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

“原來是子布先生,來人,給先生備長案,列坐本將軍旁席。”

“喏。”很快,便有士卒搬來長案,張昭恭謹地長輯一禮,“多謝少將軍。”

他落座到長案上,很快,劉奇便主動端起酒杯朝着他敬了一杯。

張昭謙遜舉杯,一口飲盡。

“先生北來,今在江東尚可安好?”

“便是不安,方纔來尋少將軍。”

“哦,那吾倒是願聞其詳。”

張昭朝着劉奇拱手一拜,臉色慢慢變得有些嚴肅,“少將軍內定四郡,北逐孫策,建不世之功,乃漢室雋才也。”

獻策之前先將你耀眼的事蹟誇讚一遍,張昭給劉奇的第一映象,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儒士。

“然少將軍制定江東六項,傳達各部郡縣官員中,卻是有幾項,徒增江東負擔,易引起百姓恐慌,製造動亂。”

“還請先生指點。”劉奇面色微變,當即拱手一拜。

堂中一衆文武見此場面,大多數人默不作聲,靜觀事態發展,有少數幾名武將,面色不忿,認爲此人,有些恃才傲物。

張昭面色淡定,伸手拿起面前案上的饅頭,“此物可果腹,亦可使北地無用之麥米納入吾江東之後,得以重用,以錢糧換麥米,卻是妙計,然,少將軍可知,此物是否得江東四郡百姓之喜,常年以來,他們以稻穀爲食,北地之物,多有排斥。”

“此事易爾,今江東之地,遍地屯田農作,亦有城池修建,須得徵召民夫,到時,官府發放錢糧,便以製作饅頭之法與麥米發放下去即可。”

“可南方之地,少有人種植麥米,今年所購庫存麥米若好治一空,敢問少將軍,來年如何?”

劉奇雙眉凝在一起,心裡隱隱已經纔到張昭記下來的話語,但他還是忍不住往下接,“當庫存消耗十之八九,吾便會下發麥米,作爲來年之種,且來年再向北地……”

“一次尚可,北地諸侯麾下,尚有智多之輩,少將軍派商船北上,如此大張旗鼓,便是傻子,亦能看出三分,還有一點,便是饅頭之法,倘若用於民間,怕是不足三日,便會傳入荊州、淮南之地,爲敵所用,北地盛產麥米,倒是,怕是資敵之盛,徒增煩惱。”

一時間,全場鴉雀無聲。

“子布果有大才,敢問先生,該如何應對此事?”劉奇立即虛心發問道。

張昭一臉胸有成竹,“暫收麥米,存儲倉內,將此製作饅頭之法,暫不公之於衆。”

劉奇陷入了沉思,的確,他一開始想的是,收購北地的麥米,能夠製作饅頭,充實江東糧庫,但卻險些忘了,此物若是爲北地諸侯所得,對他江東而言,便是大禍。

“北地收購麥米,大多是陳年倉儲之物,豈能久存。”劉奇又問。

“若存儲之法得當,可一二載無慮。”張昭滿臉帶笑,“正巧,老朽家中,便有早在族內看守麥米糧倉數十載老僕,可獻上此法。”

“善。”劉奇臉上多出幾分喜色,“此乃吾之疏忽,亦爲先生之功也。”

“老朽萬萬不敢居功,不過分內之事而已。”張昭仍是保持着君子之風,十分謙遜低調。

劉奇笑了笑,這倒是和史冊上記載的他,相差不大。

兩人剛纔的對話,都避開了麥米日後放在軍中何用一談,只要不是鼠目寸光之輩,大多都能尋到淮南、徐州之地的戰機,如今江東平定,百廢待興,但劉奇仍是大肆徵募兵卒,訓練水軍,設立工匠坊,造船鑄鐵,顯然是有宏圖大志。

張昭無疑是看出了劉奇將在淮南、徐州等地局勢有變的時候趁機北上,奪取富饒之地,從而奪得爭霸天下根基,但他卻不點明,這便是高明之處了。

還未發生的事情,總歸還是讓它掖着藏着比較好。

畢竟,江東太大,便是這府內,說不定,便有來自荊州、淮南、徐州之地的探子。

正如張昭所言,北來之士太多,還有大多數士族心向中原之地。

而現在中原之地誰最強大?當是婦女之友曹孟德無疑。

“先生大才,願投入吾之帳下,實乃吾之榮幸,來人。”

立即有兵卒走入堂中候命。

“向秣陵傳訊,上表子布先生爲薄曹從事。”

“喏。”

“多謝少將軍。”張昭起身朝着劉奇恭敬一拜,隨即被他上前攙扶起身,兩人相視一笑,頓時滿堂喝彩。

“少將軍。”也就在這時,堂中又有一人開口。

這人年入中年,臉上已有幾分憔悴,但言談舉止之中,仍是帶着文士風度,見此人邁步出列,堂中頓時鴉雀無聲。

“這人倒是好高的威望。”劉奇眼中一驚,隨即,便看到此人朝他拱手一拜,“吾乃廣陵人張紘張子綱,今日,亦有良策獻上。”

“原來竟是子綱先生,請恕劉奇無禮,來人,再賜一席。”

“喏。”

張紘長輯一禮謝過,落座長案,位列張昭對面。

兩人一左一右,雖同爲文臣,但此刻,劉奇左右兩側本是臺階,本無人可列席此地,今日兩人新入麾下,劉奇將長案列於此地,是爲施恩。

“先生有何良策獻上?”劉奇臉上有些期待,此人飽讀詩書,年少時便遊歷洛陽等地,多有才名,回到本郡之後,即可被舉爲茂才,後得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人徵辟他爲官,都被他一一拒絕,可見,此人當真有大才。

而且,作爲後來者,劉奇可是隱隱有些期待江東二張突然出現後,能帶給他何等改變。

“無他,少將軍乃江東少主,今代刺史大人巡視揚州,當廣開言路,任賢使能,崇尚寬和仁惠之策,征討山越之時,當順應天命,對外征戰之時,當師出有名。”

“江東六項,大多都是良策,但少將軍乃是漢室宗親,今當今天下受大漢四百年而不遇之最大危機,少將軍若立志匡扶大漢,中興漢室,當隱伏偃息軍隊,廣開農耕,親賢臣,遠小人,早日築成建業之城,大事可期也。”

“善。”劉奇重重點頭,“吾欲徵召先生爲功曹從事,不知先生願否?”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來人,添酒,今日子布子綱二位先生願入府任職,乃天佑吾大漢宗室,天賜吾揚州良臣,當一醉方休。”

“少將軍尚有要務在身,酒酣作罷便是,老朽兩人皆是冷麪之人,卻不喜太過鋪張浪費。”話音剛落,一旁的張紘便開口了。

劉奇微微一愣,隨即便大笑,“善,那便淺嘗即止。”

張紘,也是敢直言納諫之輩,劉奇自然也得給予他幾分尊重,他敢當着這麼多人直言進諫,便已經成爲了自己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