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韓維求對

照道理來說,朝廷科舉取士,文彥博這個太師,應該是知道的。

然而……

事實卻是,文彥博真的不知道。

不止他一人如此。

張方平、馮京,這兩位在京元老,同樣不知。

既是他們沒有派人去打聽過,也是因爲他們不敢知道。

沒辦法!

司馬懿以一人之賢,使後世一切老臣,都是膽戰心驚。

而且越老越害怕!

生怕一個不慎,惹來猜忌,就是全家死絕!

以唐太宗之神武,晚年尚且有猜忌李衛公。

何況其他人?

今之大宋,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且是主寬臣賢,可謂衆正盈朝。

可是,他文彥博到底是四朝元老,且已尊爲太師,拜平章軍國重事,位在宰相之上。

與司馬懿何其相似?

故此,別看文彥博在外面,架子很大,到了都堂上更是愛擺譜。

但他從來都很本分。

無宮中旨意,他什麼事也不問,什麼事也不管。

天子有旨,就依旨意而行。

故此,休說科舉了,實際上,文彥博連朝政也不怎麼管。

他心中清楚的很,有些事情,不上稱二兩重,上了稱一千斤也打不住。

所以,不要留下給人上稱的可能。

於是,早在今年的正月,文彥博、張方平、馮京,就已經開始閉門謝客了。

直到省試那日,方纔奉旨伴駕到了玉津園中。

而那次是文彥博三個多月來,第一次出門。

如此謹慎,自然是因爲他侍奉過三位趙官家。

太清楚,趙官家們的秉性了!

當今,豈能例外?

所以,文彥博素來在小事上彰顯自己的威權,在朝政、國策等大事上,只要沒有旨意,就當啞巴、聾子、瞎子。

擺明了就是告訴宮中——老臣啊,就是陛下的一塊磚,陛下想讓老臣做什麼,老臣就做什麼。

舍此之外,老臣一切不知、也不問。

沒有這份智慧,文彥博混不到如今的地位,也活不了這麼久。

文及甫對老父親的謹慎,其實是有些不解的。

但他這個人有一點好——孝順。

老父親讓幹嘛就幹嘛。

故而,這些天來,文及甫雖然打聽過省試的情況,也問了不止一個人,具體細節。

但文彥博早下過令,不許在他面前提科舉,說朝政。

故此,他也一直裝作不知。

如今聽了文彥博的問話,文及甫當即便假託着包誠之口,一五一十的將今年科舉省試中的情況與細節,向文彥博說了一遍。

文彥博聽完,一雙老眼就眯了起來。

“官家果然是要對科舉大動干戈!”

這一點,其實在當初開封府公考吏員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看出來了。

畢竟,都不是傻子。

公考吏員的制度,稍微改一下,不就是科舉嗎?

所以,早早的就有着人,提前三年,開始爲今年科舉做準備了。

譬如傳統的科舉強路——江南西路、江南東路、兩浙路的官宦之家們,在元祐元年就已經派人進京,拿了當年開封府吏員的卷子和題目回去開始鑽研了。

此乃春江水暖鴨先知。

更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現實寫照。

於是,當王安石出山,以江寧保寧寺爲基地,再次開始講學。

一時,無論新黨、舊黨家的孩子,紛紛涌向江寧。

趕都趕不走!

真以爲是王安石人格魅力大?

人家早就知道,當今天子要對科舉動刀子,做文章了。

也早知道,天子好術算,喜實務,愛那墨家的機巧之事。

而王安石公開講學,以實務、術算爲本,更是等於明牌告訴了天下人——訥,朕就是喜歡這樣的人才!

官宦人家們,雖然對此頗有微詞,私下也有着非議。

因爲,這些家族裡的好多人,這十幾年來,一直是埋首經義。

現在朝堂忽然要改,他們有些不適應。

可,一個家族裡不止有老人,更有年輕人。

那些學了十幾年經義的人,或許一時間難以適應新的形式。

可,年輕人就不一樣了。

這等於給了他們彎道超車的機會和可能。

於是,無不盛讚天子聖明!

畢竟,這可是功名!

今年科舉,放寒門士子、農家子身上,是很突兀。

但擱官宦人家、書香之家。

卻是早有準備,早有預期。

好在,官家還知道輕重,並未完全改變熙寧以來取士的基調。

依舊以經義爲主,只是在時務策、史論方面,進行了增強,強調了現實需要。

譬如史論題,直接就問了中唐的兩稅法改革,並要求考生針對兩稅法的利弊,提出自己的見解。

這等於送分。

因爲,在大宋沒有不研究兩稅法的士子。

而時務策,則乾脆是聚焦現實問題。

所出的題目,全部是這幾年來,發生在汴京、洛陽、揚州、江寧等地的事情。

然後,要求考生據此作答。

只要關心過國家天下的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來。就是……

文彥博沉思良久,輕聲嘆道:“如此一來,科舉取士,豈非偏官宦權貴之家,而輕寒門布衣之士?”

作爲四朝元老,文彥博親歷了大宋科舉取士的變革。

從慶曆新政開始,一直到先帝確定經義取士。

他很清楚,大宋科舉在過去數十年,改革的方向,其實一直是側重於公平。

儘可能的使官宦人家、權貴豪門、商賈、小地主甚至是布衣百姓家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

所以,纔會罷詩賦而用經義。

所以,纔會有新舊兩黨,一致推動熙寧二年的科舉改革,一致贊同三舍法取士。

爲什麼?

概因詩賦取士的話,中小地主、商賈、農民家的孩子,除非天賦異稟,否則基本沒有機會。

畢竟,詩賦這東西,既看天賦,也看名師,還要看積累。

詩賦這東西,真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玩的起的。

沒有天賦,沒有名師言傳身教,沒有深厚的經歷與積累。

寫出來的詩賦,很難出彩。

而科場上,詩賦不能出彩,不能吸引人的眼球,不能引發共鳴。

基本就等於黜落。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家的孩子,怎麼和官宦世家教育出來的人玩?

經義就不一樣了。

只要熟讀聖人之書,認真研究,下上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即使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也有機會在科舉中戰勝高門權貴家的孩子。

晏幾道,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依然是詩賦取士,以晏幾道的詩詞,早中進士了。

而今,天子重實務,喜術算,愛機巧之事。

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些東西,是一般人家的孩子玩得起的嗎?

甚至……

可以這麼說——他們就算有天賦,哪來的資源玩這些?

就拿實務來說吧。

他們若沒有一個當官的爹,在朝的祖父,去那裡接觸實務,如何知曉官場的事情?

權貴家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他們真的有個當知州/轉運使的父兄,從小耳聞目濡,接觸的就是這些東西。

邸報都看了無數次。

稍微用功,就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趕不上。

文彥博想着這些事情,就輕輕搖頭。

不過他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識時務。

不會和一些人一樣,故意的去惹宮中不開心。

他靠在椅背上,對文及甫道:“今日老夫與汝所言之話,莫要外傳!”

“諾!”

……

和文彥博不同。

在省試結束的第三天,三月癸亥(十六)。

趙煦接到了禮部轉來的鄜延路奏疏——西夏遣使,以春約官田懷榮爲正使,呂澤官嵬名令哥爲副使,來朝大宋,如今已到了邊境上的米脂寨,請求入朝朝覲。

很顯然,党項人這是來告狀的。

可趙煦也不好拒絕,畢竟人家是帶着禮物來的——有足足五百匹馬呢!

伸手不打笑臉人,趙煦只好答應。

大不了,到時候讓呂惠卿罰酒三杯。

剛剛批閱了禮部的劄子,通見司內今日輪值的合門通事舍人張叔夜面前。

“張卿有事?”趙煦看到被童貫引領着,來到自己面前的張叔夜。

張叔夜躬身行了禮,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劄子,呈遞在手中:“官家……開府儀同三司、北京留守、判大名府臣維方纔到了內東門下,遞了乞見劄子!”

“韓相公怎麼來了?”趙煦接過劄子,眉間閃過一絲陰霾。

自從韓絳病重後,作爲弟弟的韓維自然不可能再待在大名府了。

所以,在三月初的時候,他就上書請求回京。

朝廷自然答允,於是韓維在三月甲寅(初七)回到汴京,先是到了宮中,拜見了趙煦和兩宮。

然後就一直在韓家的祖宅之中,主持韓府內外諸事。

所以趙煦自然的,有些擔憂韓絳的身體。

“回稟官家,臣聽說,似乎與省試有關……”張叔夜在一旁奏道。

“哦!”趙煦這才放下心來。

不是韓絳到了大限就好!

若是那樣的話,趙煦就得趕緊準備,出宮到韓絳府上見這位宰相的最後一面了。

他微微靠到椅背上,拿着韓維的劄子,自語着:“省試?”

“韓相公對省試有意見?”

“也對!”

“熙寧科舉改革,韓相公出力甚多!”

熙寧年間的科舉改詩賦取士爲經義取士,是新舊兩黨通力合作的結果。

韓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經義取士,在某種意義上,乃是其的政績。

而且是很重要的政績!

將來,韓維百年後,無論是他的行狀還是墓誌銘,都會在這個事情,大書特書。

自然的,朝廷改革科舉,直接關係到了他的切身利益。

這樣想着,趙煦就道:“張舍人,且去請相公,到福寧殿的東合來與朕相見吧!”

“說起來,朕還未與相公交過心呢!”

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811章 面試(2)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48章 跑官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69.第445章 戰後(1)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956章 興龍節(2)第940章 都是影帝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499章 熙河(2)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703章 立規矩(2)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第704章 立規矩(3)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87.第86章 京東鐵馬(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03章 瀆聖同盟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第822章 廢稅(2)第769章 皇恩浩蕩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1015章 放榜(1)第997章 禮部試(3)403.請假條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750章 各方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95.第280章 蔡京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41章 太子(4)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212.第202章 加一分第1012章 韓絳教弟(1)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51章 登基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6章 兒科聖手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52.第239章 新約(1)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
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811章 面試(2)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48章 跑官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69.第445章 戰後(1)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956章 興龍節(2)第940章 都是影帝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499章 熙河(2)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703章 立規矩(2)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第704章 立規矩(3)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87.第86章 京東鐵馬(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03章 瀆聖同盟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第822章 廢稅(2)第769章 皇恩浩蕩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1015章 放榜(1)第997章 禮部試(3)403.請假條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750章 各方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95.第280章 蔡京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41章 太子(4)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212.第202章 加一分第1012章 韓絳教弟(1)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51章 登基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6章 兒科聖手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52.第239章 新約(1)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