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

“蔡瑁水師可有動靜?”呂蒙耐着性子問道。

“這幾日蔡瑁將水師戰船集中於南岸,有三千軍士駐守,每日以戰船往來於長江水道,往返運送傷員和糧草輜重。”

呂蒙微微擡手,“繼續。”

“喏”,年輕儒生擡起手上竹竿,指着帳內的沙盤,“如今屯駐臨沅的杜伯持所部兵馬,僅剩不過四千人,蔡瑁只圍不攻,卑下以爲,其中必有蹊蹺。”

呂蒙饒有興致地看了他一眼:“願聞其詳。”

“其一,杜伯持原爲張羨舊部,如今張羨已亡,他屯兵於兩軍之間,左右爲難,若戰,他唯有兵敗身死一途,是故,此人必擇一而從之。”

呂蒙讚賞地看了他一眼,“汝所言不虛,昨日吳衛傳訊,蔡瑁派伊籍入臨沅城內,今日尚未出城。”

儒生面色微變,“將軍,若杜伯持降劉表,蔡瑁軍將與吾軍正面爲戰,吾軍如今不到一萬之兵,如何拒敵?”

呂蒙擺了擺手,“主公已命董襲將軍率虎賁營五千精銳趕至長沙,親率零陵魏延,長沙桓階,甘寧等將,調江東屯田兵兩萬,待主公抵達,吾軍兵馬將達四萬之衆。”

“主公何時可至?”

“今夜不至,明日必至。”

儒生鬆了一口氣,“如此,吾軍無憂矣,不過將軍還需增派軍士加強巡邏,一個晝夜已過,杜伯持多半已降劉表,若是蔡瑁趁機夜襲,吾軍必會措手不及。”

呂蒙微微頷首,“汝吾所見略同,吾已增派一營兵馬巡夜,騎兵斥候派出二十里外,必不會有失。”

儒生滿臉欽佩,“將軍用兵,周密謹慎,學生不如也。”呂蒙雖年幼,亦曾在方山書院授課。

“繼續吧。”呂蒙自然也喜人稱讚,但大戰在即,他心中還是有着沉悶。

“喏。”儒生擡手一輯。

他將竹竿擡到沙盤上的長江河道,“吾軍戰船由周泰將軍統帥,屯駐雲夢澤,蔣欽將軍巢湖水師夜裡可至,到時,吾軍車船可達兩百五十艘,其餘大小戰船上千艘,水師一萬六千餘衆。長江以北,爲劉表所據,蔣欽將軍率軍逆江而上,爲趕行程,未曾遮掩,如此聲勢,必爲敵軍察覺,可蔡瑁所部,未曾出兵探查,每日裡,沿江巡邏戰船,亦只在雲夢澤入江口巡查而已。”

“卑下猜測,他們將水師戰船集中在南岸,便是誘餌,白日裡,敵軍有不下十座浮橋往返運送傷兵和糧草輜重,足以應付自如。”

呂蒙微微頷首,他也是這般考慮的。

“將軍,請恕吾直言,吾軍欲破劉表,需以水師取勝,方能長驅直入。”

呂蒙一手捏着下巴,“主公下令,吾軍水師不得擅自出戰,想來,亦是心懷顧慮。”

“荊襄水師,橫行長江水道數載,樓船居多,衝鋒的小舟亦多過吾軍,必戰,若吾軍取勝,也可趁勢渡江北伐,攻打南郡,襄陽,若敗,則失長江水道,吾江東南北諸郡,皆爲荊襄所脅。”

“不過,必戰,卑下倒對吾軍水師信心十足。”

呂蒙眼前一亮,“汝有何高見,直言無妨。”

“將軍可有見過吾軍車船?”

呂蒙微微頷首,“吾率軍攻略淮北之際,曾與鄧伯當將軍所率車船並肩作戰。”

鄧當,是呂蒙姐夫,念及他的名字,呂蒙心中也極爲想念。

“那將軍可知,吾軍車船規格?”

呂蒙一手撫須,“吾軍車船,以水車爲輪,甲板下方底層亦有船槳動力,長二十五丈,海船則三十丈以上,多爲兩樓,甲板駐兵接戰,樓上設旗兵,哨兵,牀弩等器械,船速爲尋常樓船數倍,載兵卻與尋常戰船一般無二。車船與袁術水師接戰,入淮河爲戰,皆勢如破竹,可僅有二百五十艘,怕是難以和荊襄水師抗衡。”

儒生微微一笑,“吾軍水師,若正面與其決戰,當有五成機率取勝,若能以陸路施以壓迫,則可添上幾成勝算。”

“吾軍主動出擊?”呂蒙雙眉微皺,“那蔡瑁非無能之輩,劉表既親抵,必有蒯越等人隨行,只怕早有防範,並且,他們深知荊南地貌,怕是不用斥候便能算準吾軍行軍腳程。”

“荊南不行,何不進攻江夏?”儒生笑道。

呂蒙頓時會意,“汝言下之意,吾軍以水師配合陸上兵馬,兩面夾擊,讓守軍措不及防?”

儒生微微搖頭,“吾北上之時,乃是走長江水道,見北岸沿江亦有烽火臺哨塔,顯然,吾軍攻淮南一戰後,劉表軍對吾軍此計已有堤防。”

呂蒙雙眉微皺,他看向一臉成竹在胸的儒生,“先生必是早有良策,何不全部道出,解吾心中疑惑。”

儒生微微搖頭,“這幾日江面晨時雖有霧氣瀰漫,卻無大霧,此計卻需天時地利人和,若主公不至,吾等在此商議亦是無用。”

呂蒙哭笑不得地指着他,“汝言下之意,吾聽此計,還不夠資格?”

“非也,只是兵行險招,爲顧全大局,需得在主公面前,文武議事後方能決斷。”

“看來,汝在那方山書院,但也聽了不少授課,這是哪位教授之言?水鏡先生?黃先生?亦或者汝家叔父?”

儒生苦笑着搖了搖頭,“此爲《兵法新編》,乃吳侯親手所著。”

呂蒙陷入了沉默,也就在這時,賬外軍士來報,劉奇率軍已至十五里外。

兩人相視一眼,俱是一喜,大步出營。

“士元,吾聞汝家叔父稱汝乃當世“鳳雛”,與一“臥龍”並稱與世,稱之得一人可安天下,不知那另外一人是何人?”

“南陽。”

呂蒙頓時一驚,“莫非就在那劉表軍中?”

儒生微微搖頭,“吳侯曾多次征戰,每每派人前去,都未曾尋得他之蹤跡,此人,此刻,無意出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三十章 破賊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三十章 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