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

南郡,江陵太守府。

“將軍,今日還是不見江東使臣嗎?”

“吾這幾日不都一直在見嗎?”

“將軍之意,劉琦公子便是江東的說客?”

文聘低頭看着案上堆積如山的竹簡,“是也不是。”

“將軍,如今糧道斷了已有近月,城內人心惶惶,襄陽方向亦未有援軍到來,吾軍當早作打算纔是。”

“如何打算?”文聘擡頭看了他一眼,“張允歸降江東,被封爲章陵太守,麾下八千精兵,全歸了江東軍如今這四面城門,南面江東水寨,西面夷陵、北面當陽、東面江夏,合兵一處,足有五六萬之衆,吾軍出城,無非魚死網破爾。”

“吳侯既遣劉琦公子前來,更以武陵太守相待,吾以爲,不如先聽聽公子之言。”

文聘沉默頃刻,“那便請公子入帳相商罷。”

“喏。”

不多時,劉琦獨自一人,跟着文聘帳下的文吏行至近前。

“文聘,拜見劉琦公子。”

“仲業將軍不必多禮。”劉琦面色略微蒼白,他的身子雖然已經得到隨行的醫者調理,但天生體弱多病,本就無藥可治。

文聘伸手一臺,“公子請坐。”

“仲業將軍此番請吾前來,心中可有決斷?”劉琦落座之後,喝了一口碗中溫水,面色稍微多出幾分紅潤。

“吾受主公恩義,焉能降於犯吾故土之賊。”文聘寒聲道。

“同爲宗室,吾與吳侯,兄弟相稱,昨日,吳衛來報,吳侯已遣使向許昌上表,封吾爲高平侯,領荊州牧。”

劉琦看了一眼面色流露出幾分不滿的文聘,“仲業將軍,吾知汝對吾父之忠義,汝可知,如今吾父已亡故,荊州那一衆舊臣,竟扶吾弟登位之後,秘不發喪,引劉備入吾荊州爲主。”

劉琦說到此處,臉上悲痛欲絕,“嘭”他一巴掌拍在案上,“可憐吾父單人匹馬入荊州,爲官七八載方纔平定荊北之地,如今那一干奸佞之臣,竟將吾荊州之土,拱手相讓,屈膝求榮。”

文聘嘴脣動了動,神情亦是無比無法,他料想,倘若劉荊州在世,必會遣兵來援,蔡瑁已亡,他便是荊州基石。

他擡起頭,兩行熱淚順着眼角流淌下來,念及當年劉景升對他的知遇之恩,心中一陣悲痛。

“仲業將軍,這天下,仍屬吾劉氏,吳侯較劉玄德此人,更爲仁義,廣陵之戰,劉備遣張飛攻廣陵,遇太史慈,戰敗退兵,吳侯命人歸還甲冑,並且命戰船送其北返,此前劉備攻汝南,更是得江東資助。反觀劉備此人,每次以怨報德,野心勃勃,絕非善類。”

“可吳侯劉奇,乃是攻吾荊州,讓吾荊州之民,家離子散,讓吾荊州兒郎,死傷慘重之宿敵,那劉備即便再多不堪,亦是天子皇叔,仁義厚德,與吾荊州多有臂助,是友非敵。”文聘抹去眼淚,雙眼仍舊通紅着答道。

“當今天下,能與曹袁一爭者,唯吳侯爾,將軍未曾去過江東各郡,開渠屯田,水車牛耕,可謂利農;修建馳道,下游搭橋,可謂便通;行走街道巷市間,時而會聞書聲,每座縣城內,必有借閱藏書的書館,抄錄一冊不過幾錢,可謂文興;豫章、巢湖之船坊,各地駐守軍營,軍士強壯,軍陣行軍整齊,士氣正盛,可謂兵強;如今仲業將軍已是被困於江陵,或許汝視吾劉琦自甘墮落,忘卻父仇,吾卻要對將軍之言,吾父或與吳侯有奪土之恨,卻無生死仇敵之怨。”

劉琦站起身來,走到堂內,目光與文聘對視。

“昔日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二世二亡,唯吾大漢歷經四百年而不倒。”

劉琦深深地看了一眼文聘,“汝可知,吾父之願爲何?”

文聘默然不語,便聽到劉琦指着腳下的土地喝道:“乃是守衛大漢疆土,他是荊州刺史,那腳下這荊州八郡之地,便是其保境安民之責。羣雄討董他未曾出兵,那是力有不逮,諸侯征伐,無天子詔令,他亦不敢出兵討伐逆臣。”

“袁術爲吳侯所滅,只因他篡位自立,但吾劉氏宗族互相攻伐,卻爲肅清割據之諸侯,匡扶漢室。”

他自嘲地指了指自己,“仲業可知,吳侯言,若他昔日死難於秣陵,爲孫策所敗,那便無徐州之戰,他救呂布,是不想曹操得徐州全境,勢力大增後,一舉擊敗袁本初,統一河北、中原之地,到時,天下之大,無一人能與其抗衡。”

劉琦上前幾步,將臉朝着文聘靠近,“汝可知,若曹操得了天下,吾漢室會如何?這天下,是姓劉,還是姓曹?”

文聘面色微變,他很想說,公子失態了。

卻聽劉琦哈哈大笑,“可若是吾宗室任意一人匡扶天下,那這天下,便還姓劉。”

“吾知將軍擔憂吾日後處境,可汝見吾來時,隨從僅有一名醫者,可在將軍帳內暢通無阻,吳侯治下四州之地亦可去的,此等海闊胸襟,天下誰人可比?”

說道這裡,劉琦的面色突然一沉,嘆了口氣,“將軍莫非,眷顧吾那二弟?”

文聘心中一突,擡手一輯,“公子面前,末將不敢隱瞞,卻是主公早年便有意讓二公子繼位,如今,主公亡故,正是二公子……”

“糊塗。”劉琦一臉怒其不爭地指着文聘,在他錯愕的眼神中搖頭嘆息,“汝只見吾荊州軍屢戰屢敗,卻不知,若無蔡氏當權,亂吾荊州之地,吾父又何故不能儘早一統荊南四郡之地,掌荊州兵權,以致於讓那江夏黃祖、長沙張羨猖獗。”

“毀吾荊州者,蔡氏矣。”

文聘震驚得一塌糊塗,他很想說,公子,這話,得慎言啊。

“吾聞將軍有二子,今江東書院正在招募學子,若將軍願歸降,他日封侯蔭子,得田畝而世代富貴,豈不大好?又何必如今處身危難之間,被那蔡氏所棄?”

劉琦此次勸降後,再過三日,援兵不至,江陵城中糧草已告竭,文聘向城外呂蒙大營投遞了降書。

上面沒有自行請罪,也沒有爲麾下兒郎謀求特赦,僅有一句話。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

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
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