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苦盡甜來

東方村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城東北角,是一個三百多戶人家,一千三百多人口的自然行政村。

她沒有大邱莊富有,更沒有華西村的美麗。

如今這個村擁有思恩橋、幸福路、聰穎幼兒園、康寧診所、愛心超市、惋情敬老院、育才小學和一個三百多人就業的村辦企業,有老年活動室,村民健身房,早晨幾百人的健身操,晚上上千人的廣場舞,醫療、教育、養老全部免費,這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醫療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村民感覺自己生活在“人間天堂”,通往城裡的公交車每天往返三趟,全部免費,全村還實現了吃水、用電、理髮、洗澡不要錢的福利待遇,家家住小樓,年年有收入,生活富足而安逸,村容整潔而美麗,全村男女老少生活方式基本實現了城市化,老者慈善從容,幼者聰穎無憂,少年有理想,壯年有擔當,人人知行善,個個懂感恩!

改革開放前,東方村還叫東方大隊,屬於計劃經濟時代,下屬七個生產隊,大隊書記劉相國,主任黃貴才,會計趙中富,婦女主任劉木蘭,民兵連長廖中達組成村委會,管理東方大隊。涉及大隊的黨務工作、財務決算、上繳國家提留,村辦學校的民辦教師的任免、待遇及學校正常運轉、各生產隊幹部的任免以及徵兵工作等等。

劉忠羣就生活在東方大隊三隊,是東方大隊最受人們尊敬的傑出女性,她三十三歲時丈夫去逝,當時膝下有四個孩子,老大男孩劉金強九歲,老二男孩劉銀強四歲,老三女孩劉銀麗二歲,老四女孩劉銀紅四個月,丈夫去逝後,村裡所有人都勸她改嫁,更有些村民勸她把二個小的送人,可她執意不肯,她經常這樣說:“等孩子們長大了就好了。”她就是報着這份信念,看到這線希望,無論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她從未動搖過,就這樣她一直堅守了近五十年,直到去逝也未改嫁他人。她的一生恪守婦道、堂堂正正、一生清白,在當地從來沒有有半點緋聞,憑着驚人的毅力,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難,她就這樣一年一年把四個孩子拉扯大。

那時的東方大隊家家住的都是土磚房,生產隊之間都是土路,也不通電,每天的生產都由生產隊長安排,用口喊的形式通知,白天生產記工分,滿勤記十分,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個記工分員,天黑收工之前記工分員到生產隊社員勞動的地方記工分,記完工分才能收工,晚上全部點煤油燈,做飯也都是燒毛草和稻草,生產隊每個月分一次口糧,掙公分多的能多分口糧,孩子多勞動力

少的,掙公分也少,分口糧就少,不夠吃,就得向生產隊借,年終結算就是將工分摺合成錢,基本上十個工分爲一天,一天一角二分,農村窮、農村苦千真萬確,工分少分口糧多的就形成超支戶,也就是欠生產隊的錢,每年年終結算都會形成超支戶和進錢戶,那時的進錢戶是非常光榮的,超支戶最多的超支額可達千元,進錢戶最多的進錢額也超千元,千元在當時也算天文數字。東方大隊三隊劉忠羣家,一個勞動力,四個小孩,還養一頭牛,每年超支五百多元。

那時的東方大隊也沒有農用車,全部是用耕牛作業,每個生產隊有十多頭牛,分佈到部分家庭餵養,養牛戶也會得到一些工分,所以一般的困難戶都養牛,牛的使用由生產隊統一安排,養牛戶的孩子每天早晨和下午都有一項任務,那就是要放牛,早晨放牛後再上學,下午放學後還要放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所以養牛戶的孩子都比較辛苦。劉忠羣家養了一頭牛,她家四個小孩,二個男孩二個女孩,放牛當然就由二個男孩放牛,因爲放牛,哥倆還互相攀比,最後他們的母親決定一人放一個星期,直到他們哥倆長大。

那時的東方大隊所有社員秋天要做三件事,一是砍毛草,由生產隊把所有田埂分到各戶,然後把田埂上的毛草砍了曬乾弄回家,做爲做飯用的燒柴。二是到處剷草皮交到生產隊指定地方堆起來,然後澆水,第二年草皮腐爛做農田肥料。三是修水庫,聽上面安排到處修水庫。現在所有水庫都是那時修建的。劉忠羣也不例外,秋天也要做這三件事,除了劉忠羣在外修水庫,孩子們不能幫忙以外,砍柴和剷草皮,孩子們都要幫忙,剷草皮也能掙到工分。

“殺年豬”是社員家最幸福的事情,那時東方大隊有向國家上交牲豬的任務,所以每個社員家都必須養豬,條件好的養二三頭,一般的社員家養二頭,一頭上交國家,一頭年前自己家宰殺,殺年豬時一般都把幹部和一些相好的社員請來喝酒,共享一年的幸福,然後把豬肉全部淹制臘肉,來年全年就不用買肉了,這些臘肉就夠吃一年,因爲那時社員家沒有交通工具,連自行車都沒有,要上街買東西很困難,這種存儲臘肉也是爲了解決上街難的問題,社員幾乎全年不買菜,每家都有菜園地,菜園地的菜基本夠吃,上街買菜對社員來說是非常奢侈的事。劉忠羣家也養二頭豬,一頭殺年豬,一頭是母豬,母豬每年產仔十個左右,把豬仔養大後能賣二百多元,這二百多元夠孩子們上學費用及家裡開支。

以階級鬥爭

爲綱,割資本主義尾巴也是那個時期的特定產物,象地主、富農成份不好的,一般的活動不讓參加,很受歧視,而且大隊經常召集大隊社員,開批鬥大會,打倒地、富、反、壞、右牛鬼蛇神,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是那個時期的紅色口號,還把一些地主、富農份子戴上高帽,到處遊行批鬥,教育人們時刻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可見那時的政治血腥。割資本主義尾巴對當時社員來說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資本主義,但有一點社員知道那就是想發財就是資本主義,自己家養的雞下的雞蛋如果拿去賣,那就是資本主義,就要受到批判鬥爭,所以那個時期誰也不敢想發財,越窮越光榮,窮代表又紅又專,貧下中農最光榮就是這麼來的。劉忠羣家是貧農,很光榮,有一年她家養了十多隻雞,下了很多雞蛋,拿到集市上去賣,被人告到生產隊幹部,那時正趕上階級鬥爭爲剛,割資本主義尾巴,結果,劉忠羣受到了批評。

“上高中”對農村孩子來說幾乎就是夢想,一個公社二十幾個農村大隊,就一所高中,每年招二百多人,每個大隊就招幾個學生,而這幾個學生由大隊推進才能上高中,上完高中還得回家務農,成績好的、勞動積極的,經過社員評選,表現好的可能到大隊學校任民辦教師,那時的民辦教師也是很受人尊敬,很讓人羨慕的,必僅不參加生產勞動。因此農村的孩子想跳出農村,出來工作脫離生產勞動,比登天還難!

農村的孩子永遠是農村的孩子,永遠離不開勞動生產,永遠過窮日子、苦日子,這種局面直到改革開放之後被重新洗牌。

春雷一聲震天響,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在全國鋪開,東方大隊改名爲東方村,東方村也不離外,改革開放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首先是在全村搞分田到戶。分田到戶就是把生產隊的田分到各戶,自主耕種,充分調動了社員的積極性,割資本主義尾巴被廢除,社員在搞好自家生產的同時,發展養殖業,搞好種植業,多渠道發展致富,沒二年功夫,全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有存款,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蓋了紅磚二層樓房,有的買自行車,有的買摩托車,有的買拖拉機,日子越來越紅火。

其次是將村中學和併到鄉里,東方村所有的孩子都到鄉里學校上中學,接受更好的教育,爲日後的考學墊定基礎,全國恢復高考後,東方村先後有二十多人考上了大學,都學有所成,非常有出息,後來回報家鄉,實現了家鄉人民的中國夢。

(本章完)

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十四章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算計第三十六章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第十九章有時侯愛和回報是需要等待的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十九章有時侯愛和回報是需要等待的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四十六章 給予是一種高尚的收穫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五十章 恩情遠遠超過愛情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三十一章 遠離不懂感恩的人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四十六章 給予是一種高尚的收穫第三章 軍人情懷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五十四章 當代中國農村人的“中國夢”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四十一章 心中有善勝讀真經千卷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二十四章 比能力更重要的那就是人品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五十一章 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四十四章 善待別人是境界幫助別人是快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四章 比能力更重要的那就是人品
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十四章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算計第三十六章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第十九章有時侯愛和回報是需要等待的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十九章有時侯愛和回報是需要等待的第三十章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五章 心存善念幸福一生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一章 苦盡甜來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四十三章 唯有低調才能彰顯最好的面子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六章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十六章 家教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三十二章 即便十分孝,難報一世恩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一章 善有善報善是鮮花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二十一章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第四十六章 給予是一種高尚的收穫第十三章不遠將來城市人嚮往農村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五十章 恩情遠遠超過愛情第二十八章 人生戰勝逆境和挫折就是精彩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三十一章 遠離不懂感恩的人第四十五章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四十六章 給予是一種高尚的收穫第三章 軍人情懷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三十三章 一個貧困父親的縮影第五十四章 當代中國農村人的“中國夢”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四十一章 心中有善勝讀真經千卷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四章營造安逸的愛就是營造人生陷阱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七章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五十五章 值得一輩子閱讀的人生感悟第十七章 好父親第二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生機第十二章 妻賢夫“禍”少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二十四章 比能力更重要的那就是人品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三十八章世上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第二十章寬容別人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第二十三章 做人不能耍聰明第二十二章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努力第五十六章 放下執著享受人生第八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第四十章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第四十七章 吃虧往往會帶來機會和收益第五十一章 懂得退讓方顯大氣第十八章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六章 講良心是做人底線第四十四章 善待別人是境界幫助別人是快第十章 人類最強悍的情感就是母愛第四十九章 閱盡生活坎坷還是真誠最美第二十七章 低谷意味着壓到最低處的彈簧第二十五章 善待弱者就是最大的炫耀第四十八章 我幫助他們是因爲我善良第三十九章 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第二十四章 比能力更重要的那就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