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

五月尾上,淮河自北吹來的勁風,已經感受不到半分涼意。

當塗城頭,周瑜已經穿上甲冑,他面對着北面的護城河,一眼便看到了遠處的河面上,一艘緩緩駛來的烏篷船。

“可是蔣子翼?”早已率兵駐守在江邊的朱然踏前一步喝道。

“正是蔣幹。”來人朝着朱然拱手一輯,隨後出聲詢問:“不知公瑾何在?”

“吾家都督,先於城上。”朱然邁步在前領路,伸手指了指遠處的城頭。

蔣幹一手放在額前,目光眺望,正好看到了城頭上的周瑜。

他加快腳步,面上涌現幾分喜色,一邊揮手,“公瑾。”

“子翼兄別來無恙否?”當他走至城門外百步,便聽到周瑜的笑聲。

“吾一切安好,此來,能與公瑾相見,當是吾之大幸。”

“哈哈,子翼兄,請。”

兩人於城門內相聚,周瑜一手拉着蔣幹的手臂,朝着城內長街走去。

“子翼兄此來,可是做說客?”

“公瑾已大禍臨頭莫不自知?”

周瑜朗聲大笑,“大禍臨頭,禍從何而來?”

“自然是壽春劉奇。”

周瑜走在左前方,“劉奇剛得廬江、九江二郡,今江夏戰起,江夏黃祖,乃善戰之將,此番水陸並進,數萬大軍,劉奇焉能不撤軍?”

“再者,江東地廣人稀,劉奇施屯田之策,卻不足二載,何來糧草,吾觀他軍中糧草,已不足一月,子翼且看……”周瑜將其帶到大營之中,“吾軍雖略有小敗,卻兵精糧足,堅守一月。”

蔣幹環視一眼大營附近,這裡的兵卒尚在訓練,那出槍的熟練姿勢和穩健步伐,顯然不是新兵。

而且,不遠處便是糧倉,足足囤積了上百座大倉的糧草,蔣幹目光有些狐疑,周瑜是如何將這麼多糧草都給運進當塗的。

周瑜眼中帶着精光和自傲,“子翼,吾軍軍士可雄壯否?”

蔣幹目光隱晦,卻不露聲色,“自是雄壯。”

“糧草可充裕否?”

蔣幹眼中露出幾分豔羨,“數十萬石之巨,自然充裕,袁公路一生囤積之糧,怕是全入公瑾之手矣。”

“不知公瑾何時爲吾引薦烏程侯。”

“主公已將與朝廷洽談之事,全權交由吾矣。”周瑜帶着蔣幹來到帳內入座。

“吳侯既有意歸順朝廷,爲何又於城中趕製守城器械,這是爲何?”蔣幹來時,在大營附近,也是看到了不少正在削木頭的工匠。

“若江東軍來攻,吾軍自須守城。”周瑜指了指帳外,“劉奇命呂蒙、賀齊兩路兵馬,近三萬兵馬屯駐城外十五里,隨時可以發起攻城。”

蔣幹放下酒盞看向周瑜,“如此,公瑾之意如何?”

“司空有何高見?”

“未是司空之命,而是陛下詔書,願以烏程侯爲安南將軍,率軍征討南陽叛逆張繡所部。”

“吾等帳下之將如何?”

“公瑾等人自當追隨烏程侯作戰,不過,家中妻眷,卻是不必帶去前方受苦。”

周瑜陷入了沉默,這和他在縣衙內與孫權、魯肅商議之際的猜測不謀而合。

“吾等需朝廷調撥兵械甲冑。”

“公瑾爲漢室征戰,這是自然,司空已上表天子,擢公瑾爲平逆將軍,加列侯。”

周瑜不動聲色,“吾軍若渡淮河,可有接應戰船?”

“自然有。”

“當塗此城如何?”

“淮水以南,皆爲江東軍所據,當塗一縣,乃孤城矣,不可守,只是,這城中糧草,公瑾若是帶不走,須得處置一番,不得留予江東軍。”

“這是自然。”

“此外,夏侯將軍將會進兵河畔,連夜搭起五座浮橋,還望公瑾早作決斷。”

“就在今日?”

“事不宜遲,司空得報,壽春之兵,已向此地靠攏,並且,劉奇並未調遣兵馬西進,馳援江夏。”

“想來,是調度了豫章之兵。”周瑜嘆了口氣,暗道失策。

兩人再商議一番約定事宜,隨後,便見蔣幹取出封賞的聖旨,周瑜方纔鬆了口氣。

黃昏,晚膳卻是設在縣衙堂內。

“此番奔波,有勞子翼矣。”孫權當先舉杯道。

“爲朝廷效命,幹愧不敢當。”蔣幹謙遜回禮。

——

入夜,周瑜帶着大隊兵馬來到北城門邊上,衆多軍士並未點燃火把,讓城中細作警覺。

城外,卻也看不到城內的任何動靜。

“程普將軍率三千兵馬先行,護住渡河浮橋。”

“喏。”

“朱然將軍率所部兵馬護送主公馬車抵達岸邊,渡過浮橋之後,徑直往北。”

“喏。”

“韓當將軍與本都督斷後。”

“喏。”

很快,大軍分爲三段,爲首一批,點燃火把,急行軍,不多時便來到了岸邊渡口。

早已是準備在河面上的上百艘渡船順勢靠岸,很快,程普的大軍便有一部坐上渡船,另一部則是隨他從浮橋通行。

當孫權奔波而至,他於馬車上,撩起窗簾,看了一眼城頭上仍有火把的當塗城,“父兄於淮南開創基業,征戰多年,吾繼孫氏基業於危難之際,如今棄淮南而北上,前途兇險,不知何時,才能回返此地。”

孫氏未得江東,無論是孫策也好,孫權也罷,亦知難成大事,如今,便是九江之地,也全歸了江東,此去北上,孫權身爲孫氏之主,須得先往許昌朝拜天子,隨軍趕赴南陽,征討張繡。

並且,他的家眷,吳、丁二位夫人,以及自己的妻眷,手足、小妹,都須得安置在許縣皇城內。

他雖不願,卻也無奈,這便是寄人籬下的滋味罷。

他想起了那日相見的劉玄德,不過是在城牆上遠遠站着觀望了一眼,爲何,劉玄德便能夠在各路諸侯帳下,混得如魚得水呢?

他此去,必定沒有一隅之地,南陽張繡,能讓曹操折戟沉沙,灰頭土臉,豈是善於之輩,其佔據一郡之地,兵精糧足,亦有善謀之士,曹操命其率軍前往,此乃驅狼吞虎之計矣。

“爲之奈何。”孫權放下簾子,九江戰起前,他還尚在塾中,如今,卻不得不爲日後孫氏生計牽掛奔波,吳中孫氏,當真是多災多劫嗎?

上架第二天,也是四更!!!

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
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