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行刺之謀

在前塬石堤後的守軍給牢牢纏住的同時,更有一都隊騎卒繞到前塬南面的淺灘,騎兵趟水登岸,從南往北,衝擊前塬石堤守軍的側翼,潰殺之。

將前塬近三百守軍殲滅後,步軍司中軍第一營、儋羅王軍第一營到午時,就迅速推進到松浦城下。

與此同時,葛存信率靖海第二水營主力,擊潰搶渡松浦海峽的援軍,將佐賀氏的兵馬主力困在平戶島上,不得援應松浦。

此時的松浦城,僅有百餘武士、三百雜兵,城牆僅高丈餘,四周開闊,無險可依。

佐賀家的主力跟家主佐賀賴源給困在平戶島上,等着留守筑紫城的佐賀家跟平氏、近鄉氏等對頭談妥借兵的條件,來援松浦,怕是要等到十天八天之後。

松浦半島兩翼的海面上帆檣如林,看着淮東軍推進到城下的步卒陣列,看着衝車、雲梯車以及蠍子弩陸續在城下組裝、架設起來,長崎秀鄉心裡瀰漫着絕望的心緒。

長崎秀鄉不清楚淮東軍爲何會在與高麗人在儋羅島會戰前夕,突然強攻松浦,但他清楚,淮東軍真要強攻松浦,僅憑他手裡三四百兵力,無法支撐到援兵趕來。

在城頭枯坐了半日,長崎秀鄉最終下令打開城門,放棄抵擋,向淮東軍投降。

長崎秀鄉給帶到林縛面前,雖是降臣,給按跪在地上,仍拿他蹩腳的漢語,含恨的質問道:“上使渡海而來,欲修兩邦之好,昨日還言開商路之利,卻不知我邦在何事上有所怠慢,竟使上使今日就雷霆大怒、動此干戈,在扶桑造此殺戮?”

林縛讓人將昨夜闖上津海號行刺的死士屍體都擡上來,一共十二具冰冷的屍體,擺在長崎秀鄉的面前,林縛冷冷的說道:“這左近,除了佐賀氏,哪家有這麼大的手筆,一次派十二名‘斥候武士’來刺殺我?”

長崎秀鄉駭然失色,他確實不知道刺客的事情,一時間給林縛問住,無法回答,但他跪在地上,仍觀察這十二具死士屍體。

這十二具屍體個個身材短小,雖都死透,但從他們的臉面以及露出來的肢幹,能夠看出他們長期受到堅忍殘酷的斥候訓練。面貌、體形上都有九州島人的特徵。深茶色的緊窄裝束還未乾透,以及皮質水靠,又都是佐賀家“斥候武士”纔會穿的特殊服飾。

當世日本還沒有專門的“忍者”出現,諸藩國學習中原,從武士家族裡挑選優秀的子弟從小進行專門的訓練,來承擔情報偵察與暗殺任務,世稱“斥候武士”。

由於日本諸藩國所能控制的人口相對較少,“斥候武士”則有着更高的軍事價值,而受到重視。

“斥候武士”選拔、訓練有着極爲苛刻的標準,經過長期間的洗腦,對家主近乎於絕對忠誠,即使落入敵手,也絕少會泄露秘密。比起要相對鬆散的武士羣體,所能控制的“斥候武士”數量,更能直接的體現出藩國的軍事實力。

筑紫國相對較鬆散的武士羣體約有兩千人,但執政佐賀氏所控制的斥候武士不過五六十人。一次就派出十二名斥候武士刺殺淮東制置使,執行這種必死任務,即使不是佐賀賴源幕後指使,也只能是九州或本州島的大藩國所爲。

林縛率軍攻打福江島,到今日纔是第三天,昨夜才能算第二天,就有斥候武士過去刺殺,佐賀氏怎麼都不擺不脫嫌疑的!

即使不能從活着的斥候武士嘴裡掏出有用的信息來,林縛派兵攻打松浦,即使佐賀氏想喊冤,都無法理直氣壯。

“上使渡海而來,欲開商路,以利兩國,我邦夾道歡迎還來不及,怎麼會派人刺殺上使?”長崎秀鄉自個心裡不都踏實,懷疑是家主幕後指使,但嘴裡仍強辭爭辯,斷不能將刺殺的罪名認下來。

“哼,是或不是,你們自己心裡清楚!”林縛心裡也不能肯定昨夜的刺殺就是佐賀賴源所爲,但佐賀賴源洗不脫嫌疑,他不背這個黑鍋,誰來背?又說道,“我讓你帶六具屍體去平戶島,讓佐賀賴源三天時間給我一個信服的解釋!否則不要怪我心狠無情!”

************

長崎秀鄉乘着一艘帆船,攜帶六具屍體登上平戶島,跪倒佐賀賴源面前,說道:“秀鄉無能,無顏見大人,當剖腹謝罪,但不敢誤大事,特來傳信,再請大人誅秀鄉!”

看到長崎秀鄉不抵抗,讓淮東軍輕易奪走松浦城,斷了這邊的後路,佐賀賴源鼻子都氣歪了,心裡自然有殺長崎秀鄉的心思。這時候也只是強忍住肚裡的怒火,聽長崎秀鄉說下去。

聽長崎秀鄉說還有六具斥候武士的屍體留在松浦城裡,山下敬吾倒吸一口涼氣,說道:“哪家會用如此狠毒的死間之計來害大人?”

佐賀賴源沉默着不吭聲,臉上陰晴不定。

長崎秀鄉看到佐賀賴源與山下敬吾的神色,確認刺殺非佐賀執政幕後所爲,含憤說道:“淮東軍爲一個無法證實的罪名,悍然攻打松浦,真可謂漢人所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大人殺秀鄉後,請大人向太宰大人求援,與諸藩國聯兵逐殺淮東軍!”

佐賀賴源也懶得再追究長崎秀鄉棄守松浦的罪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的背後,是絕對實力。

若是淮東軍沒有攻陷松浦城、沒有斷平戶島的後路,直接將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送過來質問,他完全可以派個能說會道的說客去抗辯一番。

按照道理來說,淮東軍也不能拿出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就認定刺殺是佐賀家所爲。

扶桑諸藩邦間,雖說慣用刺殺手段,但潛入軍營刺殺主將的成功率很低,佐賀賴源還不會爲了福江蕞爾小島,就貿然派斥候武士去刺殺林縛。事敗的可能性太大,而且事敗帶來的風險也不是佐賀氏能承擔的。

此時淮東軍悍然攻陷松浦城,斷了平戶島的後路,纔將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丟出來,質問刺殺之罪責,佐賀家想要辯解,又拿什麼去辯解?

一切不過都是拿實力說話罷了!

“準備船,送我與秀鄉去松浦!”佐賀賴源說道。

長崎秀鄉與左右武士都愣在哪裡,沒想到執政會自投敵營去。山下敬吾也駭然失色,勸道:“大人萬萬不可,敬吾渡海去松浦抗辯即可!”

“我不去,如何能證佐賀氏的清白?”佐賀賴源說道。

“淮東軍拿未經證實的刺殺事,來借題發揮,又怎知他們不是包藏禍心?”山下敬吾勸道,“大人過去,實在太兇險,一旦大人給淮東軍扣下,佐賀家就分崩離析了啊!”

“我若不去,佐賀才真正陷入亡族的險境,”佐賀賴源嘆道,“這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假造不了,我一時也看不透是平氏還是近鄉氏所爲。但是,你們要明白,我此去松浦,不是要向淮東軍自證清白,而是要向扶桑諸藩國證明佐賀氏的清白!”

山下敬吾愣怔在哪裡,明白執政大人的心思。

即使淮東軍無法明確指證刺殺就是佐賀家所爲,佐賀家卻也有洗不脫的最大嫌疑。

其他藩國也許會有人認爲,這次刺殺就是佐賀家所爲;即使最終都願意爲佐賀家的這次“刺殺失敗”承擔出兵責任,也會藉機向佐賀家提出苛刻的條件來。

即使佐賀氏統制下的筑紫國民,也很可能會給矇蔽,對佐賀氏貿然行險、興起這樣慘烈的戰事而心懷怨恨,將動搖佐賀氏對筑紫國的統治基礎。

淮東軍與高麗人大戰在際,沒有可能僞造出“十二具斥候武士屍體”,作爲對佐賀氏開戰的藉口;那一定是佐賀氏的敵人,平氏與近鄉氏兩家裡的一家,在幕後策劃了這次蹩腳又高明的刺殺事件。

有平氏、近鄉氏在幕後搗鬼,即使最後能將淮東軍打敗、逐走,佐賀氏都不可能維持當前的地位,筑紫國最後給各家平分掉也說不定。

淮東軍若不想兩面開戰,僅僅是因爲刺殺事件而對佐賀氏雷霆大怒,沒有佐賀賴源親自到松浦辯解更有說服力,更能證明佐賀氏的清白了。

即使淮東軍包藏禍心,借刺殺事件對佐賀氏開戰,將佐賀賴源扣下或殺害。諸藩國也會在太宰府的主持下,迅速聯手對抗淮東軍。平氏與近鄉氏等家在戰後也沒有藉口來吞併佐賀氏。

佐賀賴源雖身死,但佐賀家會有其他人來頂替他的位置。佐賀賴源被扣或被害,都能激起國民的義憤,來對抗淮東軍,來維護佐賀家在筑紫的統治。

山下敬吾能明白執政大人自我犧牲的苦心,但此去太過兇險,跪下來抱着他的大腿,不肯鬆手。

佐賀賴源讓左右將山下敬吾拖開,神色冷峻的說道:“淮東軍若扣押我,你們斷不能因他們拿我的性命相威脅而投降……”

“大人請放心,我們身與平戶、與佐賀家共存亡,絕不辜負大人託付!”山下敬吾與左右武士首領都跪下來發誓效忠,長崎秀鄉心裡羞愧,恨不得自己不能壯烈戰死在松浦城頭。

第八十六章 籬門對峙第23章 歸塵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65章 河中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59章 加徵第15章 圍殺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13章 兵援第12章 寧則臣第85章 轉折第72章 說降第四章 朝天湖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53章 梟首取級第34章 秘倉第48章 雪天圍獵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55章 閱事第41章 軍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39章 戰械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9章 也算承諾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27章 西線告急第12章 蒸汽機(一)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40章 笞刑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30章 以緩待急第十章 夜驚情第32章 蝶翼之陣第二十章 誘殺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16章 強動員第55章 閱事第92章 出戰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1章 巢東第79章 算計第7章 驚瀾第79章 火中慄第55章 伏兵多時第82章 議降第56章 顧嗣元第九章 隨扈第72章 昔日童子第52章 棄第10章 淮西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40章 壯懷激烈第60章 賜婚傳言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7章 吳黨裂痕第78章 回崇州第24章 戰後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5章 挖牆腳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2章 嵊州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2章 大功將成第64章 說刀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75章 北行第57章 好快第49章 戰勢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93章 深谷殘敵第135章 恩仇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72章 昔日童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10章 淮西第65章 買路錢第53章 約期良辰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54章 長淮新軍第68章 海上保險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18章 弱國邦交
第八十六章 籬門對峙第23章 歸塵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65章 河中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1章 濟州新世界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59章 加徵第15章 圍殺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13章 兵援第12章 寧則臣第85章 轉折第72章 說降第四章 朝天湖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53章 梟首取級第34章 秘倉第48章 雪天圍獵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55章 閱事第41章 軍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39章 戰械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9章 也算承諾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27章 西線告急第12章 蒸汽機(一)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40章 笞刑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七章 官兵來攪局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30章 以緩待急第十章 夜驚情第32章 蝶翼之陣第二十章 誘殺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16章 強動員第55章 閱事第92章 出戰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1章 巢東第79章 算計第7章 驚瀾第79章 火中慄第55章 伏兵多時第82章 議降第56章 顧嗣元第九章 隨扈第72章 昔日童子第52章 棄第10章 淮西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40章 壯懷激烈第60章 賜婚傳言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7章 吳黨裂痕第78章 回崇州第24章 戰後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5章 挖牆腳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2章 嵊州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2章 大功將成第64章 說刀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75章 北行第57章 好快第49章 戰勢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93章 深谷殘敵第135章 恩仇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72章 昔日童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10章 淮西第65章 買路錢第53章 約期良辰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54章 長淮新軍第68章 海上保險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18章 弱國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