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陳到大婚

漢室亂象已顯,野有遺賢。

特別是武者,被埋沒於鄉野之間的人,數不勝數。

劉正的想法是,京師人才濟濟,找一個漏網之魚,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就拖着郭嘉,閒逛南市。

天子腳下,也有流民。

據說是,黃巾軍騷亂之後,背井離鄉的,有錢人。

一年的蹉跎歲月,人活着,錢沒了。

河東楊縣,有一少年,姓徐名晃字公明。

攜母逃難,南市棲身。

本來家資鉅富,一年坐吃山空。

更有老母病重,尋醫問藥,花費巨大。

徐家財富,一病耗光。

徐晃至孝,寧可討飯,侍候母親,也不敢棄母,出外勞作。

徐晃母子的生計,日益艱難。

後來徐晃,想出了一個主意,花了十枚銅錢,找士子題字一副:

代人受杖,一貫十杖;先錢後杖,童叟無欺。

怕人不明白,又用白話文寫一遍:

代替有錢的罪犯挨板子,一貫錢十板,按量計價,先交錢,再受刑。

徐晃不由自主的,感激起曹操來。

若不是當年“五色棍”,刑責不避權貴,杖下一視同仁。

後繼者保留了,五色棍的傳統,爲了公平起見,特許罪犯花錢買人受杖。

既不違反法令,又給權貴一個臺階下。

畢竟當衆受刑,丟的不是人,是面子。

也不知道是誰,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總之,代人受過,成了灰色產業,還形成了,一條利益鏈。

徐晃爲了救母,一個月前,代人生受百杖。

事主見徐晃硬氣,贏得了面子,加賞十貫。

二十貫錢財,母子倆省吃儉用,倒也熬過來了。

如今又到了,代人受過的好日子,傷勢初癒的徐晃,扶着母親,來到南市官坊。

靠着牆沿,拉開橫幅,招攬生意。

有事主罪責兩百杖,說是拐賣良家婦女,被她丈夫堵在南市,告了官。

判罰:兩百杖,活則免罪,死了就丟亂葬崗。

這是最重的天罰,取其聽天由命之意。

監刑官,給了事主一刻鐘,若是找不到,代受刑杖的人。就得事主,親自領受刑杖。

兩百杖,也叫做必死杖。

這是判官恨事主,喪盡天良。

這才加重了處罰。

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該給的一線生機,還是要給的。

這纔有了,一刻鐘的緩刑期。

事主重賞五十貫,買人代刑。

兩百杖,九死無生,誰都不敢接。

徐晃初來乍到,見母親病重,又有事主重賞,就有些心動了。

然而聽完事由之後,徐晃猶豫了。

買賣婦女,天理難容。

若是代其受過,那也禽獸不如。

事主見徐晃心動,便加價一百五十貫,以兩百貫買命。

劉正和郭嘉,來到南市的時候,正碰上徐晃與事主,達成協議。

寫下了楊縣徐晃,隨後咬破手指,就要按下。

劉正大喝一聲:“等一下!”

監刑官上前見禮,問候說:“大人,請吩咐!”

郭嘉問:“河東徐晃字公明,楊縣人。你可知道,是替什麼人受罰嗎?”

徐晃拱手說:“大人,我知道!”

郭嘉又問:“代人受刑。雖然沒有律條約束,但是卻自有行規。十不接,你知道嗎?”

徐晃回答說:“小人背過幾次。”

郭嘉說:“凡是拐賣婦女者,不接!這一條你也背過了嗎?”

徐晃點了點頭,承認自己知道。

郭嘉怒了,居然明知故犯。

徐晃反駁——老母病重,爲孝忘規,以命相抵,又有何不可呢?

劉正說:“拐賣婦女,天理難容!協議未成,不準代刑。”

劉正又問監刑官:“一刻鐘的時限,到了嗎?”

監刑官回答說:“大人,時限剛過。”

劉正便讓監刑官,立即執法。

就這樣,拐賣婦女者的,一線生機,愣是讓,劉正和郭嘉,給斷絕了。

就這樣,當衆拿了事主,重打兩百刑杖。

杖過八十,人無生息。

繼續打下去,完刑兩百杖。

拐賣婦女者,成了一堆肉泥。

麻席一卷,棄屍亂葬崗。

劉正見徐晃,爲了活命,居然同意,代十惡不赦之人受刑。

心中不喜,就不想理會。

郭嘉問劉正:“侯爺,徐晃勇武,你也看不上嗎?”

劉正說:“徐晃勇力,不輸叔至。然而他爲了活命,不擇手段。這樣的人,要來何用呀?”

正在這個時候,一位病入膏肓的老婦人,開口說話了。

徐家門第,亦知忠義,識善惡是非。

奈何老婦有恙,拖累我兒。

這才失了道義,棄了堅守。

侯爺若是,堅持怪罪,老婦願意,一力承擔。

還望侯爺,給我兒徐晃,一個機會。

以免他,流落街頭,淪爲賊寇。

老婦說完,就要下跪磕頭。

劉正忙扶起她說:“老夫人言重了。”

劉正繼續,講自己的道理,人生在世,貴在堅守本心。

怎麼能夠,爲了活命,就忘記了,做人的道理呢?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這纔是做人的根本。

三軍可以易帥,匹夫不可奪志。

郭嘉諫言說:“侯爺,徐晃事母至孝,倒也不是,無可救藥。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怎麼樣呀?”

劉正想了想,於是就說:“徐晃,你得感謝自己,有一個好母親。又有奉孝替你求情。本侯給你三個月時間!”

劉正說完,扔出一卷紀效新綱給徐晃,扶着徐母走了,不再理會身後的兩個人。

徐晃見劉正走了,才從地上爬起來,把紀效新綱收入懷中。

郭嘉說:“徐壯士,我姓郭名嘉字奉孝。是酒侯府,兼孝義中郎將府的,護軍司馬。侯爺一向嫉惡如仇,你可千萬不要介意呀?”

徐晃說:“郭司馬客氣了,喚我公明就行。是我有錯在先,怎麼敢怪罪侯爺。是侯爺當頭棒喝,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郭嘉覺得,劉正的表現,有些奇怪。

徐晃是人才,難道不能,遷就一下嗎?

若是一言不合,與大才失之交臂,那就後悔莫及了。

怎麼就不能對徐晃,多一些尊嚴呢?

劉正直接把徐母,送到了醫院,由董奉診治配藥。

又收拾出,一處專門的院子,再派專人照料徐母。

至於徐晃,直接被郭嘉,丟給了陳到,弄了一個,劍兵團的編制,列入訓練計劃。

郭嘉找到了劉正,對他說:“侯爺,你是不是對徐晃,要求太高了一些呢?”

劉正說:“徐晃是可造之材,然而他太年輕了,容易長歪。若是不能改變,有奶便是孃的習慣,將來的成就,極其有限。”

劉正再一次使出了,響鼓敲重錘的絕招。

郭嘉這才明白了,徐晃在南市的舉動,確實犯了,做人的大忌。

無論如何,心中的底線不能丟,否則就不配做人。

安頓好徐晃母子之後,酒侯府再次陷入了,短暫的平靜之中。

陳到恢復之後,帶着徐晃,加強了,對劍兵團的訓練。

蔡琰一改常態,經常與陳到出雙入對。

農曆七月初七,大吉,宜嫁娶。

蔡府張燈結綵,高朋滿座。

酒侯府煥然一新,喜氣洋洋!

經過三媒六聘之後,陳到和蔡琰,終於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陳到白馬紅服,誇遊洛陽城,到了蔡府,接了新娘子以後,繞道返回酒侯府。

數裡隊伍,禮儀甚重。

吉時已至,漢帝命人送來賀儀:“天作之合”四個字,高懸喜堂。

盧植夫婦,以男方家長的名義,高堂就坐。

司儀宣號,三呼三拜。

禮成,送入洞房。

大將軍府,差人送來賀禮。

遠在冀州的,車騎將軍皇甫嵩,也送來了禮物和賀信。

屯駐酈縣的,前將軍朱雋,派人送來了,一對玉璧。

中官十常侍,派左豐爲代表,送來賀儀。

盧門七郎,不僅有厚禮相贈,人也親臨了現場。

劉正也不例外。

西園八校尉的其餘四人,蹇碩孫策,劉表傅燮,都有禮物送到。

孫策更是帶着周瑜,親臨酒侯府道賀。

含香作爲伴娘,全程參與了整個婚禮。

劍兵團五大營長,包括新加入的徐晃,都到了婚禮現場。

興漢商會,在洛陽城中的,各位負責人,也送了禮,在英雄酒肆,由專人接待。

世家商會,也派人送上了禮物。

南山城各部,雖然人沒有到,但是心意及時到了。

劉正專門負責,陪同盧門七郎,至於郭嘉,專門招待左豐。

還有一些,有份量的賓客,都由盧植出面接待。

徐晃作爲陳到的,左膀右臂。

這擋酒的任務,由他一力承擔了。

大宴持續了,兩個時辰,陳到終於找到了機會,溜回去享受,洞房花燭夜了。

郭嘉想要,聽牆根兒,被守護在外面的徐晃,從角落裡揪了出來。

大多數人都散了,只有袁紹和曹操,留了下來。

袁紹問:“七郎,怎麼你的酒侯府,反倒成了,龍潭虎穴了呢?”

劉正藉着酒勁說:“二師兄,你可別害我,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吧!”

袁紹說:“七郎,河東衛家家主,衛伯儒,差人來說,願意息事寧人,不再追究。”

曹操也說:“陳留衛家家主,衛茲,也有曹府人情,要我代爲說項。衛仲道的事情,河東衛家,不再追究,七郎大可放心。”

劉正冷冷的一笑:“呵呵,不再追究。酒侯府上下,是不是還得,三跪九叩,感激河東衛家的,大度哪?”

劉正很是憤怒,真是豈有此理呢?

郭嘉送走了左豐,迴轉小院的時候,恰好聽見了,曹操和袁紹的話,也聽見了劉正的,悲憤之言。

於是就問:“兩位大人,河東衛家,鬧市截殺漢帝親軍,十二名勇士,當場罹難。如今衛家,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想讓酒侯府認命,真以爲河東衛家,可以隻手遮天嗎?”

袁紹說:“七郎,冤家宜解不宜結。衛仲道已經廢了,再糾纏下去。只怕會,對酒侯府,不利呀!”

曹操也說:“豪強世家,根深蒂固。七郎何不見好就收,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劉正酒意全消,冷笑着說:“好一個冤家宜解不宜結呀?好一個見好就收呢?”

劉正接着說:

兩位師兄,死的那十二個人,可是從討伐黃巾軍的,修羅場中,浴血拼殺出來的。

他們沒有,被黃巾軍逆賊殺死,反而死在了,河東衛家的手中。

他們拼出了,一個太平盛世,卻被躲在安全區內的人,給算計死了。

他們拼死保護的百姓,卻成了殺害他們的兇手。

不給他們討回公道,酒侯府上下,何以面對世人呢?

袁紹說:“七郎,河東衛家,也死了三百人,連嫡系公子衛仲道,都成了廢人,這還不夠嗎?”

劉正不想糾纏不清,直接了當的問:“兩位師兄,酒侯府決定——對河東衛家動手,你們打算,如何選擇呢?”

袁紹說:“七郎,袁家不能放棄衛家。任縣侯府,兩不相幫。”

曹操也說:“七郎,昔陽亭侯府,也不能參與。”

劉正意興闌珊的說:“好了,我知道了!奉孝,替我送送,兩位師兄。我不勝酒力,就先行告退了!”

隨後他轉身就離開了,不想再聽什麼,放過衛家的說辭。

郭嘉,送走了曹操和袁紹之後,就來到了劉正的身邊。

郭嘉問:“侯爺,咱們應該怎麼做呀?”

劉正說:“奉孝,讓情報部放出消息——河東衛氏,家資鉅富;十億貫錢,用來鋪路;百萬蜀錦,東山繞樹;四海龍王,不敢生妒。”

郭嘉點了點頭,自古財帛動人心。

這消息一傳出去,漢帝應該,有所行動了吧?

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547章 成濟弒君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116章 劉備捱打第2090章 聯合出擊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899章 五學並舉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1338章 矢志問仙第1166章 志那都彥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311章 擊鼓催戰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6章 神醫華佗第2012章 四軍編制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1406章 防疫辦法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569章 兒子大了第849章 西平韓安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539章 許褚救駕第92章 張寶來襲第449章 麒麟初征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818章 謀士魯淑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2194章 夫妻互助第649章 戰公孫淵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049章 瑤池仙子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1145章 家有虎妻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146章 鹹魚西施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15章 水上蛟龍第25章 至孝子義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172章 跨海追兇
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547章 成濟弒君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116章 劉備捱打第2090章 聯合出擊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899章 五學並舉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106章 帝號隨心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864章 糧食戰爭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1338章 矢志問仙第1166章 志那都彥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2021章 枉作小人第311章 擊鼓催戰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244章 因何屈才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6章 神醫華佗第2012章 四軍編制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1406章 防疫辦法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569章 兒子大了第849章 西平韓安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539章 許褚救駕第92章 張寶來襲第449章 麒麟初征第1681章 援兵趕到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818章 謀士魯淑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2194章 夫妻互助第649章 戰公孫淵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049章 瑤池仙子第1254章 東海戰場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1145章 家有虎妻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1146章 鹹魚西施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995章 星武初戰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15章 水上蛟龍第25章 至孝子義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1172章 跨海追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