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

“咔咔咔……”再城門再次大開之時,大隊兵卒已經邁步走出,他們士氣低落,將手中的兵刃集中放到一處,退到一旁。

“進城”,太史慈策馬揚槍,身後百騎陸續進入城內。

很快,他便在縣衙見到了清醒過來的婁縣縣令。

“老朽有眼無珠,竟然不識子義將軍當面,還請恕罪。”老縣令“噗通”跪倒在地,朝着太史慈恭敬一拜。

“大人言重了。”太史慈伸手將其扶起身來,“我等皆是漢臣,之前之事,不過是誤會而已。”

老縣令臉上激動稍微緩和,“多謝將軍。”

隨後,他打量一眼四周,“將軍此來,所帶兵馬,竟然只有三百餘騎?”

他心中滿是震驚,眼前這員戰將,雖然在北地早有威名,但竟然敢率三百騎來攻打自己率領三千人鎮守的婁縣,這等膽略,當真是前所未見。

羞愧,羞惱,不甘,佩服……他的心情變得無比複雜。

太史慈何等心智,不過一眼就看穿了老縣令心中所想,嘴角微微勾勒幾分,“還未請教縣令大人尊姓大名?”

“卑下孟何。”老縣令立即醒悟過來,躬身下拜的時候,正好看到了太史慈眼中若有若無的笑意,他後背生出一陣冷汗,自己竟然敢在對方眼皮子底下如此放肆,這傢伙,可是兵不血刃,便輕易奪下婁縣的悍將。

不過他也明白,自己絕對是還有些許用處,否則,對方絕對不會這般溫和地對待自己。

“孟縣令,我部兵馬會隨後抵達此地,城內兵馬還有多少?”

孟何對此早有準備,隨手一招,“劉縣尉,且告訴子義將軍,城中兵馬器械。”

劉縣尉朝着太史慈恭敬一拜,“城中兵馬登記在冊,原有三千六百餘人,剛纔交戰,折損數人,騎兵不過百人,其餘大部全是步卒,其中全是精壯。”

“全是精壯?”太史慈眼前一亮,“我昨夜取了無錫,破敵上千,俘虜數百,其中過半老弱,沒想到此地卻全是精壯。”

孟何拂袖,“吳郡諸縣,唯有吳縣和婁縣是上縣,且此地常被賊寇攻打,老弱士卒,大多都已成爲輔兵、民夫。”

“留下百人守城,其餘所有兵馬,且隨我南下。”太史慈擡頭看了一眼天色,朝着一旁的孟何吩咐道。

“只餘下百人守城嗎?”孟何面色一變,“婁縣靠山臨海,附近多有山越海賊,將軍萬萬不可……”

“爾等只需將我主旗幟插於城頭即可,軍情緊急,孟縣令,你剛纔據城不出,已有叛上作亂之嫌,此番,莫非你不想將功贖罪嗎?”太史慈冷冷地瞪了一眼孟何,孟何嚇得渾身一哆嗦,只能退後一步,“老朽領命。”

“孟大人,這子義將軍,當真肯放下我等麾下兵將?”在目送太史慈走出縣衙之後,劉縣尉忐忑地看了一眼孟何。

“爲將者,上兵伐謀,膽魄攝人。”孟何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刺史大人乃是天子親命,亦爲漢室宗親,如今舉兵討賊,誰敢不從?”

劉縣尉看着甩袖離開的縣令,臉上的狐疑逐漸消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大手一揮,指了指鎮守在縣衙的幾名衙役,“爾等還愣着作甚,迅速封了縣中倉庫,把守各處入口,張榜安民。”

“喏。”

同一時間,曲阿城內,劉繇剛剛放下午膳的筷子。

“主公,怎麼了?”陪侍在旁的孫邵留意到了劉繇愁然的臉色。

“吾兒出征南下,已有兩日了吧。”

“嗯。”

“可有戰報傳來?”

“未曾。”

劉繇嘆了口氣,“長緒,此番吾兒南下,汝覺得勝負如何?”

“若無太史子義,一成不到。”

劉繇微微一愣,“爲何?”

孫邵隨手取了案上的毛巾,擦拭幾下嘴角,動作不快不慢,饒是讓劉繇等得有些不耐。

“太史子義,征討黃巾軍之時,便有勇名,縱觀吳中諸縣,無錫、由拳等縣,將兵不過千人,只需他率衆數百,城前一喝,便可取之,陳瑀非是無能之輩,也正因如此,若是太史子義接連取勝,主公以爲,他會如何?”

劉繇笑着指了指孫邵,他這位老朋友,就是喜歡半答半文。

“當然會更爲謹慎,對付越聰明的人,用兵以正,反而會落了下乘,倒是奇兒用兵……”

孫邵笑了笑,看來,自家這位主公,還不甚瞭解少將軍,他腹內裹稿,張嘴正待寬慰,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報……”

來人是一名風塵僕僕的傳訊兵卒,他快步衝入堂中,踏入堂中便單膝下跪,“稟報刺史大人,少將軍傳訊,我軍已攻下無錫。”

“哦?”劉繇眼前一亮,大手一伸,“快些將戰報呈上來。”

左右對視一眼,右側內侍邁步走下堂內,很快便將竹簡接過,送到劉繇手中。

劉繇一目十行,很快便將竹簡遞給侍者,眼神示意他呈給孫邵瀏覽。

自己卻是老懷欣慰,一手撫須,一邊嘆道:“方纔吾還在爲奇兒操心,卻不想,他竟是如此知人善用,太史子義,看來,許子將識人一生,今,卻不識太史子義也。”

“折損近百,便夜襲奪城,少將軍麾下所部兵馬不過兩千餘衆,竟然還敢分兵……”孫邵目光一掃戰報,便發現了其中的關鍵。

“長緒先生,可有何不對之處?”劉繇急切地問道。

孫邵將竹簡遞給侍者,坦然一笑,“無他,既然夜襲得手,若邵用兵,必然趁勝追擊,以我軍兵卒裹挾吳中敗兵,南下逃亡,便可輕取敵城,擴大戰果。”

“吾兒尚且年幼,卻是……”劉繇埋怨地看了一眼孫邵,自家孩兒不過十六,能知人善用,已經讓他老懷大慰了,若是弱冠之年便能面面俱到,那豈不是聖人?

“主公且看信中所述,奪城之後,子義將軍已率三百餘騎南下順勢攻打婁縣,而少將軍,則是率百騎出城,不知所蹤。”

“糊塗,吳中諸縣,吾至今未曾收復,只因敵情複雜,無錫靠太湖之水,附近多山,山越、水賊常有劫道奪城之舉,只率百騎出城,奇兒此舉,實在太過魯莽。”劉繇猛地掀開竹簡,仔細看後,他猛地一手拍在案上,面色瞬間變得有些難看。

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
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