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

七月下旬,曹操已經將許昌周邊的兵馬都給調集到城內,是退是戰,他還有些猶豫。

天子與羣臣,得知曹操戰敗之後,按捺着欣喜之色,心中早已是各自做着打算,昨日,曹操臨幸了後宅一名美貌婦人,將心頭之火發泄了一番,得知郭嘉到來,立即不顧一切,親自來到城門處迎接。

他拉着郭嘉的手臂,坐入郭嘉的馬車,“奉孝不遠百里而來,舟車勞頓,讓吾好生擔憂。”

“吾若不來,主公心中難安。”

曹操臉上露出幾分喜色,“知吾者,奉孝爾。”

行至丞相府內,郭嘉被曹操和一名侍者攙扶着,“主公,且傳喚文若、公達、文和三人前來罷。”

曹操微微頷首示意,立即便有軍士外出,喚來三位謀士。

三人先後入內,朝着曹操擡手一輯,“拜見主公。”

“諸位且入座吧。”

“喏。”

幾人落座之後,先後看了一眼郭嘉。

荀彧:“奉孝身子可好些了?”

“有勞尚書令掛懷,已無大礙爾。”郭嘉擡手一輯道。

“奉孝此來,是因許昌之事罷。”荀彧再道。

“尚書令此前之言,吾已與主公探討過一次,不知主公如今何意?”郭嘉目光一轉,看向了上座的曹操。

“吾若攜天子退據陳留,當如何?”曹操不答反問道。

“董卓攜天子焚洛陽而退守長安,如何下場?”下座的荀攸頭也不擡,默默開口道。

曹操語塞,便又聽到賈詡開口,“主公並非那誤國奸賊董卓,此戰吾軍雖敗,但仍有可戰之力,前些日主公詔令已經傳達關中諸侯,馬騰、韓遂之輩後路尚亂,無力馳援孫權,高幹已出兵攻打上郡,臣下以爲,吾軍可撤離許昌,退守長社,此外,命一員上將攻取此刻無人鎮守的陳國,以爲吾軍側翼,據此二郡之地,可保豫州、不失,又可以許昌挑起二劉之爭,到時,吾軍可傾力北上,迎戰孫權。”

曹操眯着眼,心中暗罵老狐狸,這傢伙言談之中絲毫不提天子,顯然又想保得自家聲名,他也不點破,輕聲問道:“如何挑起二劉之爭。”

賈詡擡手一輯,“唯離之一計爾。”

堂內幾人俱不出聲,又聽曹操開口,“計將安出?”

“其一,可讓天子擬詔,加封劉備爲汝南王,以此地爲其封國,以彰顯他劉備營救之功。”

話音剛落,堂中幾人俱是皺眉,郭嘉隱晦地看了一眼曹操,心中暗自爲曹操捏了一把汗。

果然,曹操再次看向賈詡之際,臉上已經按捺住幾分不悅之色。

他曹某人都還是區區丞相,爵位不過縣侯,昔日寄予籬下之叛逆劉備,焉能位居他之上?

“臣下多有冒犯之處,還請丞相責罰。”曹操心中悶悶不樂之際,只見賈詡主動起身,朝他鄭重一輯。

曹操心中覺得好笑,“文和何罪之有,吾只不過笑那劉備,生在宗室,祖上未有封王,如今卻憑白得了便宜。”

“主公心中有此一念,那吳侯劉奇,年輕氣盛,其節制四州之地,坐掌一兩千萬之民,仍官居劉備之下,必然惱怒,此乃攻心之計。”

“此人帳下亦有飽學多才之士,必能看破汝之計謀,且那劉備帳下司馬懿,用兵了得,在此道上,必定也不差。”曹操雙眉一凝,言下之意就是,你這計謀太過粗淺,是路人皆知的招數。

“主公莫要心急,此乃一策,吾有一策。”

“且道來便是。”

“那荊州城中,原有長史王粲,不知主公可知此人?”

曹操雙眉微皺,“此人乃司空王暢之後,昔日於洛陽之時,亦常在蔡大家等人府內走動,多有才名,但其貌醜陋,汝之計謀,與此人何干?”

“此人因檢舉蒯氏一族之事,爲劉琮、蔡氏懲處,如今已奪官放任府內,吾軍細作得知,他在府內多有怨言,而蒯氏一族對其心懷怨恨,此人在襄陽城內處境十分堪憂。”

曹操雙眼一眯,“文和之意,可是拉攏此人?”

“主公可許諾其爲丞相掾,賜關內侯,親筆書信中,對其多加賞識,必能勸降此人。”

“其後當如何?”

“主公可還記得吾軍曾於許昌城內擒殺過幾名吳衛?”

曹操微微頷首,“是毛孝先家眷逃離之時……”

“正是,吾可命軍中細作換上吳衛兵刃,想來,那襄陽城中,自有人識得。”

荀攸大笑,“文和可是要離間蒯氏與劉琮、蔡氏?”

賈詡看了一眼身側的荀攸,“那王粲爲人雖不豁達,卻不會有意誣陷蒯氏一族,想來,蒯良、蒯越必與江東有所勾結,吾軍細作只要稍加試探,讓劉琮母子生疑即可。至於蒯氏一族……諸君且問狗急跳牆一說?”

荀彧一手撫須,“襄陽若亂,則呂蒙必乘勢北上,奪此數城,到時,荊州除南陽之外,全歸江東所有,怕是……”

賈詡微微搖頭,“那宜城有荊州大將霍峻鎮守,此人之才,不弱於昔日劉表大將文聘,尚書令多慮矣。他呂蒙雖用兵如神,有宜城堅守,霍峻可讓他難以逾越分毫。”

“到時……若蒯氏被誅,可是要那王粲亦亡?”郭嘉忍耐了許久,終於出聲道。

賈詡眼中收斂幾分狠色,“捨得一王粲,足以嫁禍劉玄德,那蒯祺已率房陵之地暗中歸降江東,蒯祺取諸葛氏之女,若蒯氏兄弟亡於劉備之後,劉奇必惱,若其不出兵,只怕難安蒯祺與麾下荊州士族。”

曹操沉默了,他聽得出賈詡話音中的狠意,這傢伙,還真是那般平日裡置身事外,保全自身,正當爲難之際,讓他獻策,他卻能語不驚人死不休,獻出一道毒計。

“汝等以爲,此計如何?”他沉聲看向堂內幾人,除卻程昱不在之外,他麾下五大謀主之四,已匯聚一堂。

郭嘉擡手一輯,“可。”

荀攸起身:“臣下附議。”

“許昌城內,可留屯田之兵,兵五百人,護住王公大臣與天子即可。”荀彧猶豫再三,擡手一輯道。

“準。”曹操沉默頃刻,便准許了荀彧的進言。

說完,曹操看了一眼賈詡,“文和,此事便交由汝去辦。”

“喏。”賈詡擡手一輯,不悲不喜,臉上古井無波,心中亦沒有任何波動。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七章 克下縣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十三章 勝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七章 克下縣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十三章 勝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