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羣的兄弟姐妹及子女劉金強、劉銀強等在改革開放之後,富了不忘家鄉,更沒忘家鄉人民,有一天黃大勇過生日,劉金強、劉銀強他們聚到了一起,吃完飯後,劉金強說了這麼一句話,既然我們都富了,能不能爲家鄉做點實事,劉銀強、黃大勇一聽,齊聲說:行啊,這個想法很好!於是三人開始謀劃了。
他們所在的村子是一個三百多戶人家,一千三百多人口的行政村,村子不算大,但也不小,離縣城不到三十公里,晴天村裡人出門還是比較方便,遇到下雨天,河水上漲,村裡人就出不去了, 原來村子和縣城之間有一條富水河,沒有橋,每逢下雨,河水上漲村民就出不去,於是劉金強就說我給村裡捐三百萬把富水河這座橋修起來,劉銀強接着說我也捐三百萬把村裡到縣城這條土路修成白色路面,黃大勇看一個修橋,一個修路,接着說,我也捐三百萬把村小學翻建,就這樣一個生日聚會,繪出一張宏偉藍圖,說幹就幹第二天,三兄弟把九百萬匯到村賬戶上,委託村長唐輝全力辦好這三件事。村長唐輝立刻召開村委會,並另招十名村民代表參與此項工作,在村長唐輝的精心安排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這三項工程不到一年就全部建成了,村裡另外一百五十多名外出打拼的務工者聽到三兄弟的事蹟後,也深受感動和啓發,也都互相聯繫,決定在學校落成慶
典上回家參加慶典,也要向家鄉捐款,爲建設美好的家鄉出一份力。學校建好了,村裡爲學校落成舉行了慶典,那天縣委書記袁鵬飛,縣長鄒喜友、鎮黨委書記於文和鎮長閆慶和、都出席了慶典儀式,在慶典儀式開始前,有一個外出務工代表走上主席臺,向所有主席臺上的領導深深鞠了一躬,說到感謝各位領導能來參加我們村學校的慶典,我是東方村的村民段紅斌,我們所有在外打拼的村民,聽到他們的事蹟後,我們很受感動,也要爲村裡捐款,爲建設家鄉作出一點貢獻,話一說完,拿出十萬元放到主席臺上,接着紛紛上臺捐款,劉光軍三百萬,劉中生一百萬,劉旭東一百萬,劉長發一百萬,劉大鵬一百萬,劉軍五十萬,劉銀麗二十萬,許勇二十萬,劉銀紅二十萬,劉中年二十萬,劉大明二十萬,劉生軍二十萬,汪紅十萬,汪梅十萬……,整個捐款持續一個多小時,通過統計捐款人員一百五十多人,捐款數額近千萬元,這一舉動讓主席臺所有領導流下感動的眼淚,臺下所有村民也紛紛流淚了,這一幕將整個慶典儀式推向了**。這時縣長鄒喜友站起來了大聲說到:今天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激動,我們的人民是憨厚的,情操也是高尚的,我代表全縣人民感謝你們,你們是我們全縣人民學習的榜樣,你們村也是全縣所有鄉村學習的榜樣,同時希望村委會精誠團結,用好這些錢,管好這些錢!最後
村長唐輝代表村委會做了表決發言,我們一定牢記縣長的囑託,用好這些錢,我們將用這些錢建一個幼兒園,一個敬老院,一個超市,一個診所。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購一輛通往縣城的公交車,就這樣一個慶典變成了一個描繪未來的大典。二年時間過去了,一切都實現了,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爲了感謝所有捐款人員,分別取名思恩橋,幸福路,聰穎幼兒園,康寧診所,愛心超市、惋情敬老院、育才小學,連心公交車。
如今這個村擁有思恩橋、幸福路、聰穎幼兒園、康寧診所、愛心超市、惋情敬老院、育才小學和一個三百多人就業的村辦企業,建了老年活動室,村民健身房,早晨幾百人的健身操,晚上上千人的廣場舞,醫療、教育、養老全部免費,這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醫療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村民感覺自己生活在“人間天堂”,通往城裡的公交車也全部免費,全村還實現了吃水、用電、理髮、洗澡不要錢的福利待遇,家家住小樓房,戶戶收入豐厚,生活富足而安逸,村容整潔而美麗,全村男女老少生活方式基本實現了城市化,老者慈善從容,幼者聰穎無憂,少年有理想,壯年有擔當,人人知行善,個個懂感恩!全村男女老少天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這就是當代中國農村人的“中國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