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疑形

甄封擔心淮東與儋羅聯軍會退守濟州城,堅壁清野之餘,又用靖海水營封鎖海路。到那時,高麗在儋羅島的一萬五千餘兵馬,將陷入強攻濟州城的苦戰之中。

鑑於這樣的擔憂,甄封有意趁淮東與儋羅聯軍還沒有從西歸浦外圍撤走之時,立即着手反擊,在西歸浦城外圍,與淮東、儋羅聯軍展開會戰。

“淮東與儋羅聯軍,在東灘白鳥砦、在日出山北麓的黑巖山各建有一座營寨,我們應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派兵從東門出擊,嵌入白鳥砦與黑巖山之間。其主要目的,是切斷白鳥砦守軍的退路,將駐守白島砦之敵牽制住,就迫使敵軍在白島砦與黑石山之間的溪野原,與我軍會戰……”

在第三撥援兵順利登岸的當夜,甄封就在儋羅城裡的王府,將諸將及奢家、東胡的使臣代表秦子檀、那赫阿濟格召集起來,商議戰御之事。

最先發言的是海陽郡兵馬司副統制使權之相,他在懸掛於牆壁上的儋羅地形圖上,將白島砦及黑巖山的方位指出來,以免援軍將領與兩家使臣搞不清儋羅島的狀況。

明燭高燒,發出嗶嗶剝剝的微響,光影搖晃,使得地形圖上的標識忽明忽暗。

雖說在光州時,對儋羅島的形勢已經有過充分的分析,秦子檀這時候還是正襟危坐,一邊細看儋羅島的地形圖,一邊認真的傾聽海陽郡困守將領介紹當下的形勢。

權之相身材矮壯,滿臉絡腮鬍子,即使過來軍議,也穿着堅重甲衣。

看形象,權之相是一員衝鋒陷陣的武勇之將,但他介紹形勢時,條理清晰,思辯有理有據,在武將裡就顯得更加難得。

不過權之相搶着發言,主張從東門主動進擊,牽制白鳥砦之敵,迫使淮東、儋羅聯軍出來,在東門外的溪野原進行會戰,秦子檀仍認爲這是出於甄封的授意!

援軍雖說都要受甄封的節制,但畢竟是從山南、關內等郡抽調過來的,各有統制使率領。對怎麼打這一戰,各人的意見不會完全統一。甄封即使有意在東門外立擊展開反擊,進行會戰,也必須考慮、尊重援軍將領的意見。

讓權之相先將他的主張拋出來,即使有人反對,也不會影響甄封的威信,影響海陽郡兵與援軍之間的團結。

權之相提出溪野原會戰方案之後,援軍將領就陸續發言,更多是詢問淮東、儋羅聯軍在西歸浦外圍、白鳥砦、黑巖山一帶的兵力分佈細節。

秦子檀聽了片刻,便知道援軍將領也是傾各在東門外,利用溪野原相對較開闊的地勢,跟淮東、儋羅聯軍打會戰。

“敢問權將軍,”秦子檀輕聲問了一句,“援軍渡海而來,雖有兵力上的優勢,終是有些倉促,不及敵軍在外圍白鳥砦、黑巖山兩地準備充足。立即出東門反擊,與敵在溪野原展開會戰,權將軍以爲如何化解我軍準備不充足的劣勢?”

“若要準備充足,則要進行頻繁的試探,但也會讓敵軍藉機摸清我軍的實力以及會戰的決心,”權之相說道,“敵軍將很可能棄守白鳥砦營寨,將兵力往黑巖山以西集結。敵軍即使在黑巖山給我軍擊敗,仍有南撤回守濟州城的餘力,我部就會陷入被動。比較最後硬着頭皮去打防禦堅固的濟州城,在溪野原進行會戰,對我部來說,更有利一些……”

秦子檀心裡想:說到底,在高麗水軍無法跟淮東水師在海上爭雄的情況下,甄封及高麗諸將擔心補給路線給截斷,想要速戰速決,極力想避免陷入曠日持久的濟州城攻守戰中去。

秦子檀看到那赫阿濟格一眼。

高麗屈服於東胡人的騎兵鐵蹄之下,國相左靖等國中大臣更像是東胡人的傀儡,這時候阿濟格說話的分量,要比他重得多。

阿濟格見秦子檀看過來,說道:“權將軍分析有道理……”接下來倒沒有再說其他話。

秦子檀心裡想:阿濟格不說倒比說要好。心裡有些後悔,東胡人不擅攻城,自然傾向在曠原打會戰,怎麼可能在事先沒有溝通的情況,指望阿濟格能幫着打消高麗諸人有意在溪野原打會戰的心思?

就算阿濟格心思更細膩一些,將高麗正式拖入對淮東的戰事之中,就算達到目的,他更希望能讓高麗與淮東兩敗俱傷,絕不會想高麗人藉此重振軍威而崛起。

秦子檀蹙着眉頭,高麗諸將自甄封以下,對林縛還是過於輕視了。

“秦先生還有什麼高見?請不吝賜教。”甄封問道,他見諸將及東胡使臣的意見都傾向在西歸浦城外圍打會戰,也不介意聽聽秦子檀的意見。

秦子檀見甄封意態頗滿,知道他差不多已經打定速戰速決的心思,這麼問,僅僅是客氣,但他不能爲了客氣,爲了照顧甄封的顏面,就不指出其中所藏的兇險。

秦子檀略理了一下袖口,說道:“林縛新得淮東,根基不穩。其北面要防大寇陳韓三,甚至要防備淮泗的局勢再起變化;南面要防我奢家。當前形勢下,淮東大軍不能在海東滯留太長時間,這是肯定的。相比較高麗,淮東更迫切希望儋羅島的戰事能速戰速決,望甄督能明察!”

“哦,秦先生以爲西歸浦外圍形勢,是淮東軍故意爲之?”權之相插嘴說道,“既然淮東軍也有意在溪野原會戰,我軍也有意在溪野原會戰,那不是更好嗎?”

“敵之所欲,勿能縱之!”秦子檀說道,“淮東軍希望速戰速決,那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將戰事拖延下去,這樣就能將局勢慢慢轉變成對高麗有利……”

“高麗水軍,無法與淮東在海上爭雄,補給斷缺,戰事拖延下去,對我們也是大害,”甄封說道,“局勢又怎麼會慢慢的轉變成對我們有利?”

“出東門,會陷入黑巖山與白鳥砦的夾擊之中;而出南門,集中兵力打黑巖山;更準確的說,只要打開通往濟州的要道爲先,就能迫使淮東與儋羅聯軍退守濟州城,”秦子檀說道,“淮東戰船再利,也受到在濟州的水營兵力限制,不足以封鎖儋羅島周圍三四百里的海岸線。只要甄督能將淮東與儋羅聯兵壓縮在濟州城裡不得出,甄督就能控制儋羅島絕大部分地區,一是能從地區上籌得一部分糧草。另外,即使補給糧路就算會受到干擾,但也不至於會徹底斷絕。這樣的局勢即使不會對高麗有利,但也要比貿然在溪野原決戰要好一些……”

“秦先生大概是希望海東戰事能無限制的擴大,好在海東幫奢家拖住淮東主力吧?”權之相不大客氣的插了一句話。

之前對秦子檀鼓動海陽打儋羅,以致造成高麗與淮東不得不開戰的局面,他就滿腹意見,這時候對秦子檀倒不會太尊重。

秦子檀給權之相頂了一句,接下來的話倒不好再說了,朝甄封作揖道:“秦某所言,剖心以誠,不敢存有私念,請甄督明鑑!”

“之相粗莽慣了,不會說話,秦先生不要見怪,”甄封不痛不癢的勸導了秦子檀一句,又說道,“秦先生的話,很有道理,我會認真考慮的……”

氣氛冷了下來,軍議到這會兒,也沒有什麼好再談的。

甄封及高麗諸將眼下自然還是以在溪野原打大會戰進行準備,不過甄封心存疑慮,倒沒有立時派兵出從東門出擊,切斷白鳥砦守軍的退路。

***********

秦子檀先告退離開,剛走出王府,那赫阿濟格從後面追過來喊他:“秦先生,秦先生……”

“那赫將軍,喊我有什麼事情?”秦子檀問道。

“秦先生真心以爲西歸浦外圍形勢,是林縛故意造之?”阿濟格問道。

秦子檀看了阿濟格一眼,沒想到他會認真聽自己的話,見左右沒有高麗人,語重心長的說道:“若是高麗人在儋羅島給淮東打得大敗,對奢家、對東胡,又有什麼好處?”

“兩敗俱傷自然是最好的結果,最好能讓高麗人慘勝!”那赫阿濟格倒不掩飾他的心思,說這話時,眼睛流露出兇光來。

“那赫將軍更應該阻止高麗人在溪野原跟淮東軍倉促決戰,”高麗人未必會事事都聽從東胡使臣,但東胡使臣對高麗人的影響力更大,這是肯定的,秦子檀說道,“西歸浦外圍的形勢未必就是林縛故意爲之,但是我們要看到:高麗人要切斷白鳥砦守軍的退路,還要防備黑巖山守軍出動來夾擊之,一萬五千兵力差不多要十之七八都拉出東門去,才能做到這點。高麗人在溪野原會戰,貌似有城可依,但我們要看到:東門外的地形,是先窄後闊。真正利於兩三萬兵馬進行會戰的地點,離東門還有兩三裡的距離。這兩三里長的地形恰恰是個瓶口,一旦高麗軍隊主力在溪野原上給淮東軍擊潰,想要從狹窄的瓶口,退守西歸浦,會十分的困難!更爲痛苦的,淮東軍在儋羅島有騎兵,甚至有重甲騎兵,若是時機適合,就有在潰兵裡先奪瓶口的可能!”

“秦先生的推論,是建立在高麗人的主力會在溪野原給淮東軍擊潰的前提下,”阿濟格問道,“甄封也是老將,若是有一萬高麗步卒在溪野原結陣,林縛到底有什麼手段,迅速而有效的擊潰之?海陽郡謀儋羅素來已久,對西歸浦城外的地形十分熟悉,在地形上給淮東軍利用的可能性應該甚微。”

“我也不清楚,”秦子檀攤手說道,“但是明知林縛有意在溪野原與高麗人會戰,而不加阻止,則是不智。只要不給林縛牽着鼻子走,自然能破掉他的陰謀詭計。”

“嗯,秦先生所言極是,”阿濟格說道,“我會再跟甄封說這事!”雖說阿濟格更傾向打野戰,但給淮東牽着鼻子打仗的痛苦,他深有領會:不能讓高麗人給淮東軍輕易擊敗。

“那赫將軍多費心了。”秦子檀作揖道,便返回西城的臨時住所。

秦子檀返回住所也沒能省心,天還沒有亮,但也沒有睡意,讓扈從將西歸浦的地形圖拿來,反覆推演淮東軍在溪野原可能會有的戰法。

即使溪野原會戰一定要打,秦子檀也希望甄封能打得更穩健一些,確保西歸浦城不守,即使讓淮東軍得個慘勝,這樣的結果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清晨時,得知高麗人不會倉促出城去切實白鳥砦的守軍,秦子檀便打算先睡一覺再說,阿濟格卻在這時匆忙趕來:“佐賀氏與大寇遲胄聯兵攻下了對馬島,對高麗宣戰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3章 投石問路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7章 相逢一笑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9章 三沙灣第29章 白石領兵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21章 斷糧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61章 特旨之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80章 風往南吹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41章 守陽信第43章 左軍五營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32章 定計第50章 北伐疑雲第132章 江灘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5章 王相第46章 錢莊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33章 滲透第38章 濟南失守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59章 加徵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22章 月色交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02章 未雨時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51章 新格局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07章 海攻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80章 王成服第37章 遷族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6章 月涌江流第54章 殘敗第131章 歸路第13章 失城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50章 暗門之謀第42章 山頂對策第24章 皓首勤政第156章 絕望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39章 糧足傷農第32章 官職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2章 三月之謀第十章 夜驚情第91章 難易有別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5章 初襲第155章 風起第61章 爭銀第46章 國相第83章 帝心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29章 飛來一城第63章 淮西第24章 魂歸何處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37章 叛第69章 信陽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3章 投石問路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7章 相逢一笑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9章 三沙灣第29章 白石領兵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21章 斷糧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61章 特旨之危第29章 兒女之議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80章 風往南吹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41章 守陽信第43章 左軍五營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32章 定計第50章 北伐疑雲第132章 江灘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5章 王相第46章 錢莊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33章 滲透第38章 濟南失守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59章 加徵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22章 月色交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02章 未雨時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51章 新格局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07章 海攻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80章 王成服第37章 遷族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6章 月涌江流第54章 殘敗第131章 歸路第13章 失城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50章 暗門之謀第42章 山頂對策第24章 皓首勤政第156章 絕望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39章 糧足傷農第32章 官職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2章 三月之謀第十章 夜驚情第91章 難易有別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5章 初襲第155章 風起第61章 爭銀第46章 國相第83章 帝心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29章 飛來一城第63章 淮西第24章 魂歸何處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37章 叛第69章 信陽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