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啄木鳥之迷

二月中旬,九州島北部雖還春寒料峭,但地氣已經回暖之意,積雪融化,溪大流急,蟲鳥聲裡已能聽出春意。一水之隔的高麗半島南部,大地還覆蓋着皚皚白雪,看不到春意將至的氣息。

受高麗海峽南北兩股相逆海流的影響,南北相距不過八九十里的濟州島(儋羅),在初春季節,南北兩地也形成明顯的氣候差異。

日出山的南麓積雪開始融化,北麓還是冰雪的天下。

在濟州島日出山北麓的營寨裡,林縛的視線,透過掀開的營房門簾子裡,眺望着遠山之巔的雪線,眉頭緊蹙着,臉色很不好看。

***********

困守西歸浦城的甄封所部,近日來異動頻頻,跟親衛營爭奪西歸浦城西北、東北兩側的控制權,這也意味着高麗軍隊大規模渡海南援西歸浦的行動即將拉開帷幕。

在海陽/水軍給打殘後,負責重新在海陽郡組建水軍並擔任統制使的催權臣,是一個有着豐富水戰與治軍經驗的宿將。

高麗水軍的戰船在遼闊的海面上,遠不足以跟靖海水營爭雄。

在海陽郡西南沿海,有數以千計的大小島嶼、沙地、礁石以及曲曲折折的海岸線,將那片淺海分割成地形複雜的區域,高麗人稱之爲千礁海。

對吃水深、船體大的津海級、集雲級戰船來說,千礁海簡直就是噩夢,但高麗水軍的戰船狹小而吃水淺,在千礁海倒是如水得魚。

淮東水軍留守濟州的一營兵馬,日常分三隊對西北浦北面的海域進行巡防、監視,驅逐北面過來的高麗水軍哨船。

就在三天前,留守儋羅島的一部水軍因好戰輕敵,追擊佯敗的高麗水軍,給誘入千礁海域。進去時漲潮,集雲級戰船也能輕易駛入;待要退出時,海潮回落,高麗人的戰船便趁這個時機,過來合圍。

最後除了兩艘大翼船衝出重圍外,這部水軍在莞島北的樑鳴海峽,幾乎全軍覆沒。造成淮東軍跨海東征以來,最大的損失:戰輔兵兩百餘人歿沒,包括一艘集雲級戰船在內,四艘中型以上的戰船給高麗人擊毀或俘獲。

接到消息後,林縛就提前率第二水營主力返回濟州島,處置此事。

*************

“順風戰打多了,難免會有些好戰輕敵。大戰之前,吃些虧,也是給大家提個醒,沒有什麼不好的。”周普甕聲說道,算是開解蹙眉不展的林縛。

“高麗鼎盛時,一度擁兵三十餘萬;就算現在,高麗王朝對治下郡縣的控制力,要遠遠強過元氏。即使屈服於東胡鐵騎蹄下,國勢漸微,也非淮東傾盡全力能對付的,”林縛微微嘆息,說道,“這次的教訓,諸將要好好記住。不僅第二水營,第一、第三水營都要總結經驗教訓。我們的水營將領,要能適應更復雜情況的水域作戰,纔算是合格的。”

“是……”葛存信、趙虎等人應道。

林縛眼睛專注的看着地圖上,海陽郡以西、以南的千礁海水域。

這幅海東地圖,以濟州島的地形輪廓最爲清楚,北面的海陽郡,也僅標識出光州、全州、長溪等十二州縣以及大黑山、羅州、莞島、扶南、千鳥等幾個大的島嶼。

無法得到海陽郡的軍事地形圖,僅靠從海商那裡收買情況,根本不可能將海陽郡近海數以千計的島嶼都標識清楚。不能派人潛入實地勘測,僅靠十幾個漁民的口頭敘述,也根本不可能將千礁海的水文地理情況摸清楚。

“高麗人利用千礁海的複雜淺海地形進行水軍集結,也是一開始就清楚我們的戰船造脊吃水深的特點,”林縛指着地圖上千礁海的位置,說道,“一旦高麗水軍在這裡完成集結,將大舉南下儋羅島。”

“高麗步軍也在光州以南大規模集結,可見高麗人此戰的意圖,已經不僅僅是想救回海陽郡兵了,”趙虎說道,“他們是想用水軍運步軍南下儋羅島,與我們在這裡大打一戰!”

“這倒也不能怪高麗人,水陸都受到干擾,僅僅是派水軍過來,很難將甄封與海陽郡兵都接回去!”林縛說道。

“換作是我,派水軍將甄封一人接回即可,而不是冒險動員南部三郡渡海來打此戰,”宋佳微蹙秀眉,分析道,“當然了,在東胡使臣的脅迫下,就算高麗國主想將四千海陽郡兵丟棄在儋羅島,也不可能了。”

宋佳的話聽上去殘酷了一些,但強行組織這樣的會戰,對高麗人來說,更不能算是好的選擇。想比較即將要冒的風險,丟棄四千海陽郡兵,對擁有兩三百萬丁口的高麗人來說,不算多大的損失。

“有東胡人在背後脅迫,但也有高麗人的患得患失,”林縛說道,“認真說來,他們不是沒有勝機,我們的壓力並不輕啊!”

高麗人冒險要打此戰,林縛心頭也不會輕鬆。淮東軍與儋羅王軍目前在各方面都佔據優勢,但最終要面對總數將近三萬人的高麗軍隊,一旦失利,整個海東局勢將面臨崩盤的威脅。

儋羅島纔有三個西沙島大小,交戰雙方的兵馬將近四萬,戰局一旦展開,就沒有可供迂迴的戰略縱深。也就是說,一旦不能將高麗人封鎖在西歸浦城裡,野戰再失利,那就極可能反過來,給高麗人反圍困在濟州城裡。

“這一戰,我們吃了虧,但也摸清楚高麗水軍的大本營在莞島,從莞島到西歸浦,就一百三十餘里。即使高麗水軍的戰船主力多爲單桅、雙桅,順風過來抵達西歸浦北部海灣,也只要用掉兩個時辰,”葛存信計算着高麗水軍大本營距儋羅王城的距離,說道,“我們在北面海上的哨船,就算能及時發現高麗水軍大規模出動,等消息傳回來,水營主力再從濟州塞出發,當時風向又是逆行,肯定來不及在西歸浦北面的攔截高麗水軍……親衛營與儋羅王軍,倒是要做好與高麗人在西歸浦附近進行會戰的準備!”

儋羅島與高麗之間的海峽不算多寬,而淮東軍在儋羅島北海岸沒有港口及補給基地能夠駐泊水營主力。

由於不清楚高麗人的出動時機,水營主力平時都駐泊在濟州港,只能派小規模的艦隊,對那一片海域進行巡防,封鎖高麗人的哨船、斥候船。

若高麗水軍準備充分,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渡過海峽,將援兵送入西歸浦城。

雖然還不知道高麗人最終會給困守西歸浦城的甄封送多少援兵過來,能肯定的,林縛已經不能從崇州再抽調兵力了。

在儋羅島上,林縛能夠調用的兵力有步軍司中軍六營步卒,騎軍司八百騎兵,儋羅王軍雖編有六營,有戰鬥力的、能放心拉上戰場的也僅是兩營,其他四營王軍都是新編,暫時只能當輔兵使用。

“我認爲,還要繼續加強東灘營寨……”趙虎說道。

淮東與儋羅聯軍兵力也有限,只是在外圍建有兩座大營,將甄封及海陽郡兵封鎖西歸浦城。

一處最早築造的日出山北麓營寨,主要封鎖西歸浦面向內陸的南門;一處在西歸浦城東北角的一座臨海矮丘上建了東灘營寨,主要封鎖西歸浦面各內陸的東門。

西歸浦的西門與北門,與海濱接近很快,沒有建封鎖營寨的足夠空間,將來也是高麗援兵主要登陸通道。

這邊目前以北麓營寨爲主,還兼扼守西歸浦城通往濟州的要道。

“你說說看。”林縛要趙虎將他的理由說出來,供大家考詳。

“我們這次只要將高麗人趕出去就算勝利,而高麗人顯然是想將我們趕出去,一旦援兵登上岸,就不會再甘心給我們封鎖在西歸浦城中不得出,”趙虎說道,“儋羅島的地形也簡單,豌豆殼似的,日出山在中央高高聳起,形成中央高、四周低的地勢。我們假定最終登陸作戰的高麗援兵超過一萬人,對我們擁有兵力上的優勢。高麗人出南門,走西麓前往濟州,道路最近,但由於日出山山勢在西不在東,西麓接海,地形侷促,不利高麗人將優勢兵力展開。而且高麗人出南門,就直接受到我北麓營寨的壓制,僅有兩三裡的崎嶇空間出兵,十分的狹窄。出西歸浦東門,貌似會受到東灘與北麓營寨的夾擊,但往東地勢開闊,更有利於高麗人將優勢兵力展開,他們一旦能將優勢兵力展開,也無需擔心受到我們的夾擊……我以爲,高麗援兵登岸後,主要兵力會出東門展開,眼下就需要加強東灘營寨,我建議那裡的兵力應加強到兩營甲卒。”

“爲何不撤了東灘營寨,將兵力集中到這邊來,與高麗人決一死戰?”儋羅王世子李繼問道,“畢竟這邊扼守着南下濟州城的要道,不宜給東灘營寨再分兵力了!”

“即使考慮到高麗人會在兵力上佔優,但我們也不是處於絕對劣勢,沒有必要放棄戰略上的主動,而完全的採取守勢。”周普略加解釋道。

儋羅王世子倒是從小就習兵書,但受限於儋羅島的狹地,對兵法很難有真正的認識跟體會。這邊兩處營寨相距不到七裡地,能依爲犄角,哪有可能放棄東灘營寨,獨守這裡的道理?

林縛低頭思考着,習慣性的敲打着桌沿,似乎沒有聽到儋羅王世子的疑惑,過了好久,才問諸將:“你們知道啄木鳥是怎麼吃蟲子的嗎?”

“……”諸將一怔,不知道林縛突然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會戰的戰場,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就應該在西歸浦東門以東一帶,那就讓我們像啄木鳥吃蟲子一樣,將高麗人吃個乾淨!”

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15章 借名清匪第70章 淮山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27章 失城第120章 兵戶總冊第15章 做賊心虛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27章 西線告急第24章 戰後第104章 轉機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19章 遼西大捷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63章 淮西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47章 暗流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66章 請戰第77章 前哨第63章 分合之道第26章 糧食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負荊請罪第48章 雨中歡情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十九章 劫囚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33章 滲透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68章 天下未雨第52章 江寧行第74章 津海登陸第140章 笞刑第43章 左軍五營第33章 迷離第18章 喝斥第83章 南歸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39章 特使駕臨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67章 北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9章 郊迎(二)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86章 殘局碎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55章 閨房秘語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80章 鐵橋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7章 誤中副車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5章 黑水洋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40章 壯懷激烈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83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失城第76章 擔憂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8章 狹路相逢第3章 海塘說策第27間 羈縻之政第28章 雙面第102章 西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75章 密約(二)第20章 二月崇州第95章 左右爲難第118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35章 恩仇第51章 三女爭豔第48章 花亭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57章 好快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7章 開城門第28章 庵堂經聲第5章 挖牆腳第35章 整頓第37章 造湖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44章 兵備將行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
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15章 借名清匪第70章 淮山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27章 失城第120章 兵戶總冊第15章 做賊心虛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27章 西線告急第24章 戰後第104章 轉機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19章 遼西大捷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63章 淮西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47章 暗流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66章 請戰第77章 前哨第63章 分合之道第26章 糧食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負荊請罪第48章 雨中歡情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十九章 劫囚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33章 滲透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68章 天下未雨第52章 江寧行第74章 津海登陸第140章 笞刑第43章 左軍五營第33章 迷離第18章 喝斥第83章 南歸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39章 特使駕臨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67章 北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9章 郊迎(二)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86章 殘局碎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55章 閨房秘語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80章 鐵橋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7章 誤中副車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5章 黑水洋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40章 壯懷激烈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83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失城第76章 擔憂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8章 狹路相逢第3章 海塘說策第27間 羈縻之政第28章 雙面第102章 西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75章 密約(二)第20章 二月崇州第95章 左右爲難第118章 金蟬脫殼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35章 恩仇第51章 三女爭豔第48章 花亭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57章 好快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7章 開城門第28章 庵堂經聲第5章 挖牆腳第35章 整頓第37章 造湖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44章 兵備將行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