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

這次視察,按照趙孝錫的預計,只怕會在外面待上十天半月。這年頭搞視察,靠的是四條腿的戰馬。有些交通閉塞之地,怕是連戰馬行走起來都要小心翼翼。

現在送走了段正淳,王府事務還有徐王趙顥代爲管理。而跟過來的四個女人,這次一人也沒帶出去,原因是趙孝錫覺得不太方便。

在離開的這段時間,女人們也可以王妃之權,實施她們在新南城進行過的督學事務。按照趙孝錫的意思,瓊州學堂目前也在抓緊建設當中。

只要給她們找到事情做,相信她們也不會覺得厭煩。不管怎麼說,這裡也是趙孝錫的根據地。衆女也想替趙孝錫,多做一些獲取民心的事情。

望着運送段正淳的船隻離開碼頭,王語嫣跟鍾靈無疑顯得有些不捨。人就是這樣,當父母親在身邊的時候,她們總覺得有諸多不便,可離開又分外不捨。

好在趙孝錫安慰道:“嫣兒,靈兒,不必過於憂傷。等上一段時間,你們就能看到三哥了。如果你們想回大理看看,到時我讓你們當送婚使,送蔦兒去大理就是了。”

其實對於這些女人,趙孝錫真的沒太多要求。甚至很多時候,都會顧及她們的感受。對此,段正淳跟那些姨娘們,都看在眼中,覺得女兒嫁給他應該會幸福。

變成小婦人的王語嫣,也知道從此之後。夫家纔是她賴於生存的地方。好在目前看起來,趙孝錫還是比較寵愛於她。有夫如此,她又何需強求太多呢?

更何況,趙孝錫並非那種小氣之人。如果她們真的想父母親,趙孝錫也會隨時派人送她們返回。此刻哭泣,更多是因爲送別父母。產生的一種離別傷感罷了。

安慰好兩個小女人,趙孝錫又跟趙顥道:“父王,接下來王府的事情,勞煩父王多費心。若有什麼急事,父王也可與嚴大人一起商議。”

趙顥看着越來越有王爺樣的趙孝錫,笑着道:“行了,父王雖然老了,替你看好家還是能做到的。只是出門在外,自己也要多加註意身體。別太幸苦了。”

這段時間,趙孝錫在新老城的行爲,趙顥也是看在眼裡。很多時候,這個兒子的行爲舉動,看上去不太象一個合格的王爺,可卻比任何人都得百姓的支持。

如今的新南城,已然不知大宋是何物。任何法令,只要出於城主府。百姓都會自發支持。政令通暢,新南城的事務自然就變得井井有條。

雖說現在沒人把他當王爺。可趙顥一點不覺得遺憾。能看到兩個兒子,慢慢成熟起來,做爲父親的他,自然也是非常欣慰的。

尤其現在,兩個孫子輩即將出生,他也即將榮升爺爺。這種家和萬事興的情況。更令趙顥高興。心情一好,這身體情況自然大大改觀了。

告別趙顥跟這些女人之後,趙孝錫帶着幾位貼身侍衛,就踏上了視察瓊州的路途。而先他一步離開的各縣縣令們,也在緊張等待着他的到來。

很可惜。趙孝錫不喜歡那種鑼鼓喧天,旗牌開場的視察。他更喜歡,這種走到那裡看到那裡的視察。以至這些官員,想玩應付的把戲,幾乎沒多少作用。

其實這些官員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行爲如何,早就在布衣閣的調查之中。趙孝錫此次的視察,更多還是告訴轄內百姓,往後瓊州的天,便是他趙孝錫這位瓊州王。

另外一個重要目的,便是找尋一個適合練兵的所在。根據趙孝錫的計劃,此次在瓊州,他將訓練一支新式陸軍,人數打算在五千人左右。

而且爲了區別,新式陸軍跟大宋步兵的不同,趙孝錫直接使用前世的軍隊職務。這五千人,也就一個加強團左右的規模,也是未來陸軍的種子部隊。

現在澎湖的火器工坊,正在抓緊時間製造火繩槍。可趙孝錫清楚,一支軍隊不是有了火繩槍,就能所向無敵。相應的兵種,都必須一一建立起來。

總之,趙孝錫希望訓練的這支新式陸軍,能做到上馬下馬皆能戰。其次,趙孝錫也開始要求,新式陸軍中的官兵必須識字,立志打造一支有文化有信仰的強軍。

從瓊州府城所在地瓊山出發,趙孝錫很快就發現,瓊州通往各縣的道路,比他想象的要更破爛一些。那怕一些主幹道,看上去都知道年久失修。

儘管趙孝錫早就下令,修繕瓊州全境的道路,爭取讓縣與縣之間的道路,變得通暢起來。可現在看起來,修路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眼下的瓊州島上,真要算起來擁有五州十四縣。只是多年的海匪跟土匪之禍,讓很多島上的州府,變得人煙稀少,有些縣城甚至不如內陸一個城鎮人口多。

其次在瓊州島上,還有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那就是新移民跟原住民的衝突。這也是此次,趙孝錫需要去親自觀察的大事之一,這種民族融合事關瓊州的穩定。

其實在趙孝錫看來,瓊州島上所謂的原住民,其次原來都是漢族的先民。他們大多都是,在瓊州被發現時,陸續遷移到這裡落地生根,最終形成民族的原住民。

如果追溯歷史的話,這些原住民最早定居瓊州,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所以,在趙孝錫看來,瓊州的原住民,跟如今新南城奴役的土著,完全是兩種概念。

相比漢族移民們,更喜歡居住於山腳田間,這些原住民更喜歡住在山上。而眼下屢禁不止的山匪,很大程度上,讓山上跟山下的百姓相互對立。

想要改善這種因爲資源跟理念,甚至於信仰不同而產生的爭鬥。就必須讓他們,能夠坐到一起好好的談。可如今瓊州的官員,大多都是漢族不太理會這些原住民的訴求。

正是這種隔閡,讓瓊州的民族對立情況非常嚴重。很多地方,甚至發生過集體的械鬥事件。這種死循環之下,更加深了新移民與原住民間的衝突與誤會。

而在現任官府看來,居住在山間的原住民,從來不知道交稅是何物。想從他們手中徵稅,得到的結果,往往都是這些原住民的集體反抗。

久而久之,官府似乎也有意冷落這些原住民。這也導致,新移民跟原住民間的來往,異常的稀少。就算有所接觸,也往往都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貨物兌換。

根據趙孝錫前世對瓊州的瞭解,他清楚這些所謂的原住民,其實是後世黎族的祖先。這個民族,那怕在後世,也是瓊州人口居多的民族之一。

當然,現在的瓊州島上,黎族人口並沒後世那麼多。根據布衣閣的調查,居住在瓊州島上的黎族人,大概有三萬人左右。可分佈在若大一個島上,還是不怎麼起眼。

只是將島上的漢族人也統計起來,就會發現黎族其實也算瓊州的一個大族。可一直以來,歷任瓊州官員,都沒怎麼把他們當回事,只要他們不鬧事,也就給予無視。

可在趙孝錫看來,既然這些黎族人,也是治下的百姓。那麼現在這種情況,就有必要改變。要讓這些黎族人,走出大山試着跟新移民接觸,他們纔會真正明白民族融合的好處。

根據布衣閣的調查,黎族人現在的生存狀況,其實很不容易樂觀。尤其是在新生兒的事情上,落後的醫療條件,讓他們的新生兒死亡率非常高。

隱居大山之中,固然可以減少與山下人的衝突。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變成真正的土著民一樣,過着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這樣下去,自然不是趙孝錫希望看到的。

就在趙孝錫一行人,奔波了半天之後,終於來到瓊山與汀邁交界的區域。望着前方變窄的道路,趙孝錫突然舉手示意衆人扼馬停步。

做爲趙孝錫身邊的近衛,趙大等人自然意識到,前面搞不好有埋伏。立刻騎馬上前,護衛在趙孝錫的身前,注視着前方那處狹窄的官道密林。

唯有趙孝錫笑着道:“無妨,不用太緊張,只是幾個小蟊賊而已。既然他們不願意現身,那我們就過去會會他們好了。說起來,我好久沒碰到打劫的了!”

以前行走江湖時,這種攔路搶劫的山匪,趙孝錫自然沒少碰到過。可他還是沒想到,剛出瓊山還沒踏進汀邁境內,就碰到這種埋伏在道路兩旁的打劫的山匪。

通過這一幕,也讓趙孝錫明白,瓊州的匪患問題,只怕大大超出他的預料。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想振興瓊州的民生治安,幾乎是句空談。

隨着趙孝錫等人,慢騎來到路口時,果然看到一羣衣着破爛的青壯。拿着不少自制的武器,將趙孝錫一行人給包圍起來。

爲首的一位中年人,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的道:“不許動,打劫!把你們身上值錢的東西都留下,我們給你們一條活路!”

這語氣跟表情,一看就不是什麼慣犯。甚至趙孝錫等人,能夠明顯看到,包圍他們的人當中。手中握的木槍,都在不停的顫抖,這情形有點詭異啊!(未完待續。。)

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深夜‘迷路人’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百章 城門前的衝突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六十七章 秘密抵達的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二十章 夜花園敘酒話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林大會 二非常抱歉!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二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轉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師暗流涌動
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深夜‘迷路人’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百章 城門前的衝突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六十七章 秘密抵達的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二十章 夜花園敘酒話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林大會 二非常抱歉!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二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轉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師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