撈魚獲,雖然大部分都用來作爲工匠的伙食了,但也有少部分賣到了市場上,進賬一千多貫。

諸如此類,零零碎碎加起來,最後居然也有一兩萬貫。

聽完這些,呂公著深吸一口氣,感慨道:“聖上於經營一道,果是天縱奇才啊!”

雖然一些做法,呂公著感覺有問題。

但是,能把錢從外戚勳貴嘴裡摳出來。

就這一點,當今官家就已經勝過了歷代官家了。

要知道,大宋從太祖開始,就沒人能從外戚勳貴們嘴裡摳出過錢來。

素來都是官家補貼這些外戚勳貴。

於是,他對在京諸司那四百多萬貫的盈餘,到底是怎麼來的?更加好奇了。

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944章 輿論(2)424.調作息。第62章 條貫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940章 都是影帝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16.第300章 蘇頌第539章 坐而論道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807章 聖師第901章 宋遼交易(1)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561章 封賞(2)第984章 元祐革新(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561章 封賞(2)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628章 輿論造勢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45章 文德殿上 (1)187.第178章 苗授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96.第186章173.第164章 報功第703章 立規矩(2)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901章 宋遼交易(1)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824章 御前會議(2)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99.第96章 覲見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61.卡文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964章 臥龍鳳雛第573章 外交(1)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第12章 劉惟簡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03.第193章 兀卒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
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944章 輿論(2)424.調作息。第62章 條貫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940章 都是影帝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16.第300章 蘇頌第539章 坐而論道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807章 聖師第901章 宋遼交易(1)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561章 封賞(2)第984章 元祐革新(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561章 封賞(2)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628章 輿論造勢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45章 文德殿上 (1)187.第178章 苗授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96.第186章173.第164章 報功第703章 立規矩(2)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901章 宋遼交易(1)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824章 御前會議(2)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99.第96章 覲見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61.卡文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964章 臥龍鳳雛第573章 外交(1)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第12章 劉惟簡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03.第193章 兀卒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