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

“末將馬忠,見過孝先先生。”待毛玠行至山腳下,便看到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將,在此等候多時,他行至近前,便看清一行隨從,一將十人護衛,一輛馬車,其餘皆是戰馬乘騎。

“馬將軍不必多禮。”毛玠擡腳坐上馬車,掀開簾子落座之後,馬忠立即下令啓程。

“將軍今年年歲幾何?”

“不過二八之年。”

“哦?”毛玠掀開簾子後露出的臉上有些驚訝,“江東軍中,大多都是將軍這般少年郎嗎?”

“年少拜將者,在吾江東軍中倒也不少,如安北將軍呂子明,安東將軍朱休穆,甚至吳侯,俱是如此,某不如他們多矣,這裨將軍之位,還是承蒙主公看重,特意擢拔。”

毛玠眼中略微驚訝,“將軍必是有過人之處。”

馬忠轉頭看來,“哈哈……先生過譽了,某勇武不勝麾下郎兒幾分,不過是有些粗鄙氣力,上陣廝殺之際,倒也肯捨得性命。”

毛玠滿臉帶笑,心中一片感慨。

“倘若江東軍中兵將,盡皆如此人這般,士氣之盛,何其壯觀。”

半日,便過丹陽各地,途中,毛玠並未在各處縣城見到過多守卒。

“吾聞江東匪風悍行,山越肆掠,這丹陽一郡,乃江東腹地,爲何這附近數縣守卒,都不多矣?”

馬忠迎着毛玠的詢問,有意放緩馬速,和馬車並駕齊驅,“先生在北地任官,莫非,那人眼密集的豫州、兗州之地,每一縣一關,亦有大部兵將駐守不成?”

毛玠自嘲一笑,“如此,江東四郡,山越盡除之事,看來不是妄言。”

緊接着,毛玠又看到不遠處的矮山上,豎立着一塊很高的石碑,附近更是有着不少墓碑牌位。

時而有百姓途經,墳前散落着不少紙錢,墓碑旁更是掛着不少白幡。

“此處莫非是江東軍陣亡軍士安葬所在?”

“大多是未能找全屍骨的袍澤安葬之處,若能尋到完整屍身,都隨同身份銘牌,被家人領了去。”馬忠笑着答道。

“身份銘牌?是爲何物?”毛玠驚疑道。

“喏,先生請看。”馬忠從胸前縫製的一個口袋裡取出鐵製的銘牌遞過去。

毛玠接到手上一看,上面赫然刻着一行字。

“裨將軍馬忠,廬江舒城人。”

“吾等軍中將校,大多是用鐵牌,吾江東工匠坊開採的鐵礦不多,大多軍士還用着營中司馬用木牌雕刻的身份銘牌,上面刻着官職、名字和出身之地。”

“此物大善。”毛玠伸手將其遞還給馬忠,“若有此物,江東軍士陣亡之後,俱可逐一下葬,家中孤苦老弱婦孺,亦可獲知自家男兒生死。”

“不過這立於墳前的石碑上,刻有密密麻麻的隸書,這又是爲何?”

“主公有命,吾等鏖戰一處,逢大戰,兵卒折損上百者,必立石碑祭奠,將此陣陣亡軍士之名,全部刻上,此地當年由太史慈將軍親率精騎圍剿屠城之山越,特立碑祭奠。”

毛玠一手撫須,“吾江東軍中,將士陣亡撫卹如何?”

“按二十軍功爵,將其生前封賞發放下去,若家中孤苦者,酌情補償錢糧,若得軍功銀牌者,可得十倍之賞,允許家人將銀牌供奉於堂內,世代受江東衆軍敬仰,其子嗣,亦能入縣學。”

“銀牌,那是何物?”毛玠又問道。

馬忠愣了愣,啞然失笑,“吾在廬江征戰之際,倒也得了一塊先登銀牌,只可惜當時已將其寄回家中,此刻倒是不能交給先生一閱。”

他伸手比劃幾下,“約有這般大小,正面刻着先登二字,吾之官爵與名字、以及立功所在城池,刻在後面,都是由工匠坊的匠師親手打造,此物在吾江東軍中不多,至今僅有不到三十人獲得。”

馬忠看了一眼毛玠,“此物分爲先登銀牌、忠烈銀牌、奮勇銀牌,吾在徐州一戰,亦有戰功,到時應當還會發下一塊奮勇銀牌,此物能讓吾之軍功加上一爵,只是,頒佈之日,怕是隻能等到吾等此行返程之後了。”

毛玠暗自記下眼前這名其貌不揚的裨將軍的戰功,他心思敏捷,方纔馬忠在提及他所得銀牌之際,四周的軍士臉上都有豔羨之色,顯然,此物在江東軍中,被視作榮耀之物。

或如天子封賞之物,可得士卒奮死而爭之。

兩日,毛玠便到了豫章境內。

他見到了劉奇的大舅子步騭,在他看來,當年劉奇能夠順利地在征討陳瑀之後,站穩腳跟,在吳郡以南和嚴白虎一戰,便是此人之功。

那劉表麾下的大將劉磐,還有那正值壯年的黃漢升,並非無名之輩,他能夠據城而守,將柴桑守得穩如泰山,兵略之上,也不差。

第五日的清晨,毛玠一行人,已經扮成了商賈,順利混進了長沙城內。

長沙太守沙羨,在毛玠進入此城之前,便已是瞭解到他的族譜、族人、歷任官職、於荊南四郡,所扮演的角色。

他欲說其人,便要知己知彼。

他只是向馬忠提了一句,馬忠便將早已準備多時的密信遞給了他,裡面記載得很詳細。

張羨,南陽士人,歷任零陵、桂陽、長沙太守,將其族遷至長沙,自稱長沙張氏。

其子張懌,現爲長沙郡內佐官。

舊部熊尚:桂陽曲紅長,其弟熊望季:現任零陵都樑長。

舊部文春:長沙茶陵長,杜暉:零陵重安相。

還有長沙臨湘桓氏爲其依仗,曾任尚書郎之桓階,曾因舉薦之恩,爲孫堅扶靈,後得張羨看重,擢拔爲長沙郡丞。此人,乃長沙臨湘桓氏之長。

“長沙張氏,勢力盤踞荊南四郡,難怪便是那得朝廷親封的劉景升,亦不敢渡江來取。”

毛玠眯着眼,安坐於驛站之中,他在抵達此處之後,一名早已潛伏在城內的吳衛,已是將一封密信用箭矢射進了他居住的屋舍。

告知他,曹操自許昌派來的使臣,剛入張羨府內,他此刻,只需耐着性子等待即可。

他爲人從來不急,若是曹操使臣能說得動張羨,吳侯劉奇,絕不會讓他走這一遭。

至於他此刻爲何不急,便是因爲,他須得在途中,堵上張羨倚重之臣。

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十四章 奪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十四章 奪城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十四章 奪城
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十四章 奪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十四章 奪城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十四章 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