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

四月下旬,這一日,吳侯府上,內宅上百侍女,盡皆來往於主屋附近。

劉奇來回走動在屋外,看着時而進進出出的產婆老嫗,滿臉焦急。

“啊……”

“好痛……”

屋內,時而傳出步練師的低吟,劉奇聽在耳中,一陣揪心。

後花園內,張昭、張紘、孫邵、許靖等人皆在,卻不敢步入內院。

“已經足足半個時辰了,還未傳來訊息,真是讓人揪心吶。”張紘一臉感嘆,江東之主劉奇弱冠承吳侯之位,正妻步氏臨盆,乃江東頭等大事。

“子綱莫急,主公陪在內宅,臨盆產婆身側,尚有仲景先生指導,無憂也。”

張紘看了一眼一臉淡定的孫邵,“長緒先生有所不知,主母年少體弱,頭胎臨盆,若拖得久了……”

張昭回眸,欲言又止之際,突然正聽到內宅傳來一陣歡愉。

“哇……哇……”這是屋內,有產婆故意在拍打新生兒臀瓣惹來的啼哭。

內屋房門開了一半,立即掩上,一名滿頭香汗的侍女跑出屋門,在門前一腳朝着劉奇跪倒:“爲吳侯賀,夫人誕下麟兒,母子平安。”

劉奇如遭重擊,腳步朝後退了半步,雙手舉到空中,一時間,不知說些什麼。

旋即,他面色狂喜,放聲大笑,“哈哈哈……傳令下去,今日接生產婆、侍女,皆有重賞,此外,傳令府內外,派人通報江東五郡,吾劉奇有後矣。”

說着,他便邁步上前,準備拉開屋門,入內噓寒問暖。

“吱呀”,一擡頭,他便迎上了一張滿臉疲憊的老臉。

“吳侯還是在門外稍候頃刻吧。”張機出門之際,不忘將屋門待上,“步夫人年幼體弱,頭胎臨盆,多費了些時日,吾已向女婢開了幾服藥,日後,可好生調養。”

劉奇一手拉着張機落座到園內的石桌上,“有勞先生。”

“吳侯那日所言,女子當推遲生產之事,老朽近日於秣陵城中,親手接生二十餘起,亦算有所愚見。”

劉奇此刻滿心歡喜,倒也耐着性子,“願聞其詳。”

“二十餘起中,大多爲寒舍新納之妻,十七八歲者多矣,半年有孕,年半臨盆,多因體弱力竭,以致難產,少有三起,爲二胎,三胎之婦,年過二十有餘,皆爲順產。”

“老朽以爲,吳侯日前施行新政,獎勵多生,實乃下策。”

“吾大漢建國四百年,百姓大多居於北地,江東之地,地廣人稀,便是豫章一郡,亦才百萬人口。”

“吾推行此策,是爲江東計,二十年之後,江東之民,可從三百餘萬,增幅數成。”

張機微微搖頭,“如此,貧寒之家,爲免賦稅,將多生產矣,年幼出嫁者,體弱多產,易難產,更易夭折,且,因多生而降低江東賦稅,因年幼者多,而缺乏勞力,便是多有田畝錢糧,亦會讓江東之民,心生惰意,還望吳侯三思。”

劉奇一手摸着下巴,“先生之見,吾會有考量,今日之事,多謝先生出手相助。”

“實乃分內之事爾,吳侯允諾吾在方山書院開設醫科,已是恩德。”

兩人相視一笑,正見屋內產婆滿臉大汗地邁步走出,在門前朝着劉奇跪地一輯,“爲吳侯賀,夫人母子平安。”

劉奇仰頭大笑,擡腳步入,略微有些炎熱的屋子。

繞過屏風,他便看到了躺在榻上,滿臉香汗淋漓的步練師,此刻,正有侍女爲她擦拭身上的汗珠,身上的衣裳,亦是換了一件。

“夫君。”步練師看到劉奇的剎那,眼中生起一層薄霧,目光似喜似嗔,劉奇此刻,有意放輕腳步的模樣,又讓她“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劉奇落座到塌邊,一手撫上步練師光滑的小臉,感受着她臉上略微發燙的溫度,“苦了你了。”

步練師眉開眼笑,“不負夫君所託,妾身終於爲夫君誕下麟兒。”

“莫要胡言亂語,好生歇着,便是誕下女子,吾也歡喜。”說着,劉奇目光看向一旁的侍女。

侍女當即將睜開雙眼,用清澈、黝黑的眸子,好奇地打量着這個世界的幼兒,遞到了他的懷裡。

劉奇雙手緊張地抱着襁褓,剛想將臉湊過去,卻見嬰兒目光突然在他臉上停住,小嘴一嘟,竟是“哇”的一聲,放肆地哭嚎。

劉奇一時間,手腳無措。

卻是步練師嗔怪地瞪了他一眼,立即命侍女從他手上接過襁褓。

“夫君,該爲孩兒取名了。”步練師再出聲提醒道。

劉奇張嘴欲言,“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劉氏在侍女的攙扶中邁步入內。

“且讓老身來看看吾家孫兒。”

“見過孃親。”劉奇站起身來,衝她欠身一禮。

饒是步練師,也點頭躺在榻上見禮。

“當真是苦了你了。”劉氏抱着襁褓,坐落在塌邊,將襁褓靠到步練師身側,“吾兒,吾家孫兒可有取名?”

劉奇微微一愣,迎着兩女注視的目光,一手撫須。

身處漢末,他如今略顯稚嫩的年紀,也是有意蓄鬚增添自己的威嚴。

當下,他卻是有些泛苦,四百年來,劉氏一族,族人何止十萬,要想避開重名,機率實在太小。

他沉思許久,“吾兒尚在練師懷胎中時,江東百廢待興,如今攻下廬江,吾江東五郡,已有蒸蒸日上之勢,當爲振興大業,中興漢室之良機。”

“吾兒,便名“振”罷。”

“劉振”,劉氏玉手撥弄着幼兒紅潤的小臉,“振兒,汝今後,便是振兒了。”

“吾兒,練師和幼兒尚需歇息,汝且退去吧,院外文武和汝三位弟弟,亦在候着,汝萬不可因私廢公。”

“喏。”劉奇一臉苦笑,朝着劉氏施了一禮,轉身出門。

初爲人父,劉奇來到院內,環視一眼劉基三人,再看了一眼張昭、孫邵等人,“傳令,設宴三日,爲吾兒劉振賀,秣陵城內,千家萬戶,皆有錢糧賞賜。”

“喏。”衆人同時下拜,張昭卻面色泛苦,他乃簿曹從事,掌管錢糧,此番秣陵全城皆賞,這府庫中的錢糧,怕是會虧空不少。

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開個單章吧第七章 克下縣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
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開個單章吧第七章 克下縣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