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故人相見

九月初九,明州東海岸浹口港,豔陽高照,風平浪靜,海港平靜得跟內湖似的,浹口軍港內,帆桅如牆,遠處的碼頭,一隊隊淮東將卒正井然有序的登上泊岸的兵船。

那一艘艘五桅兵船,即使隔得很遠,也能看出極其壯觀,遠非普通海船能及。

由於軍港跟民用港只隔着一道護波堤,商漁船上的漁戶、海商、船工、水手以及好事、看熱鬧的閒客,倒是能一攬無夷看到淮東將卒登船的情形——從開春就盛傳要開打的閩東戰事,到這一刻,終於走出實質性的一步。

走海路的速度非常的迅捷,即使奢家在明州部署有暗哨,攀山越嶺的要想將消息傳回到晉安府去,也不會快過海船。

故而行營及各府衙,也沒有對浹口附近的民用港進行封鎖,僅僅用哨船劃出禁入海域,幾乎是公開的進行兵馬調動。

明州城裡也有些好事的少年子、閒客,僱船出海來看淮東兵馬開撥的盛景,以爲談資——這年頭雖然沒有什麼限娛令,但民衆的娛樂活動太缺乏了。

到這一步,便是尋常關心戰局的士子、閒客,也能看明白形勢,在閩東與浙中之間,淮東軍司是下決心先打閩東。

不然的話,就不是明州的兵馬登船外調,而是外面的兵馬從明州登岸,補入嵊州或會稽。

得睹淮東兵馬開拔的明州人士,興奮之餘也難免有些失落。

“早一天打下東陽縣、打下諸暨、打下衢州府,明州、會稽兩府也能早一天恢復正常,不然整天都繃緊着,不曉得奢家兵馬何時打進來,也不是那麼一回事!”防波堤邊緣停泊着一艘雙桅漁船,但船頭的數人顯然是出海來看熱鬧的。

今日風平浪靜,浪頭輕簇船體,船頭擺着一張小桌,這數人圍着小桌而坐,有穿儒衫的士子,有城裡閒來無事的閒客,也有從海東過來、經商的海客,今日在茶樓裡遇到,聽說淮東今日出兵,便相約到碼頭僱了一艘漁船出海來看熱鬧。

這一羣人遠遠的看着碧海藍天之間的淮東兵船談天論地,其中一個穿青袍的士子,對淮東決定先打閩東有所不滿。

很顯然,作爲明州當地人,是希望早打東陽縣,讓浙東的形勢能早日安定下來的。如今淮東在嵊州、會稽、山陰、蕭山構築防線駐以重兵,將奢家兵馬封鎖在東陽縣以西的浙中谷原裡出不來。明州城離防線也就一兩百里——雖然淮東兵馬這些年來戰無不克,但浙閩敵軍離得這麼近,就如一柄利劍懸在頭頂,即使曉得系劍的繩子很結實,心裡也會惶然難安的。

“你懂個鳥!”有個海客打扮的中年人有不同意見,看着他年紀也不大,三十歲左右,但滿臉絡腮鬍子,看上去老相,說話也粗魯,啐口道,“閩東是奢家的老巢,打下閩東,奢家連老窩都給端掉,接下來打浙中就容易多了——再者你往東陽縣看看去,那地形,就是有多少兵馬也沒有辦法一下子填進去。一堡、一寨的攻,要打到猴年馬月,才能將衢州府拿下來?要是在哪個山坳坳裡給藏了一支伏兵,怎麼死都不知道!從閩東登岸多便捷啊,陸路可以從滄南往南打分水關、打霞浦,從海路登岸,可以切斷閩東各城之間的聯絡,浙閩兵散,而淮東兵易集,怎麼打,如何打,主動權始終在淮東手裡——只有謝朝忠那個大白癡,纔想着要從徽州打浙西……當年老子在徽州走商幫時,一兩百人的馬隊走大青溪那條路,都艱難得很,如今要幾萬大軍從那裡出來,哼,哼……”

中年海客冷冷的一哼,擺出一副看徽南軍好戲的模樣。

“就你杜麻子懂兵事,制置使司發招賢榜,怎麼不見你去揭帖?”有人立馬站出來反駁中年海客,說道,“淮東在閩東要在拉開架子真打,朝廷從徽州出兵,纔是一招妙棋呢。打下婺源、上饒,就將江西跟浙中的叛軍割斷開來,浙中衢州府的叛軍給圍在裡面,只消一個冬天就得投降,那收復兩浙,就不完全是淮東的功勞了……”

“爭,爭,爭,防,防,防,”中年海客是火爆脾氣,說話也不懂得緩和,言語不對頭,就忍不住會冷嘲熱諷,冷笑道,“死字都不知道怎麼寫的,就知道一個‘爭’字……”

旁邊坐着的一個白髮老者,跟海客是一路過來,身上也是海東人才有的打扮,他伸手按住絡腮鬍子青年海客的胳臂,要他說話注意分寸,有些話不是他們能胡亂說的。

早在上回聲東擊西打浙東,淮東跟江寧就埋下矛盾的根子,這跟淮東擁不擁立寧王爲帝,沒有什麼關係——何況他們的身份不同常人,這種話要是傳到淮東諸人的耳朵裡,引起猜忌就太沒有必要了。

這邊討論得熱鬧,那邊十餘艘兵船先裝物資而裝人,很快就在其他戰船的簇擁下,開拔離開港口遠去。

沒有熱鬧可看,漁船也回港,其他人都僱車馬回城去,兩名海客則往浹口鎮走去。碼頭離浹口鎮也近,迎面走來一名小校,看到兩名海客,出聲喚道:“杜公、小杜將軍……”

白髮老者停下腳步,不明白淮東軍裡的將官喚住他們做什麼,待人走近,認得是彭城郡公林縛身邊的侍衛。

“原來是陳將軍……”老者笑着招呼。

“杜公拿我取笑,我算哪門子將軍?”陳花臉笑道,說道,“大人得知杜公在浹口,得知讓我來找杜公跟杜將軍,客棧那邊說杜公出海來,剛想去碼頭等人,沒想到就遇到人了,真是巧……”

這兩名海客不是旁人,正是多年前給淮東捉俘的杜榮跟杜車離。杜榮被林縛,後來在說服杜車離降淮東一事出過力,就得了自由,但也沒有留在淮東效力,但也沒有辦法回閩東老家,更擔心給閩東的暗哨看在眼裡連累在閩東的族人,就飄洋過海去了海東,在濟州、江州、九州島之間做了海客。

過了八月,濟州跟明州恢復通航,杜榮纔想着回來看看,沒想到遇上淮東發兵打閩東——雖說淮東不拘杜榮與杜車離的行動,但他們的身份畢竟特殊得很,從明州上岸也是進行報備由軍情司掌握他們的行蹤。

杜榮與杜車離住在浹口鎮的客棧裡,給林縛曉得,不奇怪,但杜榮覺得他與車離的行止沒有什麼能引起別人懷疑的地方,林縛這會兒派人滿天滿地的找他們做甚?

“彭城郡公找我們這兩個給遺忘的角色做什麼?”杜榮問道。

杜榮年紀倒也不大,但給淮東捉俘後,幾乎是一夜之前愁白了頭,之後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杜車離降後,還是武將脾氣,動不動就跟別人絆嘴。

“大人就吩咐我來找你們,可沒有說爲什麼?”陳花臉說道。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杜榮與杜車離便隨陳花臉去浹口軍營見林縛。

浹口這邊修築的是永久性的營壘,正式的名稱是防海城,水陸兼用,建築也整飭、完備,除營房外,還有各種水步公廳。

林縛到浙東之後,沒有進明州城,就在浹口寨接見地方官員。

駐軍開拔後,營城就顯得有些冷清,行到林縛起居的公廳,杜榮、杜車離也主動讓侍衛檢查有無夾帶,才隨陳花臉往裡走……

上回在崇州見到林縛,還是崇觀十一年的時候,一晃已經是永興三年秋了。再想想崇觀八年在維揚相遇時,林縛還是不起眼、給蘇湄美色所迷的士子,那時誰能想到他能有今時的風光?

隨陳花臉往裡走,杜榮想起這些年這些年,端真是感慨萬分……

“杜公果然在浹口呢!”宋佳站在廊檐,盈盈而笑,對杜榮說道,“看到軍情司說杜公在浹口,還以爲搞錯了呢……”

“少夫人好,”杜榮行禮道,不管宋佳高不高興,仍以舊稱相喚,“這些年在海東呆得膩味,就想着事過境遷,回來也不會給惦念……”好不容易有自由身,他還是擔憂給淮東誤會他們別有用心。

“大人在裡面等着杜公跟杜將軍呢!”推開門請杜榮二人進去。

室內的光線暗些,能看清林縛對面坐着一個身材高大的人,長髮隨意而束,披在肩後,待那人回頭看來,杜榮渾身一震,失聲喚道:“宋公……”

與林縛相對而坐的,不是旁人,正是宋氏之主、永泰伯宋浮。

“當年永泰一別,已有好些年頭了,杜兄別來無羨啊!”宋浮站起來,走到門口來迎,嘆道,“棄陸走海這策,終究是沒有走通啊!”

“若無淮東,未必不成。”杜榮猶不覺得當年浙閩走棄陸走海這一策有何不對,也顧不上故人相見,站在庭院裡就反駁宋浮。

宋浮微微一笑,也不跟杜榮爭辯——浙閩軍當年與李卓對戰,疲態未顯之時,杜榮就最先主張棄陸走海的幾人之一,他本人換了個身份也早早潛到維揚佈局,這幾乎是杜榮這一身都引以爲傲的事情。

即使遇上淮東,此策已經全面失敗,杜榮乃不肯承認浙閩行此策有何不當——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

第37章 分功酬勞第42章 回崇州第126章 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9章 戰械第37章 遷族第66章 控制洪澤浦第31章 土地第89章 決斷第十九章 茶貨行銷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17章 橋渡第141章 北風第40章 銀子第97章 晉安攻守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20章 拉攏第105章 警告第87章 接戰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79章 戰前第40章 銀子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31章 疑形第92章 出戰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23章 暨陽磐石第36章 捉虜賞刀第57章 破口罵娘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8章 長亭相迎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20章 數銀第59章 原是姐妹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14章 永嘉第42章 伏火弩第49章 戰勢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80章 風往南吹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116章 斬將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41章 冰裂第24章 皓首勤政第78章 回崇州第44章 陷阱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04章 轉機第147章 暗流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3章 歸塵第1章 風雨相援第53章 約期良辰第62章 北還徐州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79章 不能回頭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26章 回江寧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9章 問政殺心第71章 軟禁第91章 伏誅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44章 陷阱第13章 殘破第34章 耐心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94章 關門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2章 海東勢力第68章 攻守之謀第99章 大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59章 加徵第84章 盡殲第155章 風起第106章 驚疑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36章 舊瓶新酒第58章 廟堂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85章 逃都第151章 新格局第46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18章 待援第3章 寧王第37章 分功酬勞
第37章 分功酬勞第42章 回崇州第126章 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9章 戰械第37章 遷族第66章 控制洪澤浦第31章 土地第89章 決斷第十九章 茶貨行銷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17章 橋渡第141章 北風第40章 銀子第97章 晉安攻守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20章 拉攏第105章 警告第87章 接戰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79章 戰前第40章 銀子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31章 疑形第92章 出戰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23章 暨陽磐石第36章 捉虜賞刀第57章 破口罵娘第16章 滄南大捷第18章 長亭相迎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20章 數銀第59章 原是姐妹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14章 永嘉第42章 伏火弩第49章 戰勢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80章 風往南吹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116章 斬將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41章 冰裂第24章 皓首勤政第78章 回崇州第44章 陷阱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04章 轉機第147章 暗流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3章 歸塵第1章 風雨相援第53章 約期良辰第62章 北還徐州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79章 不能回頭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26章 回江寧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9章 問政殺心第71章 軟禁第91章 伏誅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44章 陷阱第13章 殘破第34章 耐心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94章 關門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2章 海東勢力第68章 攻守之謀第99章 大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59章 加徵第84章 盡殲第155章 風起第106章 驚疑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36章 舊瓶新酒第58章 廟堂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85章 逃都第151章 新格局第46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18章 待援第3章 寧王第37章 分功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