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

狄仁傑說道:“休掉太子妃,也不是一件小事。因此皇后派了人將風聲散了出去……”

李威悶哼一聲,所謂的散風聲,無非就是加劇破壞楊敏的名聲,讓一些儒臣無法進諫,這樣休掉太子妃自然水到渠成。竹紙爲什麼這麼轟動,也是用了類型的方法。

“但正好時間上緩了一緩。如果真休掉了太子妃,以後她還會不會得以進入東宮?”

“狄卿,能不能說明白一點?”

“既然休掉太子妃,一定宣告天下,詔書之中詞語就會有一些不敬之處。但詔書還沒有發出來,殿下與陛下皇后哀請,讓楊家小娘子作爲側妃,不是太子妃了,要求就會鬆一些,再說,也沒有失大德,楊家與皇后又是某些親戚……”

說到這裡,他看着李威,這個方法卻是很妙的。換一下位置,百姓可以理解,大臣也無話可說,倒是比強行休掉太子妃,風波會小一些。又解決了太子的心頭之病。但他就怕太子一門心思,我非要讓楊家小娘子做太子妃,那就頭痛了。

“這……倒亦可,”李威沉吟了一下說道。也沒有其他的什麼想法,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如果按照唐律將後宮配齊了,皇帝的妃嬪一直到寶林御女采女,一共一百多人。太子規模小了很多,可正式的妻妾配置齊了,也有數人。全做太子妃,就那麼一個,也不可能的。或者論委屈,碧兒才真正委屈了。可又擔心地問道:“就怕父皇與母后不會恩准。”

“這個倒無妨,只要殿下同意,可以寫封信到西京,讓楊夫人與楊家女,或者皇后其他的親戚,來到東都,去見皇后謝罪。不求太子妃了,人心都是肉長的,皇后未必不會恩准。”

“此法尚好。”

狄仁傑才長鬆了一口氣。

許敬宗之所以這麼做,無非看到太子對太子妃情深意重,讓太子與陛下皇后爭執。有了爭執,就有了矛盾,那麼他就可以乘機而入了。而且他這次進奏,道貌岸然,看也是爲了國家着想,爲了太子着想。縱然皇后精明,也想不出他的歹意。

還好啊,自己站在暗處,否則面對面,與這個人鬥法,卻很是不容易。

太子既然默認了,問題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車駕已經到了狄家,狄好與狄蕙迎了出來,戴着厚厚的羃羅,狄蕙生性愛潔,素愛穿白色,依是一身白色的長裙,裡面也是白色的褻衣。狄好喜繪畫,因此喜歡鮮豔的色彩,穿着紫羅藍碎花長裙,裡面是湖綠色的褻衣,連褻衣上都有一些花紋。

李威看到她們,微微一愣。

不是不認識,剛分別沒有幾個月,即使有羃羅遮住了面容,可也遮不住她們窈窕的身材。只是奇怪她們衣服的保守程度。唐朝受胡人風氣影響,穿衣很開放的,象這個大熱天,爲了涼快,許多仕女只穿着薄紗裙,裡面胸圍同樣開得很低。但大家都這樣了,也沒有人認爲是不對。

不但街上女子,皇宮亦是如此,許多宮女穿着很清涼,看上去十分養眼。只是苦了守衛在皇宮的那些侍衛,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時時刻刻看到這些俏宮女們胸涌白浪,臂揚雪雲……

不過一些教養好的大家族女子出門還是依然戴羃羅的,可社會風氣在轉變,羃羅已經變得很薄了,裡面的褻衣爲了涼快,同樣也在越開越低。但香雪與畫柳裡面褻衣不但裹到脖子上,布料也非常厚,與整個時代風氣格格不入。

當然,怎麼穿是人家的喜歡,不能對她們說。

施禮後,狄仁傑說道:“殿下,臣這兩個義女品行端良,平日在家中,連門都不出半步。”

終於明白了,狄仁傑這是想將她們送入東宮,又懲楊敏之戒,於是將香雪與畫柳往死板教條的修女上逼了。

何苦呢?

他可不希望假如有一天,這兩個漂亮的少女進入東宮,變得象那些腐儒一樣,又臭又長。不過又想到了一件事,這兩個少女都二十出頭了吧,從二十出頭,到八歲的上官婉兒,自己的胃口,似乎越來越好……

走進狄家,地方真的很窄,李威這一次過來帶的人很少,只有十幾人,可站在天井裡,都有些擁擠了。還好,有三株老樹,長得很茂盛,於是一片濃蔭便將炎炎的烈日遮住了,不是那麼地熱。

狄蕙與狄好替李威沏茶。李威雖然認爲她們穿着保守了,可這兩人卻是不覺的,進了家中了,也將羃羅拿了下來,碧兒說道:“兩位姐姐還是象以前那麼漂亮。”

“江小娘子,我們不敢當,”兩人同時說道。

她們才真正開了心智,在那個大染缸中,居然保持着清白的身體,這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別以爲碧兒比她們小,是宮女,那是皇上親自召見,又在祈福回來後,與另一個小宮女,當着衆位官員親自誇獎的。

十分乖巧。

說完了,狄好又看着李威說道:“當初奴婢得以保全,還賴父親大人與太子殿下,奴婢多謝了。”

“不用。”

“殿下,奴婢無以回報,後來學了一些小菜,斗膽留請殿下就餐如何?”

這不算逾制的,就是皇帝有時候,還到親近大臣家中就餐。說完了殷切地看着李威。李威打趣地說道:“能吃麼?”

但話音已經默許了。兩個俏娘子開始到廚房忙碌起來。其實這時候沒有什麼污染,無論天上飛的飛禽,或者走上跑的走獸,或者江湖裡遊的魚蝦,味道鮮美之極,就是後來弄出什麼味精的浮雲,菜餚的味道也遠遠不及這時的鮮美。

過了一會兒,弄出來幾個小菜,味道呢,也只能說勉強湊合,可這兩個少女生性愛美,於是這個菜擺上來,就象是刻花一樣。李威舉着筷子說道:“這個能吃麼?”

前後兩個能吃麼,卻是兩種不同的意思。

太子吃飯嘛,狄蕙開始奏琴,狄好鼓瑟,是一首《楊伴兒》。其實李威懵懂不知,這時候百姓喜歡胡樂,奏《清商樂》這樣的雅調的人已經不多了,歷史上到了武則天晚年時,六十幾首《清商樂》,樂工只能奏出明君、楊伴、驍壺、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八首。

其實唐朝幾大部樂中,論雅趣,只有《清商樂》最爲清雅,雖然裡面有《玉樹後庭花》這樣的靡靡之音。見到了太子,對自己又不惡,這兩個少女曲子便奏得更加輕快,加上《楊伴兒》本來就是一曲輕快明亮的曲子,一時間滿屋春風拂面,彷彿讓人又回到了春花明媚,楊柳青青的三月。

“孤想到了江南。”聽着曲子,李威說道。

“《清商樂》本就是南曲。”狄仁傑答道。

“狄卿,你有沒有去過江南?”

“因爲公差,去過兩次,不過不是在春天,但景色頗爲清秀雅趣,與北方倒是不同的。”

“江南好啊,不知道孤有沒有機會去江南看一看。”

“殿下,不可啊,”狄仁傑連忙進諫:“可記得隋煬帝麼?”

太子這個念頭可是很不好的,他要去江南,在太子的時候顯然不可能的,到少林寺轉一轉,無論是否去祈福的,離洛陽不大遠,去江南皇上會同意麼?如果皇帝駕崩,他繼了帝位都可以去江南。但皇帝下江南,得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李威只是感慨了一句,卻將他嚇了一大跳。但也說明這兩個少女樂技很好,不然李威這個半懂不懂的人,都不會聽到江南氣息,也不會動這個念頭……

“阿郎,楊家夫人與小娘子去了東都,”老僕役說道。

“相貌生得好,太子又寵着她,自然不甘心了,”許敬宗說完了,譏諷地冷哼一聲。

“可是,可是……”老僕役可是了半天沒有說出來。

“你要說什麼?”

“阿郎,現在聽聞皇上與皇后對太子很親切,太子的地位也比以前穩重了,阿郎,放過他吧。”

謀算大臣那就算了,況且謀算大臣,多半是皇上與皇后授意的,可謀算太子,弄得這個心腹僕役在府上都心驚膽戰的。

“你不懂啊,越是這樣,某才越擔心哪。某與太子曾謀過一面,此人對某戒意十足,不安好心。某不怕,只是某的身體越來越不中用了,某一倒,孫子怎麼辦?其實這時候太子正是進退關健時候,進了地位也許真的穩固了,如果退了,甚至比以前還不如。”

僕役不大明白。

心腹的老人了,許敬宗年紀大了,話也稍稍多了,於是向他解釋道:“竹紙的功勞,皇上與皇后壓力緩了,自然想到太子的好處。不過呢,皇上病情好了,太子與皇后又和好了,心中不免又有什麼想法。再看皇后,也未必相信兒子,眼睜睜地看到她漸漸壯大。竹紙事過去了,這些矛盾兒還在。如果將它揭開,太子也未必能坐穩。再說,太子這些兒虛浮的本事大了,二聖未必是真的開心。”

“但阿郎啊,太子畢竟是他們親生子女。”

“親生子女,你相信皇家會有多少親情。問你,皇后的長女是如何死的?李忠太子是如何死的?當然,如果這個太子真的病死了,也許皇上會後悔自己彈壓防範得緊了,待他薄了。但沒有薨去,猜疑心就不會降下來。不過楊家母女去了東都,都是大妙兒。你立即去東都通知明崇儼,火候到了。”

“什麼火候啊?”僕役壯着膽子問了一句。

“其實呢,太子也未必沒有辦法的,如果讓楊家女爲側妃,倒是兩全其美。皇后與楊家又有親戚關係,不求太子妃,做個側妃,倒是可以的。但某在明崇儼離開西京時,曾囑咐他過。到了一定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巫法之類的招數,暗示楊家小娘子乃是妲己、褒姒之流轉世。所以與太子定下親事後,這幾年年色一年不如一年。”

“這條主意妙啊,那麼楊家女就是皇后的親侄女,也不會給她半點名份。”雖然稱着妙,可是老僕役臉上流汗了,不是妙,是太毒了!

“這纔是某當初的真正後手。半點名份都不給,甚至嚴令太子與楊家女來往,太子必然會有意見,到時候也就與二位聖上衝突了。實際上某這也是爲了國家好。太子仁愛是不錯的,畢竟不是頑疾在身?當真好了嗎?看看陛下如果不是身體之累,國家會是如何的強盛,幸好有一個千古未有的智慧皇后協助,纔沒有出大漏子。相比之下,某倒是看好沛王子。天資又勝過太子,知書達禮,身體又好……這纔是朝廷之福啊。”

“是,阿郎這纔是忠心於國家,忠心於朝廷,”老僕役一邊說着,一邊再次掉汗。

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68章 圖窮(下)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274章 無人聽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19章 問琴(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85章 前夕(二)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9章 她是誰?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44章 定(六)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278章 種惡因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76章 報應第264章 曲江第241章 誤會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89章 一年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11章 渡(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50章 攤牌第147章 定(九)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69章 探(七)第264章 天下第5章 願春暫留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49章 攤牌(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402章 踏月影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67章 探(五)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56章 莫愁樂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164章 探(二)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69章 探(七)
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68章 圖窮(下)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274章 無人聽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35章 春雷(七)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19章 問琴(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85章 前夕(二)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9章 她是誰?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44章 定(六)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278章 種惡因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76章 報應第264章 曲江第241章 誤會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89章 一年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11章 渡(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50章 攤牌第147章 定(九)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69章 探(七)第264章 天下第5章 願春暫留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49章 攤牌(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402章 踏月影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67章 探(五)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56章 莫愁樂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164章 探(二)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69章 探(七)