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

建安三年八月初,孫權以周瑜爲都督,韓當爲先鋒,起兵三萬,攻入河南尹。兩日之內,連破十餘城,程昱倉促糾集一萬餘衆,據守滎陽。

這一日,襄陽城內,一名富商從王宅後門入府。

“仲宣先生,可有想好?丞相掾,俸比四百石,加關內侯,曹丞相對汝可是寄予厚望啊。”

王粲埋頭不語,雙手安放於大腿上,五指微微彎曲。

“汝之妻眷,吾可命人連夜送出城外。”

“既是讓吾參與此事,送走妻眷爲何?”王粲擡頭,冷眼逼視着眼前這人,“莫不是想以吾妻眷,要以此相脅?”

商賈面色微變,“仲宣先生?汝此言何意?曹丞相可是……”

“吾王仲宣雖是被那蒯氏兄弟算了一招,亦是士族名流,焉能與汝這小廝爲伍。”

商賈面色陰沉得可怕,幾乎凝得出水來,只是,如今上面交待的事情事關緊要,他此刻卻是不能爆發,一旦王粲拒絕此事……他必會受到重懲。

“是卑下唐突了,不過,如今許昌戰事緊急,還請仲宣先生早作決斷,汝欲北上之時,吾家主公必會親自爲汝接風洗塵。”

王粲按着扶手起身,面無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商賈,“吾該如何行事?”

商賈臉上努力擠出幾分笑容,上前一步,面視王粲笑道:“吾已爲先生備下一封書信,還請先生抄寫一番。”

王粲接過一看,面色微變,“吾既已投入曹丞相帳下爲吏,焉能又附劉備,汝置吾於何地。”

“不過是尋常反間計爾,並不是影響仲宣先生聲名,更何況,這封書信上所言,不過是仲宣先生汝仰慕劉玄德之仁義爾,並無倒戈相向之意。”

王粲面色青一陣白一陣,“此事斷無可能。”

商賈面色一沉,聲音也變得如寒風刺骨,“仲宣先生,實不相瞞,荊州劉氏早已朝不保夕,劉備此番在許昌之戰,稍勝一陣,倘若待其騰出手來,順勢南下,接管襄陽,汝以爲,以他那滿天下仁義之名,會容得下汝這誣陷賢良之人嗎?”

王粲轉身在堂內走動幾步,突然出聲長笑,“汝未免也太小覷吾王仲宣矣,汝且回去告訴曹丞相罷,王粲心向漢室,仍是大漢忠心之臣,即便如今爲奸構陷,亦不會做這等騎牆之事。”

商賈面色陰沉得可怕,“汝當真不寫?”

王粲回眸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莫非,汝要逼吾不成?”

商賈嘴角露出幾分冷笑,“如此,還請足下好自珍重。”

他轉身離去,頭也不回,徑直走出府外,來到人流擁擠的長街中,擠着人羣,走進了一處酒樓。

後廚的大水缸邊上,他招手聚攏數人。

“吩咐下去,王粲不識時務,立即命臨摹其筆跡之人,將此書信抄錄一份,送往城外,吾必要失手落入江東軍手中。”

“喏。”

——

入夜時分,襄陽城外十里,通往宜城古道的驛站門前,一名驛卒正在搬運白日裡暫時寄存在此處的貨物。

打北地裡,卻是來了一騎快馬。

“快,爲何更換坐騎,吾有緊急軍情,須得呈往宜城。”

驛卒一臉恭敬地擡腳上前,“須得察看上官通關文牒。”

“喏。”

“別駕劉先府內?”驛卒雙目一眯,很快便察覺到此人的不對勁兒,他這一身打扮,是士族僕從不假,但這手臂上卻有多年使用刀兵留下來的老繭,而他翻身下馬後,略微不自然的走動,讓驛卒多留意幾分,此人,經常騎馬。

而他的口音,雖然極力在遮掩,驛卒還是聽出這是洛陽之地的口音。

如此深更半夜出城,洛陽之人向宜城呈稟要事?顯然不可能,宜城此刻駐有重兵,乃鎮守襄陽門戶之關鍵,往來書信必是百里加急,以荊州刺史府親信傳遞,過往之人,俱是南陽、南郡之地的口音。

而此人的來歷,顯然只有兩種可能……北地細作,亦或者,襄陽城內某一士族平日裡招募的豪俠。

“劉先乃零陵人,他府中不應有如此洛陽豪俠,顯然……只能是與其交好之輩,方能得到他府中印信,如此說來……怕是隻有一人,原本曾在洛陽舊居。”

想到這裡,驛卒藉故將其哄騙入驛站內,行至馬棚前。

“想來,上官亦是因爲附近幾處驛站未有戰馬,方纔來此的吧,正巧,前些日北地送來一匹戰馬,正好交由上官乘騎。”

來人心中一突,隨後上前拉了一匹黑馬,“就是這匹罷。”

他幾步將其繮繩解開,牽出馬棚,爲等他翻身上馬,身後一陣破空的尖嘯響起,兩根連發的箭矢便順勢射進了他的後背。

“汝……”他回眸看時,雙眼已經突出,嘴裡的鮮血順着嘴角流淌出來,兩根箭矢,同時射穿他的後背前胸,直接便要了他的性命。

驛卒一揮手,立即有人到來,兩人聯手將其屍體搬運到馬槽下方藏好,他從此人身上掏出書信,拿在手中仔細看了一眼,面色微變,“快,立即將此書信呈送鄀國呂司馬大帳。”

“喏。”

天明之時,快馬便已趕到呂蒙大帳之內。

呂蒙正好和蒯祺派來的使者交談正歡,接到密信之後,猛地站起身來,看了一眼身側的使臣。

“吾本欲今日送汝回返,如今怕是不成矣。”

“這是爲何?司馬莫非有何難處?”

呂蒙嘆了口氣,指着手中書信,“襄陽城內有變,原刺史府長史王粲,勾結劉備,欲以子虛烏有的構陷之罪,陷害汝蒯氏一族的二位主君。”

蒯氏來人面色大變,“這……這怎麼可能?劉玄德本已和劉琮聯手,這襄陽之地,早晚會落入他手,吾家二位主君亦未曾有任何過失……”

呂蒙嘆了口氣,將手中密信遞到他手上。

蒯氏這人亦是博學之吏,豈有不識荊襄名士佳作之理,“這……這莫不是王粲筆跡?”

呂蒙重重頷首,“吾欲今夜即刻發兵北上,兵臨宜城之外,汝且返回房陵,告知汝家太守一併發兵,圍攻襄陽。”

“喏。”蒯氏來人心知事關重大,擡手一輯之後,即刻動身離去。

命親衛將其送走,呂蒙凝重地看了一眼北邊的方向,“襄陽戰事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爾。”

感謝親倉鼠和瓜子的故事的600起點幣打賞!!!

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開個單章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
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開個單章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