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

“蒯子柔,汝死到臨頭尤不自知,念汝爲劉氏多年勞碌奔波,即便無功勞亦有苦勞,汝若此刻便主動交出府中江東使臣,自請發落,或可保得一條性命。”王粲冷然盯着牆上探頭探腦的蒯良,並未下令讓弓箭手放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吾蒯氏立足襄陽數代,焉能受汝二人相脅,天明之後,吾等自會請劉琮公子和蔡夫人主持公道。”蒯良一臉正氣地喝道。

“蒯子柔,汝莫要巧舌如簧,那習禎入汝蒯府,乃是王長史親眼所見,莫非,他還能冤枉汝蒯氏一族不成?”韓嵩指着蒯良鼻子喝道。

蒯良面色一沉,回眸怒視王粲,“王粲匹夫,汝焉敢捏造無中生有之事,中傷吾蒯氏一族,此番若吾蒯子柔無罪,吾蒯氏上下,必與汝不得干休。”

原本王粲心中還有些顧及,也有些不滿韓嵩將他告密之事公之於衆,此刻,聽得蒯良的威脅和怒罵,他也顧不得其他,反而是挺起胸膛,直視蒯良,“蒯子柔,汝若未做過此事,那便坦然打開府門,吾等只遣數百軍士入內搜查,若無習禎、諸葛瑾之輩,吾必設宴向汝賠罪。”

“呸”,蒯良冷笑一聲,“天明之後,吾自會前往刺史府中,向劉琮公子和蔡夫人討要一個公道,今日天時已晚,恕不奉陪。”言罷,他直接順着雲梯消失在院牆上。

“混賬,這廝竟如此狂妄。”王粲氣得麪皮發顫,他是告密之人,今夜若是拿不到證據,怕也很難將蒯氏扳倒,若是蒯氏不倒,那他王氏一族,如何抵擋蒯氏的報復?

“從事中郎,汝意如何?”

韓嵩一手撫須,“汝二人可回刺史府報之,聽蔡夫人和劉琮公子諭令。”

“也只能如此矣。”王粲嘆了口氣,立即下令軍士圍住此間,他和韓嵩交流一會兒,自顧自地上了馬車,前往刺史府。

府內,蒯良行至堂內,便發現被五花大綁送上來的習禎。

“習文祥,汝爲何還賴在府中不走?汝可知,汝已爲吾蒯氏引來滔天大禍。”蒯良拍着長案怒視習禎,如今蒯氏百年家業岌岌可危,全因眼前這人。

習禎平靜地看了一眼蒯良,突然放聲大笑。

“習文祥,汝莫非以爲,蒯某手中這長劍不利乎?”蒯良惱羞成怒,將手中長劍猛地拍在案上。

習禎臉上笑容收斂幾分,神情仍是淡定自若,“蒯子柔,吾笑汝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啊。”

蒯良瞳孔微微收縮,心中怒意稍緩,不過語氣仍是冰寒,“汝莫要巧舌如簧,今日,若汝說不出個緣由,休怪吾翻臉無情,不念舊日交情。”

“蒯兄,吾且問汝,那麋子仲才學如何?”

蒯良略微沉默,“他本徐州豪富商賈出身,雖不比汝吾家世,亦有博學多聞,交涉詭辯之才。”

習禎笑了笑,“他雖代表劉玄德,卻不如孫乾、簡雍二人之重,汝以爲,他能否勸得動荊襄如今這數萬之兵,幾百萬之民歸屬劉玄德帳下?”

蒯良心中有些迷糊,“汝此言何意?”

“劉備乘勢攻取汝南,連破曹操大將李通等十餘員干將,又取陳國,可謂聲勢大漲,可他多年顛沛流離,於平原、于徐州、於許昌,何處不是戰敗逃難?”

“汝當真以爲,他還能在陳國、汝南等地屯田,與潁川、沛國之兵對峙之際,還能看到這荊州之好?”

蒯良一手撫須,“依汝之見,這劉玄德帳下,另有高人指點?”

“哈哈哈哈……”習禎頓時放聲大笑,“世人皆知,天下知人善用者,江東吳侯,北地曹操,劉玄德次之,仁義遍佈天下者,江東吳侯,劉玄德亦次之,而天下猛將歸屬,河北袁紹、許昌曹操、江東吳侯,再其次,便是他劉玄德,關張二將皆乃萬人敵,還有他那親衛將陳到,亦有統軍之才,破敵之勇,他唯獨欠缺的,便是遠見、之兵之幕僚。”

說着,他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蒯良,“汝與異度,莫不是正因此,願降於劉玄德?”

蒯良被說中心思,頓時沉默不語。

“吾江東雖好,但人才輩出,汝二人若去,不過錦上添花爾,若汝二人歸順劉玄德,卻是雪中送炭,不僅將荊襄之民心與世家之臂助贈予劉備,還能爲他出謀劃策,做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師將軍。然,此番,汝二人,卻是要失算矣。”

蒯良沉默頃刻,“劉備身後,何許人也?”

習禎微微搖頭,“此人既能看破荊襄危局,亦能指點麋子仲來此,又能讓蔡氏、劉琮認同,必是知兵、識人、善謀之才。”

習禎環視一眼堂內,“吾觀這天下之間,不超過雙手之數。”

說着,習禎深深地看了一眼蒯良,“來時吳衛得報,那麋子仲前來拜府之際,身側跟了一名隨從,便是入府也跟隨在他身後,汝可有留意?”

蒯良雙眉微皺,“那人模樣,依稀間,倒是有些眼熟,但他一直低着頭,卻未留意。”

習禎嘆了口氣,“如此說來,那便正是此人爾。”

“此人是誰?”蒯良又問。

“且讓吾來猜上一猜罷。”習禎開口欲答,門外卻邁步走入一人,正是蒯越。

“二弟,汝何不鎮守府門?”

“兄長且放心,那韓嵩命軍士在府外屯駐,王粲已回刺史府彙報,斷不會輕易下令攻打吾蒯府。”蒯越笑了笑,行至近前,指了指習禎,“汝等爲何這般怠慢文祥,速速爲其鬆綁。”

“喏。”兩名僕從立即幫習禎解開。

“異度,汝將從何處猜起?”習禎活動幾下身子,笑着坐落到右側的案後,一臉好奇地看向蒯越。

“那便從汝江東說起,如何?”蒯越眯着眼笑道。

習禎看了一眼蒯越,“可。”

“汝江東文武之中,知文者,如過江之鯽,此等大賢之輩,不提也罷,吾荊襄未必遜之。”

習禎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那方山書院三位山長俱是荊襄大儒隱士,如今江東年青一代的士子,當爲他荊襄一脈的士人才是。

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十四章 奪城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
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十四章 奪城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